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7年度第四期孝道传入二十世纪的美国之后(上)
 

孝道传入二十世纪的美国之后(上)

(2016年7月23日下午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恒实

明海大和尚、各位法师、教授、义工、营员:

下午好!阿弥陀佛!

我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一起分享,这个机会是很难能可贵的。我一个美国佛弟子,四十年前,在美国遇到汉传佛法老师、大善知识宣化上人。关于宣化上人,我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一些。美国和中国、西方跟东方,人们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都不一样。宣化上人看到了二十世纪的情况,就把传统佛教中的道理教给我们西方人。这就是今天的主题。

今天,我来到这个庄严的讲堂,听到大家宏亮的声音,想到西方也有宗教音乐,就把几首新的佛曲与大家分享,我们一起唱。过去没有听过的歌曲,你也能唱出来,试试看。

这是英文的佛赞,但是曲子是大家熟悉的Amazing Grace(奇异盛典)。我先讲一讲。我们每年浴佛节时,都有特别的礼赞,都是大家熟悉的:“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我把这四句翻译了,不过呢,太短,不够一个圆满的礼赞。所以我就另外加了几句:“已经通过二法,他以后不再受伤。他用他的智慧祝福我,他理解我的快乐和痛苦。他走在中道之路上,既有精进的力量,又有清净的慈悲。无论是黑暗的夜晚,还是光明的白天,他的慈悲感动我。他不是天人,他是觉悟的人。他没有来,也没去,每一根绿草都让我回归内心。他是智慧的太阳。”然后呢,再唱“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唱。

明海大和尚请我到柏林禅寺参加今年的生活禅夏令营,我觉得这是一种家人汇合的机会。因为法脉上净慧长老是虚云老和尚的侍者,有长期接触虚云老和尚的机会。我们万佛城宣化上人虽然跟虚云老和尚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太长,不过是老和尚派宣化上人到美国去的,到那里建立寺庙,弘扬佛法,度化西方的众生。所以上人才离开了中国大陆,到了香港,然后得到法脉传承。所以,我们在法脉上是一家人。

禅宗有一些可行的道理,尤其是虚云老和尚传下来的心地法门。心地法门,我相信营员们马上就会接触到。心地,是个比喻,就是说,如果把心比作一个菜圃,一个花园,种下什么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种善因,开花比较欢喜,水果比较甜,比较有营养;种恶因,长出来的花果就不是那么欢喜了。因为这个关系,种下种子的时候要很小心。这就是心地法门,你种下菩提因,慢慢地就会结出菩提果。所以,要注意“心”,心很重要。我们要注意心的德,内在的德。懂得这个道理,在这里用功的人呢,都会成为心地的园丁,就是管理菜圃的人。我们很小心、很用功地培养心地的花果——道德、智慧、慈悲,这都是从各位心地长出来的收获。如果我们这样子用功,我们就会用道德、慈悲、智慧等等跟世界去分享。用这样的方式去做佛教徒的话,就是在过值得过的生活、人生,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有意义的人生,就在这里,生活禅就在这里。生活禅翻译成英文就是把佛法融入生活。

认为佛教在经书上、在西天、在法师那里,跟我没关系,是没有了解生活禅真正的含义。在这方面,净慧长老、宣化上人和虚云老和尚按法脉是一样的,佛法、正法,就在眼前、当下。我现在已经受具足戒40年了,所谓“戒腊”40年。我最近天天心心念念在考虑,宣化上人要把这个方法介绍给我们,他到底要我们明白什么,考虑了很久。等回到国内,比较起来,才知道,哦,原来师父把佛法教给西方人,这是一种善巧方便。我们没来到中国,知道的只是宣化上人介绍给我们的,我们会问:佛教就是这个吗?来到国内,会发现,哦,原来如此。我把这中间“改”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感兴趣。

二十世纪我在美国长大,听了佛的戒律,马上生了烦恼,我不要限制我的自由。我有这个思想,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了解。我是要“造反”的样子,会挑战有权威的人,会问他: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谁说我一定要这样子?就是说,要逼着我,我才听话。这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普遍思想。不要限制我,我要自由。这种自由是我当时很强烈的一个口号。如果给我个规矩,我一定会想法子破了这个规矩。这不是我的规矩,我不听你这个规矩!当时,我和一群青年最喜欢吵吵嚷嚷地闹事,都是和谁呢?007,牛仔,Steven Queen,逃亡者……都什么人啊!他们本来是小说里面的主角。伊安·弗兰明写了十本007作品,我每一本都读过。很可怕,他的电影你看一分钟,就破了5条戒律;看两分钟,就破了10条戒律。杀盗淫妄酒,约翰·韦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为所欲为的男人。哎呀,硬巴巴的,没有慈悲心。Steven Queen,你没有办法困住他,他一定想法子逃走了,伟大的逃亡者。还有一个作品中,弗林特,都是描述一些没有道德的英雄。这是当时的一些思潮,强调挑战权威。所以我讲,我那个时候就是吸收这种思想,强调自由,自由是什么,就是破规矩。有了一个欲念,马上去满足,不怕后果。完全是畏果不畏因,跟菩萨道、智慧道相违背,完全听自己的,不听旁人的。

