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6年度第五期佛心如莲朵朵开——《法华经》精读(四)
 

佛心如莲朵朵开

——《法华经》精读(四)

宗舜

【接上期】

一、叙六成就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这就是我们说的序分。

在序分里,首先是“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说本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这么说的。表示这部经是从佛那儿听来的,不是我阿难自己编造的。这是佛在涅槃之前回答阿难的四个问题之一。阿难问:“您去世以后佛经要结集,经的最前面放上什么内容?”因为当时外道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和“伛”(有之义)二字,佛教为了区别外道,所以经前标六成就。佛就跟阿难说可以安“如是我闻”,也翻成“闻如是”。“闻”,听闻。这是闻成就。“如是”,从佛那儿就是这么如实听来的。这是信成就。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一时”,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之时,表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这里可以理解成说《法华经》之时。这是时成就。“王舍城”等,是说法的地方,这是处成就。“耆阇崛”的读音到现在还有不同意见,我手头这个注音版的拼音标注为“qí、dū、jué”,这是一个读音。另外,还有注音为“qí、shé、kū”。“阇”是阿阇世王那个“阇”,“崛”念kū,石窟的窟(按,《汉语大词典》注“崛”音“jué”),根据所引“《广韵》衢物切,入物,群”,可知中古音读“kū”。梵文、巴利文读音应该跟这个“qí、

shé、kū”类似,我主张读这个音。等到进一步研究,大家达成统一意见后,再按照标准念法念好了。

“王舍城”也叫罗悦城,这个城是在摩揭陀国,意译无害国、不恶处国。按《法华义疏》卷一解释说:“国名摩伽陀,此云不害,人虽犯罪无刑杀诛,故称不害也。”这个国家不杀生,要是有人犯罪也不会处死他,就把他送到森林里去,把他赶走。

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也叫灵鹫山,灵鹫山的形状像印度吃死尸的鹫鸟的头,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三说:“中天竺国灵山名也,在摩伽陀国。彼有鹫鸟,似雕而形小,群飞,常食死尸,怪鸟也。栖止此山,故名灵鹫。”鹫鸟本来名字中没有“灵”字,因为这个鸟特别有灵性,能感知人的死亡。如果谁家有人即将去世,群鹫就在这家飞翔聚集,故被称为灵鹫。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即说:“此鸟有灵,知人死活。人欲死时,则群翔彼家,待其送林,则飞下而食。以能悬知,故号灵鹫也。”

耆阇崛山是佛陀长时间说法的一个山。世尊在此宣说《无量寿经》《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等经。这个山遗址在今天还看得到,现在仅存红砖墙基。很多人看了以后觉得很神奇,很多感应,但也有人说这个山看起来这么平常,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啊。佛在《像法决疑经》就说过,一切大众所见不同,这是随自己的业报、福报所看到的境界不同。智者大师《法华文句》卷一中引《像法决疑经》云:“一切大众所见不同,或见娑罗林地,悉是土砂、草木、石壁,或见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林是三世诸佛所游行处,或见此林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法体。”你今天看它是什么样,其实都是因为你自己造的业、修的福不同。有人看见的就是土沙草木石山,普普通通的境界。有人则看见此山七宝清净庄严,三世诸佛往来游行。甚至能见此山是不可思议诸佛的真实法体。

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要到印度去看这个灵鹫山,去朝拜,看到的是这样一个状态,你不要讲佛经里本来说的如何神异,结果我去了看到的很平常,一个土台子而已。其实就是随众生福德所现不同,这个很好理解。我们常说的:一条河,天人看是琉璃,我们看是水,饿鬼道众生看是脓血。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荆棘充满,秽恶充满。当时在讲《维摩诘经》(卷一,鸠摩罗什译)的时候,舍利弗就怀疑,因为前面讲了菩萨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感得将来成佛的国土就清净。他怀疑:“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娑婆世界杂秽充满,难道释迦牟尼佛当年行菩萨道、发菩提心的时候心不清净吗?当时螺髻梵王就跟他说:“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你可千万不要这么想啊,我看这个娑婆世界就跟自在天宫一样清净、庄严、美丽。又说:“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这是你的罪报,你没有福。你心有高下,不依佛的智慧,所以才见到种种不清净之相。

