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4年度第六期柏林禅寺善缘团义工警训释义(四)
 

柏林禅寺善缘团义工警训释义(四)

(2013年10月3日于柏林禅寺普贤阁)

明海

(接上期)

“公私分明”,这句话里面有廉,古代的衙门里面一般都有两块匾,上面写着“公生明,廉生威”。这是讲做官要廉洁,自然会有威。现在为什么我们群众对有些官员的尊重不够了呢?恐怕还是跟廉洁、廉政建设有关。公生明,公是公心,公心是一种平等心,佛教里讲发菩提心,要修这个菩提心有很多的下手处。我觉得在寺院里面如果做执事的话,你就从公心开始修,这样很容易跟菩提心相应。所以在儒学里面,把它再扩展叫“廓然大公”。大公无私这句话我们都知道,通常是说在单位里面不谋私利这叫大公无私,但是在儒家的表述里面,它的意思是,天地万物是大公,它有它的规律,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不要把自己的私利、私情加之于它,也就是昨天我们讲的,春天以后是夏天,你希望春天一直在那里,这就是私心;人有年轻的时候,也有衰老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这是一种私心;有老有病,你希望永远不生病,这就是私心,所以廓然大公的意思是说你体证到宇宙万法的规律,然后在这个规律下把自己凡情放下,不要加私心在上面,因此我说修菩提心从修公心开始。我们如果在一个单位、在一个公司或者在寺院服务,要训练我们的公心,这个公心有具体的表现:把自己摆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没有亲也没有疏。这个公心需要修,如果修出来的话,你再修菩提心就容易。因为我们每个人总是被很多私心杂念蒙蔽住了,比如说管人的人,往往被自己的喜好、自己对人的一些看法挡住了,他不能从单位、集体的整体来考虑,比如寺院的客堂,知客、寮元,你能不能从一个寺院的整体乃至于佛教的整体来对待师父们?他比我强,我要让他在前面,把他推出来,要允许不同个性、不同修行风格的人跟你和合共住,这就是公心。你知道这个寺院不是我的,是大众的,有这种公心,你就能大,大才能容嘛。

“法无高下,触事而真。”这个“触事而真”是禅门里面很重要的修行,古代有这样的话:“六根门头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临济祖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无位真人,这个无位真人每天都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进进出出,没有停过,我们听、看、想,视听言动其实都没有离开这个无位真人。无位真人是个名相,大家不要认为另有其人,它是指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本具的那个真实性、那个超越生命变化的真实性,体证到那个真实性,就体证了我们的本来面目。那么这种真实性它在哪里呢?就在我们六根接触外境的一刹那。由于我们凡夫众生的心念很粗,看不到念念之间根和尘的碰撞、触,那个碰撞、交接看不到,就跟我们看电影一样,我们知道电影画面是一幅一幅的胶片快速地移动而形成的,其实每一个胶片上的画面是静止的,快速形成一个连动,然后我们被它欺骗了,我们六根跟六尘的接触也是一样,其实是念念相续的,但我们认为一直看见它,它一直在那里,总是持这种常见。所以禅门里才用各种各样的方便法门,比如说当头棒喝,它就是要截断你的意识之流,让你的心刹那回光返照,观照到根尘接触之间的那个真实。现在大家喜欢听的一首歌叫《楞严一笑》,是宋代法常大师的辞世偈,里面的歌词:“此事楞严常露布,梅花雪月交光处。”《楞严经》里面讨论这件事,在哪儿啊,“梅花雪月交光处”,这里讲的就是触,六根六尘碰触,那个真实就在那儿啊。“一笑寥寥空万古”,因为在梅花雪月交光处他见到了那个真实性,一笑,原来如此啊,触事而真!它还启示我们,要修行不一定非要出家,也不一定非要以某种特定形式才可以,因为我们的生命每天都在触事中,每天六根六尘接触都没有停止过,虽然每个人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工作里都有真,都有一个理在。我们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担当的责任不一样,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中,也有那个真理,所以《华严经》讲,理事无碍。由于理事无碍,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拜访了很多修行人,这些修行人有的是出家人,有的是在家人,还有的是暴君、鬼神,乃至于还有娱乐行业的人,很多很多人,每一行业的修行都是“触事而真”。我们再看古代的修行故事,比如说打铁的铁匠,他每天打铁,打一下念一句阿弥陀佛,修成了念佛三昧。还有一个做油糍(相当于北方的油饼)的老太太,有一天油糍放到油里的时候,呲一下(在这好好体会“触事”二字),她突然大悟,把锅也掀翻了,她先生在旁边看到说:老婆子发疯了。她说:非你境界。这是触事而真。这个就是禅的境界,你不一定非是在拜佛、非要盘起腿打坐你才会认识到,在任何时候都是机会。在民国年间有一个禅师,他就是吃东西的时候开悟的,不过他吃东西很特殊,他在寺院修苦行,每天等师父们吃完以后,他把剩下的饭先给庙里的狗吃,狗吃完以后剩下的他再自己吃,有一次他吃的时候突然大悟,这是吃东西的时候开悟的。还有的在睡觉的时候开悟,有个做官的士大夫,夏天听到水田里的蛙鸣,机缘成熟开悟了。也有睡觉半夜起来要去洗手间,过去没有洗手间,用夜壶,结果他起来的时候,脚把夜壶碰倒了,然后大悟。宋朝有个宰相叫张商英,就是这样开悟的。

