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5年度第三期 /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圆悟心要校注》代序(二)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圆悟心要校注》代序(二)

明尧

【接145期】

三、休去歇去

既然自性是本具的、遍一切时处、不离当处常湛然,而它的本觉妙用又是无分别、无取舍、无为无心无住,所以,与自性相应的修行方法,也必定是放下一切思维知见、分别执着,以及有所求、有所得、有所守和将心等悟的心。这就是所谓的“休去歇去”。宗门的圆顿知见,表现在信心上,就是直下承当;表现在功夫上,就是休去歇去。

休去歇去是宗门的主要用功原则;实际上,它就是般若的异名。而般若的实质就是六祖所说的“三无”——无念、无相、无住,于念而离念,于相而离相,不立一法、不废一法,住无住处。所以,宗门中又把般若比作“金刚王宝剑”,意指断一切分别执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又比作是“大火聚”,意指不可思议,“无你凑泊处”,“近之即燎却面门”。赵州和尚讲,“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不得住”,船子和尚讲,“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所要表达的,正是般若的这种“无相无住”精神。

“休去歇去”可以说是圆悟克勤禅师禅法思想的核心。休去歇去的提法,可能跟石霜庆诸禅师有关。石霜禅师生前经常以“休去歇去”示人,故“休去歇去”几乎成了石霜禅风的代名词。《五灯会元》卷六记载:

瑞州九峰道虔禅师,福州人也,尝为石霜侍者。洎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甚么意?”师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拊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代表石霜禅风的“石霜七去”之典故,即出自于此。

在圆悟克勤禅师的开示中,休去歇去的含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放下世间杂务,远离名闻利养、胜负之心。

修行悟道必须以出世为第一要务,大忘人世,不得沾染名闻利养。

(1)古贤达具大根器,能自证明,又能力行之,唤做“作工夫”。长时只觑自己起心动念,才有毫发,即及令净尽,终不用作一种事业——“资谈柄,期胜于人而伏人,长知见,作能作胜,图声名”,实头只为死生大事,百劫千生不昧、不陷坠。(第84信《示元宾》)

(2)昔雪山童子为半偈舍全躯,可祖断臂立雪没胯求一句子,老卢八个月负舂,象骨饭头担桶杓同岩头事园,钦山补纽而九上洞山三到投子,只为究此段;其余效勤戮力、卧雪眠霜、攻苦食淡,盖不可胜数。鞠其趣向,初不为名闻、苟利养,并以死生大事为怀、绍隆佛祖种草作务。是故虽埋光雪林,声迹不到人间,往往有终老至死,脱然独得,如鸟出笼,了然明证,万世不移。至如传记所载,太山毫芒,十一于百千万,特少分尔!其为高隐深遁,流转沟壑,长往不顾,岂有涯量哉?(第112信《示诏副寺》)

2. 放下世智辩聪,远离机境解路,摒除思维知见。

(1)近世参学多不本宗猷,唯持择言句、论亲疏、辨得失、浮沤上作实解是夸,善淘汰得多少公案,解问诸方五家宗派语,一向没溺情识,迷却正体,良可怜愍!有真正宗师,不惜眉毛,劝令离却如上恶知恶见,却返谓之“心行移换,摆撼煅炼”,展转入荆棘林中,所谓“打底(按:一开始、打基础的时候)不遇作家,到老只成骨董”。(第38信《示民知库》)

(2)所以入此门来,要是根器猛利,能疾速弃舍从前知见解路,使胸次空劳劳,不留毫发,洞照虚凝,言思路绝,直契本源,泯然无际,自得“本有、无得”妙致,方号“信及、见彻”,犹有无量无边难测难量大机大用在!倘留些能所、堕在缘尘,则卒急未便相应。是故古德劝令直下休去、歇去。(第79信《示方清老》)

3. 远离二边取舍斗争之心。

对于修禅的人而言,取舍斗争是悟道的一个最大也最难破除的障碍。很多人对佛、解脱等等的理解,都是从清净境界上着眼的:认为清净的境界是佛,染浊的境界是凡夫,光明的境界是佛,暗昧的境界是凡夫,法喜充满的境界是佛,痛苦烦恼的境界是凡夫,离念之空境是佛,有念的境界是凡夫。实际上,从宗门的角度来看,佛和解脱不是某种特殊的清净境界,而是一种对待一切差别境界的态度,即能够透视诸法之虚幻性、平等无分别、无依无住、不动不摇的态度。在境界上起善恶、好坏、染净、是非之分别,全是心的妄想、心的妄动、心的迷失。很多人修行不上路、不省力,乃是因为见地不圆,心有分别取舍,故常常陷入二边斗争当中,将心地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所以,对于修行人而言,扫除二边分别之知见,是修行的第一要务。

