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5年度第四期 / 《吉祥经》与生活禅(三)
 

《吉祥经》与生活禅(三)

明海

(2014年7月26日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接上期】

三、吉祥人生的信仰生活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大家注意到这里的心态:恭敬心,谦卑心,知足心。知足就是在物质上要知足,如果你在物质方面不知足,就永远都很忙。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我说有个法会你来参加吧,他说:来不了,要谈一笔生意。他永远特别忙,没有知足的时候。感恩呢,感恩是最美好的心态。据说有个人得了癌症,他天天念感恩、感恩,有一天发现病好了。所以感恩这种心态有疗愈我们身心伤痛的作用。我们能够听闻佛法,是我们人生很大的福报。释迦牟尼佛告诫我们人身难得,得到这个身体很不容易,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宝器,可以用它来造作善业。得到人身很难,佛经中说它的难度、概率就像眼睛盲了的乌龟潜在海底,海面上漂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个孔;盲龟五百年游上来透一下空气,当它伸头的时候正好伸入那块木板的孔!可见概率之小。还有一个比喻,说得到人身的概率就像从天上(欲界天)垂下一条线,正好穿到地球上的一个针孔里。我们现在设想,从月亮上掉下一根线来,正好柏林寺有一个人拿了一根针,线正好穿到这个针眼里,这个概率多小啊!所以得到人身是很稀罕的。我们到妈妈肚子里投胎,是怎么入胎的,这里面有很多奥妙,佛法里也有探讨。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嫉妒和斗争就发生了。在佛教里并不认为天道有多么优越,因为天道的生活单纯快乐,在那种单纯的快乐中,天人的心智会变得迟钝。当然了,天人的心智再迟钝,表现的时候也会比人猛利。但是天人在单纯的快乐中没有反省反思。佛教认为修行佛法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渠道是人道,原因是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猛利,造作善业、造作恶业都非常高效。还有一个原因是人道的生活苦乐兼半,很容易接触到无常,由无常而对人生、对生命产生反省。诸佛都示现到人间来成佛,虽然诸佛也会到天上说法,但是在人道成佛这种机缘是非常稀罕的。我们如果遇到在人道成佛的某一尊佛陀,直接听闻他的佛法,那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发生飞跃性的提升。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人,沙门这个词在古印度时代不单指佛教的出家人,它泛指修道的人,大家可以想象佛陀时代的印度文化是多么繁荣,宗教有多么自由,佛经里说有96种外道,加上佛教应该就有97种宗教了。现在哪个国家有97种宗教呀?没有。而且我们说到宗教有时会害怕,因为有些宗教会给地球带来麻烦。但是在古代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很多其实就是一些哲学、思考,有的是对生命的探索,各种各样的修行人在森林里作各种各样的探索。佛陀是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那样的一个国度。这里讲的沙门是佛陀的正法僧团。我们要跟僧团结缘,要被僧团摄受,在这里要有一个德行、一个基础,那就是忍耐。要忍耐什么呀?你们在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时要忍耐天热、忍耐酷暑、忍耐简单的食物、忍耐打坐的腿痛、忍耐师父讲的一些话你听不懂……这都是忍耐。然后可能还有一些规矩,你要见师父,师父说磕头、合掌,这是规矩,你觉得别扭、约束得慌,这都得忍耐。顺从呢,当你谦卑的时候,你的心就会顺从,对师父讲的话就能接受,师父讲的话落到心里,就像天上的雨落到田地里。如果你的心不够柔软、不够顺从,师父讲的话就像天上的雨落到石头上,渗不进去。