触事而真,所以禅的修行重视接触、重视直接的经验、直接的体验,这一点在我们老和尚身上特别明显,他很重视身体力行,直接去做。不过以现在来说,禅宗的这种门风对我们出家人形成一种挑战,这个挑战是什么呢?昨天我讲过,我们要参与、举办很多活动,这就要组织、要管理,在那个时候,好像组织管理的人就不能身体力行,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违背管理的规律,你的管理会失效,就跟打仗一样,指挥官不指挥了,自己拿把刀跟敌人干起来了,其他的人等着他发号施令呢,这样是不行的。管理学是这样,管理的人要管理,否则你陷在事情里面,就会群龙无首啊。但是我看我们师父在这一点上结合地很完美,他身体力行,亲自动手,但是他也懂得管理,这当然也是一种管理。另外一个方面,这是经验主义的,重视直接的体验,不需要中介、不需要语言文字符号,但如果执着这一点,你可能会走向另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否定文化,你会轻视知识、文化。这是两个极端,而这两点在我师父身上结合地非常完美,一方面是重视直接体验的、经验的、感受的,另一方面,他很尊重文化,尊重文化人,他还懂得做学问,办学术会议,懂得运用学术的手段来弘法,在他身上,这两个极端完美的统一。如果你能在直接经验里见到真实,它一定是有包容性、超越性的,它可以不用语言,也可以利用文字语言,它不会是一个野蛮主义的,反文明的、反文化的,所以触事而真!那么对义工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虽然义工服务的方式不一样,但在每一个工作方式里都可以落实我们义工的理念,落实我们修行的理论,都可以达到修行的目的,不一定是做什么工作,所以这里讲触事而真。

“把握当下,感动其心。”当下也是一个名相,通常我们容易把它理解为现在,其实当下不是现在,所谓的现在是相对于过去、未来而言,过去、现在、未来是一种分别心的产物,其实并没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当下是什么呢?当下是完整的正在进行时,你一说,它已经不是了,当下包括把我们的观照力从外面拉回来,从向外去追拉回到眼前。在禅门里用这个名相,我们要懂得为什么要用这个名相。佛教讲因果,因果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动的。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流动的三世因果中,人的自由在哪里呢?难道我们就是因果决定的吗?人的自由就是在当下那一刻的觉照,把握住当下那一刻的觉照,我们就有自在、有自由了。因为当下那一刻的把握能够扭转、改变过去的因果,也可以创造未来的因缘,所以当下是现量的,是远离分别概念名相的。在义工的服务中,可能会有一些难以弥补的过失、缺憾,你必须要及时放下,把眼前的把握住。“感动其心”,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工作的方法,一种服务的方法,这种服务的方法是要把我们的目标设定在让接受服务的人感动,而不是设定在一个通常的水准上。比如接受我们服务的人渴了,你给他倒了一杯水,这样他会不会感动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如果你倒一杯水看他喝完了,喝完了以后问他:还需要吗?他可能就会感动了,所以感动通常需要超出常规,你要超出对方的期望值,你要在他期望之外给予他,他会感动。你们在世间要在这个地方用功,你要让对方感动,特别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应该服务到什么地步?服务到让对方感动就是满分。

“皆大欢喜,善缘无尽。”我个人认为,我们做一个活动,特别是做一个大型活动,涉及到很多人、很多方面,“皆大欢喜”是最高的目标。我们办一个活动如果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那就成功了;如果办一个活动,是皆不欢喜,这就有问题;说有一些人大欢喜,有一些人大不满,这个也不是成功。是所有的人都欢喜—被服务的人欢喜,服务的人也欢喜,所有相关的人都满意,这才是一百分。实际上大家都能接受一定程度的缺点,所以这个皆大欢喜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能得一个好的结果,同时在工作中体现一种好的精神状态,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佛教的活动,要让所有的人有法喜,这就是皆大欢喜。皆大欢喜这个目标是非常有意思的,二十年来我在柏林寺做过很多活动,无数次地参与或参加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活动,感觉到很幸福,这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而且我觉得一个人单独地把一件事做得很圆满、很成功,这是一种快乐,一个人跟很多人合作,配合默契,把一件事做成功,这种快乐更大。所以老和尚提出“把个人融化于大众”,你跟很多人配合默契把一件事完成,这个欢喜不是你个人的欢喜,是大众欢喜,个人的欢喜还会滋长慢心、滋长骄傲,大众的欢喜会向四面八方、向无穷的未来传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传递正能量。所有的方面都欢喜,当然每个人欢喜的因缘可能不一样,做义工的人,由于与会的人欢喜而自己欢喜,以别人的欢喜为自己的欢喜,这叫随喜。