澳洲有一个奈特·凯尔(音),他就是一个土匪,后来成为了民众的英雄,澳洲人都知道。那么佛教呢,不一样。我认识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自由。我那时才知道,美国六十年代所谓的自由,是假的自由。佛教说,如果你要真正自由的话,必须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话,恐怕那个自由就是隐患。关于戒律,没有警察因为你不守戒律打你的头,而是说,我愿意守戒律。从初发心到证佛果,步步都是自愿。这是我当时不了解的。佛陀说,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想成功,你可以跟随我,有些地方你可以因为杀盗淫妄酒“跌倒”,你还可以“回来”,慢慢地重新再来。因为,你杀生,就“跌倒”,不能进步了。所以他说,可以跟着我来。

我现在把我修行当中的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前天大家听心定法师讲到朝山。我三步一拜朝山过去已经有十年了,那时我出家已经有十年了,其中有六年止语。在加拿大西部的一个省,亚伯达,我们有个道场叫“华严寺”(音)。那里的师父教化他出家的徒弟有一个很特殊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师父从来不问“你开悟没有?”这样的话。他会问,“你的习气改了没有?”“你的贪心收回来了没有?”他会怎么考验出家徒弟呢?其他人犯的什么错误,他会怪你,看你生不生气。明明是不公正的事情,他会责备你,会怪你,看你说不说话。刚好那天有一封信没到,师父就说:“哼,我那封信,怎么你给我丢了!”“我不知道(惊恐状),对不起,对不起!”后来徒弟在师父面前跪下,然后就没有声音了。“你出家多久了?”“十年了!”“十年了?我觉得佛门第一步你都没踏进来!”徒弟哑口无言:“师父—”“你还是觉得佛陀相当于警察?看你犯规矩打你的头?如果看你没有犯戒,你就自由了,是不是?”他这样问我,我真的吓一跳。为什么?我当时听到这,想起了《圣经·旧约》里的一个人:坐在法座上,留着长长的白色的胡子,面部表情紧绷。我原来的观念中,佛陀的形象就是把上帝的面部改成佛陀的慈悲的面孔。我原来的这种观念,到出了家受具足戒十年后才改变。我一直都是加给佛陀一个上帝的身体,赋予他权力,打我的头。后来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然后师父说:“你还不了解佛陀是怎么慈悲,他就在你这里,他就等你开悟,等你觉悟,等你睡醒!”

听到这句话,无形中,我的心里有一种改变,感到有一种推力。我意识到,我原来一直把戒律放在心外,就好像规矩,就像法律,我一直不敢犯。我那时就把这些知见带到佛教里来,认为佛陀跟警察差不多,给我一些我不愿意受的规矩,我会反抗,我会随便犯,他有权力要求我遵从他的规矩。师父很慈悲地告诉我说:“你还不了解佛陀是怎么样慈悲,他就在心里,等着你睡醒。”从那时开始,我就意识到,哦,原来戒律在我心里。就是自己愿意守戒,没有什么力量在强迫自己守戒。这对我来讲是很重要的经验。

好了,现在知道了,戒律并不是把我们束缚起来,绑起来,而是帮助我们解脱,戒律的目标是把我们本来具足的精气神内在三宝唤醒。真正持戒的人过着非常圆满的人生。师父二十世纪在美国教授西方的徒弟“如何做一个好人”,他讲孝道,说要持戒。我身为一个美国人,可以这么说,因为美国缺乏道德的基础,因为我们美国人不懂得怎么做。不像中国,在中国文化中有最宝贵的几千年的传家宝,就是道德观,怎样做人。哇,几千年!美国这个国家,历史不到三百年。中国一个朝代,唐朝,已经比美国全部的历史都长。所以,一个禅宗和尚到了美国,带来的道德观念,给我们以身作则,让我们看,道德是怎么一回事。这对美国文化很重要,他说,孝道是救国妙药。救!我们的国家需要救吗?需要啊,家庭支离破碎,有了孝道,才有希望把国家的基础固定。同时,他的目标不是单单教我们做好人而已,好人才有机会成佛,行菩萨道。所以,究竟的目标是在这里,是教我们修道,证果。那么,他怎么教我们呢?他说,学佛,要先学怎么做人。因为人道尽,佛道成。你懂得做一个圆满的人,没有第二个通道,佛是圆满的人而成的。可是,如果向一个不懂得做人的人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就会不明白。所以,基础要稳定了,再进一步修行。

他怎么做呢?应该是用儒家的视角教授佛法,确实是这样子。他还跟我们讲“四书”、《弟子规》、《孝经》,孔子的《论语》,还有老子的《道德经》,让我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教人怎样做人。这方面,西方人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一方面学习怎样做人,一方面修行如何做佛,以此为目标。他所讲的孔子,是一个活着的孔子。你们都看过孔子像,他就这样站着,拿着一把剑,戴着帽子,好像有一点忧郁。他就关心他的学生是否能听懂他的教诲。“诲人不倦”就是他展示的那个样子,就是希望人们懂。师父把孔子讲活起来,希望我们明白孔子教授的道理,并在世间法上运用。

