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5年度第一期坚持两爱.树立双风 防止四气.落实四化——邢台玉泉禅寺第五届传法大典前夜与法子座谈会上的开示
 

坚持两爱.树立双风 防止四气.落实四化

——邢台玉泉禅寺第五届传法大典前夜与法子座谈会上的开示

净慧

各位大德:

你们都是不远千里来到邢台玉泉禅寺这个小地方,希望能够接受虚云老和尚这一脉的临济宗的源流,我也感到很高兴。因为禅宗传法的这种传统,尽管现在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是这个形式也很重要。通过传法这个活动,可以积聚人才,可以绍隆佛种。如果说,真的有人发心修行,明心见性,那就真的能够起到绍隆祖位、振兴禅宗的作用。

传法这件事,流于形式,也不是从现在开始,即使在佛法兴盛的时期,像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也仍有祖师提到,传法只是传一个源流而已。在当时的情况尚且如此,何况今天这样一个忙碌的社会,一个佛法衰微的社会,能够保存这种形式也就算是万幸、万幸。

本人在五十八年前,承蒙虚云老和尚的器重,付授了五家的源流。自从那以后,始终就把接受佛祖慧命这件事放在心头。几十年来,尽管遭遇到种种噩运,但是接受佛祖源流,弘扬禅宗一法的这种念头,这种意愿,始终没有改变。很幸运的是,国家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佛教昌明,所以能有机会兴复祖庭,传承禅宗一法。到今天为止,传法也有十余次之多,接法的人也有一百多人。应该说,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得到鼓励、得到成长的也不乏其人,像柏林禅寺的明海大和尚、当阳玉泉禅寺的宽祥大和尚、度门寺的宽悟大和尚,还有马来西亚的素闻大和尚、内蒙古的明仰大和尚等等,他们都在祖师精神的感召下,有一种担当的精神,有一种振兴法门的精神,这都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这次前来求法的人,报了名的,有二十七人之多,因为路途遥远,还有几位正在路上,还没有到达玉泉禅寺。就从这种情况来看,今天的佛教,一个是很繁忙,一个是大家对于这样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从精神上准备不足。这次,也有好几位都是提前两天三天就到达这里,其中,特别是常州清凉寺的继纯法师,为了接法这件事,前后到四祖寺、玉泉禅寺多次,而且为了真正体验祖师道场丛林的生活,他在四祖寺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工作也很忙,他所在的常州清凉寺也是一个古道场。不但往来人口很多,而且佛事也很多,但是他都能够放下,静下心来,真正体会丛林里的古风。还有,像加拿大的圣光法师,他也是为了求法,提前两三个月就来到中国,在柏林禅寺结夏,然后又到这边来打禅七,提前来这里等着举行传法的仪式。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精神,对这种严肃的活动有充分的准备。

正因为现在传法只是剩下一种形式,所以有不少人对这件事重视不够。也有一些人在好几个地方接法。同样是临济宗,在这边接了法,又到那边去接法。这边是四十七世,到了那边,是四十三世,弄得秩序很乱,这就是没有用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这件事不能凑热闹,在古代,那非得是在大彻大悟以后,才能得到一个印可,才能接受源流,而今天已经古风扫地。

在传法这件事上,有些道场既传法又传位,也有些道场只传法不传位。所谓传法传位者,就是传了法以后,就在法和尚的寺院升座做住持。也有的只传法不传位,因为法和尚的寺院就是一座,接法的人有几十个,传位肯定是不现实。基于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就选择在玉泉禅寺这个小庙来传法,只传法不传位。这个小庙没有方丈,也没有住持,就有一个当家的,所以不存在传位的问题。不过也希望各位将来成为一方的化主,成为一座道场的住持,成为法门中的龙象。

在此,有几点想法,跟各位来交流分享。

今天的佛教界,看起来庙宇不少,出家人也不少,寺院的香火相对来说,还算兴旺。但是佛法是不是兴旺了呢?还没有,佛法没有兴旺。我指的佛法没有兴旺,是什么意思呢?讲经说法的没有,参禅念佛的很少,有禅堂的寺院很少,有念佛堂的寺院很少,每个月都有共修活动的地方也很少,既不说法,也没有共修,这就不能算是佛法兴旺的表现。佛法的兴旺,一定要落实在学风和道风的建设上,落实在讲经说法、修行办道上。

