2002年度新闻 > 01-26-lb
在柏林禅寺过腊八

柏林禅寺客堂消息:

2002年1月20日,一年一度的腊八节--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又来临了,斯为禅七之后接踵而来的又一盛事。前来柏林共度节日的佛弟子2000余人云集古观音院,盛况空前。礼佛参拜者非只信徒而已,来寺观瞻盛会、吃腊八粥的,多为非佛教徒。整个寺院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寺贵客亦络绎不绝。其中有两位是来自中国佛协的退休老干部,他们对柏林寺的法门气象更是扼腕赞叹。

为了组织好此次法会,客堂对法务活动作了有序的安排。

腊月初七晚,举行了祝圣普佛,祈祷世界和平,国家强盛,社会祥和,人民安乐。八日,则普施腊八粥,广结法缘,成千上万之人,分享了这一节日之喜悦。下午是 三皈五戒 ,600余人皈依三宝,纳受戒法,加入到佛教的大家庭之中。又,于问禅寮中,6位行者今日披剃,法王座下又添孙,可喜可贺。

河北省电视台前来拍摄法会盛况,拟作为绍介佛教传统文化的原始素材。

 

 

附录一:腊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

阴历十二月初八(12月20日)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释迦牟尼佛是梵语Sakyamuni的音译。佛教创始人。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能”;“牟尼”可译作 “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释迦国的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修道,从当时着名的沙门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不久就达到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希求,经过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禅中,他顺次经历禅那的四种境界,然后继续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证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觉。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佛陀。并到处说法,组织僧团,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圆寂。他创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一道成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相传佛陀入灭后,弟子们焚化佛祖遗体,于灰烬中得4颗牙齿以及指骨、头盖骨、毛发等物。弟子们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顶礼膜拜。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

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即出土了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系佛祖的一节中指骨。

又:在密宗里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毗卢遮那”,梵文 Mahavairocana 。音译; 摩诃毗卢遮那,“摩诃”义曰:“大”,“毗卢遮那”义曰:“日”。 故译:大日。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是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佛陀有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卢舍那是报身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摘自佛教在线)

附录二:腊八起源资料

【佛成道日】(佛光大词典)

指释迦佛成道之日。又称成道会、成道节、腊八。对此,经论有数说,长阿含经卷四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谓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般泥洹经谓四月八日,大唐西域记作三月八日或三月十五日,俱舍法宝疏、佛祖统纪等皆取二月八日之说。宋代赞宁于大宋僧史略卷上亦主二月八日,谓腊月乃周之二月。周历以建子立正,其二月即夏历(阴历)建寅立正之十二月,我国用十二月八日,即据此。

我国佛教徒为纪念佛陀成道事,乃于此日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嗣后遂演变成为我国民间习俗。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大四八·一一一六上):‘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伸供养。'

【腊】(佛光大词典)

又作腊。

(一)指戒腊、法腊。为比丘受具足戒后之年数。比丘出家之年岁与世俗不同,系以受戒以后之夏安居数为年次,故有戒腊、夏腊、法腊、年腊等称。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卍续一一一·四六五下):‘凡具道眼,有可遵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玄应音义卷十四](参阅‘法腊'3431)

(二)指腊月。岁终之义。腊,为我国古代祭祀之名。我国夙以农历十二月为腊祭之月,故十二月习称腊月。圆通大应国师语录卷上(大八○·一○六中):‘逗到腊月三十日,也只是恁么;腊尽春回,依旧如前,且道是什么田地?

