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6年度第一期从“不轻寮”到“常不轻”
 

从“不轻寮”到“常不轻”

耀柏

柏林禅寺的微信平台有个栏目叫“不轻寮”,“不轻寮”中登载的是明海大和尚的开示或文章。“不轻寮”,一看到它,就使我想起了常不轻菩萨,想到了那如涓涓细流润泽于万物—哪怕一株小草根下的那种谦卑,那种菩萨的行德。

1977年,我在家乡上高中,我的语文老师那时也就五十多岁,曾经在国民党军队中做过秘书工作。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诗词歌赋皆精。由于他“成分”不好,除了教书便不大说话。但他待我很好,记得高中毕业时,他把我叫到他宿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要学会感恩,常怀感恩的心态。绝不可以轻慢任何人,路旁的爬根草下雨天尚且可以防滑,何况人呢?”

随着年岁的增长,尤其是佛法的闻修,这句话也越发使我敬畏,并体会着它的受用。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介绍:常不轻菩萨,系过去威音王佛灭后像法时出世之菩萨比丘,即释尊之前身。这位菩萨每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每一个众生的清净性皆是平等的,无分别、无差别的,这是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基础。一切众生虽悉有佛性,但因被烦恼妄想所覆而不知、不见、不生信心,更不能证得。而常不轻菩萨,正是在一切众生所显现的无明烦恼行相中,安住自心而了然万法当下之清净性,所以才生起这样的大恭敬心、大慈悲心。常不轻,这既是方法、也是心态,更是一种成就,是与一切众生互动的当下而显现的清净恭敬之心。不轻慢一切众生,即能从一切众生的身上看到值得自己可学、可借鉴乃至可警策之处。海洋之大,源于自身处位之低。放下自我才能包容众生,这才是菩萨的胸怀。轻人者,人轻之;重人者,人重之。不轻人者,自然赢得人们广泛的尊重。

而我们凡夫众生,无始以来受烦恼妄想所覆,在与任何众生互动的当下,无不是以分别为基础,以自我利害的考量为出发点,执著于我见、我执,既心猿意马又一叶障目,对于那些自己认为高贵的人、有利的事,极尽趋炎附势之能;而对于那些自认为不利的事或不如自己的人,则极尽回避与不屑之态,如此追尘逐境、浪荡生死,沉沦于无边生死苦海之中,苦无出期。

真如清净性是本来清净、自在的,无分别、无取舍、不变异、无生灭的。轻慢他人(人非人等),一定是取相分别的,一定是执著我见、我执的,是无常的、生灭变异的。众生的这种心态,即是生死心,显然是与真如清净性相悖。所以,以常不轻的态度修行,才能合真如清净性,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听不少亲近过净慧长老的师父、居士们说,老和尚对大家很慈悲,生前已偌大年纪了,只要有人来访,总是热情接待,有时尽管已经很累了,仍坚持接待,不让来者失望。老和尚说:“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的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平常一杯茶,平常一颗心。我们端得住这杯茶吗?我们照得见这颗心吗?

净慧老和尚亲笔书写的“不轻寮”匾额

有人问我:老和尚会发火吗?

我虽然从没亲近过老和尚,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老和尚一定发过火,也一定骂过人。“发火”、“骂人”那是我们对于“不轻”的分别,我们若停留在相上的分别,怎能体会大慈悲的大情怀呢?斧正众生的各种习气,尤其是恶习,是需要各种方式方法的,这其中有棒喝、有发火,也会有骂人,尤其是对于座下出家弟子的培育。

老和尚以一己之躯,引领大众恢复了那么多祖师道场,培育了那么多四众弟子,开创“生活禅”。如果没有大威德,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大威德从哪里来?从不轻慢来。

佛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不轻慢别人,乃至一切有情、无情,让我们的心变得至柔如水,把世界都安放在我们的心里,那么我们的心不就是净土的成就吗?

让人欣喜的是,老和尚所开创的“生活禅”,正显现出蓬勃生机。日前,以柏林禅寺为首的“‘大众阅藏’网络共修仪式”在河北省佛学院隆重举行。这是将“生活禅”引向深入,并以此为抓手振兴整个汉传佛教的最有力、最直接、最根本性的措施之一。回到原旨上面来,藉教悟宗,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最终入佛知见。倘若不知佛教导我们什么,不了解佛法正义,以讹传讹,陷入盲修瞎炼,势必与佛法觉悟之道背道而驰。这二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各种打着佛法旗号的社会乱象,无不与佛法教义的缺失有关。各种利用人们对佛法教义的无知,所行非法。聚敛钱财尚是小事,其对佛教健康发展的危害不可忽视。

佛法的修行,一定是在佛法教义引导下的依法修行,一定是以佛法正知见为基础,以觉悟人生为目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正是“不轻寮”的主旋律。

“寮”,指小屋、小窗。小屋用以栖身;小窗用以通风、透光,看外面的世界。倘若以“不轻”的心态,安住自心的小屋,以“不轻”的眼光看世界、看众生,那么我们就在不断接近常不轻菩萨。

佛法不是用来说的,更不是用来争论的,而是用来修学的,用来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倘若不在自我心行处用功,再多的知识,也是纸上汪洋,难敌星火。“不轻”而能“常”者,是持之以恒,是永远在路上。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