这时佛就把脚垂下,用脚指按了一下大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结果整个大地立刻变得清净庄严,用无量珍宝装饰,每个人都坐在宝莲花之上,就跟宝庄严佛的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样。佛对舍利弗说:“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佛再把脚一收,娑婆世界又是现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样子了。所以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清净庄严,还是充满污染苦报,其实是看每个人的业报,也就是别业。

与会的听众有大比丘一万两千人,这些人都是阿罗汉,他们“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逮得己利”,“逮”音“dài”,就是“及”的意思,是指他们已经能够证到最高的阿罗汉的果位,所以心得自在。有阿若陈如等等这些阿罗汉。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有学、无学两千人。

注意,在这个地方有个什么问题呢?有人攻击《法华经》,说《法华经》是伪经的其中一个证据就是说,你既然说“皆是大阿罗汉”,下面也说“须菩提、阿难、罗睺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大家了解他们,也认识他们,也知道他们伟大的修证功德。但是说《法华经》的时候,阿难、罗睺罗并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啊!这个地方的这一句话就成为攻击《法华经》的把柄。他们说,你看,阿难是在佛去世以后,结集的时候证得的阿罗汉果的。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梁法云撰《法华义记》卷一解释说:“此二人虽是学人,然为大众亦知识,是故类入有名闻中,与大阿罗汉等。”清大义撰《法华经大成》卷一解释说:“如是二字,指诸尊者。众,指天人八部。所知识者,结名也。阿罗汉,结位也。等其一万二千人,皆具如是之德之名之美也。要知阿难乃有学人,亦列于此者,是应生眷属故。又是罗汉、非知识,如万二千未列名者。是知识、非罗汉,如阿难、罗云。亦罗汉、亦知识,如此列名者是。非罗汉、非知识,即下二千是也。”可知,经文此处提到阿难和罗睺罗两位尊者,是因为他们为大众所知者,“是知识,非罗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隋阇那崛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都是这么翻译的,可见在解读上大家并无歧义,也证明这并不是翻译上的漏洞。

另外,我们参考其他的版本,比如吕澂主持校勘的《藏要》本《法华经》即在校注中说:“梵、藏本列难陀于罗睺下,云有学长老。”(第二册359页)可知在梵文和藏文本里面是明确说阿难和罗睺罗是有学长老。竺法护、鸠摩罗什、阇那崛多翻译的时候,确实和梵文、藏文不同,但经过太康七年(286)直至隋仁寿元年(601)的三百年间,如果真有这样明显的错漏没有被发现更正,就恐怕不能简单地用误译就能定性了。而要用这个小问题企图证伪《法华经》,那就更是妄想了。

还有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还有菩萨摩诃萨,还有释提桓因、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子、梵王等等都在参加听此《妙法莲华经》。不光有我们知道的人、圣人,还有菩萨、天神,他们都在听法。这就是众成就。至此六成就圆满。这里的听众,大比丘众万二千人,同时还有学、无学两千人,加到一起有这么多的人。刚才说过“有学”是声闻中的初果、二果、三果,是还有烦恼未断的圣者,所以要继续学习。那么“无学”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阿罗汉,已断掉见思二惑,没有需要再学再断的了,所以叫无学。他为什么不学呢?但是参照大乘的标准来说,他还要学的内容太多了,只在他那个小乘级别不要再学了。

