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6年度第六期佛心如莲朵朵开——《法华经》精读(五)
 

佛心如莲朵朵开

——《法华经》精读(五)

秦萌.校释

【接上期】

一、弥勒生疑

“弥勒菩萨作是念”,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心中就这么想,“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天释迦牟尼佛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瑞相,是什么缘故呢?佛要做什么?这是弥勒的疑问。“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世尊入了三昧,太不可思议了,这件事情实在是非常稀有。但是佛入定,这是在干什么啊?我不能直接去问佛,那我问谁啊?这是第一念头。

“复作是念”,他又想了,“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文殊师利是法王子,他来历不同于一般人。“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他见的世面多,因为他亲近的佛多,肯定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今当问”,已经有了主意了,我应该问问文殊师利。这个时候不光是弥勒,在会的比丘、比丘尼等,一切鬼神都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就是佛的光明神通之相究竟是为什么?谁能够为我们解答呢?所以大家都在想今当问谁。没人可问,都不懂得这是什么,因为没见过,佛没有说过这个经,佛没有现过这样的瑞相。于是弥勒菩萨既想要“欲自决疑”,想要自己把自己的疑问解决,断疑,“又观四众”他们都心有疑念,于是就问文殊师利菩萨说:“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问文殊师利因为什么因缘有这样的一个佛放光的瑞相呢?弥勒菩萨想要“重宣此义”,再一次地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是就念了一首偈,“以偈问曰”。这个地方前面是长行,这个地方以后是偈颂。

二、瑞相境界

我们说过佛经往往是这样,有长行也有偈颂,长行是散文,偈颂是诗体语言。因为诗体语言容易背,长行难背,诗一背就背下来了,所以偈颂比长行的历史还要早。本经的特色就是这样,前面说的内容长行有,偈颂也有。但是这两者并不矛盾,有的时候长行详细,偈颂就省略;有的时候偈颂详细,长行讲得简单,长行就几句话。比如见的这种境界,观佛的境界,长行讲得很简单,但是在偈颂里就讲得非常详细。见哪些瑞相,哪些怎么样,观他方世界的梵音深妙,看到“若有人福,曾供养佛”等等。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我看到了前面这些瑞相,“及千亿事”,这么众多的事情,“今当略说”。我看到了哪些呢?“我见彼土”,这些菩萨修学佛道,有人在行布施,拿“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瑙”来布施,回向佛道。还有拿“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内财、外财都舍,“求无上道”。前面只说的是外财,妻子还算外财,自己的身体、骨肉布施,这就叫内财。“头目身体,欣乐施与”这都是把内、外财拿来布施;还有出家,“剃除须发,而被法服”,做比丘;“入于深山,思惟佛道”,修禅定,修禅定得五神通;还有看见菩萨“安禅合掌”,诵经念佛,“以千万偈,赞诸法王”;还有“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对佛经能够忆念坚持不忘;还有“为众讲法”的;还有“处林放光”的;还有林中经行请求佛道的;还有持戒、清净,就好像宝珠一样。“又见佛子”修忍辱的,还有修禅定的,一心摄念,修行禅定,这里“一心除乱”就是修禅定的。注意这是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还有般若。弥勒所讲的这些内容,“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供布施等等。还有“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佛灭度后,供养舍利”,“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观诸法空性空相,这个地方就是修般若。

所以弥勒这一段问,其实是以六度为概括。他问了这么多,一概括其实就是六度为核心。他看到他方世界这些菩萨都在修菩萨道,还有造佛塔庙,供养舍利等等。“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希望您为我们断除疑惑,四众都非常敬仰您。“瞻仁及我”,都在看着您也看着我,因为我是继承人啊!弥勒将来是要成佛的,是佛的上首弟子,可不是大家都看着他们俩嘛。文殊师利智慧第一,三世佛母,古佛再来;佛为弥勒授记,五十六亿年以后就是要成佛的,龙华三会。所以大家都在看着您和我,希望您来解决,我不懂啊。“世尊何故放此光明”,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利益啊?世尊是想要说什么妙法,还是为大家授记,还是为我们开示一些其他佛的正见呢?“此非小缘”,这不是一个小因缘。我知道这是一件大事,希望文殊师利为我们断疑。