【腊】(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又作腊。岁终祭神,汉谓为腊。因而比丘受戒后,终三旬之安居,名为腊。取岁终之义也。出家之年岁,与俗异,以受戒以后之安居数为年次也。故有戒腊夏腊法腊等称。玄应音义十四曰:‘腊力盍切,案风俗通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腊猎也,猎取禽兽祭先祖也。此岁终祭神之名也。经中言腊佛者即是义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也。诸经律中亦名岁,如亲岁经等。(中略)今比丘或言腊,或言夏,或言雨,亦尔,皆取一终之义。案天竺多雨,名雨安居,从五月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也。土火罗诸国至十二月安居,今言腊者近是也。此方言夏安居,各就其事制名也。'元稹诗曰:‘七十八年三十腊。'

【腊八】(佛光大词典)

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依北传佛教说法,该日为释尊于菩提树下成道之纪念日。腊,原为我国年末之祭祀名,我国夙以农历十二月为腊祭之月,习称十二月为腊月,称十二月八日为腊八。释尊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后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遂端坐菩提树下沉思,而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于此日举行之法会,称为成道会、成道节、佛成道日、腊八会。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佛成道涅槃条(大四八·一一一六上):‘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伸供养。'又我国佛教徒仿牧女供乳糜之典故,于该日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后遂演变成为民间习俗。

日本禅林为纪念佛陀成道,则于腊月初一至八日晨晓间,终止一切行事,昼夜唯坐禅修行。此系以释尊在菩提树下坐定为学习对象,除如厕、饮食外,悉以不起坐、不横卧睡眠为原则。至八日黎明,在释迦像前诵大悲咒后乃结束法会,此称腊八接(摄)心、腊八大接心,而与灌佛会、涅槃会合称为三大会。[长阿含经卷四、灌洗佛形像经、大宋僧史略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三]

【腊八粥】(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腊八'指农历十二月八日。我国佛教界或民间,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以米、豆类、干果煮成的粥,谓之腊八粥。又称五味粥、七宝五味粥、红糟、佛粥。

在我国近世佛教界,农历十二月八日被视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在是日清晨,各寺院均以果品、五谷煮粥供佛及僧,并以之饷诸信徒。其后流风所及,民间亦相沿成风。

在古代佛教界,腊月八日被视为浴佛节而非成道日。依《大宋僧史略》卷上(大正54·236a)所载︰‘今东京以腊月八日浴佛。'《禅林象器笺》〈饮啖门〉载︰‘月令广义云︰宋元腊八日,都城诸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以诸果品、五谷煮粥,谓之腊八粥。'可知宋代是以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浴佛节)。虽然古今所认定之节庆并不相同,但却都有煮腊八粥的风习。

【腊八粥】(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杂名)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魏台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为腊月,故八日为腊八。吴自牧书梦粱录云: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又梦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僧寺送七宝五味粥于门徒斗饮,谓之腊八粥,一名佛粥。陆放翁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周密武林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粟为之。又孙国敉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民间作腊八粥,以米果杂成,多者为胜。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腊八粥一名七宝粥,本僧斋供,今则居室者亦为之矣。诗云:双弓学得僧厨法,瓦钵分盛和蔗胎。莫笑今年榛粟少,记曾画粥断虀来。而九县志亦皆云:十二月八日以菜果入米煮粥名曰腊八粥。'李福腊八粥诗曰:‘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时开元瑞光两寺官设粥厂救济贫民)集。男女叫号喧,老少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言我无得。此景亲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极。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志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眷焉对是粥,跂望蒸民粒。'

【腊八粥】(佛光大词典)

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寺院所制之五味粥。又作五味粥、红糟、七宝粥、佛粥。依据大宋僧史略卷上、禅林象器笺饮啖门等之记载,宋代时以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以诸果品、五榖等制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是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飨之信徒,其后此风气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亦于此日制腊八粥,而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盖佛教界一般多以十二月八日为佛陀成道日,然亦有根据譬喻经而谓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于是日举行浴佛会,宋代之寺院即属此例,惟后世多以此日为成道日,故腊八之法会亦称成道会。

腊八粥所用之材料,佛典并未详举,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月分须知条与禅林象器笺饮啖门亦仅谓,以红色小豆等五榖众味混合熬制而成五味粥,故又称为红糟。若据燕京岁时记腊八粥条之记载,则谓腊八粥系以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粥亦熬熟。除供佛祭祖外,亦可分馈亲友,然不得过午。[诸经要集卷八、宗门武库]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