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6年度第一期佛心如莲朵朵开——《法华经》精读(一)
 

佛心如莲朵朵开

——《法华经》精读(一)

宗舜

第一讲.法华概说 

各位同修早上好!

今天是2013年9月11日,我们从今天开始在赵州茶馆学习《妙法莲华经》。这是一件大事因缘!我曾经给《法华经》的导读讲座取了一个名字,就叫“此生最美丽的邂逅”。能够与《法华经》结缘,是大家这一生中最美丽的相逢。这个话,不读《法华经》,不知道《法华经》妙义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2008年的9月26日,在赵州茶馆,明海大和尚与北京的居士们见面。海和尚郑重地发起号召,号召大家读诵《法华经》,并且做了第一次导读。因为海和尚的缘故,赵州茶馆后来有长年的《法华经》读诵班。在那次的开示中间,大和尚很慈悲,讲完之后让我也分享一下心得。我记得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说,人的一生会错过很多东西,但是能够遇对一两样就很好了!那么,能遇见《法华经》就是其中的一样!

为什么说学习《法华经》是我们这辈子最美丽的邂逅呢?可以这么讲,我们能够在此生遇到《法华经》,能够读诵、受持、弘传,是多生累积的福报。可以说这不是一世、二世、三五世善根所感,这是在无量诸佛所供养三宝、亲近三宝、听闻正法,才能有的一个缘分。按照《法华经》中所讲,在座的各位,我们在过去生都是同学。我们都在释迦牟尼的法会之上共同学习过佛法,但是我们忘记了。我们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多次舍离父母,离家逃走,我们内心的障碍太深了,所以导致我们忘记了过去我们早就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经典。释迦牟尼佛其实并不是只在这个娑婆世界的2500年前开始教化我们,而是已于无量亿劫前就已经开始做我们的老师,反反复复地教育。这是在《法华经》里面反复宣讲的内容,详细的可以读《如来寿量品》等。我们大家其实久远以来都是世尊座下的弟子,所以大家称师兄弟完全没有问题。今天我们再次聚集在这里学习《法华经》,真的不是一世二世的缘分。你们读到经文后面就会明白,说不定还有同学能想起当年的那些情景。智者大师在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证得旋陀罗尼,一下子就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自己就在会中听佛说《法华经》。所以我们大家要珍惜这样的缘分。

《妙法莲华经》,这个妙法莲华,清净、高雅、美丽,它是用来比喻我们学修大乘道、求成佛的人,就像这朵大白莲花,也叫芬陀利花,人中的芬陀利花。我们能有幸学习《法华经》,要在心中升起无量的欢喜心,用这种好乐之心去听闻才有价值。不能说我们有时间有机会了,我们好奇,去听一下宗舜法师讲的经吧,抱着这样的心来听经所得的利益就小。这个讲座是让你重新与佛陀相遇,让我们回忆起当年在佛陀座下听佛陀说法的情形。人中的“芬陀利花”,只有发大乘心、修大乘行、依实相道最后成正等觉,才有资格称自己是“人中的白莲花”。

这部经,近代以来,也有不少人开讲。可以说,注释、翻译之本非常的多。不过完整讲完的不算太多,因为篇幅太大。因为海和尚2008年的发起,我当时就开始专门诵读《法华经》,后来作为功课。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读,读到现在读了整整五年。此前,我还专门整理过福建鼓山为霖道霈禅师编的《法华纂要》这部书,这是把智者大师《法华文句》里的精要节选出来,差不多有三十万字。我从2003年开始整理,花了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全部校勘、标点完成,所以也为自己后面学习《法华经》打下了一些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作为功课的读诵之后,我发现《法华经》实在是我们大乘行人的最后归宿,可以说,舍此经,成佛别无他途。无论禅、净、律、密,可以说一切的法门尽在此中,这就是学佛人的最终归宿。离开成佛,大家难道还有别的地方可去吗?连小乘人都在此经中被授记成佛。这才叫真正的“张大教网,漉人天鱼,置涅槃岸”。可以说把大家一网打尽。所以,说完此经,佛陀就入涅槃。这个定位我相信大、小、显、密没有人敢说不是。因为即使修密,也还是为了成佛啊。只要统领到成佛的旗帜之下,《法华经》就是最后归宿。所以这部经典,澄清了我们佛学思想上的很多误区,它能够建立起大乘佛法的正信。只有学完本经,大乘佛法才算圆满。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七卷本的《法华经》,是姚秦的鸠摩罗什三藏在406年(后秦弘始八年)翻译的,全称叫做《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它的核心内容是讲,所谓“三乘”都是方便之说,“一佛乘”才是真实的。它是中国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立教的依据。在鸠摩罗什三藏翻译《法华经》之前,在西晋太康七年(286),有竺法护翻译出了《正法华经》,一共是十卷二十七品,比鸠摩罗什翻译的要早120年。在鸠摩罗什法师之后,又过了将近195年的时间,到了隋代的仁寿元年(601),又有阇那崛多和达磨笈多三藏一起翻译的《法华经》,增补鸠摩罗什三藏本,题为《添品妙法莲华经》。增补,是因为古代所传的梵文本,有的地方有脱漏,有的一些梵文未传,故而又根据他自己所获的梵文本重新加以翻译,这样就翻译出了一部七卷二十七品的《法华经》,跟鸠摩罗什所译的《法华经》大同小异。这三译今天全部保存下来了,合在一起来看基本上就是现在的七卷二十八品的规模。不过我们今天的七卷二十八品也不是当年鸠摩罗什翻译的原貌。鸠摩罗什的翻译个别章节有缺失,因为他当时得到的版本不够完整,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鸠摩罗什译本就没有重颂。这个重颂从“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开始,一直到本品结束,在《法华经》的鸠摩罗什版本里是没有的。因为当时这个梵文本的装订形式,是把一叠贝叶重叠在一起,然后上下用木板夹住,再用绳子捆住,好像装进小木匣,所以叫梵箧本。这样一来,很容易就丢掉这一页,丢掉那一页。所以在汉译的时候翻不完整,有脱文,有缺漏,在过去太正常了,掉一页就掉一大段。所以,本经后来根据阇那崛多的《普门品》新译的偈颂,补足了鸠摩罗什译本的不足。