师父在美国也这样教他的徒弟们。就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重要就是在“本”。“本”就是德,自性,内在的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师父希望我们明白。然后,道会生出来,从你的德行里面,道生出来了。怎么做呢?你就要实行道,要利益众生,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一点,我相信我们南传的师兄们在这一方面没想到,就是关系。我们汉传佛教大乘佛法,就是离不开众生,就是我们要在关系里面实现我们的道,实现我们的智慧和慈悲。有众生可度,才有佛道能成。所以,修行就在众生身上,不是说另外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没有。这样的一棵树,风刮不倒,很坚固。

他讲的一些道理,说人性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之间的一种真理,教育就是要我们明白这些真理所在,然后用功把它实现。举个例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孝道。孝道,“filial”这个词来自于法语,应该用英文filial respect(孝敬),如果你看到有人翻译成filial piety(孝顺),你就说不对。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按字面意思译成piety,这个不对,等一下讲。我们怎么讲孝道呢,就是报父母恩。不是单单听父母的话,而是说,心里知道恩德,想报恩。宣化上人在西方是这样给我们解释孝道的。孝敬不是孝顺。Piety(虔诚)这个词不入心,不是那个真正的孝的境界。所以piety我们不再采用。那么,孝道,就说报恩,就是针对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果真正体现在生活禅里面,能真正有那种感觉,就是那颗心通过戒定慢慢长智慧,成佛。所以,孝敬,孝道,报恩,实在是成佛的开始,佛是万德具备的人。最早的最基本的德,是跟孝敬父母有关系,大家注意这里。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从尽孝这里开始。摩西是古代犹太教的圣人。他把“十诫”从山上带下来,刻到石头上。其中第五条就是,你要尊重你的父母,你如果这样做,你就会长久地扎根于大地,就是报父母的恩,你就会存在长久。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是存在之根本。如果你注意你跟长辈的关系,你的根就坚固,风刮不倒。换句话说,你住在这个地球上,第一件事就是尊重父母,一切都会顺利、圆满。所以这就是生命的延续,一种长久的存在。孝道是我们需要的,知恩报恩。要认识到,我们已经受了很多的恩德了。这不是头脑想到的,这是心里的一种感觉,应该这样做才对。所以,下面又来一首歌,请大家和我一起唱,歌名叫《愿意报恩》—

感谢法界,感谢天地,可能我没办法完全报父母的恩,可是我每天愿意这样做。人人都问我,你打坐有所心得吗?你开悟了没有?你的烦恼断了吗?有智慧的人们,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报恩。我等了多久,才等到我的船到了码头。我现在明白,真正的欢喜心,不是来自所得,而是来自所布施。圣人说,依善道,你就能报恩。

目犍连始得六通,天眼开了,要看看母亲,要报母亲恩;佛陀在忉利天为母说法讲《地藏经》;我的师父宣化上人守孝三年;他的皈依师父常仁大师守孝六年—父亲三年,母亲三年;师父的剃度师父常智法师也是一个孝子;虚云老和尚因为他出生时母亲往生,就朝拜五台山。所以,一脉相承。我们家传就重视孝道。我们试试唱。(唱歌)

树依赖树根,人依赖父母,你们的后面,无形中都有两个人,而他们后面又各有两个人……可是奇怪的是,树根我们看不到,虽然它是一棵树重要的部分,因为它在地下。树靠根部吸收营养,它抓得稳定,所以可以长久,虽然看不到。就像人,也是无形中都有父母在后面,出家人有师长在后面,追溯到很长的一排,一直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后面,有多少尊佛呢?贤劫千佛中,他排第四个。所以,我们都站在我们的根部之上,是不是?这是事实,我们看不到。这一棵树坚固、永久,如果你们谁能认识这棵树,我们就加分数。

(对着图)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道场,天台山国清寺,这是千年的樟树。这是万佛城的方丈恒律法师。我的人生是什么呢?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我的曾祖父曾祖母……你看,这个小孩,从他那经过他的女儿、孙子……你看,这是母亲,这是爸爸,有了那么多后代,这是福报。还有双胞胎,这个妈妈,生了四个双胞胎。我知道,我从父母亲人那受了很大的恩德,我要想法子报恩。不止是我自己心欢喜,这是真的。这个是什么人?都不认识,外国人长得都一样(笑)……这是我!这是我14岁生日时,我的生日礼物是高尔夫球杆,这是我父亲给我的。那个对我来讲,有特别大的意义。我爸爸喜欢打高尔夫球,我经常跟他去参加4对4的比赛。14岁算是不大不小的年纪。那年我父亲给我球杆,请我参加4对4的比赛,和他一起打,等于说父亲承认孩子长大了。我的父亲不太爱笑,不会露牙笑。刚好那天我母亲有一个相机,拿相机拍到我父亲笑了。为什么?他知道,给他儿子这个高尔夫球杆多么重要。

学佛就是学怎么做人。尽量做个好人,佛是人成的。所以,我们愿意做佛、成佛,我们要先懂得做人,人道尽,佛道成。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