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7年度第五期 迦陵先生的“佛缘”
 

迦陵先生的“佛缘”

尽心

余生也晚,二十多年前始知叶嘉莹先生的大名,认真拜读《迦 陵诗词稿》则是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期间。曾经注意到“迦 陵”是否是因为谐音“嘉莹”而被作为笔名(别号),末学之笔名 “尽心”就是“靳欣”的同音字,当时未曾深究。

那时候,自己还没有学佛,不曾读过什么佛经。后来查资料, 得知“迦陵”是“迦陵频伽”的简称,是佛经中经常提到的一种鸟, 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又名“美音鸟”,助佛法音宣流的。 敦煌壁画中也有“迦陵频伽”的形象,常是人首鸟身,形似仙鹤, 彩色羽毛,翅膀张开,两腿细长,头戴童子冠或菩萨冠,立在 莲花或乐池平台上,有的张翅引颈歌舞,有的抱持乐器演奏。

至于叶先生为什么要取这个别号,听她当面说过多次,这 里直接引用其口述的《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一书(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年 5 月)中的这段文字 :

有一次,伯父和我说起清朝词人陈维崧的词,伯父告诉 我,陈维崧的别号叫“迦陵”,他写了很多词,是中国词人里 写词最多的。清代还有一个词人叫郭麐,别号“频伽”,这两 个人的别号合起来就是“迦陵频伽”。“迦陵频伽”是佛经里 一种鸟的名字,是一种共命鸟。后来我在国外遇见一个印度 学者告诉我,很多佛经里都讲到这种鸟。我还查到《正法念经》 里说 :“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那罗等无能及者。”(紧那罗是佛经中主歌唱之神)当时这些关于词 人别号的掌故让我觉得有趣,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后来我上了大学,跟顾随先生学诗的时候,有一次先 生叫我起个别号,要把我的习作拿去发表,我就想起了这个 故事,觉得“迦陵”这两个字跟我的名字“嘉莹”声音很相近, 就用“迦陵”做了我的别号。

迦陵先生在南开大学的工作场所即名为“迦陵学舍”,现年 94 岁的她依然在这里给学生们上课。她在自己的诗词中很少提 到“迦陵”,只有在 1993 年春,《受邀在美国加州万佛城讲陶诗, 小住一周,偶占四绝》这组诗中的第三首这样写道 :

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
      偶住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法未依僧。

妙音鸟叫迦陵频伽,叶先生的别号也是迦陵。叶先生住在 寺院里讲陶渊明的诗,尊重佛法,未曾皈依僧宝。

这里提到的万佛城将在下文有所说明。

荷花情缘

除了这个出自佛经的别号,迦陵先生多次提及对于荷花有 一种特殊的感情。荷花,或者说莲花,在印度随处可见,佛陀 本身以及说法相喻中也多有提到,似乎荷花与佛法之间有着一 种微妙而且密切的联系。

青年时期的叶嘉莹

迦陵先生生于 1924 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恰与末学的生日在同 一天),农历的六月往往被称为“荷月”,父母遂以“荷”作为她 的小名,这使得她自幼与荷结下因缘,这荷花因缘甚或到了与 生命相系的程度。

末学于 2007 年夏入南开大学博士后站点,叶嘉莹先生是我 的合作导师。9 月 7 日,我手捧一束鲜润亭亭的荷花到首都机场 航站楼内迎接先生归国,即是因着先生那句“荷花凋尽我来迟”, 见面说一句 :荷花没有凋尽。那是一首《浣溪沙》,为南开马蹄 湖荷花作,末学早年曾经奉和,后来《寻根》杂志托我找叶先 生为“大家寄语”栏目写几句话,先生也是手书了这首词 :


又到长空过雁时,
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在《迦陵诗词稿》中荷花意象随处可见,“独陪明月看荷花” 是她的梦中得句,也是一本著作的书名。另外,1983 年所写的 《木兰花慢·咏荷》,名为咏荷,实为自咏,而且有一篇关于爱 荷渊源的序言 :