再比如说《法华经》里面的《提婆达多品》,这一品在鸠摩罗什三藏的译本里也是没有的。那么,现在看到的是从哪儿来的呢?这跟我们北京灵光寺供养的佛牙舍利很有关系。他是南齐时代求取佛牙舍利回来的法献法师翻译的。法献法师本想翻过葱岭去求经,因栈道绝而在于阗得佛牙舍利、佛像、梵本,后来又在高昌郡获得《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这一卷正好补足了原来鸠摩罗什三藏翻译的不足。所以,鸠摩罗什三藏的译本是二十七品,加进去《提婆达多品》,就是二十八品。另外,大家还有将玄奘法师翻译的药王菩萨咒加进来。这个是不是“会集”佛经呢?不是,它是把残缺不足加以弥补,让它完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心意,摘编拼凑几个版本的一些句子,改编成另外一部四不像的本子。今天流通的《无量寿经》等经的会集本,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东摘西摘,摘编成一本,可以算作会集者自己的创作,并不是如佛经有那么一会说法。

《法华经》的核心是“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说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大家知道,为菩萨授记不稀罕。在大乘经典里面,为菩萨授记比比皆是。但是只有在《法华经》里面,第一个是为谁授记的呢?舍利弗。这是为大阿罗汉授记。把所有的阿罗汉授记完了,接着又为学无学二千人授记。还有为女人授记!特别是龙女,龙女是畜生女。相对于人道而言,龙女是旁生。为旁生女授记,而且龙女还是即生成佛,这实在不可思议!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法华经》却连她们都没有遗漏。《法华经》各品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内在逻辑关系,它为社会地位低于男人的女性授记,然后又为提婆达多这样的恶人授记。从阿罗汉到堕地狱的恶人,佛都为他们一一授记,说他们都能成佛,这样就基本上囊括了所有人。所有的人不是说只是人类,应该是包括非人、人非人,就是一切人,一切众生。其实整个《法华经》不是专讲给人听的,还有非人。这是为一切众生授记之经。所以它的重要性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上至修声闻乘的阿罗汉,下至堕地狱的提婆达多,都能成佛,更何况我们这些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还能修菩萨道的菩萨们呢?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们也都是在佛授记的对象里面。这是大家要感到无比欢欣、无比鼓舞的事情。因为我们也是被佛授记者。