现在各地的寺庙忙什么呢?忙的是送往迎来,忙的是经忏佛事,忙的是同当地的有关部门领导周旋应对,请客吃饭,出国参观。当然,这些事情,有时候也有正面的作用,但有时候负面的作用占主要。当今,各个寺院的大和尚真正能够领众熏修的不多见,真正能够在寺院里上殿过堂、坐禅出坡的更不多见。因为一个寺院的教化功能,弘法功能,住持三宝的功能,一定是落实在特定的生活方式当中。丛林钟鸣板响,上殿过堂,坐禅出坡,诵戒布萨,这就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不能落实,这个丛林就只有名而无实。如果班首执事方丈,不能够参与丛林具体的生活方式,不能够融入其中,那方丈班首执事就有所失职。

所以,今天的出家人,讲老实话,错位的人很多,错位的现象很严重。正因为这样,今天佛教的形势,还不是令人很乐观的,因为灵魂不存在,只是有一个空架子而已。那么,作为出家人,特别是各位发心要接受祖师源流的人,就要做好思想准备,一定要以丛林为依托,以开发大众的慧命为己任。所谓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要把这种责任真正地承担起来,这才不辜负我们的发心,不辜负这一支源流,不辜负当年虚云老和尚的那一片婆心。

第二件事,就是我们出家人不管是职位有多重要,地位有多重要,学习不可忽视,学习不可间断。要时时刻刻广学多闻,充实自己,才能够在需要说话的时候,有话语权,也能够说个道道出来。不学习,肚子空空,说话不在点子上,讲佛法讲不到点子上,讲世法、讲政策,也讲不到点子上。这样,一个出家人在和社会各界不可避免地周旋应对之中,不能够突出出家人有学养的形象。一个出家人只有真正有学养了,说话、做事才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学养不够,做事就困难重重,不能够发挥正面的影响,不能使与你接触的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心态,所以,做起事来就有种种的障碍。

第三,作为一个出家人,在一个寺院做当家、做住持,在佛教团体当中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就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在很多场合都讲,今天的佛教界,一定要防止四种矮化僧人形象的风气:俗气、阔气、官气、霸气。这四种气在不少的出家人身上,包括我在内,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谓俗、阔、官、霸,有俗气的很普遍,摆阔气的,特别是那些有条件的寺院,走到客堂,走到丈室,走到会客的地方,那种富丽堂皇,那种高雅豪华,使人感到与衲子的身份不相称。一定要防止这四气,特别是官气和霸气。如果不注意防止,就会使自己脱离群众,就会使自己走向反面。所以,希望各位要特别记住,要防止“四气”这消极的东西。所谓学风道风的建设,重点就是要防止这“四气”。另外,正面的还有个“四化”,所谓“四化”者,就是:道风要传统化;管理要律制化;弘法要大众化;生活要平民化。只有认真地落实这“四化”,寺院的管理才能够真正有一点衲僧本色的味道。

我曾经反复地琢磨,我们管理寺院究竟要做什么?我归纳为四句话:坚持两爱,爱国爱教;树立双风,就是要牢固地树立学风和道风;防止四气,就是对消极的那一面,绝对要防止俗、阔、官、霸这四气;然后要认真地落实四化—传统化、律制化、大众化、平民化。把这四四一十六个字(坚持两爱,树立双风,防止四气,落实四化)认真地贯彻到我们寺院的管理工作当中去,寺院管理才真正有个头绪,才真正知道我们管理究竟要做什么。管理不是漫无头绪,一定要有一个指导思想。

作为出家人,特别是寺院里的住持执事,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关乎到一个寺院的兴衰成败,关乎到这个寺院僧团的学风道风建设,关乎到这一座寺院在佛教里究竟是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还是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这一切取决于住持的修养如何。住持能够以身作则,能够伏众,这个寺院一定是山门清净,佛法常兴。住持若不是以德服人而是以势压人,有官气有霸气,也许大众也会服服帖帖的,但是大众的这种服帖,不是口服心服而由于权势不敢不服。像这样的情况,它不能持久,不能够真正达到僧团的和合共住。

管理寺院,在学风道风建设上,重点要抓出家人的养成僧格,融入僧团。养成僧格,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融入僧团,就是要从身、口、意、戒、见、利,做到六和敬。坚持了六和敬,就能融入僧团;坚持了戒定慧的修学,就能够养成僧格。养成僧格,融入僧团,是我们每个出家人一辈子的事情,出家人这一辈子做什么?就是要使僧格圆满。要使僧格圆满,就一定要在大众中去接受监督,接受一种交流和互动。不交流、不互动,是否和合,难以判定。只有在交流互动中,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不足之处。

在今天这个见面会上,跟各位提几点期望。我想各位都是一寺之主,有的是当家,有的是住持,有的也是一会之主,像这些家常便饭的话,可能也听得很多,不过我作为一个老人,把这些话重复一遍,也许对各位起一点警示的作用。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不管我们的事业有多大,寺庙有多大,职位有多高,成绩有多大,永远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特别要记住:哀兵必胜,骄兵必败。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