(1)人生各随缘分,不必厌喧求静,但令中虚外顺,虽在闹市沸汤中,亦恬然安稳;才有纤毫见刺,则打不过也。(第137信《示吴教授》)

(2)“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诚哉是言!才有拣择即生心;心既生,即彼我、爱憎、顺违、取舍摐然而作,其趣至道,不亦远乎?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既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是真解脱,岂有难哉?是故古德蕴利根种智者聊闻举着,剔起便行,快自担当,更无回互。如大梅即佛即心、龙牙洞水逆流、鸟窠吹布毛、俱胝竖一指,皆是直截根源、更无依倚,脱却知见解碍、不拘净秽二边,超证无上真宗、履践无为无作。(第102信《示有禅人》)

(3)禅非意想,道绝功勋。若以意想参禅,如钻冰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勋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倘歇却意识、息却妄想,则禅河浪止、定水波澄;去却功用、休却营为,则大道坦然、七通八达。(第140信《示曾待制》)

4. 放下将心待悟、有求有得的心。

一个修行人,当他的心处在“将心待悟”、“有所求、有所得”的状态中的时候,对他来说,实际上就意味着,现在不是、将来是,此处不是、他处是,这个不是、那个是;这个时候,他的心已经处在二边取舍和斗争当中了。其结果是,面对现前的境缘,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对抗,其内心是无法平静的。这是修行悟道最难破除的一大障碍,古人称之为“家贼”。

(1)“一切有心,天地悬隔”,酌然;如今透关不得,只为心多执重。若脱然摒当到无心之地,一切妄染情习俱尽、知见解碍都销,更有甚事?是故南泉云:“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没量大人到个里踟蹰,何况学地?(第58信《示伦上人》)

(2)参问要见性悟理,直下忘情绝照,胸襟荡然,如痴似兀,不较得失,不争胜劣,凡有顺违悉皆截断,令不相续,悠久自然到无为无事处。才有毫发要无事,早是事生也;一波才动众波随,岂有了期?(第45信《示泉上人》)

5. 不住空寂之境,不住路途风光。

(1)最难整理是:半前落后,认得瞻视光影,听闻不随声,守寂湛之性,便为至宝,怀在胸中,终日昭昭灵灵,杂知杂解,自担负我亦有见处,曾得宗师印证,惟只增长我见,便雌黄古今、印证佛祖、轻毁一切,问着即作伎俩,黏作一堆。殊不知,末上便错认定盘星子也。及至与渠作方便、解黏去缚,便谓“移换人、捩转人”。作恁么心行,似此有甚救处?除是蓦地自解知非,却将来须放得下。为善知识遇着,此等须是大手脚与烹炼,救得一个半个得彻,不妨翻邪成正,却是个没量大人。何故?只为病多谙药性。(第1信《示华藏明首座》)

(2)每见久参,凝神澄照既多时,虽然有个入处,蓦地便认一机一境,硬把住,不受拨剔,此正大病也。要须销融放下、自得大休歇处始得。(第46信《示思禅人》)

6. 休歇的目的在于无心无为,与道相应。

(1)此宗省要,唯是休意休心,直令如枯木朽株,冷湫湫地,根尘不偶,动静绝对,根脚下空劳劳,无安排存坐它处,脱然虚凝,所谓“人无心合道,道无心合人”。(第93信《示鉴上人》)

(2)透脱要旨,唯在歇心。此心知见生即转远,直下歇到无心之地,虚闲寂静;虽万变千转,非外非中,了不相干,自然腾腾任运、照应无方,便可以使得十二时、用得一切法;根本廓然,不形彼我、爱憎、得失、去来。所谓“任运犹如痴兀人,他家自有通人爱”。(第81信《示韩通判》)

四、下手方便

对宗门圆顿见地和信心的直下承当,以及休去歇去之用功理念的落实,最终都必须体现在对现前一念的观照和透脱上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宗门用功的下手方便就是照顾好当下一念。照顾好当下一念,宗门中称之为“管带”,又比作为“牧牛”、“觑捕”。觑捕就是如猫捕鼠,时刻守候在老鼠洞口,只要洞中的老鼠探出头来,马上扑过去,照看念头亦应如是。