“适时论信仰”,这里就讲到信仰了,信仰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昨天一大早到邢台去,那边有一个企业家禅修班要结业。结业时有分享,有一个住在国外的学员,他分享的时候说:我不信,我什么都不信,我不信佛,我不信基督,我不信共产主义。他可能觉得不信是一种力量的表现。其实他忽略了,没有信仰是一种遗憾,相反有信仰是一种幸福。有信仰的人就如同继承了一笔来自祖先的巨额遗产,你们诸位昨天在皈依的仪式上等于继承了来自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祖师的巨额精神遗产、财富。昨天只用一个多小时你就继承了,剩下的是你怎么样去了解、掌握、管理、运用这些财富。没有信仰的人,就等于在街上卖冰棍的人—从卖冰棍开始,要做到比尔·盖茨。我们希望他尽快成功,但是相信那也是很艰难的。我这里想说的是,在精神领域的探求上,我们如果继承了来自释迦牟尼佛的这笔财富,那么下面的路就好走了。同时信仰也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很多文化和智慧是以宗教信仰为载体的,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等等。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八正道是正见、正语、正业、正思维、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涅槃(nirvana),这个词不翻译,因为它的意思微妙而丰富。大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断”,息灭一切烦恼,用汉语来翻译就是“寂”;第二个叫“证”,现证一切功德,在汉语翻译成“圆”,圆满一切功德。所以涅槃翻译成“圆寂”。汉语很奇妙,简洁的两个字就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了。大家不要认为涅槃是什么都没有,这样想就错了,涅槃是什么都有,一切都圆满,不过是困扰我们生命的烦恼和过患像火焰一样熄灭了。我们的时间不够,如果时间够,我要放一个视频资料给你们看。美国有一个俱乐部叫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三个领域的人每年聚会一次,请其中的一位来分享他们一年的精彩收获。2008年,有一个脑神经科学家叫Jile Tayler,她在8年前经历过一次脑中风,左脑脑溢血。在左脑脑溢血的时候,她体验到左脑的功能被压制,完全生活在右脑中,整个人与外界浑然一体—自我感消失,时间感消失,空间感消失,人在一种幸福、大爱中,在万事万物的普遍联接中……后来,左脑功能间断性恢复的时候,她把电话拨通,医院把她接走抢救过来。她就跟大家分享左脑功能被压制的时候她的体验,她说:我体验到了“涅槃”。但涅槃并不是单纯生活在右脑中,涅槃具备她所讲的自我感消失,与万物浑然一体,但是同时涅槃也具备什么是什么,非常清晰。实际上涅槃是左右脑功能的完美组合,这一点其实是符合东方的生命科学的。因为在东方,我们认为人的左边是阳,右边是阴,现在心脑科学发现人的左脑负责线型思维—分析、推理、逻辑、符号;右脑是直觉感性,所以左边是阳右边是阴,左边是男性右边是女性,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阴阳的和合。修行不仅仅是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最终要达到那种统一性,同时也要达到完全的统一性和完全地分别诸法相而不错失。当我们的精神达到这个境界时,心脑的功能、身体的状态,一定也会达到这种统一性。我相信心理和生理也是统一的。

今天你们是不是瞻仰了老和尚的舍利?(众答:是)所以,关于修行,佛经里讲的涅槃不单纯是一个精神境界,某种程度的精神境界一定也反映到我们的身体、反映到心脑工作的统一性。现在也有心理学用仪器测量人在禅定中脑电波的规律,人在禅定中、在平静中的脑电波跟在平时心情比较杂乱时不一样,这已经是定论了。还有一些波是对应幸福感的,就是说一个人幸不幸福可以在脑电波上反映出来。在美国,科学家研究这个幸福的脑电波,到现在为止,据说最幸福的人是一个喇嘛,他的脑电波是最幸福的。当然测量的时候有一个数据范围,这个范围还是小的。要把我们在场的人拉去,说不定最幸福的人在我们之中也未可知。所以佛法的修行不是空谈,要落实。这是讲涅槃。

