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4年度第二期从良心出发,观照当下,和谐自他
 

从良心出发,观照当下,和谐自他

净慧

各位朋友 :

晚上好!来到柏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都是有缘的人,都是有福报的人。这座千年古刹,它的历史不平凡,它的影响不平凡,它留下的禅文化或者说禅茶文化的积累影响了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一千年以上,现在又在影响西方学禅的人。赵州和尚的名字、赵州的名字比河北省的名字要响亮,知道的人更多。我们今天能够在赵州塔畔古佛堂前跟各位见面,感到很高兴,也非常欢迎各位来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也有同感。

在座谈会之前,想把我最近对生活禅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新的体会首先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本人二十多年来一直是以佛教的经律论三藏教典为依据,以《六祖坛经》为法本,以历代禅师的言传身教为参照,从当前的时节因缘出发,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修行理念。这个理念是以智慧觉悟的心观照当下;以慈悲奉献的心和谐自他。在忙碌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将修行与生活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就是我对生活禅提出的依据、时代背景,以及具体操作的大概理念。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这两个概念可以说就是佛教教义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将这四个字浓缩成为两个字,就是悲智。这两者结合起来 — 慈悲中有智慧,智慧中有慈悲,叫悲智双运,就是慈悲和智慧同时运用。智慧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观照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当下 — 生活的当下、工作的当下。因为我们的生命看起来最长有100年甚至于更多一点,一般的年龄现在都达到80岁左右,在人生的旅途中,80年也好,100年也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生命过程。80年、100年的生命过程、生命历程是怎么组成的呢?就是由生命的每一个当下组成的。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就是生命之流中的一点或一个泡沫。我们几十年的生命就是由这一个、一个的生命点连接起来的。这些生命点有没有开始的那点呢?从佛教的观念来讲,没有开始的那一点。哪一点是第一点?佛教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找不到第一点。这个生命点什么时候终结呢?也找不到。从总体的生命来讲,叫无始无终,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不是说我们几十年过去,生命就结束了,不是这样。说灵魂转世、说乘愿再来,就是这个生命点一直流下去,不会断,中间没有一个断层,这就叫生命之流。我们的智慧用来做什么?就是要觉悟观照每一个生命点 — 它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存在、活动。

这个生命点存在的方式或存在的状态,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概括而言就只有两种,一种是迷失的状态,一种是觉悟的状态。我们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叫作生命,也不知道生命存在的方式、存在的状态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从学问来讲,从认识论角度来讲,属于哲学范畴;从宗教角度来讲,是属于人生的终极关怀。我们生命的实际存在就是每一个当下,这每一个当下如果觉悟,随之而来就有另外一个生命状态存在,这就是慈悲的悲,悲字在这个地方体现了几层含义,首先因为有觉悟,会感到人生的存在不是像我们文学语言所描绘的:是一个幸福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正因为我们感觉到人生有痛苦 ,才会从自己的痛苦出发,产生一种慈悲心来拯救自他的痛苦,这是一种生命的自觉,由自觉而产生的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就是感觉到自己和他人都是生活在痛苦的挣扎当中。我们如果真正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生命确实就是这么一种现实。所以慈悲与智慧在我们生命中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发掘内心本自具有的这些优秀品质、优秀本质,或者说优秀本性。这个本性是什么呢?佛教就叫作佛性,儒家把它叫作良知,道家把它叫作道,实际都是这一个东西。但是当我们要见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它有深浅程度的不同,有所见彻底还是不彻底之分,所以这样就分出宗教认识问题上的高低、哲学领域中的深浅。但基本上都是从对自己本性的认识深浅高低,作为评判的基本标准。

生活禅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来观照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是在觉悟中生存、是在慈悲中生存,还是在迷惑中生存、在贪婪中生存?我们对人生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不管你意识没意识到,最终是从这个地方出发。这就是哲学存在的意义、宗教存在的意义,以及我们人生要净化、要提升的真实意义所在。世间一切健康的学问、健康的宗教,积极向上的主义也好、世界观也好,所要解决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个中心、都离不开这个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唯物论者、无神论者也看到了当下的生命点。它们看到这个当下的生命点,是把起点放在人诞生的那一刻,把终点放在人咽气的那一刻,这样,生命就成了一个偶然的现象,生命就没有直接的传承、继承和延续的意义,生命积累的过程也没有了。有的宗教觉得生命当下这一点有一个开始,那就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觉得生命是上帝创造人的那一刻开始的,生命点的终止就是上帝把你召回到天国去,在人世间的生命点就算结束了。