念头上的功夫,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面对贪嗔痴等染污的念头,要“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断相续心,不随他转”。

二是在圆顿的见地和信心的引领下,在念头上做好休去歇去的功夫,打成一片,趋于无心无为。

(1)参问之要,当人不论晓夕以为事,长令念兹在兹,自觑捕,蓦然绝情识,忘思量。一旦桶底子脱,心上更不见心、佛上岂假作佛,得大休歇场,虚闲寂静,无相无为、无执无住。(第106信《示印禅人》)

(2)岩头道:“他得的人,只守闲闲地,二六时中无欲无依,自然超诸三昧。”德山亦云:“汝但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则虚而灵、寂而照。若毫端许言本末者,皆为自欺。”此既已明,当须履践,但只退步,愈退愈明,愈不会愈有力量。异念才起、拟心才生,即猛自割断,令不相续,则智照洞然,步步踏实地,岂有高低、憎爱、违顺、拣择于其间哉?无明习气旋起旋消,悠久间自无力能扰人也。 古人以牧牛为喻,诚哉!所谓要久长人尔!直截省要,最是先忘我见,使虚静恬和,任运腾腾,腾腾任运,于一切法皆无取舍,向根根尘尘,应时脱然自处,孤运独照,照体独立,物我一如,直下彻底无照可立,如斩一綟丝,一斩一切断,便自会作活计去也。佛见、法见尚不令起,则尘劳业识自当冰消瓦解。(第136信《示张持满朝奉》)

照顾念头并不是排斥或压制念头、住在离念之空境中,而是要念念透脱自在,于念而离念,即念证真,而非离念证真。换言之,要内忘己见、外绝纤尘,做到念念自觉、自主、自足、自在。自觉就是了了分别,不昏沉、不散乱。自主就是能觑破念头的虚幻性,不被它转。自足就是心安无求。自在就是闲闲自如,不被境缘所逼恼。

照顾念头,在方法上,需要注意者有三:

1. 坚持禅修,做好座上息念澄虑的功夫。

宗门中虽有“我宗门下,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之说,但是,作为初入门者的下手方便,坚持禅修,做好座上的息念澄虑的功夫,是入道的一个最基本的功夫。这个功夫如果没有做好,后续的修行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此段大缘,人人根本,洞然融通,包括群有,不灭不生,亘今亘古常在日用之中,而以无始妄习翳障,强作知解,不能独脱尔!……然此心本来澄湛、物我一如,境之与心初无两种,要心冥境寂,然后有所证入;及至证入之后,证亦非证,入亦非入,翛然通透如桶底子脱,始契无生、无为、闲闲妙道正体。今作息念澄虑工夫,乃是入道门径。但办此心,当有深证尔!古德道:“若不安禅息定,到这里总须茫然去。”逗至透得到彻头处,玄亦不立,佛祖亦不立,乃向上大机大用。其中人行履处,又且更须知有始得。(第110信《答黄通判》)

2. 日用中,以宗门的圆顿知见和信心来统摄一切顺逆染净之境缘,当下转尘劳为妙用,将修行与生活融为一体。

时时提起正念,面对一切境缘,当下转化成自性菩提之妙用,不取不舍。这是在念头上做功夫的窍诀。

(1)于日用中当自参取,万境万缘皆为自己入路;一尘中透脱,遍界皆是大宝藏;发此蕴奥,八万尘劳皆八万波罗蜜;转物归己,随处了心,并为作工夫处。(第101信《示自禅人》)

(2)举要而指,唯是灵利上智以透脱根尘、截断生死为意,向日用中高着眼,觑破万缘,一切胜劣境界,了无一实,惟有本来灵明大解脱,亘古洞今,长时活鱍鱍地,一念契合,得无罣碍,便放下人我知见、世智辩聪、喜愠得失种种执着,坦然一切平怀。初不妨日逐作用,筑着磕着,俱为本地风光,应物现形,不将不迎,湛然真寂,逗到腊月三十日便了当得,所谓“把得住,作得主”。岂不见老庞长养,临行谓于頔相公:“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第125信《示钱次道学士》)

(3)古人念此大事,虽处深山幽谷村落间,未尝斯须违背,遇境逢缘,若色若声,动作施为,无不回转令就自己分上,与从上来透彻之士所履践无二无别。所以根本牢强,不随境界风转,静然安闲,不落圣凡情量,直下大休大歇、得坐披衣。(第41信《示实上人》)