《尔雅》曰 :“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 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盖荷之为物, 其花既可赏,根实茎叶皆有可用,百花中殊罕其匹。余生于 荷月,双亲每呼之为“荷”,遂为乳字焉。稍长,读义山诗, 每诵其“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及“何当百亿 莲花上,一一莲花现佛身”之句,辄为之低回不已。曾赋五 言绝咏荷小诗一首云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 幻,何以度苍生。”其后几经忧患,辗转飘零,遂羁居加拿大 之温哥华城。此城地近太平洋之暖流,气候宜人,百花繁茂, 而独鲜植荷者,盖彼邦人士既未解其花之可贵,亦未识其根 实之可食也。年来屡以暑假归国讲学,每睹新荷,辄思往事, 而双亲弃养已久。叹年华之不返,感身世之多艰,枨触于心, 因赋此解。(篇内“飘零”“月明”“星星”诸句,皆藏短韵于句中,盖宋人及清人词律之严者,皆往往如此也。至于“愁听”之“听”字则并非韵字, 在此当读去声。)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生平。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 青盖亭亭。飘零。自怀羁恨,总芳根不向异乡生。却喜归来 重见,嫣然旧识娉婷。月明。一片露华凝。珠泪暗中倾。算 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枉负深情。星星。鬓丝欲老,向西风 愁听珮环声。独倚池栏小立,几多心影难凭?

迦陵先生家里有个荷叶展开形状的大花盆,称为“荷花缸”, 是澳门的友人所赠,她曾为此填过词,即 2002 年的《浣溪沙·新 获莲叶形大花缸,喜赋》:


莲露凝珠聚海深,
石根萦藻系初心,
红蕖留梦月中寻。

翠色洁思屈子服,
水光清想伯牙琴,
寂寥天地有知音。

先生的自述回忆录名为《红蕖留梦》,即出自此处。

近年,迦陵先生几次应邀在横山书院做主题报告,其中 2012 年秋天讲过“我与莲花及佛法之因缘”。后来以此因缘出版 了《荷花五讲》(商务印书馆,2015 年 9 月)。

宣化上人、恒实法师、恒贵法师

2008 年 2 月 27 日,正是我在迦陵先生门下做博士后期间,接到通知,去见远从美国万佛城来看望先生的一位法师。

这位比丘尼师父法号恒贵,是宣化上人的弟子,出家之前 曾在温哥华 UBC 大学读书,是迦陵先生的学生,期间住在先生 家中,俗名蔡宝珠。

那天,法师的姐姐亦同来,我们许多同学也在场。法师清 净庄严,迦陵先生让我们就佛法提问,我当时只是一个多年的 素食者,对于佛法完全一无所知,自感结了一段佛缘。

《迦陵诗词稿》中有《一九九三年春美国加州万佛圣城邀讲 陶诗,小住一周,偶占四绝》(其三上文引):


大千劫刹几微尘,遇合从知有胜因。
圣地同参追往事,谓言一语破迷津。

陶潜诗借酒为名,绝世无亲慨六经。
却听梵音思礼乐,人天悲愿入苍冥。

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
偶住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法未依僧。

花开莲现落莲成,莲月新荷是小名。
曾向莲华闻妙法,几时因果悟三生。

注释写道 :“圣城女尼恒贵法师,旧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 学亚洲系从我修习古典诗词,自谓其决志落发盖曾受我讲诗时 一言之启悟。”

1984 年,宣化上人到温哥华的金佛寺讲法,经学生蔡宝珠引荐,迦陵先生见到宣化上人,并应上人邀请即兴讲了陶渊明《饮 酒》诗之五。

迦陵先生与宣化上人相识之后,上人认为她讲陶渊明的诗 讲得很好,于是便邀她每周去金佛寺讲,一直讲到她到了那年 回国讲学的时候,讲了二十首中的十八首。后来,蔡宝珠出家, 成为恒贵法师。1993 年春,迦陵先生被恒贵法师请到美国万佛 城法界大学继续讲陶渊明的《饮酒》诗,于是写下了这《绝句 四首》。

宣化上人在佛教界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位大德,生于 1918 年, 1995 年示寂,俗名白玉书,又名玉禧,吉林省双城县(现今黑龙 江省五常市)人,系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在美国旧金山创立万 佛圣城。

恒实法师是宣化上人的大弟子,如今主持万佛城等多个道 场,他当年为迦陵先生讲陶诗现场做翻译,迦陵先生大加称赞。 2013 年夏天,末学在温哥华小住,7 月 31 日,恰逢恒实法师到 温哥华的金佛寺讲法传戒,遂约迦陵先生到金佛寺与恒实法师 一见,恒实法师在双语开示中多次提到“叶教授”。

