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7年度第二期禅修三部曲(二)
 

禅修三部曲(二)

明海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观照。请将注意力放在当下,放在入息和出息上。

我们可能会想起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记忆,可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我们的生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一直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如果不禅修,我们甚至不会察觉到这些事仍然伴随着我们。现在请大家寻找、反思这些事情,并且找到这些事情的第一因—我们认为这个第一因是我们的第一反应。现在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找出这个第一反应的缘起。也许它是一个观点,一个错误的观点,或者我们对一些观点的执著。尽管那些观点是正确的,但因为我们对它们执著,所以我们错了。为什么我们会执著于这些观点呢?可能是因为,假如我们不执著这些观点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我”并不存在。我们对这种彻底的虚无感充满恐惧。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畏惧、恐慌。接受“我们是无”这个事实,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放在那些创建“我”的事情上。通过深入的禅修,我们努力放下这种执著,摆脱这种恐惧。

可能有人会告诉我:“我没做过错事,我一生从没犯过错。”我认为这正是他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比其他错误更可怕。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曾犯错或犯罪。但是,我们所犯下的这些错误恰恰是智慧的源泉。通过观察这些错误和导致错误的第一因,我们会对我们的心性有清晰的认识。

有一个事实是,我们必须自己直接观察,才能看到念头的生起,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每个念头的本来面目,我们才能够纯粹地活在当下这一刻。所以我们要放下的,不只是错误、罪恶,还有对善的执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错误行为当作宝贵财富,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大智慧以及生命伟大的转化,就发生在巨大的痛苦、错误和罪恶中。请找到我们害怕面对错误、逃避错误那一刻的第一反应。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特别的阿罗汉—阿罗汉就是已经开悟的比丘—这位阿罗汉在家时杀了999人,犯下了严重的罪过。他原本计划杀1000个人,结果他在完成计划前遇到了佛陀。在佛陀的帮助下,他回归自性,开悟了。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一部特殊的经典—《央掘魔罗经》中。

也许你们认为是佛陀拯救了他,但是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当然,佛陀给了他关键性的帮助,但是佛陀并不能代替他完成那个最重要的任务—回归自性,认识到心性本空这个事实。因此,你们看,我们的心也有它的自性:无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智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可以执著,也可以解脱,所有的因果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当然,开悟需要一些外在的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这就是禅修的意义。

现在我们来学习佛教中的忏悔法门。

佛教徒的忏悔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向他人或者信任的师父说出我们犯下的罪业来忏悔,这和天主教是一样的。第二个方法与天主教也是相通的,就是通过祈求外界的(三宝的)慈悲加持,来减轻或者净化内在的紧张不安。我们现在做的是另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真正的忏悔法门,那就是去寻找我们犯错时的第一因。

佛陀并不是要我们总是对自己做错的事感到懊恼或悔恨。对修行来说,罪业与善行有同样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心性,就会陷入我执。所以,重点不在于我们所做的是对还是错,而在于我们执著的是什么。但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我们还无法彻底从执著中解脱出来。解脱需要我们对心性有深刻的观照,这是超越逻辑思维和一切理论的。

以禅修时,请大家将注意力放在这个方法的特别要求上。

由于我的语言能力不够好,如果你们在禅堂里禅修,还可以组织一些同修—我的意思是说,当他们打坐的时候,可以通过说话的方式来引导大家。不仅内容重要,说话的方式、说话的环境也很重要,还可以通过你内心的东西来引导他们,让他们看到内心世界的更深处。这种言语的引导不是上课,不是演讲。老师和禅修者都需要进入到安静的环境中,一起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作为老师,你应该完全打开自己的内心,要足够包容,能谅解所有人。

今天下午的第一支香,我们还修“观察过错”这个主题。现在我们开始吧!

