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15年度第二期 / 儿童禅,赤子心 |
儿童禅,赤子心 汪文忠 |
唐元和年间,丹霞剃发受戒后,前往江西,第二次谒见马祖道一。“未参礼,便入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遽报马师。马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 每次看到这段公案,我都忍俊不禁,为丹霞天然的孩子气,也为马祖能懂得这一份孩子气。做了爸爸后,我常想,当年佛教和禅宗得以创立,大概就是因为祖师们都有这样浑然天然的孩子气,有一颗童心吧,这样清净天然,纯直无伪,不被世尘遮蔽污染。或者就是孩子天然具佛性,懂禅机?要不,为什么孩子和佛祖禅师们的想法和说法,总那么相合相契? 这么想,是因为我新近在金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绘画本童书—《我的眼睛一睁开》,百余个小段子,几十字到千余字不等,模仿一个7岁男孩的语气,讲他眼中的大千世界。“前言”说到了本书的缘起: 爸爸叫我起床时,总是在我耳边一遍遍地念:等你眼睛一睁开,你就看见你的爱…… 他念得一点节奏都没有,烦死我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里奥白朗的歌词。 其实每天早上我看见了什么,他们谁都不知道。 所以,我决定自己写下来,让他们知道。 于是有了《我的眼睛一睁开》。 早上用《仲夏夜之梦》唤孩子起床,是我家的真实场景。奥白朗看到的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孩子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我开始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尝试着以他的眼光看世界,然后就发现,那些感受体悟,正是佛教和禅宗的趣味所在。 书中《戴姐姐的笑》一文写道: 戴姐姐笑的时候,常常用手捂住嘴。她说她的牙齿长得不好看。 我告诉她,她笑的时候,别人只会看到她的笑,不会看到别的。如果一个人在戴姐姐笑的时候,光看她的牙,不看她的笑,那他就不是好朋友。 戴姐姐很漂亮,因为她总是笑容满面。她却总是叹气,说她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她担心别人觉得她不好看,不喜欢她。我告诉她,她的朋友们应该跟我一样,只看到笑,看不到牙齿,也看不到青春痘。 这不就是《华严金师子章》的儿童版吗?“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狮子相起。”“狮子相虚,唯是真金。狮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狮子只是相,空相,金才是本体,是实质。可没慧根的世人只看到狮子,看不到金,就像心里没爱的人,只看到戴姐姐的牙齿和青春痘,看不到她的笑一样。 进而言之,笑只是波,人的开心、喜乐、愉悦、平和的心境,才是水,重要的是“水”,不是起心动念的“波”。孩子能看到笑和笑的根源,这才是对戴姐姐真实准确的认识。佛教说的修行,无外乎明心,让晦暗的心恢复光明。心本净,只要不迷,便能如明镜般观照到万物的本质。成人动不动“心动如水”、“心乱如麻”,一真法界变成了纷乱的十法界,反倒是孩子,拨乱反正,去伪存真,一下子便直指本性,明察秋毫,看到的就是笑,就是快乐,就是生命的本质。 大人常以为孩子不懂事,殊不知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每每还在成人之上。以死亡为例,孩子有更深切的关注和理解。“豆包死了”是我家孩子的真实经历,原文写道: 干妈家养了一只小狗,叫豆包。我是干妈的干儿子,豆包是干妈的湿儿子,所以,豆包是我的好兄弟。 有一天,豆包得了狗瘟,死了。 死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好像豆包的身上裂了一条缝,只是很细很小的一条缝,但生命就这样流走了,一点都不剩。豆包安静地趴在那里,和平时睡觉一样,可是,这一次,他的里面没有生命了,只留下一个空壳。 晚上,我趴在床上,静静地,突然叹了一口气,心想,我身子里面有生命—暂时还有。这样真好。 当时豆包的主人不胜难过,情不能抑。倒是孩子说:不同的世界之间,也许只隔着一道门,豆包推开门到那边去了。我们也会去的。现在我们还活着,有一天不呼吸了,就见到豆包了。 珍惜当前,不惧未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面对孩子这样的通达,成人不该惭愧么?说到珍惜,孩子原本懂得的,而且,在孩子眼里,万事万物都可以是送给他的礼物,他也总能够以接受礼物并感恩的心,来过好每一天。书中“礼物”一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米饭应该好好品尝呀,因为那是土地送给舌头的礼物。 泥土要光着脚轻轻地踩呀,因为那是大地送给脚板的礼物。 书要好好地读呀,因为那是前人和远方的人留下的礼物。 心灵的声音要静静地倾听呀,因为那是人送给自己的礼物。 果然吃饭穿衣,无非是禅;花红柳绿,眉横鼻竖,都是生命的本意,人生的真谛。只是好好吃饭,光脚走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自然的事情,又有几人真做到了?在这方面,孩子岂不是比成人强出了太多?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天地,历历在目的自在自足—是孩子的童心浑然天成,妙不可言,才能看到这些。 所以,世间有种儿童禅,儿童本心即是禅,禅的意趣道理,也就是童心童趣同理,不被遮蔽,通透清亮,能照见天地的清清朗朗,人世的利利落落。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