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16年度第三期 /亦师亦友的老朋友 |
亦师亦友的老朋友 温庆海 |
往事并不是如烟。今天看图片展很激动。我和老和尚相认、相识、相知几十年了,也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既是我的领导,也是我工作的同事。省委决定把他从北京请到河北,复兴河北佛教,驻锡河北。从统战部、政协、民宗厅发起研究这件事情,我就是参与者之一。赵朴老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从他来河北开始,我与他相遇、相识。 那时候,省佛协还没有办公地址,就在正定路上租了一个房子。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石家庄最早破产的一个工厂—搪瓷厂,有一帮老太太佛教信徒找净慧老和尚,倾诉心理的不平衡,说厂长怎么怎么的。老和尚跟他们讲了一些道理,然后就去忙了,他让明海法师接着讲,我就在一边静静地听。从那时开始,我就认识到佛教博大精深。因为老和尚是河北省政协委员,我那个时候是河北省政协社会发展民族宗教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后来任办公室主任),也可以说我们为他们服务。后来长老成为我们委员会的兼职副主任,在这个委员会,后来我当主任,他是副主任,又是工作关系。 起初,我对宗教一点都不懂,特别是对佛教,一点都不了解。因为在工作过程中的接触,从老和尚的人品、学识,使我逐渐认识到,要搞好工作,得要充分地依靠委员,充分地发挥委员的聪明才智。渐渐地跟他交往就更深了,我们除了谈一些工作上需要他支持帮助的地方,还有我所不了解的、不理解的一些佛教的问题,向他个别请教,他都能给予我详细满意的解答。 我今年七十六岁了,老和尚长我八岁,我也可以说经历了不少人,但是我感到惊奇的是,我所要问老和尚的问题,好像他都事先知道。是不是他有“他心通”这种神奇的功能?得道高僧就是有这样的。后来我无数次地证实,比如说柏林禅寺的很多活动,从山门开光、钟鼓楼开光、大殿开光这些活动,我都参与。每去一次,跟老和尚总有机会单独交谈,我就有所准备,提出问题来。凡是我准备的问题,当我一开口,他就说出我想的问题,他回答了我第一个问题,好像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用再问了。我就感到老和尚能修炼到这种程度,在我所接触的人中,没有第二个。所以说,给我的印象就是老和尚是爱国爱教的得道高僧。 在了却生死的事上,老和尚也是我所认识的唯一的一人,他走得那么从容—尽管我们不愿意让他那么早走。三年前,他在谷雨(4月20日)走以前,我是跟他有个约定的,因为他到了湖北四祖寺,有一次我们俩闲谈的时候,他说,那里风光很好啊,你现在退休了,也没有多少事。我说,对啊,我儿子也因工作需要到湖北了,有机会我到黄梅去。他说,好啊,你去吧!这就是2013年,约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到他那个寺去。但是很不幸,那年3月份到4月份我也生病了,在我住院期间得到了他去世的噩耗,我是无法分身啊。 所以这几年,一想到和老和尚的交往,心就难以平静。我就感到老和尚能到河北来,在河北宣经布道,这是我们河北人民的幸事,也是河北的文化事业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机遇。省委从北京把老和尚请到河北来,这是一个很英明的决定。老和尚到河北来,不仅是发展了河北佛教,他对恢复发展河北佛教及其宗教文化事业,都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河北的其他宗教也产生了影响,引导到爱国爱教的正规路上来了。老和尚不仅是在佛教界发挥作用啊!因为我在政协工作,河北的五大宗教的领袖人物都是我们河北政协的委员,有的是常委。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宗教界能坐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来开会研究问题,很少的。净慧老和尚就做了不仅是佛教徒,还包括其他宗教界的不少人的工作。我记得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时候,全国政协搞了一个和平委员会,我们河北也把各个宗教以河北政协的名义组织在一起,搞和平法会,举办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这个时候,大家坐在一起都是各有各的语言呐。净慧老和尚能够在这样的场合,发挥一些横向沟通的作用,包括其他宗教界的一些年轻人向他请教问题,他都能够给予很好的回答。 他是政协老常委,因为都熟了,在政协开常务会的时候,我们党内的一些老厅长们,跟净慧老和尚都熟了,也会说,你大和尚也给我们讲一讲党的方针政策啊,他就很契理契机地把宗教的一些常识,结合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很恰如其分地讲出来。我觉得他确实是得道高僧,这是给我印象很深的地方。他的学问深不是光理论的探讨,他和实践的结合,和党的方针政策,和我们民俗生活的结合,和出家的也好,在家的俗家弟子也好,都能够结合得融洽。所以他能够提出生活禅夏令营,这是对青年一代的很好的教育形式。 凡是老和尚主持的活动,只要我能知道,只要我有时间,我都参与。生活禅夏令营我参加好多遍了,比如开营仪式、闭营仪式等等。从中我也是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 直接来讲,失去了老和尚这么一个亦师亦友的老朋友,我感到很痛心,但愿他乘愿再来,能为我们河北的、全国的、世界的佛教徒们再来传播佛法,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温庆海,河北省政协民宗委原主任。本文为“禅者的足迹—净慧长老在河北”图片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