三、文殊释疑

文殊师利就对弥勒菩萨和各大士说:“善男子等”,各位善男子,“如我惟忖”(《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卷下:颜注《汉书》曰:惟,思也。《珠丛》曰:忖,测度也。),如果按照我的理解,佛是准备要讲一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四个方法。击鼓、吹螺都是比喻,比喻法音玄幽圆正,要演说大法义。“诸善男子”,我告诉你们,我曾经见过这样的瑞相,现白毫瑞相之后,佛就会说大法。我今天又看到这个相,我告诉你们那肯定是佛也要为我们演说妙法。因为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那个时候有一位日月灯明如来出世。他教化众生入涅槃以后又有一位日月灯明佛,然后又有一位日月灯明佛,这样的佛一共有两万尊。两万位都是叫日月灯明如来,都姓颇罗堕。两万尊佛相继出世都叫一个名字就是日月灯明如来。“十号具足”:“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正遍知”,完全正确地通达世间一切;“明行足”,三明六度,一切佛的修行都完全圆满;“善逝”,完成度众生的大业就走了,涅槃;“世间解”,令世间觉悟;“无上士”,没有能够比他更高的;“调御丈夫”,能够调御最刚强难化的众生,他是丈夫中的大丈夫;“天人师”,是天人的师表;“佛世尊”,是佛,觉悟者,是世尊,世间应当尊重。这是“十号具足”。

“所可说法,初中后善”,佛说法如蜜,中边皆甜。佛说法的味道像蜜糖一样,你吃第一口是甜的,初尝是甜的,中间再尝还是甜的,最后还是甜的。不像有的入口是甜的,后面越来越苦;也有的入口是苦的,后来越来越甜。所以叫中边皆甜。“初中后善”,初善、中善、后善,都是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最后一尊日月灯明如来在没有出家的时候,生有八个王子,这八个王子在听闻父亲出家后,也舍弃了王位,跟父亲出家修行,都成为法师。“已于无量千万佛所植诸善本”,“善本”就是善法的根本,供养佛,修一切佛道。日月灯明佛就讲了《无量义经》,“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也是在大众中间结跏趺坐,入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这个时候也是天雨妙花而散佛上,也是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当时在会有二十亿菩萨都想要听大法,都想要弄明白因何因缘放这样的瑞相,佛要现光。当时也有一位上首菩萨叫妙光,妙光菩萨他有八百个弟子。这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出定以后,就“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注意为什么这个地方有一个“因妙光菩萨”,“因”就是因为他的缘故,由他发起。《妙法莲华经》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大乘经典,必须要对根器成熟的人讲,根器不成熟的人是根本无法了解的。所以佛因为上首的这位妙光菩萨来讲这部《法华经》,而不是对普通人讲。“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讲了多少时间?“六十小劫,身心不动,不起于座。”一讲就是六十小劫,所以《法华经》很长啊。也就是说《法华经》的会三归一可以讲六十小劫,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小小一点点。“时会听者”也坐在那里,“六十小劫,身心不动”。我们在这里讲法,我们都是两三个小时不动,我讲两小时不动,大家听两小时不动,很了不起了。身心不动,安住在法义中,这就说明闻法没障碍。

佛说完了就为德藏菩萨授记,德藏菩萨将来也要作佛的,叫净身佛。佛授记完了以后就在当晚中夜入无余涅槃。佛灭度之后妙光菩萨继续宣扬《妙法莲华经》,受持《妙法莲华经》八十小劫,为人宣说。日月灯明佛的八位王子也都拜妙光菩萨为师,“妙光教化”,他们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菩提心不退转,一定发心求成无上正等正觉。是诸王子也是供养了佛成道,八王子里面最后一位成佛的是燃灯佛。八百弟子中间,这燃灯佛是最后一位,也有人说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也有人说燃灯佛是更久远以前的古佛,也有同名的。大家知道有这么些解释就可以了。

