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7年度第二期《续高僧传·习禅篇》校释(十一)
 

《续高僧传·习禅篇》校释(十一)

秦 萌.校释

周[1]京师[2]大追远寺释僧实传

释僧实,俗姓程氏,咸阳灵武[3]人也。幼怀雅亮[4],清卓[5]不伦[6]。尝与诸僮[7]共游狡戏,或摘叶献香,或聚砂成塔。乡闾[8]敬焉,知将能信奉之渐[9]也。亲眷爱结[10],不许出家;喻[11]以极言[12],久而方遂[13]。年二十六乃得剃落。

有道原法师,擅名[14]魏代,实乃归焉。随见孝文[15],便蒙降礼[16]。大和[17]末从原至洛[18],因遇勒那三藏[19],授以禅法。每处皇宫,谘问禅祕[20]。那奇之曰:“自道流东夏[21],味静[22]乃斯人乎!”于是寻师问道,备经循涉[23]。虽三学[24]通览,偏以九次[25]调[26]心,故得定水清澄,禅林荣蔚[27]。性少人事[28],退迹[29]为功。所以高盖驷马[30],未曾流目[31];清流林竹,顾[32]便忘返。加又口绕黑子,欹[33]若升[34]形。目有重瞳[35],光明外射。腋怀凤卵,七处俱平[36]。奇相超伦,有声[37]京洛[38]。兼又道契生知[39],化通关壤[40],听业未广而无问[41]不明。能勤整四仪[42],静修三法[43]。可宪章[44]于风俗,足师表于天人。

周太祖文皇[45],以魏大统[46]中下诏曰:“师目丽重瞳,偏同虞舜[47]。背隆伛偻[48],分似周公[49]。德宇[50]纯懿[51],轨量[52]难模[53]。可昭玄[54]三藏,言为世宝,笃志[55]任持[56]。故有法相[57]之宜兴,俗务之宜废。”发谈奏议[58],事无不行。至保定[59]年,太祖又曰:“师才深德大,宜庇[60]道俗[61],以隆[62]礼典。”乃躬致祈请,为国三藏[63]。实当仁不让,默而受之。是使栋梁斯在,仪形[64]攸[65]寄。周氏有国,重仰玄风。礼异前朝,受于归戒[66]。逮太祖平梁荆[67]后,益州[68]大德五十余人,各怀经部,送像至京;以真谛[69]妙宗,条以问实。既而慧心潜运,南北疎通[70],即为披决[71],洞出[72]情外,并神而服之。于是陶化[73]京华,久而逾盛。

忽一旦[74]告僧曰:“急备香火,修理法事,诵观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当尔之时,杨都[75]讲堂正论法集,数百道俗充满其中,闻西北异香及空中妓乐[76],合堂惊出,同共闻听。堂欻[77]摧坏,大众无损。奏闻梁主,乃移以问周,果知[78]实祐[79]。大送珍宝,赐[80]遗[81]相续,而实但取三衣[82]什物而已,余随散之。由尔名振三国[83],事参至圣。

以保定[84]三年七月十八日,卒于大追远寺。春秋八十有八。朝野惊嗟,人天变色。帝哀恸[85]泣之,有勅[86]图写形像,仍置大福田寺。即以其日窆[87]于东郊门外滕公[88]、郦食綦[89]塜[90]南。碑石尚存。弟子昙相[91]等,传灯不穷,弥隆华实,以业有从。爰[92]于墓所立寺,还名福田,用崇[93]冥福[94]。并建碑于寺野二所,大中兴寺释道安[95],及义城公庾信[96]制文,今在苑内。

注释:

[1] 周:北周(557-581),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2] 京师:指北周的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3] 咸阳灵武:今陕西省咸阳市。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在今宁夏北部设置五县,其中的灵武县与南典农城同治一城。西汉灵武县辖境相当于今青铜峡市、永宁及银川市以南的广大地区。西汉末年新莽朝改灵武县为“威戎亭”,但存续时间很短,不久就随新莽朝在战乱中覆灭而不了了之。进入东汉时期,灵武县“城址犹存”,不过既没置亭也未设县,但仍有相当部分汉族和羌族居民生活在那里。东汉永初二年(108)羌人首领滇零在北地郡城富平县称帝建国。永初五年(111),东汉朝怕汉人跟随羌人造反,诏令将西羌王朝占领区的北地郡县及汉族居民南迁,汉灵武县的汉族居民也在南迁之列。据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第八十八记载:“前汉北地郡有灵武县,后汉、晋省,至后魏置咸阳郡,池阳、灵武二县并属焉。”这是说,西汉时的灵武县到东汉、西晋废置,北魏时置咸阳郡时,有池阳县和灵武县属咸阳郡管辖。胡三省又说:“则此零(灵)武为前汉北地郡、魏咸阳郡之灵武明矣。”进一步说明,北魏时的灵武县就是西汉北地郡的灵武县。由此得知,古灵武县及其居民随北地郡南迁,被安置到了距离北地郡不远处的渭城(即今陕西咸阳市)。据西安市档案局的史料记载,西晋建兴元年(313),“晋将军麴鉴救援长安,在灵武乡(今咸阳附近)被汉军击败。”这就说明,东汉时灵武南迁后,灵武以乡级建制属咸阳。历经东汉、三国、曹魏,到西晋时,渭城的灵武居民繁衍生息已经长达百余年,已由寄居成为常住,居民增多。据《咸阳市志》相关学者考证:“晋时在秦代的咸阳、汉代的渭城,设置灵武县。”灵武县成为古咸阳的名称。西晋灭亡,历史进入十六国时期。刘曜随之建立前赵,沿袭西晋建置,灵武县依旧。后赵石勒灭前赵,将灵武县更名为石安县。前秦帝苻健,置咸阳郡,灵武县再次侨置,与石安县同属咸阳郡管辖。北魏、西魏时,灵武仍属咸阳郡。公元558年,北周将灵武县兼设灵武郡(管辖今咸阳市区及周围县地)。这是灵武第一次以“郡”出现在历史上。建德二年(573),北周撤销灵武县、灵武郡,辖地并入石安县。公元431年,北魏灭赫连夏国,在西汉灵武县故城(今青铜峡市邵刚附近),安置夏国遗民,取名胡城,也叫作“胡地城”,直到隋初依旧。北魏太和元年(477),将山东历下(今山东济南历下)居民迁至今平罗县陶乐镇南设城安置,名为历城。北周天和四年(568),将历城改置历城郡,并置建安县(治历城)。上述所说的胡城和历城的建制沿革,都与后文中的灵武县的建制沿袭有关。公元574年,也就是北周撤销置在今咸阳的灵武郡、灵武县的第二年,朝廷从关内迁徙两万人口充实灵州(至今吴忠),其中就包括刚刚撤销郡县而北归的灵武郡县的居民。史书没有灵武县回迁故地建县的记载,说明灵武县回归故地后,北周没有恢复灵武县的建制。隋文帝时改建安县为广润县,后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为大润县,遂又改为灵武县。不到一年,又将灵武县迁回西汉灵武县原址(今青铜峡市邵刚镇附近)。至此,灵武在离开故土南迁四百九十年后,重新回到原城恢复了县的建制。唐朝沿袭隋制,灵武县为唐朝灵武郡六县之一。北宋初仍为灵武县,开宝年间撤县为灵武镇,置灵州巡检驻镇。1002年,灵武镇被西夏占据后,受到西夏王朝重视,升灵武镇为顺州,又称“归顺州”。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仍为顺州。元时新屯4800余户于顺州,后撤销顺州,再置灵武县。元代后期,由于灵武县的地位无足轻重,再次撤县为灵武镇。到了明初,由于灵武城地处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关口要地,其军事地位再次受到重视。洪武九年(1376),在故灵武城东侧再筑新城,以驻军首领姓名命名为邵刚堡。正德五年(1510),三边总制杨一清奏设宁夏左屯卫南路守备于邵刚堡。从明代时起,“灵武”一名在人们的称呼中淡去,取而代之的地名“邵刚”一直延续至今。

[4] 雅亮:正直诚信。

[5] 清卓:清净超然。

[6] 不伦:同类中无可比拟者。

[7] 僮: 古同“童”。

[8] 乡闾: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这里指同乡、乡亲。

[9] 渐:征兆,迹象。

[10] 爱结:结,结缚之义。贪爱缚人,故称结。这里指爱恋亲情,难以割舍。

[11] 喻:开导。

[12] 极言:竭力陈说。

[13] 遂:实现愿望。

[14] 擅名:享有声名。

[15] 孝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后改名元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即位时仅五岁,太和十四年(490)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太和二十三年(499),拓跋宏病逝,享年33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16] 降礼:跪拜之礼。