佛教不这么看。佛教认为所有的人,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认识还是不认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事事物物,佛教把这些叫作一切法,这个“法”就是事物,一切事物都是无始终、没有内外的。我觉得这个看法最辩证、最唯物—物质不灭,那不就是唯物嘛;无始终、无内外,这不就是辩证的嘛。一切法不灭、物质不灭,一把火把这个茶几烧掉了,茶几没有了,但是木头经过火烧以后功能转变了,桌子烧成灰以后,它的能量融合到宇宙的大能量当中去了,这个能量还是存在的。宇宙这个大能量,使得我们事事物物都有能量,事事物物的能量跟整个宇宙的大能量始终保持一致,这就是“自然”,佛教将之称为“法界”。“法界”,世间的一切事物叫作法,法与法之间既相互渗透,又互不混淆,每一法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有其界限,有其类别,不失自体,是为法界。“法界”总括了一切事物在内,既不生,也不灭,既不清净也不污染。《心经》称为六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讲这个“法界”。一切法总量是不变的,所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眼前的事物有变化,有增减,但从能量来说,它是不增不减的。

生活禅用智慧观照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所要解决的是人形而上的问题,就是怎样超越自我,将个体生命融入到宇宙生命之中,从而突破时空的局限,使个体生命禀法界之本体,显自性之光明,行悲智之大愿,遍入尘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成就自他生命之觉醒。在座各位企业家大部分是解决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下的问题要解决的是什么呢?行住坐卧、吃穿住用,这是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是依托着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在形而上的思想指导下,可以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所有宗教哲学都是解决形而上的问题,科学基本上是解决形而下的问题、解决具体问题。这两方面不可分割,分割了,这个世界就不完整。这个世界是完整的,不能够少一件事,也不能多一件事,这就叫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恰如其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和谐、平衡。和谐平衡最后又归结到哲学上来,就是宇宙的万事万物要保持平衡发展。

修习生活禅,在原来的基础上,我最近提出了我们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有四句话,我把它叫作四句法门,就是:以信仰为根本,培养做人的神圣感;以因果为原则,培养做人的责任感;以良心为保证,培养做人的敬畏感;以道德为操守,培养做人的尊严感。这就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八个字。有信仰,我们就有神圣感;讲因果,我们对万事万物、身口意三业的言行就有责任感,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做一件事都会有一个反应、都会有一个效应,这个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积极的那就是善的,是消极的那就是恶的。为了使每一言行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我们就要有一种做人的责任感: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就要以因果作为这个四好的原则,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也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以良心为保证,怎么样知道我是有信仰的人?怎么样知道我是讲因果的人?怎么样保证我是讲道德的人?一切从良心出发。这个良心就是儒家讲的良知,佛家讲的佛性。有良心的人,做每一件事都有一种敬畏感:不做亏心事,不做没良心的事。做了没良心的事,自己感觉到战战兢兢的,那就是有敬畏感的表现。以道德为操守,我们人要养成一种敬畏的品德、尊严的操守,做每一件事从伦理道德出发,就会养成人的尊严感。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有尊严感,一个有德行的人才有尊严感。我们每一个人要使自己—在家里,坐在子女面前有尊严感;走到单位,在同事之间有尊严感;走在社会的人群当中有尊严感,那你就一定要做一个讲道德修养的人。说到伦理道德,一个人,无所谓伦理,两个人以上就有伦理的问题,就有彼此,就有各种各样的关系。那么以什么样的原则来处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那就是以道德。道德者,就是敦伦尽分,就是每个人根据你自己不同的身份,做你该做的事。你是做父亲的,就拿出做父亲的样子和责任来;你是做儿子的,就要像做儿子的样子。以什么来衡量呢?儒家讲,要主敬存诚。佛家要根据五戒十善这些标准来培育自己的道德修养。养成庄严美好的人格,你就有一种做人的尊严感。有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四个根本,才能够做真正意义上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的有德之人,才能够有神圣感、责任感、敬畏感、尊严感。因此,我们要以神圣感的心态对待信仰,以责任感的心态对待因果,以敬畏感的心态对待良心,以尊严感的心态对待道德操守。这四句口诀是修生活禅做人的根本,有信仰的人,没有信仰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人做事当中用得上,使我们在这个举世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工作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一个生命的驿站、找到一个生命的安顿之处。这个座谈会就以此作为开场白,对各位提供这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净慧长老现场答疑

问:师父您好,我们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做企业,我想问一下通过什么样的法门才能修得此生的圆满?

