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7年度第一期《信心铭》提唱(六)
 

《信心铭》提唱(六)

净 慧
第十六讲
(2011年1月23日早板香)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信心铭》从“真如法界,无他无自”开始,完全进入到那种圣人自证的无限状态,这种状态超越了一切有限进入到无限,超越了一切的对立,超越了一切的“二”进入到“不二”。在这种精神自证状态下,所有的对立面都统一了,“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这种状态就在这相对的世界里,它是一种超越性的世界,只有在证入无限的状态下才会出现的精神境界。前面从时间、空间和大小三个方面,讲了有限世界和无限世界、相对与绝对之间的状态,下面讲“有无”和“一多”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有”是因为“无”才会有“有”,“无”也是因为有“有”才有“无”,都是相对的。这个相对的世界就是一个有限的世界,有限的就是有障碍,无限的就是无障碍,无限者就圆融无碍。事物在本性之间是圆融无碍,从形体上看各有各的相状,各有各的自性,但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我们进入到自证状态的时候,如果还突破不了“有”与“无”之间的障碍,那就不能停留在“有”与“无”这种相对的世界,所谓“必不须守”,守者停留,不要停滞在这个状态,还要百尺竿头勇敢地再跨出一步,那就到了完全超越了相对的那种境界。人类有没有可能进入这种境界呢?昨天讲到只有少数人能进入这种境界,如果多数人都能走入,这个世界就没有纷争了,就真正成为和谐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光明的世界。事实上,这个世界永远都是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是有非,总是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下,彼此纷争的状态下。有对立有竞争,这是万事万物生存变化的一个事实,这种事实也是“法尔如是”。人们可以从精神上去超越它,但要想从现象上改变这种状态,那只能是徒劳的。

因为这个世界的生存本来如此。 《信心铭》是讲“至道”,不是讲世间的万事万物,是讲形而上的,不是讲形而下,是讲我们主观认识的超越。只要在这个相互对立的世界里,人生就有种种的痛苦,要超越这个痛苦,不是从形式上去砸烂和毁灭这个世界,而是要从精神上超越它,改变你自己的看法,改变你自己的活法,改变你自己的精神状态。参禅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种境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第三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在你精神没有超越的时候,看见山看见水都会有烦恼,所以要想办法,见到一切对立事物的时候,不要生烦恼,在利害关系面前能超越和超脱。所以要用功参禅,达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到这地步还不行,只能出世,不能入世,既然不能入世,学禅又有什么用呢?只能你一个人欣赏受用而已,不能发挥作用,还得从出世回到世间,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到那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但你的精神超越了,见到这个相对的世界也没有痛苦了,处处可以高著眼,处处可以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我们生活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如何来超越它?我们生活在这个有限的世界里,如何来超越它?这是我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认识上的问题,把认识上的错误即所谓迷惑烦恼的这些东西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就改变了,这个世界无非是大小长短方圆有无,真正到了这个无限的世界,这些东西都消失了,所以“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

“一即一切”,这就是一多之间的关系,一与多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的。你十我一,你多我少,这是一个相对的世界,要改变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只有从认识上去改,不去比较,不生起这个疑惑,不生起这个执著,不生起这个分别,那就万事大吉。你一比较就会烦烦恼恼,这仅仅是从现象上来说。若从事物的本质来讲,“一”是缘起法,“多”还是缘起法,“一”是性空,“多”还是性空,在缘起性空这个究竟的认识上,本质是一致的,多中含一,一中含多,圆融无碍。能够达到圆融无碍的时候“何虑不毕”,一切的烦恼思虑到了这个地方都成了究竟涅槃。《信心铭》对此归结为: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信与心不二,心与信不二,因为有二就有障碍,到了“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的这个状态下,那时的境界是: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到了这种状态就非言思所及,“言语道断”,想说却无法表示,你说得天花乱坠也不是那件事,这是要用生命去体证。这件事如果能说得出来,会说的人多得很,会说的人烦恼反而比谁都多,因为说的只是知识,而不是体验。言语在这里不起作用,言思所不及,也不是过去现在未来所能局限,故名“非去来今”。超越古今,超越言思,超越对立,超越一切有限,圆融无碍,无碍圆融。这个时候游戏神通,这个时候逍遥自在,这个时候就是观自在菩萨,就是大智文殊菩萨,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阿弥陀佛。所有的佛菩萨都是在超越了一切对立的时候,才可能有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才有可能去实践“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样一个最高的人生目标。

《信心铭》一共146句,584个字,都是祖师从大智慧、大慈悲当中流露出来的一片婆心,一片悲心。我们千载之后还能够听闻到这样的无上正法,还能够体会到祖师以自己的生命体验超越对立,进入无限的自证状态,我们千载之后还能分享到这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其因缘是难遭难遇,其利益是无法形容。

既然言语道断,还能讲什么呢?所以赵州禅赵州关,最后就是一个“无”字,连一个“无”字也是多余。无可表述,无可奈何,就用一个“无”字来表述。

第十七讲.小结

(2011年1月23日养息香)

三祖大师的《信心铭》,粗略地给大家做了一次分享,究竟哪些地方有点谱,哪些地方离了谱,自己也没有把握,但从我内心来讲,我已经尽到了责任。《信心铭》可以说是中国禅宗史上一篇重要的指导明心见性的历史文献,三祖大师继承了初祖达磨的思想,更直接继承了二祖慧可大师的思想。