[17] 大和:太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由477年至499年的年号。

[18] 洛:指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都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19] 勒那三藏:勒那摩提,北魏译经僧,中印度人。学识优赡,事理兼通,尤明禅法。常志游化,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508)抵洛阳,奉敕与菩提流支共译世亲之《十地经论》十二卷,及《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一卷等,其时由沙门僧朗、觉意、侍中崔光等任笔受之职,未久又于赵欣宅中译出《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三藏,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

[20] 禅

:祕,同“秘”。禅修的秘要。

[21] 东夏:指中国。

[22] 味静:体会寂静境界,修习禅定。

[23] 循涉:到各地参学。

[24] 三学:学佛者所必修之戒、定、慧三学。

[25] 九次:九次第定,意为次第无间所修之九种定。又称无间禅或炼禅。指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等九种禅定。以不杂他心,依次自一定入于他定,故称次第定。分别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及灭受想次第定等。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试其心,从初禅心起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乃至入灭受想定。如是异念无间杂,亦称无间禅。又以此禅炼诸味禅,使之清净,譬如炼金,故称炼禅。

[26] 调: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彫”。

[27] 荣、蔚:都是茂盛的意思。

[28] 人事:指人世间的事。

[29] 退迹:退隐踪迹。

[30]高盖驷马:四匹马拉的有着高大伞盖的豪车,古代多为显贵所乘坐,代表地位显赫。

[31] 流目:转动目光去观看,指不以为意,毫无贪恋喜爱之心。

[32] 顾:回头看。

[33] 欹:古同“攲”,倾斜。

[34] 升: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作“斗”、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汁”。升、斗,都可指量粮食的器具。斗,或指北斗七星。

[35] 重瞳:眼中有两个眸子。相传舜跟项羽都是重瞳。

[36] 七处俱平:或指两足下、两手及两肩、颈项等七处,皆平满端正,柔软微妙。此本为佛陀“三十二相之一”,系佛于因位时,不惜施舍,不计福田非福田,所感得之妙相;乃表佛断尽七随眠,具足七圣财,令一切众生得灭罪生善之益的一种德相。

[37] 有声:著名,有声望。

[38] 京洛:洛阳的别名。因东周、东汉曾在此建都,故称为“京洛”,今河南省洛阳市。

[39] 生知:指生而知之,不待学习就知道。

[40] 关壤:或指边关。

[41] 问: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门”。

[42] 四仪:指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为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之仪则,亦即日常之起居动作须谨慎,禁放逸与懈怠,以保持严肃与庄重。佛教中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一般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四威仪,最为重要。

[43] 三法:教法、行法、证法。略称教行证。教者,佛所晓谕之言教;行者,众生修行佛之教法;证者,修行以证悟真理。此三法具足,得谓教法完备。《十地经论》卷三:“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修多罗等书写、供养、读诵、受持,为他演说故;摄受一切佛菩提者,所谓证法,证三种佛菩提法,摄受此证法教化转授故;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护者,谓修行法,于修行时,有诸障难,摄护救济故。”

[44] 宪章:典章制度,这里指风俗的典范、榜样。

[45] 周太祖文皇:宇文泰(507-556),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556年去世。其子宇文毓继位,追谥曰文皇帝,庙号太祖。号其墓为成陵。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澄清政治,创府兵制;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46] 大统:大统(535年正月-551年十二月)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年号,西魏使用这个年号历时16年余。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和恭帝元廓都没有自己的年号,因此大统也是西魏唯一一个年号。

[47] 虞舜:上古帝王舜的称号。姓姚,名重华。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后受禅为天子,都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传位于禹。
[48] 伛偻:腰背弯曲。

[49] 周公:人名。(?-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

[50] 德宇:道德。

[51] 纯懿:纯洁美好。

[52] 轨量:轨则,法度。或指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53] 难模:模仿,效法。