(4)学道之要,在深根固蒂。于二六时中,照了自己根脚,当大起念、百不干怀时,圆融无际,脱体虚凝,一切所为曾无疑间,谓之现成本分事;及至才起一毫头见解,欲承当作主宰,便落在阴界里,被见闻觉知、得失是非笼罩,半醉半醒,打叠不办。的实而论,但于闹哄哄中管带得行,无一事相似,透顶透底,直下圆成,了无形相,不费工用,不妨作为,语默起倒终不是别人;稍觉纤毫滞碍,悉是妄想。直教洒洒落落,如大虚空,如明镜当台,如杲日丽天,一动一静、一去一来不从外得,放教自由自在,不被法缚,不求法脱,尽始尽终打成一片,何处离佛法外别有世法、离世法外别有佛法也?是故祖师直指人心,金刚般若贵人离相,譬如壮士屈伸臂顷,不借他力。如此省要,好长时自退步体究,令有个落着谛实证悟之地,即是念念遍参无边无量大善知识也。(第36信《示信侍者》)

3. 于尘劳中,时时参究话头,向一念未生之前着眼。

经常回光返照,审问:“是谁?”、“是个什么?”、“从何处起?”、“承谁恩力”、“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通过这些参问,念念向意根下觑捕,念念向自性上回归,日久功深,打成一片,能所双亡,一念不生,即可契入无心之本地风光。

(1)每接士大夫,多言尘事萦绊,未暇及此,待稍拨剔了,然后存心体究。此虽诚实之言,然一往久在尘事中,口以尘劳为务,头出头没,烂骨董地熟了,只唤作尘事,更待拨却尘缘,方可趣入。其所谓“终日行而未尝行,终日用而未尝用”,岂是尘劳之外、别有此一段大因缘耶?殊不知大宝聚上放大宝光,辉天焯地,不自省悟承当,更去外求,转益辛勤,岂为至要?若具大根器,不必看古人言句公案,但只从朝起正却念、静却心,凡所指呼作为、一番作为,一番再更提起审详,看:“从何处起?是个甚物作为得如许多?”当尘缘中一透,一切诸缘靡不皆是,何时拨剔?即此便可超宗越格,于三界火宅之中,便化成清净无为清凉大道场也。法华云:“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第86信《示蒋待制》)

(2)古人道:“百草头边荐取。”只如从朝至暮,是个什么?但念念觑捕、心心无住,攸久纯熟,只见光辉,观一切法空,不曾有实,唯此一心亘今亘古,可以透脱死生。学此道者不得其门,只为情在解上,触途成滞。若一切尽情打叠,胸中不存纤微,自然七通八达也。但长时无间消遣将去,净念、圣解尚令不生,何况触情而动、作众不善耶?(第116信《示禅者》)

(3)向独行独步处,靠实考究,看“从何而起?自何而来?”,去缚解黏,不真何待!无业只说个莫妄想、俱胝只竖一指、天皇胡饼、赵州吃茶、雪峰辊球、禾山打鼓,浑无别事。参!(第115信《示鲁叟》)

(4)初机晚学,乍尔要参,无扪摸处。先德垂慈,令看古人公案。盖设法系住其狂思横计,令沉识虑到专一之地,蓦然发明“心非外得”,向来公案乃敲门瓦子矣!只如庞居士问马大师:“不与万法为侣底是什么人?”马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但静默沉审,然后举看,攸久之间,须知落处去。若以语言诠注语言,只益多知,无缘入得此个法门解脱境界。(第106信《示印禅人》)

(5)若确实未有个谛当处,时中逢境遇缘,即纷纷扰扰,易得随一切物转,长堕在生死缠缚中。应须快着精彩,但念无常,以生死为大事,向逐日日用之中,行时行时看取,坐时坐时看取,着衣时着衣时看取,吃饭时吃饭时看取,直下脚跟有个发明处,深信此大事因缘从空劫那边、以至父母未生前,合下圆明朗照,只如即今日用之中,又何曾亏欠?一处透得,千处百处无遗,所谓“处处真,处处真,尘尘尽是本来人。真实说时声不现,正体堂堂没却身。”则一尘才举,大地全收,遍法界都卢是个自己,更向何处着眼耳鼻舌身意?轩知无二无别,如水入水,如金博金,真如如实际大解脱也。(第73信《示张仲友宣教》)

五、本地风光

宗门素来就有“不见本性,学法无益”之说,可见明心见性在宗门修行中的核心地位。明心见性之后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才能称得上达磨祖师所说的“称法行”,才能将《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行一切善法,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妙义落到实处。明心见性之前的修行,只能算加行、积累资粮,属有漏的人天福报,甚至是盲修瞎炼。

明心见性在宗门中又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踏着本地风光”、“摸着衲僧巴鼻”。“本地风光”一词,圆悟克勤禅师在他的开示中频繁地提到。现就其具体的内容,分述如下:

1. 如何是本地风光?