顾随先生

末学于2009年博士后出站之前的一个月皈依。2010年夏 天,到河北的柏林禅寺去礼拜《梁皇宝忏》,见到方丈明海大和 尚,他说他在北京大学就读本科时曾经买过叶先生很多关于诗 词的著述研读,又说:“叶先生的弟子有佛缘,是因为她的老师。” 这里所说即是顾随先生。

2008 年 2 月 13 日,顾随先生冥诞 111 周岁,恰逢“人日”,我们在迦陵先生家里聚会,在顾先生所题写的“迦陵”匾额下 追忆前辈往事。

顾随先生本名顾宝随,字羡季,早年自号苦水,晚号驼庵, 河北清河县人,生于 1897 年。他在解放后一度担任辅仁大学中 文系主任,1953 年转到河北大学的前身─天津师范学院中文 系任教,1960 年 9 月 6 日在天津去世,享年 64 岁。

顾先生是迦陵就读辅仁大学时的授业之师,她在《红蕖留梦》 一书第三章“恩师顾随”中,用很大篇幅讲述了与恩师的生前 来往乃至身后编书纪念的种种。而顾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史大家, 更是对佛学,特别是禅宗,有着很深体悟的一位禅人。

末学手边有一本《顾随说禅》(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7 月), 乃是一本“经典、独到的禅学笔记”。迦陵先生也曾多次提及顾 先生与佛与禅的因缘。顾先生往往以禅说诗,顾先生教学的态 度也与禅宗大师颇有相似之处。顾先生自己的诗词创作更是禅 机佛理随处可见,比如“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 等等。特别是,顾先生曾专门创作过两部佛教题材的剧曲,即《垂 老禅僧再出家》和《马郎妇坐化金沙滩》,都阐释了很深的佛理, 以及自己对于修行的悟解。2009 年 11 月 7 日,末学随同迦陵先 生参加顾随先生诗词学术研讨会,拙作即为《浅谈〈马郎妇坐 化金沙滩〉中的佛学思想》。

1942 年秋,迦陵在辅仁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顾先生主讲 “唐宋诗”课程,他的禅学造诣对于迦陵的诗词创作有诸多直接 或者间接的影响,在《迦陵诗词稿》中有好几篇作品是直接与 顾先生有关的。1944 年秋,她写作七律《摇落》和《晚秋杂诗 五首》,交给顾先生批改,顾先生一字未加评改,而是写了和韵 六首。入冬,迦陵又依原韵作七律六首,题为《羡季师和诗六章用晚秋杂诗五首及摇落一首韵辞意深美且自愧无能奉酬无何 既入深冬岁暮天寒载途风雪因再为长句六章仍迭前韵》。末学也 曾在 2007 年原韵奉和过这《晚秋五首》。

迦陵先生的晚秋诗有“事非可忏佛休佞”“学禅未必堪投 老”“禅心天意谁能会,一任寒溪日夜流”这样的诗句。其中“入 世已拚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这联现已刻在迦陵学舍垂花 门里侧。

在《迦陵诗词稿》一书中还附录了一些应酬文字,如《顾 羡季先生五旬晋一寿辰祝寿筹备会通启》,系 1948 年迦陵先生 离京之前为筹办老师祝寿活动所写,当时迦陵先生已经大学毕 业,与顾先生颇多联系,而顾先生希望她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马祖道一是南岳怀让的法嗣,却是“踏杀天下人”的禅宗猛将,禅宗自此兴盛 于中土。)近些年出版的《顾随诗词讲记》《驼庵诗话》等书均以 迦陵先生当年的课堂笔记为依凭。《顾随与叶嘉莹》一书则详尽 收录了师生间的通信及唱和,以及 1997 年迦陵先生在南开大学 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之事。

南怀瑾居士、叶曼居士

2013年7月10日,99岁高龄的叶曼老师在北京文贤书院 讲《六祖坛经》。那年因为先生特意回国颁奖,难得夏天在国内, 之前末学把消息告知迦陵先生的助理张静,在她陪同下,迦陵 先生亲往聆听,与叶曼老师久别重逢,末学亦在现场。

