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5年度第二期老和尚不可思议的功德——亲近净慧长老的体验(下)
 

老和尚不可思议的功德

——亲近净慧长老的体验(下)

明海

【接上期】

老和尚的成事之德 

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中国社会近现代一直到我们当代的剧变他都经历过,国家、社会、民族所遇到的挑战和压力他都有着亲身经历。中国佛教在近现代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适应时代、适应社会,谋求生存与发展。近现代社会提供给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环境与佛教在中国过去一千多年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近一百多年来一直到现在,中国佛教都在不断地调整适应中。这个调整和适应体现在僧才方面,适应于现代环境下修行弘法的僧才素质,跟传统的古代僧人比,作为出家人基本的内涵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表现出来的会有差异。记得师父跟我们讲过,太虚大师对于他培养的学生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信仰,出家人是佛教专业修行弘法的团队,是佛教信仰的载体,所以要有坚定的信仰,这是不用说的;第二是道德。当然道德的内涵很丰富,作为出家人就是戒定慧。第三个是学问,学问在传统佛学的表述里有时候称为多闻,不仅仅对三藏十二部广学多闻,而且对佛教之外其他的外学也能够了解贯通。多闻这一条鸠摩罗什大师也特别重视,他也说,一个住持正法的大德应该具备的素质就是多闻。第四条是做事。我个人觉得太虚大师对他学生的这四点要求:信仰、道德、学问、做事,最有时代特色的就是做事。他要求他的学生要有做事的能力,要有推展弘法事业、操持寺院里面各种工作的能力,也要有在社会层面推展佛法、从事文化宣传—办杂志、写文章、讲演的能力,这个都统摄在太虚大师所要求的做事这一条上。

为什么近现代社会环境下,我们出家人要具备做事的能力呢?因为这是一个大气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要适应社会或者兴复佛教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而且现代环境下的佛教参与社会的广度、程度都比以前要大得多、深得多。佛教已经不是像过去一样封闭在深山里,或者封闭在寺院的院墙内,佛法的智慧要以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宣传出去,要馈赠给现代社会中的人。另外现代社会有很多问题,属于生存发展的,比如说环保问题、贫富差距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佛教徒的本位是可以参与、也可以发挥作用的。当然这种参与主要是靠在家人、靠居士去做具体工作,但是领导、筹划、统摄,出家人可以担当。在寺院里,我们说有执事僧,在佛陀的教导中,对出家人也有三类的划分,有修禅定的、有诵经的、有营福的。这个营福,实际上就是做事。所以太虚大师讲的“做事”这条要求虽然有时代的特征,但是也有佛陀教导的根据。我们前不久到台湾去参访,在法鼓山、在佛光山、在中台山、在很多寺院也都接触到一些出家的僧才,既敏于言又敏于行。孔子说“讷于言敏于行”,但是“讷于言”呢,在现代不行,你还要能说出来,同时敏于行,要能行动,有行动力,能做出来。所以我们在参访中也接触到很多这样的优秀僧才,既敏于行也敏于言。他没有因为敏于言而影响到他的行。

在老和尚身上既体现了传统丛林中一个禅僧的素养,同时又体现了这个特定时代对于出家人的一种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做事的能力。所以我们亲近老和尚有时候是在他做事之中去体会—体会他的修行、体会他的佛法,在跟他一起做事中,一点点学做事。亲近老和尚,我们感觉他有一种成事之德。我们做事就要成事,把事情做成是需要一种能力、一种德行的,所以我称为“成事之德”。

成事之德包含的方面很多,我个人体会,师父身上这种成事之德有以下几点可以跟大家分享。第一,师父看问题有一种敏锐。要做一件事情你要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契合现实的环境、因缘和条件,同时也要有前瞻性,有一些突破性,不能是原地踏步。但是你也不能因为目标特别理想完美,但没有现实条件,你非要去追求它,那你施行不了。所以师父在做事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洞察到目标的现实因缘和条件,它未来的走向,具有前瞻性,这两点他能够结合。我们从1993年开始办生活禅夏令营,到今年办了20届,这个夏令营主要是面向年轻人弘扬佛法,接引年轻人了解、学习佛教。1993年,在最初动议的时候,它是个新生事物。我记得最早师父说,我们夏天办一个年轻人的夏令营。最初动议的时候,当时也有人反对,省佛教协会也有人不理解,师父当时就很坚持:你们同意也罢,反对也罢,反正我要办。1993年就办了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没想到办了一届之后,反响很好,各界的反应都很积极—政府也肯定,信众也肯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就这样一届届地办下来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佛教学术会议,经过一个时间段、经过积累和发展,我们看到这个活动对佛法的弘扬、对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实际上事关重大。所以师父做事情这种敏锐的洞察力给我的印象很深。