[54] 昭玄:彰显佛教深奥的旨趣。

[55] 笃志: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56] 任持:担任住持正法的重任。

[57] 法相:这里或指佛教修学弘法事业。

[58] 奏议:古代臣子因事向君王陈奏。

[59] 保定: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号,561年正月-565年十二月历时四年余。从“至保定年,太祖又曰”来看,当时宇文泰(507-556)尚在世,当时还是西魏,北周尚未正式建立,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未即位,“保定”年号尚未使用,故文中年号或有误。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后元”。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脱离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后元”,或指魏恭帝拓跋廓(537-557)在位的时代(554-556)。

[60] 庇:护佑。

[61] 道俗: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

[62] 隆:尊崇。

[63] 国三藏:或指国师。

[64] 仪形:榜样,模范。

[65] 攸: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

[66] 归戒:归依佛法僧三宝。

[67] 太祖平梁荆:东魏权臣高欢死后,子澄即位,高澄与手握重兵的侯景不和,畏景权重,欲夺其兵权,侯景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同时又对机诈权变的侯景十分谨慎,分派大军络绎接收侯景所占土地,并示意景交出军队,入朝长安。其时,高澄在侯景叛变后,也派大军进逼。于是,侯景转而投归萧梁,之后发动了一场侯景之乱。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氏兄弟争夺帝位,相互残杀,西魏权臣宇文泰(北周太祖)乘机掠取梁土,夺得汉东、益州、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西魏大统十七年(552),侯景败亡,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称帝,是为梁元帝。萧绎在侯景未平前,曾称臣于西魏,与西魏订立盟约;西魏以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南),梁以安陆(今湖北安陆)为界,请同附庸,并送质子。既称帝后便不再称臣,宇文泰派使臣宇文仁恕到江陵聘问,梁元帝向宇文仁恕表示,梁已统一,西魏应将所占梁、益、襄阳等地归还梁朝。宇文仁恕还告宇文泰后,泰认为既已取得梁、益,就应进一步规取江汉,恰巧此时萧绎侄萧詧入朝西魏,请求出兵击绎。于是西魏恭帝元年(554)九月,宇文泰命于谨、宇文护等率步骑五万,进攻江陵。十一月,城破,梁元帝被处死,魏军挑选江陵百姓男女十余万口,驱归关中,只把一座空城留给萧詧,同时又将原来梁朝控制的雍州诸郡收归西魏作郡县,这样,西魏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四川、湖北一带。这一系列胜利使西魏(北周)成为当时三国中最具统一实力的政权。

[68] 益州:汉置州,即今四川省等地,北周时废。

[69] 真谛:五、六世纪间之著名译经僧。梵名 Paramārtha。 音译作波罗末他、波罗末陀。又称拘罗那陀(梵 Kulanātha)。西北印度优禅尼(梵 Ujjainī)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梵 Bhārata)。聪敏强记,辩才不竭。少游诸国,历事诸师,精研四韦六论,贯练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携经典抵中国南海。太清二年(548)入建业(南京)谒武帝,时值侯景之乱,遂潜行南归,辗转游历今苏、浙、赣、闽、广州等地,而所至译经不辍,每亦撰疏阐释经论理趣。陈太建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一。真谛在华期间,虽因世乱,不遑宁处,但他随方译出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他所译经论及讲述疏记,据《历代三宝记》所载共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内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开元录》刊定其译籍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从真谛所译经论的内容来看,他所弘扬的主要是瑜伽学系无著、世亲之学。象《决定藏论》,即是《瑜伽师地论·抉择分》的一部分,《三无性论》相当于《显扬圣教论》的《成无性品》,《解节经》勘同《解深密经》的序和《胜义谛相》二品,《转识论》相当于《唯识三十论》,《唯识论》(唐译作《唯识二十论》)《中边分别论》《摄大乘论》等一系列的瑜伽学系主要经论,他都已译出。中土瑜伽学系的规模,可以说是由他开创的。他学说所宗,特别重视《摄大乘》和《阿毗达磨俱舍》二论。他译讲这二部论时,已年近七十,而且是他觉得在中土道缺情离,不副所怀,一再决心西归都未得遂之后,才应道俗恳请而翻出的;他又仔细地治定译文,反复讲解,并特嘱弟子道尼等立誓弘传,可见他的恳挚之忱和郑重其事的态度。这两部论在印度佛学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名著,组织严密,义理丰富,可以说是其以前大小乘各种学说的总结。他重视两书,显示他对于整个佛学体系的理解和弘法重点之所在。