四、忘失本愿

妙光菩萨有八百位弟子,八百位弟子里面有一个弟子叫求名。求名贪利,喜欢声名,贪图利养。虽然“读诵众经,而不通利”,虽然读了很多经,但是不通利(通畅),并不真正通达大乘法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真实利益,并不能够真实地得到受用。“多所忘失”,读得是很多,读着读着就忘记了。这个经讲什么,那个经讲什么,读了很多,都是“依稀、仿佛、大概”,没有一个真正的能够指导学修的。所以他为什么叫求名呢?就是名声好听,见闻广博,读了很多,但是其实都是忘记了。“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虽然这个叫求名的菩萨有这样的不足、缺点,但是他因为种了很多很多的善根因缘,“得值”就是遇到,也遇到了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这个人有个长处,虽然求名,但他还是肯学佛。所以你们知道虽然遇到修学佛法不够精进的,贪图名闻利养,烦恼也很盛,或者示现种种的缺点,但是他肯在佛法上不退心,一心一意地学,只要每天恭敬、赞叹、亲近三宝,他将来还是能够得到解脱。

文殊师利就说,“弥勒当知”,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妙光菩萨难道是别人嘛?“岂异人乎,我身是也”,那就是我呀。我就是你的老师,当年我们都在日月灯明如来座下,学习《法华经》。“求名菩萨,汝身是也”,那个求名菩萨就是你啊。“今见此瑞,与本无异”,因为你今天看到的瑞相和当年说《法华经》的瑞相是一样的,所以你才说怎么有这么个情况呢,肯定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佛说大乘法”,“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于是文殊师利在大众中间又重新讲了一遍刚才所说的内容。

关于弥勒菩萨这一段,“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这个人不光贪,而且贪得无厌。怎么个表现呢?“多游族姓家”,专门跟名门贵族、豪门望族,跟这些有钱有势的人打交道,“多游族姓家”,喜欢到他们家去串门,跟他们攀缘。“舍弃所习诵,废忘不通利”,所以他不能够通利。“通利”就是念不通顺,老是念不利索,也不知道真正得到法义,总是念得这里掉一段、那里掉一段。因为他“舍弃所习诵”,不是用心在佛法上,每天就到处去攀缘去了。“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他叫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最后他还是具足了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他有因缘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得授记,将来他要作佛。“号名曰弥勒”,佛为他授记叫弥勒,阿逸多,也叫慈氏。“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日月灯明如来灭度以后,那个一天到晚懈怠,贪图名闻利养的就是你,你自己忘记了。“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当时我是你老师,我是你的师父。“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放光是干什么的?显发实相。所以光明不是佛在显神通,其实光也是佛在说法,放光也是在说法,它是助发实相的,是为了帮助揭示真相、真理,讲出真谛。所以“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佛当降法雨,满足一切修学佛道者。“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如果有求三乘的,而不是求一佛乘的,佛会为他们断疑的。如果有疑问的,佛会为他们把疑问一一断除,令他们断疑生信,没有疑问,没有遗漏。“令尽无有余”就是令所有人的疑惑断尽,没有一个多余的疑惑。

到这里,序品就结束了。

在这里要讲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弥勒菩萨尽管在日月灯明如来座下修学《法华经》,但是听过以后,并没有一生成办,也没有立刻解决问题,他还是忘了。他把《法华经》这么重要的都忘记了。弥勒至少学过两次,日月灯明如来教一次,释迦牟尼佛再教一次,恐怕还不止两次。在后面经文说佛已经教化众生无量劫,也就是说弥勒对于《法华经》听了忘,忘了听,不知道多少回了,所以叫“求名”。说明我们凡夫在未证得不退转、证得无生法忍之前,未获证得空性之前,心都会退堕,都会忘失自己的本愿。所以成佛不是一蹴而就,发心也不是发一次、两次就够了,而是需要无数次不间断的发心。你看,弥勒就忘失本愿了。