第二,师父有一种求和的能力。我们下棋,通常都是要分出高下赢输,但是师父总是能在各种抵触的因缘条件中达到一种和谐,这包括了人。达到人的和谐要有包容的心量,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擅长、不同品质的人都能被包容在一个团队内。在他做各种工作的时候,各种各样外在的条件也能被他包容进来,共同促成他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求和的能力。现在我们喜欢讲双赢、多赢、共赢,其实就是求和。当你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你要学会妥协,所以老和尚在推展弘法工作的时候,他既能坚持他的目标,同时又能够妥协,在各个细节上能妥协、能包容、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帮助对方达成他所关心的利益。这样你才有可能把事情做成。我们做各种活动总是要涉及到政府,师父他自己主动地就能替政府着想,替政府官员所担当的角色、他们的关切点着想,所以他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配合。这种求和的能力有时候甚至是要委屈求全、要忍耐的。这是我讲的师父成事之德的第二点。

第三,师父有实干的精神。禅宗的修行重视直接的体验,仅仅知识层面的了解是不够的,是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扭曲。我们要直接地体验它。我们要学会去做一件事,要直接地去做。下面这几个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件事,你听一个人讲或者从书上看到怎么做,对这件事会有了解,这是一种情形;有一个人在那里做这件事,你在旁边看,这是不是比单纯地听他讲或者从书本上阅读要更加直接呢?显然,这个更加直接,距离更近,了解更亲切。这是另外一种情形;第三种情形你不仅仅看,还过去帮他一起做,那么你对做这件事的了解更加深入,因为刚才你是旁观者,现在你是参与者。但这仍然不够全面。现在让你来做这件事,当你自己做的时候,旁边的人成了你的老师,他可能在一边指导你,看着你做,但是你还是独立地做这个工作,这种体会比前面要更深,因为虽然有老师指导,但是你要独立地完成。但是这仍然不是最深的了解。最深的了解是完全没有人在边上指导你,你自己一个人独立驾驭,直接去做,你就发现这是跟前面各种情形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境界。所以通过前面所讲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要认识,做一件事最直接、最全面、最深入地了解,就是你亲自独立地去做,全副身心投入地去做,这种了解和认识是直接的。我觉得老和尚身上有这种禅的精神,就是直接地去做,身体力行。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讲:我什么都学过,连擦桌子都学过。给你一块抹布,怎么擦这个桌子最有效率,这其实也有学问。有的人把一块抹布揉成一团在桌子上来回地抹,可能抹来抹去并没有干净多少,也可能越抹越脏。其实一块抹布在你手上,几个动作下来全覆盖,又不重复,又干净,然后这个抹布弄脏又最少,就是这个抹布的使用率最高,这都有方法。大家都知道老和尚在中国佛教协会主编《法音》杂志达二十几年。最初,这个杂志是通过邮局寄送的,那时候是铅印,他要做的工作包括:编辑、修改稿件,送审以后拿到印厂去印,印出来以后再改,改了以后在印厂再把改的纠正过来。因为那时候是活字印刷,有时候要直接到铅印厂去,在工人旁边指导去改。等杂志印出来以后要打包,因为有的订户是三本、五本,十本甚至更多,所以师父包书有一套,非常麻利、非常快,干净利索,包了以后,再蹬三轮车拉到邮局去办手续寄出去。所有这个流水线全程的工作他都做过,这就是一种实干。大家想想,当初我们这个寺院完全是在空地上修出来的,要建立整个的硬件、软件,建立我们生活修行弘法全套的框架,还有每一个出家人怎么拜佛,怎么上香,这一切都是这位大德教出来的,因为他自己有过实干的经验,所以才有可能教出来。从修行上来讲,重视实干、重视直接经验,人更容易有信心,不仅对自己有信心,而且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信心,因为他对这件事有零距离的掌握。所以这是实干带出来的成果。
老和尚成事之德的第四点,就是不居功。他从来不居功自傲。事情做成以后,他归功于所有人,他说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分子,最多是其中的一个粘合剂。做事情的时候,他也不居功,也不觉得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做,是大家合起来在做,他总是善于肯定、不断地肯定跟他一起工作的人的重要性。这种不居功的精神,其实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无所住”。一个人不管做多么大的功德,不管为佛教作多大的贡献,只要一居功,这个心就被捆绑在这件事情上了,心就会被束缚。所以《金刚经》说,如果你的心不住相的话,像虚空一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管是多么广大的一个善业,多么广大,它也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善业,只要你一居功,你认为是你自己做的,那你的心量就变小了,被束缚了。无限的心量变成了有限的心量,有限的心量变成有执著的心量,有执著的心量就会发展成有傲慢的心量,有傲慢的心再继续发展,就会狂妄。狂妄再发展就是失败。所以师父成事之德的这个不居功,永远不居功,永远谦退,这也是给我印象很深刻的。这一点,我觉得特别是我们年轻人,包括我在内一定要学,因为有时候不自觉,其实心里有执著,心里认为是自己做了什么,那就会流露在语言上、神态上。一旦有这种执著,就是一个障道的因缘,事情也会障碍。

总结老和尚的成事之德,第一,是敏锐的洞察、设定目标。第二,有求和的能力,包括了容忍、忍耐、协调。第三,有实干的精神,直接体验。第四,不居功自傲,应无所住。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

(本文据明海大和尚在2013年12月23日、12月24日、12月25日于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整理,刘海云整理)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