还有女性的出家众,以佛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为代表。还有佛的前妻耶输陀罗,另外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菩萨摩诃萨全称应该叫做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是觉,“摩诃”是大,“萨埵”是有情,就是我们说的有情众生。“菩提萨埵”,觉悟的有情,觉悟的众生,不是普通的凡夫。我们叫凡夫是萨埵,有情众生。菩萨是觉悟了的有情,觉悟了的众生,所以叫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他发大菩提心,度无量众生,修无上佛道,所以他是大心有情,不是普通的有情,是伟大的觉有情。按照阶次来分,初发心是凡夫菩萨,我们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只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就是名字位上的菩萨了,我们已经得了菩萨之名。只不过我们还没有修,没得菩萨之实。另外,在三贤位之前的是地前菩萨,初地是圣人菩萨,八地、十地的就是大菩萨了。所以我们一讲大菩萨就是指八地不退转地以后的,不退转地到十地都称大菩萨。所以我们平时讲话,称“您是大菩萨”,就讲他是八地菩萨了。普通的只能叫凡夫菩萨,登地就叫圣人菩萨。

除此以外,还有释提桓因和眷属二万天子。释提桓因也叫帝释天,他是欲界的忉利天的天主,这是我们佛教非常重要的护法神。另外,还有梵天王、八部神王,就是天龙八部。梵天王是佛经里面的色界的初禅天的天王,他不在欲界了,刚才说的释提桓因还是欲界的,这是色界天。因为色界天的福报更大,跟这个世界同时生。他生的时候睁开眼睛一看,这个世界同时都具足了,他就认为我就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我生世界就生,世界是我主宰的,所以他就特别傲慢。这就是我们讲的只要认为自己是造物神,这都相当于佛教的梵天王,就是这个比拟。他们也是修善法的,佛成道的时候送上法轮,请佛转法轮的也是梵天王。所以梵天王不是说都不好,只是他心中存有极大的傲慢。还有那些护法神都来到灵鹫山听佛说法。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这个“以慈修身”就是指身、语、意都修大慈悲,修慈悲心,身、语、意都是仁慈的。“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就是到达如佛一样涅槃解脱的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就是他方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些菩萨的功德,都知道他们的名声,能度无量百千众生。这些大菩萨以文殊师利作为上首。

除了菩萨们以外,还有韦提希子阿阇世王。阿阇世王跟提婆达多曾经是小伙伴,跟提婆达多一起谋害佛,想要篡夺他父王的王位,结果把他的父亲害死了。《观无量寿经》中有讲此事。韦提希夫人是他的生母。后来他得了重病恶疮要死,他的一个大臣耆婆就对他说,你赶快向佛忏悔,方可灭罪除病。这样他又见佛、忏悔,佛不计前嫌,加持他。他后来又皈依了三宝,成为佛教重要的护法。佛灭后,分得佛陀遗骨八分之一,起塔供养。

结集法藏之时,又竭力协助摩诃迦叶等人于七叶窟结集佛典。这就是阿阇世王。要知道在《法华经》的授记里面,像他和提婆达多这样造过五逆恶重罪的人,佛都没有嫌弃。

二、说无量义

“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佛在讲《法华经》之前,是为这些菩萨讲一部经,叫《无量义经》。经的内容是教菩萨法,就是讲的大乘菩萨法。《无量义经》在《大藏经》里有收录,一卷,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法生称)译于建元三年(481)。收在《大正藏》第九册。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因为众生“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这就是经名由来。

无量义法门,这个法门讲的时间其实是相当长的。我们一般都说是讲《无量义经》这么一本经,其实按照吕澂《藏要》本《法华经》校注称,根据梵本、藏本的解读,“无量义”乃“为一类大乘经之通名”,并不是指专讲一部经。《无量义经》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注意,“佛所护念”,“护”是保护,“念”是忆念。我们可以求佛忆念我。母亲心中时时牵挂在孩子身上,这就叫忆念。“护”是保护,加持我们。佛加持我们,保护我们,这就叫护念。唐吉藏《法华义疏》卷九说:“令外恶不侵为护,内善得生为念。”