五、本愿别愿

什么叫做本愿呢?就是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所发的誓愿,也叫本弘誓愿,也叫宿愿。佛在成佛之前,在菩萨因地所发的本愿有多种,比如说一切菩萨都发无上菩提心,都发四弘誓愿救度一切众生,这样的愿称为总愿。这个总愿是总的原则,度无边众生、断无尽烦恼、学无量法门、成无上佛道,这四弘誓愿包含着菩萨道、菩提心核心的全部内容,所以这算总愿,一切菩萨都要发这个誓愿。但是还有别愿,比如说有的菩萨发愿在秽土成佛,释迦牟尼佛是这样的,有的菩萨发愿在净土成佛,弥勒菩萨是这样的,弥勒菩萨希望他将来成佛的龙华三会就是净土。就因为这个,所以他成佛慢,释迦牟尼佛成佛快,因为发心不同。阿弥陀佛在清净的国土里成佛,这都不一样。每一尊佛的别愿不同,所以也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经》的十二大愿,《阿閦佛国经》的二十大愿,弥勒的十愿,释迦的五百大愿等等,这都叫做别愿。也有特别为众生除病,为众生拔除苦恼、恐怖发的誓愿,就像《药师经》里所说的十二愿。还有《药师七佛经》讲的七佛世尊,总共加到一块发的四十四愿。观音菩萨救苦的大愿,你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还有初地、初学菩萨所发的十种行愿。现在初发的愿叫唯发愿,有别于本愿,后者专指菩萨在因地所发的誓愿,叫宿愿。等成佛的时候就叫宿愿得偿。

所以在净土宗里面特别重视第十八愿,就是因为摄受念佛人只要持念“阿弥陀佛”,持念、忆念、心念、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都接引他往生。因为有了这一愿,就相当于为净土做了一个保障,所以大家就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这种菩萨的本愿思想都是基于对众生的救度,都是用于自己在菩萨道修持的时候利益众生有所不同的侧重点。或者有的人是救疗众生疾病;或者有的人强调你们将来可以往生到我的这个国土,如何清净庄严,让你升起欢喜心。种种大愿都有不同。

这样的愿我们有可能会忘失,所以菩萨戒在受戒的时候我们都称菩萨戒叫开显。菩萨戒不称为心得,不是心得,不是我心得到了一个什么东西,而是把旧有的忘记了,埋藏了起来,我现在把它打开,就叫开显。所以受菩萨戒表面看来是新受菩萨戒,其实我们过去早就受过,只是忘记了。

读完第一品,除了知道佛现光明、准备讲《法华经》,借这个莲花显现中间的莲蓬,迹门一点点开始讲起来了。但是除了这个意思以外,我们还要记得即使像弥勒菩萨这样将成佛的菩萨他都有忘失本愿的情况,他都有在过去世贪图名闻利养的情况,他都有即使亲近诸佛、亲近名师,甚至亲自听佛说法,最后还是都忘记了的情况。这告诉我们成佛真的很难,很艰难。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蹴而就,弥勒菩萨总比我们的根器要高,他尚且还要折腾这么多次,何况我们呢?所以我们在菩提道上遇到小小的困难,怎么能够退失菩提心?

另外,弥勒过去世听过《妙法莲华经》忘记了,我们今天听《妙法莲华经》,我们也觉得我们算是第一遍学。不是,我们绝对不是第一次听,我们都跟求名菩萨一样忘记了。所以不要对自己轻视,我们也都是大乘根器,否则聚不到这儿来,也听学不了《法华经》。这个大因缘不要潦草放过,所以排除艰难也一定要来听闻。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