[70] 通:同“疏通”。

[71] 披决:分析抉择。

[72] 洞出:超出。

[73] 陶化:陶冶化育。

[74] 旦:早晨。

[75] 杨都:或指扬都, 南北朝时称建康为“扬都”,今江苏省南京市。

[76] 妓乐: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伎乐”,音乐舞蹈。

[77]:忽然。

[78] 知: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如”。

[79] 祐:保佑庇护。

[80] 赐: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锡”。

[81] 遗:给予,馈赠。

[82] 三衣:三衣(梵文Trinl civarani)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Samghati)、郁多罗僧(Uttarasanga)、安陀会(梵Antarvasa)。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Civara)。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浊色,即袈裟色)布料制成,故又称为袈裟(Kasaya)。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因此在个人物品方面,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兹介绍三衣如后:1.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入聚落衣、高胜衣,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据说有一次,释尊觉得天气很冷,担心比丘的衣物不够保暖,因此有大衣的制定。如人所知,大衣是由九块布缝成的,因此准于以上二衣,也称为九条。2.郁多罗僧: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规定可用七块布片缝成,因此准于上述,也称为七条,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着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3.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着。规定用五块布缝成,掩盖腰部以下。

[83] 三国:三国指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南梁。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二国”,或指西魏(北周)、南梁。

[84] 保定: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号,561年正月-565年十二月历时四年余。

[85] 哀恸:哀伤悲痛。

[86] :同“敕”,帝王的诏书、命令。

[87] 窆:下葬。

[88] 滕公:夏侯婴(?-前172),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市。1977年出土的西汉汝阴侯墓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的墓葬,可证其封地所在)。葛洪《西京杂记》 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之地,入三尺,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夏侯婴一直生活在当时的首都长安,也就是西安市。即使去世之后,也安葬在长安城东处,墓地被当地人称之为“马冢”,宋《长安志》记载:“马冢,汉滕公夏侯婴墓,东临灞水,在饮马桥南,时人谓之马冢。”北魏《水经注》记载,夏侯婴“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故时人谓之马冢”。《昭明文选》的注疏中也引用过《长安图》中的记载:“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夏侯婴冢在桥南三里。”瑁珥冢村多位老村民都听先辈说过“古冢就是夏侯婴墓”。

[89] 郦食綦:元《大普宁寺藏》、明《方册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郦食其”。郦食其(yì jī)(?-203),陈留县高阳乡人。少年家境贫寒,好读书,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秦二世元年(前209)秋,陈胜、项梁起义,食其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刘邦兵临陈留,访求当地豪杰,食其乃跟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出使各国诸侯;以其弟郦商为将,进攻秦朝。秋,兵临武关,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难解难分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又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归汉,齐王乃放弃战备,以七十余城降汉。 汉王四年戊戌初(前204年11月),汉将淮阴侯韩信嫉妒食其之功,发兵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认为被骗,乃烹杀郦食其,时年约六十有五。郦食其以其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的“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楚汉战争后期,游说了齐国归顺,刘邦平定英布后,分封时很挂念郦食其,想封其子郦疥为侯,虽然郦疥多次领兵打仗,但军功未至于封侯,最后刘邦仍破例封郦疥为高粱侯。郦食其的墓地和他的弟弟郦商的墓地都在河南省杞县高阳镇,并不在长安东郊,也不在洛阳东郊,故“郦食綦”或为衍文,或应为“夏侯婴”。

[90] :南宋《思溪藏》、元《大普宁寺藏》作“塚”,同“冢”,坟墓。

[91] 昙相:昙相(?-582),南朝末年僧。雍州蓝田(陕西长安)人,俗姓梁。与僧实同住一处,敬僧实如师。从道原学禅法。以其宅心仁厚,故被誉为“福德人”。尝住于大福田寺,时疫疠横行,师为众解厄,人皆敬仰。后逢北周武帝废佛,遂潜隐山中修行。及隋代建国,开皇元年(581),师复出弘化。次年,于渭水以南之地示寂。