“善缘无尽”,佛法里面最巧妙的一个字就是缘,缘并不神秘,就是条件,但是佛学里讲的这个条件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充满了偶然性,又仿佛是一种必然性。那种条件、那种感觉是鲜活的,是变幻莫测的,是活泼泼的。所以缘是条件、是连接、是关系,善缘就是善的条件、善的连接、善的关系。而且善缘自己会繁殖、会生长,善缘会生善的果,善因、善缘、善果、善报,善会引生善,恶会引生恶,这就是佛学讲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在佛门中,我们参与一个好的活动,有好的善缘,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一个感动,也许是一种感恩,也许是一个启发,也许只是一面之缘,都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乃至于一直到你成佛之前,这些佛法的善缘都会影响你。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能够学到佛法,其实都是归功于很多善缘,这种善缘可能是来自于你的老师、同学、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妻子,来自于一次不经意的谈话,或者来自于你遇到的一个困难,来自于你一次生病等等,这些缘简直是神妙莫测,无意之间,最后把我们牵引到了佛门里面。这些缘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善缘一定是我们过去曾经结下的,现在这个牵引力出现了,它才把我们拽进来,有的人甚至不管他跑到哪里,也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所以“善缘无尽”!

以义工的工作来说,他的工作就是广结善缘,我们老和尚说要结四缘:人缘、善缘、法缘、佛缘。本焕长老最喜欢讲的一句话是:“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要结众生缘,没有一尊佛是孤立地、孤零零地成佛的,每一尊佛成佛都有一个国土,还有身边的眷属;当他讲法的时候,甚至有很多佛国的佛派使者来祝贺、来捧场。这在佛经里有很多,我们看《大般若经》就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在讲《大般若经》以前,十方无尽佛国的佛都派他们的上首弟子带着很多人拿着鲜花来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上来修供养,然后说“好啊,好啊”来赞叹。每一尊佛成就的时候,都有侍者,有两个上首弟子(在汉地的寺院里,释迦牟尼佛的身边通常是阿难和迦叶,实际上释迦牟尼佛的上首弟子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这在佛经里有个词叫法匠,相当于释迦牟尼佛下面的辅导老师,佛陀在上面讲法,要有人在下面辅导啊。当然跟他学法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了。那么他这些善缘怎么来的?那都是诸佛在过去无量劫修行的路上结下的善缘,所以我们在学佛的时候,要懂得分享。有的人你要拉他一把,有一些活动,你要把身边的人拉来一起参与。在一个家庭里面,夫妻最好同进同出、同学同修,一般说来夫妻的这个缘带有某种纠缠性,学佛能把这种缘转化、提升了,提升为一种同修的关系。在我们佛门里面,很多在家居士夫妻都学佛,都成师兄弟了。我有一次听一位台湾的居士讲到她的先生,他们都学佛,大概是学藏传佛教,所以她称呼先生为上师:我家里的上师,这个也很有意思,她把她的先生观想成她的上师,这就是一种共修的关系。所以,善缘需要我们在修行路上不断地缔结。在义工服务中,由于要接触很多来客,接触很多人,有的人认识,有的人不认识,但是通过这个环节的工作,让很多的人享受到自己的服务,这样就结了很多善缘。大家在社会上从事各种职业,其实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有一些职业是广结善缘的职业,特别有利于修行,比如说做医生、做服务员,都能够广结善缘。我们要把在工作中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当成是一个结善缘的机会,当成是一个善知识到身边来,都要跟他结善缘。这些善缘未来都可能改变你的人生方向,所以不可小看啊!而且缘是生的,跟种子一样,不断地生,而且这种生是裂变式的,你通过某一个人的缘,认识到很多的人,然后这很多的人又给你不同的教益,所以老和尚讲要感恩,要包容,要分享,要结缘。