本地风光,从体性上看,就是指自性,它通过法尔如是的无我、无住、无分别的本觉妙用(即佛性)体现出来;从果证上看,就是指后天起修的始觉之智与自性般若(先天的本觉)完全相应,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圆明、无住、无为、无心、无二边取舍的灵明状态。

(1)大丈夫汉打办精彩,岂可向山鬼窟子里作活计,有甚出彻之期?应须发不可测、不可量、荷负大事、超情离见、卓绝颖迈之志,直下透脱,摆拨无始以来妄想轮回、彼我得失、是非荣辱秽浊之心,令净秽两边都不依怙,翛然独脱,不依倚一物,向千圣未有消息时、生佛世间出世间不曾显露处,一念不生,前后际断,踏着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承当得直下牢固,无毫发见刺,内外融通,荡荡然得大安稳,乃转身吐气于这边来,自然日用之中、凡百施为之际,一一朝宗返本,岂是分外事耶!虽吃饭着衣修世间法,无不如如,无不通透,无不与所证正体相应,更论甚高低、向背?才生见刺,即刺却命根尔!(第111信《示禅人)》

(2)大凡学道探玄,须以大信根,深信此事不在言语、文字、一切万境之上,确实惟于自己根脚,放下从前作知作解狂妄之心,直令丝毫不挂念,向本净无垢、寂灭圆妙本性之中彻底承当,能所双忘,言思路绝,廓然明见本来面目,使一得永得、坚固不动,然后换步移身、出言吐气,并不落阴魔境界,则一切佛法端坐现前,遂契行坐皆禅,脱去生死根本,永离一切盖缠,成个洒洒无事道人,何须向纸上寻他死语?(第24信《示民禅人》)

2. 一念不生,前后际断,能所双亡,根尘迥脱,照体独立。

从教下的角度来看,本地风光之现前,意味着第七识之俱生我执已破,平等性智现前,证得了理一心。不过,这还仅仅是理体上的空性,还不是事相上的空性。用圆悟克勤禅师的原话来讲,本地风光是一种“虚而灵、寂而照,内忘己见、外绝纤尘,内外洞然、虚融圆明”的觉照状态。

请看圆悟克勤禅师的几段开示——

(1)有志之士欲决定信入此个大事,要须将从前智能聪明、所解所知倒底放下,令如痴兀,胸中空劳劳,百不知、百不解,千休万歇、万歇千休,蓦然从本地风光上倜倘透脱,前后际断,彻证自得,契金刚正体,如斩一綟丝,顿然齐了,虽劫火洞然,初无变异。(第49信《示逾上人》)

(2)幸而今富有春秋,正好着力,念念趣向,心心不移,向根脚觑捕到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处,蓦然透彻如桶底子脱,有欢喜处,极奥穷深,踏着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坐得断,把得住,以无心无为无事养之,二六时中更无虚过底工夫,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便是个了事衲僧也。(第55信《示民上人》)

(3)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直下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豁然契悟本来真净明妙、冲虚寂淡、如如不动真实正体,到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处,踏着本地风光,更无许多恶觉知见、彼我是非、生死垢心,拔白露净,信得及,与他从上来人无二无别,等闲不作为、不确执,虚通自在、圆融无际,随时应节、吃饭着衣,契证平常,谓之无为无事真正道人。(第53信《示瑛上人》)

(4)祖师诸佛单传显示,不出人人脚根下本有之性,唯圣凡、器界、根尘正体,历劫以来曾未间断,但以各人人妄想缘尘翳障。若发起本根大力量勇猛操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直下明信此心、明见此体,宽若大虚、明如杲日,不分能所、不作限量,透顶透底直下彻证,便透得“即心即佛”,无别有心是佛,无别有佛,净倮倮,虚妙明通,全无依倚。(第99信《示杨州僧正净慧大师》)

从上面的开示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地风光往往是在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处现前。宗门下经常用如下几个语汇来描述它——

