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2014年度第五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接上期】

说起来,原始佛教的念处法门,从后汉时就开始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以僧稠为代表,在中国北方达到了顶盛。但是,它并没有形成一个像天台、禅宗那样能够长久流传于后世的独立宗派。原始佛教的念处法门之精神,在隋唐时期,被新兴的天台、禅宗在大乘佛教“圆顿”思想的观念下,成功地消融于自身,以至于不露痕迹。

在唐代,密宗也曾在中国兴盛一时(后世称之为“唐密”),但仅传三代而绝,即东传至日本(称“东密”)。元代,信仰喇嘛教的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雄视天下的大元帝国。由于受到元统治者的崇信,藏密曾一时大兴于天下;尽管如此,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汉传佛教的主体地位。入清之后,藏密又重新进入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其传播范围仍然局限于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在汉地并不占主导地位。

所以说,中国佛教的这种历史发展格局,并不是某个人的主观选择,也不是少数人所能左右的。它的客观性就表现在,佛教要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必须适应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重心性,尚简易;重理性,尚自然;重当下,尚修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一个法门,要在汉地深入人心,必须适合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品味。如果这个法门过于远离现实社会人生、重视修行仪式、强调外在神秘力量的加持,或者过于沉溺繁琐的义理分析、过于强调非理性的信仰,包含了太多过于复杂的观想作意,那么,它传播起来,可能会遭到很大的障碍。禅宗和净土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主流,可能跟它们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文化口味有直接关系。

所以,我们在振兴中国汉传佛教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不要因个人跟藏密或者南传佛教的特殊因缘、爱好,就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传统。目前,在某些地区和某个时间段内,汉传佛教虽然不及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热闹”,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汉传佛教劣于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而是因为宣扬汉传佛教优秀思想和传统的人太少,以至于普通信众无缘了解真正的汉传佛教。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恰恰是我们汉传佛教出家人应当自强不息、努力承当的地方。

大陆汉传佛教的硬件建设现在已经进入尾声。以“僧团建设、人才培养和法的修习弘扬”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将成为今后的工作重心。这里,我们首先要解决好大陆汉传佛教的未来发展如何定位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可能会出现“本末倒置”、“主客不分”的现象,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关于汉传佛教的定位问题,先师净慧老和尚提出了四个根本:

一、汉地佛教要以修学弘扬“汉传佛教”为根本。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其形式和方法之所以不同于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汉传佛教的弘扬要以“禅宗”为根本。在中国历史上,汉传佛教形成了“以禅为心,以教为言,以律为行,以净为归”的格局。我们要尊重这种历史格局。换言之,我们要立足于禅宗的圆顿见地和信心,将禅、教、律、净各自的修行方法融于一身,要主伴互摄、正助相资、互相增上,不能互相批判。

三、佛教事业要以僧团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根本。佛教事业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僧团建设和僧才培养。没有强大的健康的有摄受力的僧团作基础、核心和后盾,眼前的佛教事业即使再热闹,也不可能持久。一个道场是否兴旺,主要不是看它的香火旺不旺、信众多不多,而要看到它这儿来参学的衲子多不多。过去祖师出世说法,哪一个不是“天下衲子,负粮影从,远近皆趋,争相归附”?那才是真正的“门庭兴盛”。

四、弘法利生事业要以修学为根本。慈善、环保、护生、养老,乃至青少年教育,固然是佛教切入和影响社会的有效途径,佛教应当随缘组织和参与;但是,这一切都要归结到“令未信者信,令已信者增长;令未入门者入门,令已入门者增进”这一根本上来。换言之,“学”和“修”永远是佛教弘法利生的根本。“学”是为了培养正知正见,树立圆顿的见地和信心;“修”是为了在圆顿的见地和信心的引领下,脚踏实地去净化自己的身心,优化自己的智慧,美化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力量,从而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光明与和谐。创造条件为信众提供方便易行的、多样化的学修机会,引导信众走“爱国爱教”道路,帮助信众树立正信正行,这是佛教弘法利生事业应当努力的大方向。
净慧老和尚关于汉传佛教未来发展的这四个根本之定位,讲得非常到位和中肯,值得教界深思。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