叶曼女士,原名刘世纶,1914 年生,祖籍湖南,北大毕业, 旅居美国洛杉矶,于 2017 年 2 月 16 日安详往生,世寿 103 岁。

之前的 2012 年 9 月 29 日,中秋之夜,迦陵先生来北京参加湛如大和尚的“月印横山”中秋联谊活动,当时末学在场, 刚刚得到南怀瑾先生往生的消息。南怀瑾先生生于 1918 年 3 月 18 日,世寿 95 岁,数十年弘扬佛法,在各地讲经说法,亦被称 为国学大师。

迦陵先生

迦陵先生 1969 年秋的《异国》一诗 :“行前一卜言真验, 留向天涯哭水湄。”提到离开台湾到加拿大温哥华之前某位友人 曾经找人给她算了一卦,很灵验。而这位“友人”便是南怀瑾 先生。

当年,迦陵先生与南怀瑾先生一同在台湾辅仁大学任教, 并且经常坐一辆交通车去上班。听迦陵先生讲,她的第一本诗 词集便是经南怀瑾先生推荐出版的。在她即赴温哥华之前,南 怀瑾先生说认识一个人算卦很灵,那个人是用生辰八字给迦陵 算的,其中有“时地未明时,佳人水边哭”两句卦辞。就是说 在时间和地点都不确定的时候,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水边哭泣。虽然她当时并不明白,但当她临时留在了加拿大,很多事情都 不安定,真是“时地未明”,温哥华在加拿大的西海岸,她一个 女子在水边哭泣。

迦陵先生还曾提到南怀瑾先生在台湾时,曾于某年春节期 间组织打“禅七”的事情,她由于家事原因未能参加,据迦陵 先生讲,那次叶曼老师是参加了的,并且有许多奇妙的感应。

迦陵先生虽然不习禅坐,但却“定功”了得。其实这并非 先生自己所说,她只是谈到在温哥华的UBC大学教书,熬夜 备课,很辛苦,中午又没有专门的休息室,她自制了一方桌布, 铺在矮桌上躺五分钟,完全放空自己,仅仅几分钟就可以保持 很好的精神状态。

赵朴初居士、广济寺

2008 年 12 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迦陵先生“终身成就奖”, 马凯副总理亲自为先生颁奖。自中华诗词学会 1987 年成立,迦 陵先生即作为顾问,末学曾为中华诗词学会图书编著中心代编 《叶嘉莹诗词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年 8 月)一书。

1987 年夏历五月,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迦 陵先生应邀做讲演,与赵朴初老居士都是顾问,都在主席台就 座,于是初识。数日后,赵朴老遣人持柬邀两日后广济寺一晤。 于是迦陵先生在这首《瑶华》词的小序中写道:“戊辰荷月初吉, 赵朴初丈于广济寺以素斋折简相招,此地适为四十余年前嘉莹 听讲《妙法莲华经》之地,而此日又适值贱辰初度之日,以兹 巧合,枨触前尘,因赋此阕。”

当年此刹,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风铃微动,细听取、 花落菩提真谛。相招一简,唤辽鹤归来前地。回首处,红衣 凋尽,点检青房余几。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 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 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

2001 年中国佛教协会出版《赵朴初纪念集》,收录了迦陵先 生的《赵朴初与我的诗词交往》一文,这篇文章另外发表在同 年 10 月 24 日的《中华读书报》。迦陵先生在文中提到了这首词 以及相关的背景。《红蕖留梦》第八章“良师益友”的第四节是“我 与赵朴老相交往之二三事”(357 页至 366 页)。对于《瑶华》一词 的写作背景有非常详尽的记述。

后来赵朴老手书《瑶华》和词一首赠予迦陵先生,词云 :

光华照眼,慧业因缘,历多生能记。灵山未散,常在耳、 妙法莲华真谛。十方严净,喜初度,来登初地。是悲心,参 透词心,并世青芬无几。灵台偶托灵溪,便翼鼓春风,目送 秋水。深探细索,收滴滴,千古才人残泪。悲欢离合,重叠演, 生生世世。听善财,偈颂功成,满座圣凡兴起。

“灵溪”指的是迦陵先生与缪钺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合撰 的《灵溪词说》42 篇。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县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对中国佛教事业贡献极大。