(1)一念不生:思维、分别、攀缘心不起,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2)前后际断:从时间的链条中透脱出来,三心不可得。

(3)能所双亡:从空间的链条中透脱出来,自他内外之分别亦不可得。

(4)根尘迥脱:六根六尘之间的分别意识之联系已经被切断,内心不再沾滞于六尘境界。

(5)照体独立:无为的觉照不再受六根六尘的控制和干扰。

3. 无心、无事、无为,圆陀陀,如珠走盘。

本地风光,虽然是一念不生,处于一种无心、无事、无为的状态,但是,这里的“一念不生”并不是“离念之死寂的空境”,而是虚灵自在、活泼泼、圆陀陀的,触着便转,剔起便行,如珠走盘,了无沾滞。

(1)“平常心是道”,才趣向即乖。到个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迥危峭,不立毫发知见,倒底放下,澄澄绝照,壁立万仞,唤甚作心作佛、作玄作妙?一往直前,不起见,不生心,如猛火聚、不可近傍,似倚天长剑、孰敢撄锋?养得纯和冲淡,透彻无心境界,便可截生死流、居无为舍,端如痴兀拍盲,罔分皂白,犹较些子。所谓“绝学闲闲真道人也”。了了回光,深深契寂,乃绝渗漏,自然与向上人不谋而同、不言而喻。若作聪明、立知见、怀彼我、分胜负,则转没交涉。此唯尚猛利快割断、悬崖撒手、弃舍得性命,便当下休歇。只大休处是究竟合杀处尔!(第129信《示华严居士》)

(2)岩头云:“却物为上,逐物为下。若论战也,个个立在转处。”若能于物上转得疾,则一切立在下风,并归自掌握,擒纵卷舒,悉可点化。居常自处泰然安静,不挂纤末于方寸,动而应机,自秉璇玑,回转变通,得大自在,万彙万缘皆迎刃而解,莫不如破竹势、从风而靡,所以“立处既真,用时有力”。(第2信《寄张宣抚相公》)

4. 休去歇去乃洞见本地风光之要。

休去歇去,用无分别心起照,趋于无心无为,最后能所双泯,根尘迥脱。此乃见本地风光之要。

“一切有心,天地悬隔”,酌然!如今透关不得,只为心多执重。若脱然摒当到无心之地,一切妄染情习俱尽,知见解碍都销,更有甚事?是故南泉云:“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没量大人到个里踟蹰,何况学地?直须抵死谩生咬嚼教断,直似大死底人绝气息,然后苏醒,始知廓同太虚,方到脚蹋实地、深证此事。明得彻,信得及,等闲荡荡地百不知、百不会,才至筑着,便转辘辘,更无拘制、亦无方所,要用便用,要行即行,更有甚得失、是非?通上彻下,一时收摄。此无心境界,岂是容易履践凑泊?要须是个人始得。若未如此,当须放下身心,教冥然地无一毫许依倚,觑来觑去,日久岁深,自然盖天盖地、触处现成。未有天生释迦、自然弥勒。阿那个在娘肚里便会?直应快着精彩,时不待人。蓦然一咬咬断,也不奈你何。大丈夫须到自得、自由、自在处始得。(第58信《示伦上人》)

5. 本来风光非暂时的澄澄湛湛之定境。

有过较深用功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我们会进入一种澄澄湛湛的定境之中,时空感消失了,自我好象也不存在了,时间过得很快,内心充满了法喜,而且此后有一段时间,不需要作意就能自然而然地提起觉照,这种状态有时能会持续三五天,乃至十天半月,但后来就慢慢地消失了。

由于见地不圆,不少人在这儿错认定盘星,认为这就是本地风光,就是明心见性,实际上,这只是暂时的路途风光,并不真实。真实的见性,古人把它比作“如露地白牛,趁亦不去”;换句话来说,见性之后的这种无为的觉照是不会消失的。凡是本分的东西就不会丢掉,凡是能丢掉的东西必定不是本分。

本地风光,必须符合“无我,无疑,无住,无为,恒常”这一标准。无我,就是说必须破除俱生我执。无疑,就是说是真实体会到了,绝不怀疑,古人把这种真信不疑的状态,比作“如十字街头,见亲爹亲娘一般”。无住,就是面对一切境缘,不分别取舍。恒常,意思是常现在前,不会丢失,很稳定。从“恒常”这一标准来看,一切石火电光般的刹那无念状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悟。古人反对在“击石火、闪电光”处“着到”,原因即在于此。(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