这部经,肯定了女人、旁生能成佛,肯定了恶人能成佛,可谓石破天惊!因为它和过去小乘经典偏声闻乘,不肯发菩提心,不认为自己能成佛;或者方等经典,像《维摩诘经》这样破斥二乘所证非究竟不同,它赋予了女人乃至恶人非常高的地位,这在印度来说,是极其令人震惊的。所以,在会的人得到授记以后,都是身毛耸立,汗毛都立起来了,欢喜踊跃,甚至还有的被吓到了。因为他们都原本以为成佛这件事情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在迦叶被授记的那个部分,他们怎么说的?迦叶他们就主动地袒露心迹啊,告诉大家说,佛在为菩萨说大乘法的时候,我们都在座、我们都在听。注意,讲大乘经典的时候,声闻人并不好意思退席。也就是说,当年佛在讲大乘法门的时候,这些声闻众全都在座。但是讲的这个内容他们听起来味同嚼蜡,他们又不好意思退席,所以就来了一个“消极对抗”的办法。佛是老师嘛,退席不礼貌,怎么办呢?消极对抗。怎么样消极对抗呢?您讲您的,我打我的坐。他说这是一件教导菩萨的事情,跟我们无关,迦叶尊者认为成佛“于己无份”。坐久以后,感到身体疲倦。因为他们年纪都很大了,有的比佛年纪都还大,所以坐久了身体疲倦。他们怎么办呢?他们听不进去大乘经,也不好意思离开,于是就干脆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你讲你的经,我打我的坐。这个其实还是一种拒绝,拒绝佛说的法。今天有的人问,说:法师,我在听经的时候,能不能一边听经一边打坐啊?能不能一边听经一边念阿弥陀佛啊?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跟这些阿罗汉所作是一样的,这都是对经典的排斥。你没有跟着法师把所讲的法义运化到身心里面,你一边听经一边还不落下做你的功课。你认为是两不耽搁,其实对于法义的听闻,种了一个生障碍的因。这不是一件好事。你要么就听经,要么就念佛,要么就打坐。所以听经的时候是让你把法义运化于身心,改变自己,不是让你听过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是听一听,说法也不过是个声音,或看看这个法师的动作好不好玩,讲的内容有没有让自己开心的故事。不是这样。这也是一种慢心,我慢山高,法水难入。迦叶尊者他们就是这样。但是他们没有料到佛陀突然为阿罗汉授记,所以一下就被吓到了,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也能成佛。于是感叹说,“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无量珍宝,不求自得”。真的就是天上掉金元宝!不是金元宝,金元宝太俗。是天上掉摩尼宝,也就是那个求什么得什么的如意宝。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每个人都砸中了。不是只掉一个,是掉了好多好多,每个人都有份。前面所引都是《法华经》中的原话,你们要有触动就想到了什么?天上掉下了这么多不求自得的摩尼宝,有没有感到欢喜踊跃?如果你感到了欢喜踊跃,你就知道这个摩尼宝你也有份!如果你还没有被打动呢,那真的需要好好再学这部《法华经》。所以读到这里,你如果感到,啊呀,这个《法华经》我也有份!可见这部经对你颇有用处,你也被佛授记。

当年,智者大师就是念到《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一下入了法华三昧。他证得的是旋陀罗尼,他发现自己就在灵山上听经。他说,“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就好像一下穿越时空,回到了灵鹫山,亲自在灵山会上听佛讲这个《法华经》。所以,法华这一会是一个永恒的法会。过去、现在、未来,是永远不停歇地在那里宣讲。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没有开始和结束的分别,只要心念与它相应,我们就能穿越时空。所以《法华经》是一部宇宙中间恒常不变,永远宣说的经典。这部经典没有停顿过,一直在宣讲。智者大师能够入定契合,我们今天如果能和它相应,也就回到了法华会上。这不是一个小因缘,这也就是大家的一大事因缘。

这部《法华经》的思想,与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是相通的,它与《般若经》没有矛盾。而且它的究竟指归之处,又跟《涅槃经》相通。所以说,这部经统摄了释迦如来的一代时教,是诸佛称性极谈,一乘圆顿之教。所谓称性极谈,就是把佛要想讲的话全部都袒露无疑,没有一丝隐藏,所说完全符合佛要讲的本心、本愿。它又指归净土。在这部经里面,我们的终极归属,固然是成佛,但是在成佛之前,我们却还要有一个落脚之处。人死了以后只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哪三条呢?人死了以后,第一条路,成佛,彻底解脱;第二条路,六道轮回;第三条路,你说我既不能成佛,又不想轮回,那么怎么办?一定要往生某一个净土,不管是哪里。兜率陀天上的内院,弥勒菩萨那里也可以,东方药师净土、西方弥陀净土、阿閦佛净土,哪里都好,总归你要去个地方。所以净土也是本经的指归。再加上本经也有讲,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都是大通智胜佛的十六王子之一,他们原本是一家。这部《法华经》跟《药师经》一样,对于学、修净土的人来说,绝对不是障碍,绝对不是杂修。大家如果念佛,不要担心这部经会妨碍你往生。不可能。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都是十六王子之一,过去生都是兄弟。《药师经》中说,药师佛在你临命终时派八大菩萨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西方也不矛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西方净土兼修药师法门是“双保险”。而《法华经》中揭示了跟西方净土的甚深因缘,同时还有佛陀说咒,药王菩萨、罗刹女护持持经者等内容,这样说来,加上修学《法华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保险”。

这部经讲完之后,佛最后说《涅槃经》,然后入涅槃。《涅槃经》讲的内容,除了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外,最核心的还是一阐提众生皆有佛性,也能成佛,思想跟《法华经》是完全一样的。这部《法华经》重要性相信大家就能够理解了。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