“佛说此经已”,讲完了无量义法门之后,就“结跏趺坐”,结双跏趺。“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佛入无量义处三昧,入定。“身心不动”,就是安住在定中,身和心都不动摇。这个时候天上就飘下来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摩诃”都是大的意思,普通的就直接叫花。很大很大朵的,天上美妙的天花飘散而下,“而散佛上”,都散在佛前的虚空上。因为它不会落在佛的身上到处堆得都是花,花变成宝盖供养。这个时候普佛世界,所有的世界都开始六种震动,《大品般若经》卷一,依地动的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另有“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这是佛说法的瑞相。也有说这六种震动,只有得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否则即使有此瑞相,凡夫也是毫不知情。

这时,会中的一切大众看到这样的情况,“得未曾有”,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神奇殊胜的景象,心中感到无限的欢喜,“欢喜合掌”,在那儿观察佛。看到这么美妙、庄严、神奇的景象,大众心中非常欢喜,都合掌仔细地观察。

三、放白毫光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这时,佛在眉间放出白毫相光来。“照东方万八千世界”,这表示说照得很远。往东照去,一直能照距离我们娑婆世界一万八千世界这么远。整个东方一万八千世界没有不照遍的,这是往东照。甚至往下一直到阿鼻地狱,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在这个地狱里面受苦不间断,没有一刻止息。寺院里敲钟,钟声一响,声音能够下彻地府,地狱道的众生,在敲钟的时候,钟响一下苦就暂时停一下。这就是为什么寺院每天都要早晚敲钟的原因。还有一些师父修苦行,发愿二十四小时钟声不停。这个体力、苦行的功夫了不得的。因为地狱太苦,能够敲钟使地狱众生止息痛苦,肯修的真是大菩萨的发心。

这个时候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现出种种境界。白毫相是什么呢?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转五须弥”是什么含义呢?佛的白毫相也叫毫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等等,这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在佛的两眉之间有一根柔软细泽的白毫,如果把这根白毫一拔一拉,长可一寻。也有说佛刚刚生的时候白毫有五尺长,成道的时候有一丈五,非常长。但是这么长的眉毛拖在地上不是很麻烦吗?不会的,它是有弹性的,如果你一放手,它又缩回来,像弹簧一样,螺旋形,像海螺。右旋,它这个盘旋的方向是往右边,不是往左边,也就是顺时针方向。就好像旋的螺一样,非常白净光明。这么一根白毫一收,正好像一颗珍珠镶嵌在佛的两眉之间。如果白毫放光,众生蒙佛光照,能够消除业障,身心安乐。这个相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看见其他的人修习戒、定、慧,在内心中随喜,在口中赞叹,说您修习戒、定、慧真是功德太大了,我深深地随喜,太值得叫人赞叹了。无量劫修赞叹,见人修善法、持戒、修定、修慧,赞叹欢喜,而不是皱眉头,就能感得此相,能够除灭无量劫的生死重罪。所以大家要记得,我们以后见到人家修习戒、定、慧,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好好赞叹别人,你就能够感得跟佛一样的白毫相,表示除却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罪之德。

有这个相的也不是限于佛陀。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跟佛长得一样,他也有白毫,也有顶髻,顶上也有髻中明珠。髻中明珠就是佛的发髻中间的一颗宝珠,这在《法华经》里面也有讲这个内容。阿弥陀佛的《观无量寿经》里面记载,无量寿佛眉间的白毫如五须弥山,那可比释迦牟尼佛的一寻长太多。当然,阿弥陀佛的身相大,这样的差别可以理解。所以释迦牟尼佛所现为劣应身,阿弥陀佛所现为圆满报身。

佛陀讲完《无量义经》之后,结跏趺坐入定,入无量义处三昧。在定中现白毫相,照耀着东方一万八千个佛土,每一个佛土的六道众生,大家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够看到每一个世界里面有一尊佛在说法。这个世界的人突然因为光明的照耀,看到了无量世界的诸佛在那儿讲法,大家感到太稀奇了。因为我们过去想见佛都很难,看到他方世界情景更不可能。为什么我们今天居然因为佛放白毫相光,能看到这么神奇的境界呢?与会众生心中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