(三)观禅的第三个主题:感念恩德

下面的两支香,我们来进行这次观禅的第三个主题:念恩。

做这个禅修的时候,我们在座上坐定,通过观呼吸,使我们的心回到当下,用我们在禅坐中的定力和观察力来修“念恩”这个主题。

念恩的前提是首先要知恩。这个“知”就是知道,就是“be aware”。

我们可以把需要被观察的众生分成三类:一类是跟我们关系亲密的人,第二类是不亲密、不认识也没有怨恨关系的人,第三类就是我们不喜欢的人,跟我们有敌对关系的人。

在一般性的层面上,这三类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德。我们在禅修中特别需要观察第一类,就是跟我们关系亲密的人,以及第三类,跟我们有冤仇关系的人。跟我们无亲无冤的人,对我们的恩德其实也很大,这个我们可以简单做个思惟:比如我们在街上,身边有很多人并不认识,设想,我们突然生病摔倒了,身边没有任何人,一定是很危险的,当你出现类似于突然摔倒这种困难的时候,身边的陌生人一下就成为了对你的生存至关重要的人。

禅的修行最终是要让我们体验到生命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与其他所有众生的生命,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甚至植物是普遍关联的。

现在我们的禅修不侧重在这点上,我们现在把注意力拉回到第一类,跟我们关系特别亲密的人,以及第三类,我们觉得跟我们有冤仇关系或者我们不喜欢的人。我们要观察、忆念他们的恩德。

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我们和他们之间彼此是充满爱意的,这个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深入地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在这种爱中,双方都夹杂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分。当我们爱对方的时候,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期待对方有一种回应,如果这种回应没有得到,我们会有失落、失望;当我们向对方表达爱意时,有时候对对方的需求、对对方接受的方式体察得也不够。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这种爱也需要提纯、升华。而感恩、念恩正是提纯我们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的爱的一种方法。

我们所得到的爱中最纯洁、最无私的应该就是母爱。禅的修行里也有专门在静坐中忆念母亲对我们恩德的修行。

这种忆念母亲恩德的禅修,可以在静坐中、在你的心专注后仔细观察:从我们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带给她的麻烦—母亲要为了我们的到来而忍耐各种情况,以至于在我们出生时,她要忍受痛苦和死亡的威胁。专门有一部佛经,描述了胎儿从受孕开始直到出生,在母亲的子宫里每个星期的反应的全过程。这部佛经所描述的孕期、胎儿生长的过程,跟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过程也会帮助我们忆念母亲的功德:在我们出生以后和幼小的时候,母亲给予我们的呵护;她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教会我们很多生活、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我们在禅修中,如果能够把母亲的爱非常鲜活地忆念出来,那我们就要在内心中做一个决定:因为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我们生命的最大价值来回报母亲的恩德。那么这个生命价值最大的发挥是什么?难道是挣很多钱,成为世界首富,或者是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是这些吗?

仅仅这些,是不足以回报母亲的恩德的。我刚才讲到,有一部佛经讲母亲受孕的过程,这个经的名字就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这是佛经的一种表述方式,它的意思是说不管你做多少事,你都很难报答母亲的恩德。要真正地报答母亲的恩德,即对母亲恩德有最真实的回报,只能是使我们的生命真正地觉悟。说一个题外话,就是佛教里所说的“杀人”,这个“人”指的是胎儿在母亲子宫里受孕一个星期之后,在一个星期之前不算。生命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画什么样的画,才最对得起这张白纸呢?可以说,你只有画出一幅生命自我觉悟的画,才真正对得起这张白纸。
佛教里有轮回的概念。因为有轮回,所以在轮回中的每一个众生的生命,从过去到无穷的未来,只要没有觉悟,就是无始无终的。在无始无终的轮回中,每一个众生,包括人,也包括动物,都有可能或者一定做过我们的母亲,这是由前面的“念母亲的恩德”而要到达的第二个层次的念恩。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内心在禅修中就会产生对所有众生视同如母亲一般的感受。

我们在念恩的修行中,最鲜活也最有挑战的是我们要念第三类众生的恩德,就是跟我们关系不太好、我们不喜欢的人的恩德。

我们可以把我们在人生中所遭遇的伤害过自己的人,或者身边一直和我们作对的人,把他们拿到禅修中进行思惟。在这种思惟中,我们去看,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伤害或者有这样的人,才让我们变得坚强,或者让我们变得更有忍耐力,或者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的真理。

另外,什么是敌人呢?其实并没有敌人,只有一个和我们有敌对思想的人。在禅修中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如果这个人放弃了敌对思想,那他就是朋友。所以,没有敌人,只有敌对的想法。没有坏人,只有坏的想法。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消灭敌人,消灭坏人,也不是跟敌人去战斗,我们要做的工作应该是转化敌对的思想,转化坏的想法。