[92] 爰:于是。

[93] 崇:增长。

[94] 冥福:亡人之资福。

[95] 释道安:南北朝高僧,冯翊(陕西省)胡城人,俗姓姚。早年有出尘之志。后隐居太白山,钻研经论,旁学子、史。剃发受具后,专究《涅槃经》《大智度论》。常住大陟岵寺,弘通于渭滨之地。讲学之余,以弘法为己任,京师士子皆附其清尘,北周武帝亦钦其高风,敕住大中兴寺。其后,武帝采信张宾、卫元嵩之说,不喜佛教,企图扬道贬佛。天和四年(569),帝欲决儒、佛、道三教之优劣废立,遂命甄鸾著书论佛、道二教之先后同异,鸾乃著《笑道论》三卷,破击道教。帝不悦,乃当殿焚烧之。道安慨然,乃著《二教论》,细评二教之优劣,并破斥道教。建德三年(574),武帝下令禁止佛教,同时禁止道教。此次虽二教并禁,而帝意在于灭佛。时,帝下令别设“通道观”,挑选两教有德者120人,任通道观学士。道安亦为其中之一,然不应辟命,而潜逃山林。其寂年、享寿均不详。师之著作,除《二教论》外,尚有《训门人遗诫》等。弟子有慧影、宝贵等人。慧影著有《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为《大智度论》之唯一注释。

[96] 庾信:庾(yǔ)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此后,梁为西魏所灭,庾信遂被一向倾慕南方文学的北朝君臣留下,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又进爵义城县侯,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 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简评:

高僧之所以“高”,必有其过人之处。比如本传的主人公僧实禅师,他的过人之处首先是相貌殊异:他的口边环绕黑痣,倾斜排列形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一般人每只眼睛只有一个瞳孔,而他的眼睛则有两个瞳孔,而且双目向外放射光明。当我们把双臂平展的时候,腋下通常是向内凹进去的,但是他的腋下则圆润丰满仿佛怀藏一颗凤卵。我们平常人的双手掌、双脚掌、双肩和颈项(也有说是后脑或头顶)通常都是凹凸不平的,而僧实禅师身上这七个部位则是平满端正的。也许读者诸君要说,这些特征恐怕不都是好现象吧,比如脚掌是平的,那不是扁平足吗?再比如腋下隆起,这是不是某种肿瘤呢?……不过,笔者认为,僧实禅师这些身体相貌上的特异之处,肯定不是某种病态的表现,而是宿世积累的功德的表现。比如“重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圣人之相,传说我国上古时代的圣王舜帝就是“重瞳”。而“腋怀凤卵,七处俱平”更与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两腋下隆满相”“七处隆满相”十分相似。两腋下隆满相,是指佛两腋下的骨肉圆满无虚。是佛在因位时,施与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而感得的妙相。七处隆满相,是指佛之两手、两足下以及两肩、颈项等七处,隆满清净,妙光坩软。此相是佛在因位时,不惜舍己所爱之物,不论福田与非福田,皆能行施而感得的妙相;表佛断尽七随眠,具足七圣财,令一切众生灭罪生善之德。由此可见,僧实禅师天赋异禀、善根深厚,一定是多生多世精进修行才感得今生这样的殊胜异相。

僧实禅师的另一过人之处就是禅定功深、神通高超。他擅长以九次第定来调练自心。九次第定,就是依次深入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及灭受想次第定,共九中禅定。不同禅定过渡之间,直接从一种禅定进入另一种禅定,其间不掺杂任何其他心念。龙树菩萨所著的《大智度论》中指出:“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灭受想定。问曰:余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称‘九次第定’?答曰:余功德皆有异心间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试其心,从一禅心起,次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于此功德心柔软,善断法爱故,能心心相次。”由此可见,修炼九次第定的人必定能够深观自心、智慧敏锐。正是因为常修九次第定,僧实禅师定慧境界高深,由此引生高超的神通。对于远在千里之外、从未听闻学习过的佛教理论,他能默运慧心,瞬间无师自通,还能为他人解答关于这些理论的疑问。身处长安,他不仅能预知江南寺院即将发生的灾难,而且能运用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的能力,救众生于危难,可见其悲心愿力与智慧妙用已于观音菩萨有深切相应,其功行境界绝非凡情所能测度。名之为“高僧”,列传于“习禅”,可谓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僧实禅师的光辉事迹,也启发和激励我们,修行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勇猛精进不仅是在初发心时,而且要贯穿一生,乃至生生不退,日积月累,精益求精,才能取得殊胜的成就,才能真正具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能力。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