赵朴老折简相邀的北京广济寺原系北京著名的“内八刹” 之一。现在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 25 号。该寺始建于金代,原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赐 名“弘慈广济寺”。近些年一直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香火 依然兴盛。

1943 年秋迦陵先生到广济寺听法师讲《妙法莲华经》,感发 而作《鹧鸪天》一词 :

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前因未了非求福, 风絮飘残总化萍。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 是事堪惆怅,帘外风摇塔上铃。

2010 年六月初一,末学往广济寺礼佛,也用迦陵先生原韵 填了一阙《瑶华》。

迦陵先生与佛教界人士的交往想必还有若干,比如先生提 到过五台山的梦参长老,提到过到天津大悲禅院参访,还曾说 到在机场偶遇湛如法师,受邀参访中国佛学院所在的北京法源 寺,并且因为湛如法师的邀请前往会稽山龙华寺讲学。此外, 我曾经遇到天津的陈云君居士到迦陵先生南开大学的寓所拜年, 带去他在四祖寺与净慧长老唱和的诗词集。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上文提到迦陵先生听讲《法 华经》,1993 年在美国加州万佛城讲陶渊明诗偶感发而写的四首 七绝之四也提到了“莲华妙法”,诗中写道 :“花开莲现落莲成, 莲月新荷是小名。曾向莲华闻妙法,几时因果悟三生。”

她还曾写到自己读《楞严经》(1943 年《早春杂诗四首》其二): “烬余灯火不盈龛,手把楞严面壁参。”古人曾有 :“自从一读 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面壁”是达磨祖师的公案)

顾随先生题写的“迦陵”匾额

《金刚经》的经文偈颂也是迦陵先生经常提到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她的诗《庭 前烟树为雪所压持杆击去积雪以救折枝口占绝句二首》其一 : “一杆击碎万琼瑶,色相何当似此消。便觉禅机来树底,任它 拂面雪霜飘。”《发留过长剪而短之又病其零乱不整因梳为髻 或见而讶之戏赋此诗》:“……本真在一心,外此皆虚玩。佛相 三十二,一一无非幻。若向幻中寻,相逢徒觌面。”均有对于“色 相”的感悟。

1944 年冬《岁暮杂诗三首》其二中“参学空依六祖坛”,提 到《六祖坛经》。同年《贺新郎·夜读羡季师稼轩词说感赋》中“柏 树子,西来意”,用赵州从谂和尚的公案。

迦陵先生曾说 :“现在回过头看我小时写的诗,有以下几个 特色 :一是对人世空观的认识。”在她的诗词当中这些具有“空 明”“无常”“梦幻”等意味的诗句随处可见,而且不少涉及佛 学专有名词的,其中直接表达佛禅思想的有 1943 年秋的《鹧鸪 顾随先生题写的“迦陵”匾额天》、1988 年的《瑶华》、1993 年的《一九九三年春美国加州万 佛圣城邀讲陶诗,小住一周,偶占四绝》等。

1987 年《论诗绝句五十首》之二 :“唐人留写在敦煌,想像 当年做道场。怪底佛经杂艳曲,溯源应许到齐梁。”这首主要从 词与宗教的关系谈。在敦煌写卷中保存的曲子有不少是佛教僧 徒所抄录的,而且这些曲文往往与佛经(典籍或者歌偈)抄写在一起。 另外,僧徒们自己也参与俗曲(艳曲)的创作。据迦陵先生考证, “齐、梁之际的僧人,既精于音律,且常参与歌曲之制作。”再有, 宗教音乐对于俗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迦陵先生毕生致力于吟 诵的推广,此虽不同于梵呗,但关系亦不容忽视。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迦陵先生并非佛教信徒,也未专 门研究佛法,她只是说过“我之平生与佛法似颇有一些因缘”。 她因着这样一种情怀,把个人小我投入到更为广阔的境界之中, 在“为人”之中获得“为己”的快乐。在度人的过程中获得自 身的觉悟与究竟的圆满。迦陵先生有一本自选集《多面折射的 光影》,盖亦有《华严经》“譬如众镜相照,一一影中,复现众影” 之意。虚空有尽,众生无边,因缘不可思议,亦无从可说。无他, 一束光影而已。

2017 年 6 月 3 日初稿

2017 年 6 月 4 日改

丁酉六月初一前夕(2017 年 6 月 23 日)叶先生改定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