不管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耶稣,他们的强大正在这里。他们的手上有刀吗?有枪吗?连一块砖头也没有。但是几千年来,无数的人被他们征服。我们为什么不从敌对的二元对立中跳出来?众生正是因为各种思想见解、民族文化,乃至宗教信仰的自我认同而造成了分歧和斗争。回到心性的本来,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一体的。

我们在禅修中把一个我们讨厌的人,或者跟我们有敌对关系的人作为观察的对象,也可以观察出自己心性觉悟的深和浅。我们甚至也可以在禅坐中面对那个和我们敌对的人的形象,向他发射我们爱心的电磁波。当然你并不需要告诉他,不需要通知他。慢慢地你将会发现,如果你能从内心深处接纳他的时候,你们的关系就会发生转变。

这个就是我们禅修的第三个主题:念恩。

(四)观禅的第四个主题:观照死亡

谈到死亡,我们就会联想到灰暗、消极、毁灭与虚无,这是我们的教育带来的烙印和色彩,是我们的文化带来的影响。在我看来,死亡是最好的禅修老师。如果死亡有实体,我会天天把它放在桌上焚香供养。但是很可惜,死亡并没有实体。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死亡无处不在。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相生相伴的。

你能找到什么东西不死吗?能找到什么东西与死亡无关吗?请各位好好想一想,你会发现不可能找得到。可能有人会说钱财和死亡无关,这样的想法非常愚痴。在人类历史上有太多人为钱财而死。有人会说水,我们马上就能发现这个答案是不合理的,很多人是溺水而亡。有人会说新鲜的空气,因为空气维持着生命,因此与死亡无关。

但是你知道长期呆在高原上的人返回到平原后,会因为氧气太多而醉氧,甚至有可能因此死亡吗?你们看,在某些情况下,新鲜的空气也可能是致命的。当然空气污染也会致死。

有人能确定自己的死期吗?除非那些伟大的修行者,普通人是做不到的。每一刻都可能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今夜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朝穿不穿”。你能找到一个不死的地方吗?如果你找到了,我马上离开禅堂,跑去那个地方。我们反复观察,反复思考,最后发现死就在生中,我们甚至可以说死就是生的另一个名字。

佛教把生死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分段生死,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死;第二种是变易生死,指的是当下的生灭。对我们来说,两种生死都是存在的。但有些获得一定证悟的修行人,或者大菩萨,可以从分段生死中解脱出来,但他们也无法摆脱变易生死。所谓的变易生死,是说我们的身心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死亡。现代科学家们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并逐步靠近生命的终点。佛陀教导我们,我们心的活动每一刻都是无常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的,我的内心情绪每天都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因为他的觉照力太迟钝了,心太粗了。深入禅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情绪和念头瞬息万变。这就像电影一样,我们知道在电影里每一帧动图都由很多静态的图片组成,那些我们认为不变的情绪和念头,实际上是由很多快速变化的细微的生灭构成的。佛陀用水流来比喻它:整条水流看起来似乎没多大变化,实际上它却是由很多永不停息的小水波组成的。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了解,死亡无非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当看到生命的这个特征,我们就会发现生命是一个奇迹。当下的每一刻,都不能用语言表述,它是不可思议的。我们能够决定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吗?我们能够理解当下一刻的含义吗?实际上我们无法理解。我们要把我们的思维从各种理论、各种判断中解放出来,即使是我们从书本上、从学校中学到的那些知识,在这里也毫无意义。

我们要对当下的生命充满敬畏,正是因为死亡与我们的生命形影不离,并且无处不在。古希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在每一个不可思议的当下,放下我们的骄矜与傲慢,让自己更加柔软、温和,也可以说,我们要完全打开自己的内心。我们要承认我们对自己与他人都一无所知。事实上,只有在那一刻我们才能真正感知到自己的生命。耶稣曾经这样说:“不要论断人。”(《圣经.马太福音》)佛经也说:“人则不应妄称量众生。所以者何?若妄称量于他众生,则为自伤。”(《首楞严三昧经》) 你们看,只要痛念生死,就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从种种无明中解脱出来。正如我刚才讲的,死亡就是最伟大的禅师。你们同意吗?中国近代有一位高僧(印光大师)在闭关时,曾在墙上写下一个“死”字。现在让我们也开始观察“死”这位“老师”,并且跟随这位“老师”开始修行。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