初祖有一篇《二入四行论》,二入者,理入和行入,即进入真如法界的两个途径。理入要求修禅的人要与道保持一致,要与宗保持一致,所谓藉教悟宗,在理论上和认识上要做到凡圣等一,无自无他。《信心铭》讲,要排除一切对立的意识,才能进入不二法门,才能进入禅宗法门,这个观点和初祖完全一致。可以这样说,《信心铭》继承了初祖和二祖的思想,开启了四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也为五祖、六祖的顿悟法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信心铭》在中国禅宗思想史上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一篇重要文献。学术界对《信心铭》是否三祖所作多有怀疑,我想,禅宗的成立与传承在中国佛教史上多有不同的看法,加上《信心铭》思想锐利、超前,对当时教界主流思想大有超越之势,致使《信心铭》的流传受到限制,早期禅史失载,或与此有关。有了《信心铭》,禅宗六代祖师思想一脉相通,才有了前后一致的连贯性,此点至为重要。

二祖出家以前博览群书,犹善老庄之学。三十岁出家,在得法之后,侍奉菩提达磨祖师多年,深得禅宗一法的要领,所谓以心传心,心心相印,成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也是禅宗中国本土第一代祖师。三祖俗姓及身世不明,禅宗史上称他中年才从二祖学习禅法,开悟见性,传承二祖衣钵。 

《信心铭》当中,如“归复自然”这种表达方式和当时的老庄思想有一定关系,也和二祖深受老庄思想影响有密切的联系。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的地方,是古代佛家和道家修行的重要地区。二祖的道场在安徽岳西县司空山,今有二祖寺,那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石头山,要攀登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山顶,走到二祖当年修道的地方,交通极为不便。

三祖跟随二祖在那里参禅,后来到潜山县天柱山,在梁代宝志公和尚开山的寺院里修行。与安徽交界的黄梅县更是古代佛道二家修行的重要场所,黄梅自古就有“九祖十三仙之地”的称号。黄梅四祖寺对面山顶有一个观音寨,是道教葛洪祖师的修道处,葛洪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据黄梅老祖寺千岁宝掌和尚的传记记载,宝掌和尚曾陪同三祖一起到罗浮山见葛洪,留下“罗浮三翁”的一段历史佳话,因此《信心铭》中隐隐约约有一些老庄的思想,往往借助道家的语言来描述表达佛教真理,那也理所当然。

从佛教来讲,三祖《信心铭》有般若的思想,有华严的思想,有法华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学习《信心铭》,我们可以找到禅宗初期用功的方法,可以找到禅宗初期表述佛教最高真理的一些方法。在今天善知识难遇,正法难闻的时代,我们应该多留意佛祖说法的原典,可以避免误区,找到修行的捷径。现代人不管怎么讲经说法,总或多或少有些走样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原典上,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使六代祖师的传灯法本集中地公诸于世,我特别请黄明尧居士编了一本《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黄明尧居士用了很多的心力,根据各种版本做了一些校正和注解,六代祖师的著作都是原典,原原本本地集中在一本书当中,可以说是一个靠得住的法本。我希望学禅宗的人要人手一本,特别是柏林禅寺的大众和学生,更是要重视这本书,要熟悉地掌握这本书的精神和内容,若能如此,我们修行就找到了善知识,就找到了真正需要的老师。

柏林禅寺作为禅宗的道场,住在这里的法师们,在这里学习的同学们,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明心见性,就是要荷担禅宗这份家业。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目标搞错了,把自己的宗风搞错了,把自己的方向搞错了。要承担禅宗的这份家业,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不光是讲讲说说,要下功夫去做,禅宗的道场许多,真正在荷担禅宗祖师命脉的道场,应该说不是太多。中国佛教如果没有禅宗,不但中国佛教的历史光辉要大为逊色,中国佛教的影响力也要大为降低。今天佛教影响力之所以还有这么大,这和禅宗文化思想的广泛传播和禅修法门的实修是分不开的。我们一定要认清中国佛教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住在柏林禅寺,身为禅宗的弟子,如果看不清佛教未来的走向,那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瞎子,如果看不清自己身上的责任,那我们就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对不起历代祖师,更对不起赵州和尚和虚云老和尚。

诸位年轻的同学不要把打禅七理解错了,不是用这个方法来折磨惩罚你们,而是要用这个法门来成就你们,要用这个方法让你们真正在生死面前能超越,在腿子疼痛时能超越自我,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们出家就是来接受挑战,生活在向我们挑战,生活方式在向我们挑战,各种各样的修行在向我们挑战,我们能否经得起挑战,能否在挑战中成长起来,这就看我们的决心怎么样,福德因缘怎么样。

这一次我放弃了南方几个寺院的禅七,专门回到柏林禅寺和大家一起来打两个七,虽然我没有天天在这里坐,但是我的心每时每刻都和大家在一起,不过已经找不到十年前的感觉,更是找不到二十年前的感觉,要想找到六十年前的感觉那就是在做梦了。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大多数人只有这口气还在,精神没了,人没有精神了,那就不可救药。在我看来,大多数人不会被任何事情所感动,不会被佛法中的任何一件事所惊喜、所感动,这就是求道的精神、求道的心情逐渐淡化了的一种表现。我本人今年已足七十八岁,和这个道场有二十三年的因缘,算是柏林禅寺的元老,算是柏林禅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个见证人。我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很深的感情,有很多棵柏树是我亲手栽种的,许多砖瓦石头都经过我的手,我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寺院的每个角落,我对这个寺院有很深的感情,实在不忍看到这个道场在大众的冷漠之中消失掉。我相信,柏林道场还有希望。借句俗话说:丛林代有高僧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后来者居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全文完)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