以上就是警训的主要意思。我写这个警训不仅仅是训别人,实际上也是要训自己,是和义工们共勉的。我觉得未来中国的社会有一个发展方向,这个发展方向就是社会组织会越来越发达,小政府、大社会。所谓的社会组织就是社会的公益机构、公益组织、非政府组织、非盈利机构,就是非商业机构(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机构)会越来越多。在这些社会组织里面,我们国家、社会需要大量的有奉献精神、有服务精神、有现代社会服务素养的人来担当各种工作。大家会想:这些人从哪里来呀?我觉得佛教应该带头,为这个社会培养、造就一批有服务精神的义工,他们可以在社会上通过一些社会机构、慈善组织把自己的精神风貌、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传播、传递,传递正能量,影响周围的人,这样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和谐。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这样的社会组织要求的人,是特殊的、有公心、有奉献精神、有服务精神的人,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要很多服务员、很多义工。那么这样的人是有特定气质、特定心态、特定素养、特定境界的,所以佛教徒在这方面可以有很大的作为。现在深圳义工比较发达,因为有政府推动,所以我相信未来终究有一天,社会会形成一种制度。打个比方来说,比如你在柏林寺做了七天义工,服务了七天,而这七天的服务可以社会化。什么是社会化呢?是这样的概念,比如你在柏林寺捐钱,我们给你开一个收据,这个收据实际上可以社会化,它能在税务局那里享受免税政策。你在宗教团体里面或者从事社会服务,服务了七天,依现在来讲,是不会社会化的,你回到单位说,我在一个公益团体工作了七天,没有人管你;如果你到另外一个公司去求职,你写上我曾经在柏林寺做了七天义工,别人也不会理你的;但我想,未来终究有一天会社会化的,你到柏林寺来做七天义工,柏林寺给你一个东西,一种类似于证件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社会认可的,你拿了这个东西,会成为你个人的一个资历构成,这种资历构成在社会层面会得到广泛地承认。这点要实现并不难,我想未来会有很多人来推动这件事。因为这有好处啊,每个人的爱心有地方释放。我们大家的信仰不一样,所联系的社会组织的机构不一样、领域不一样,但是都有一种共同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你的社会服务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比如你到一个公司求职的时候,会受到承认,我相信未来会这样。如果未来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是良性的,大家都很愿意为其他人奉献。其实给你的也不是钱,我说的货币是比喻,也许只是一个票据,甚至也不是票据,打个比方说,我们国家有一个服务器,有一个终端,然后我们这些寺院和慈善团体跟这个终端有链接,每一个公民有一个输入卡,你的什么经历都在上面,包括你的社会服务。你在柏林寺干了七天活,我们认可了,就在电脑上敲几个键,马上卡上就显示出来某某在柏林寺干了七天活,被承认了。你到别处再去谋职的时候,人家在网络上查一下,张三这个人都做过哪些好事啊?一件都没有,你觉得很冤枉:我在柏林寺干了七天。现在一查都有了。这样就能把这个爱心制度化,我想这是可行的。

我们现在讲道德,在佛教里是讲修养,这些是一些理念,我们怎么样把这些精神的东西变成一种可操作的制度,是现今时代可以实现的。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什么意思呢?把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来对待,把别人的小孩当作自己的小孩来爱护。这个话很抽象,它是一种修养,台湾就用制度的手段把这个抽象的东西实现了。他们是这样的,比如说这个小区住着一些老人,老人的子女们要工作,跟他们不在一起住,当一个人有假期的时候,他回到小区来看望父母,父母老了,他来也没有什么,看一看坐一坐,就走了。等到在外面工作,没有时间的时候,也许他的父母会生病,想去趟医院,或者家里有什么事,反正是需要人照顾,结果他顾不上了。所以他们就发明一种方法。在这个小区里,当你去看你父母的时候,你父母没有任何需要你做的事情,小区有个机构,在那个机构里有一个功能,可以报名,报名以后,另一对父母的子女不在,正好身体不舒服住在医院,需要人陪护一下,于是你去陪护了三天,然后这个中介就发给你类似于我今天讲的牌子,这个牌子可能是工作日记录。你把牌子交给父母然后走了,走了以后,父母有问题了,怎么办呢?子女不在身边,但是他有牌子,有他的子女为别的老人服务过的记录,可以兑换。这时他只需要给那个机构打个电话,说我现在需要一个人给予我帮助,只需要再找一个人来陪她三天。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可以变成一个制度,变成可操作的。但是这里面道德、精神层面扮演着多少正面的能量,大家可想而知了。子女来看父母的时候,父母没事,当他陪别人父母的时候就会想到说:我要非常有爱心,因为未来我不在的时候,别人也会来陪护我的父母的,他会这样想。所以里面有心态情感的投入:我现在努力付出,在外面就不用牵挂了,父母有什么问题,也会有人非常有爱心地来帮助他们。这就是一种制度化的爱心管理,爱心可以制度化。我举这个案例是要说明,义工的服务、我们的奉献,终将有一天它也会变成一种制度,可以操作、可以管理,让大家爱心抒发、增长。我想这会是未来的方向。

关于《义工警训》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全文完)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