“八风不动心”,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我们的心每天都在这八种状态中变化:有利有衰,这点在股市上最明显了;毁誉就是在名利场中有人毁谤你有人赞美你,你的心动吗?在生活中有人讥讽你有人赞叹你,还有苦乐的外境力量,你的心动吗?这个偈子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心有一个境界是八风不动的,它超越了二元对立。在刚才我讲的例子里面,那个脑神经科学家的亲身体验也就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从生理学来说有那样一种境界,可以生活在自我跟整个外界完全融合的状态。这种境界是存在的,不过可能多数人体验不到。很多人在特定的时候有一些很浅的体验,比如在艺术创作的时候。

那天我们分享幸福体验,其实很多营员的幸福体验实际上是跟痛苦相对应的那种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真正的幸福是痛苦的时候他也感到幸福。这并不是文字游戏,这种幸福就是这里讲的八风不动。说的是我们明心见性,见到了本来面目,见到了生命的真实,它超越二元对立、超越时间空间、超越有无来去,到达那里的时候,那种幸福感和自由感。但是要体验到这一点、要到达那里,需要经过努力。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同程度地经验到相似的幸福。法国有一个存在主义作家叫加缪,他有一个中篇小说叫《陌生人》,讲的是在二战的时候有一个地下抵抗纳粹组织的人被逮捕了,关在监狱里,要度过一个夜晚,第二天天亮将被执行死刑。小说描写这个人在那天晚上的心路历程。简单地讲,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他到达了一种心灵的自由感。按照西方人的惯例,虽然他要被执行死刑,也要有个神父给他洗礼。当神父来的时候,这个人觉得他们两个人换了位置—他对这个神父充满了悲悯,而自己的生命找到了一种自由感。这小说很深刻,虽然这个自由感并不是我说的涅槃,我说的是他的这种体验接近于自由感:你突然找到一个头绪,你可以不随它动,就是那种自由感。那种自由感就是生命的心声。

“无忧无污染”,我们的心本净,但被烦恼的乌云染污了。本来宁静,修行就是体认我们本来就有的,并不需要去创造什么,去寻找什么,你只需要不断地在自心上去发现,去印证佛陀所讲的。每一次的发现、每一次的自我验证,都会坚固你的信心,也会提升你的幸福指数。所以并不是说你要熬啊,很苦啊,熬到最后有幸福了,不是的,是每一步都有幸福。关于烦恼,佛教有非常细腻的描述,这里不展开说,我们的根本烦恼有六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六种根本烦恼还有眷属—二十种随烦恼,在佛教的唯识宗有讲。有一本书叫《百法明门论》,你们可以去找一本讲解来读,这里描述了我们人的各种善恶心理现象。佛教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能力区分开。但是我们通常会犯一种错误,什么错误?我们把心理现象认为是“我”,而心理现象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这个偈子就是流通分。

总结:《吉祥经》与生活禅

最后做一个总结,吉祥经讲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道德实践,然后当我们到达信仰的时候,我们就要自净其意。这个自净其意非常有意思,是自净,别人不能代替,佛都不能代替我们来净化,如果佛能够代替,我们现在都是佛了,所以这个工作必须我们自己做。前面讲我们的心本净啊,本净是要我们在修行中去体认的,现在我们说本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知识、一个思维的认知,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体认心性本净,发现、体认心性本净就是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佛教信仰全部实践的核心就在这里。所以两个方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道德实践,道德实践的目的要归结到心性的认知、心性的认识——自净其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诸恶莫作还是众善奉行,止恶行善就是我们的生活,而心性的认知就是禅。在道德实践中我们要修福,在心性的认识中我们要修慧,佛法所讲的两个核心题目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我们老和尚概括叫“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是智慧,奉献人生是慈悲;觉悟人生是修慧,奉献人生是修福;觉悟人生是禅,奉献人生是生活。当然我们是姑且这么看,不能绝对,因为奉献中也有觉悟,觉悟中也有奉献。觉悟人生是要我们在自己的心性认知上不断地提升,最终认识到那个八风不动的本具的佛性;而道德实践呢,是我们在生活中恪尽职责,素位而行,你是什么就做什么,就在你的位置上去做,这就符合了诸佛的教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把这两个方面完美地统一起来就是吉祥人生!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