答:把你的企业做好。因为佛教的一切法门不脱离实际,如果脱离了实际,佛法就是破坏世间的一种信仰。佛法是在完成世间任务的基础上,来超越名利的观念、利害得失的观念、自私自利的观念,能超越这些,你就得到解脱了。如果我们在做事业的时候,只知道名利、只知道满足一己的私欲,这就沉沦在物欲当中。沉沦在物欲当中,你就过着迷失的生活。不仅是你们做企业的人如此,我们做和尚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做和尚的人成天忙碌在名利、地位当中,计较这个计较那个 — 地位的高低,供养的多少,如果不超脱这些,住在寺院里也不清净。如果超脱了这些,你住在家中、住在尘世中也是清净的。寺院和社会仅仅是居住环境的不同,并不因为住在寺院里就清净,住在社会就都不清净,不是这样的,还是一切从心出发,这个是关键。一切要看信仰是不是能落实、因果的原则是不是能落实、良心有没有保证,道德能不能得到落实,都从这里出发。所以你把企业做好,以智慧做指导,从慈悲心出发,从利益大众出发,从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出发,你就是在发菩提心,就是在行菩萨道,修菩萨行。

问:有人说,修行如果是为了取真经或者能修到什么,那就不是真的修行。如果修行不是为了取得什么,那还是不是修行呢?到底是修还是不修呢?如果为了取得什么就不是真修行,那如果不为了取得什么,就不用修了,那到底是要修还是不要修?

答:修,一定要修,但又不要想得到什么。想得到什么,你不是真的在修,不想得到什么,你才是真的在修。佛教讲怎么叫修?破掉我、法两种执著才叫作修行。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个人一切名誉利害得失,一切从我出发,这就是一种生命的执著;还有一种法的执著,说到底就是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上有执著。这种执著表现得非常复杂,即使都是信仰佛教的人,在法执上也是极为复杂的。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做这件事,你就去做,不要问它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我有利还是没利,不要去问,儒家的话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佛教的话就是一切都在毫无执著的智慧指导下去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行菩萨行,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好比说,明天你要回家,你的车子就在路上稳稳地向前奔跑,只要你方向不错,你肯定就顺利回家了。你在回家的途中,不要想着我现在就要回家,不要有这个念头,只把你的心念放在当下,放在当下的每一刻,每一刻在做什么,你把心放在那个地方就可以了。一切善法要去做,又要不执著,就是不要想我今天做了这件好事,马上传到网上,说某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得到表彰,表彰了以后,我会得到名誉,得到奖金,这就是动机不纯了。所谓破执著,就是要让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动机要极其纯洁、干净,不要夹杂有任何的私利在其中、有个人的欲望在其中。话虽然这么讲,做起来这就是一个考验,考验每一个人是真丈夫还是假丈夫,真正的丈夫是顶天立地,没有私欲,不分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都一样。女中也有豪杰啊,女同志也能顶天立地,毫无私欲地做每一件事。所以我们要去做一切有益社会的事,不要有任何个人不良的动机。喝茶你就喝茶,无分别;睡觉你就睡觉,也无分别,那就是一种禅者的生活,就是一种无分别的生活,一种超越了一切对立面的生活。那种生活才是真正的潇洒自在。那就是得到了真理,得到了无形无相的大回报。

问:师父,非常荣幸能听到您的开示,有个问题一直在疑惑:佛和道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要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佛就是道,道就是佛。从佛教本身的定义来讲,成佛就是成道,修佛就叫修道。但是如果从哲学的范畴、从两种不同的宗教来讲,佛是从人出发;道是从自然出发,所以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是从人出发,是人的宗教;道教是自然的宗教,因为它观察事物,觉得一切事物只有顺着春夏秋冬、天地阴阳、乾坤宇宙运动发展的规律,我们人就能够自由、逍遥,所谓“逍遥游”。你认识不到这个,逆天行道就不得自由,这也是很了不起的。在佛教来讲,它就是看到了一切事物因缘所成,看到了这个,认识到真理的某一部分。佛教从人出发,从人出发和从自然出发有什么不同呢?因为自然是有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界,你才知道有所谓的自然,当没有人类的时候,这个自然是什么?它没有办法告诉你。佛教以人为本,认为人与宇宙山河大地不是两回事,是一回事,它把整个山河大地的生存状态和人的三业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远的且不说,就说我们近200年来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山河大地的变化、气温的变化,你就可以体会到人与自然、与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一体的。

佛教把人作为一种“报”,是正报;把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作为一种“报”,叫依报。所谓“报”就是生命积累的效应。人的正报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所依托的这个环境(依报)都是我们过去的三业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我们现在的生态环境这么差,不是老天爷让它们这么差,是人为的对大自然采取了极不文明的掠夺性行为,才造成了山河大地的破坏、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态的不平衡、各种灾疫频繁的发生。人的因素在这一两百年对大自然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消极的破坏作用。现在我们尽管说要保护生态平衡、要使气候恢复到适宜人类居住的状态,谈何容易!破坏起来一二十年,要把它还原,两百年、三百年、五百年都做不到。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以再生的。矿物不可以再生,石油不可以再生。因为我们人类生命的短暂性,即使它再生了,我们也没有那个时间等候。佛教以人为本,把人和自然联系起来,一个是依报,一个是正报,这两者是不二的,依正不二,有什么样的人心,就有什么样的环境。有善的人心、有爱护大自然的人心,大自然就会是一个美好的环境;不知道爱护大自然,不尊重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就会对我们进行惩罚。这个问题,我觉得佛教讲得很好,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一切是以人心为转移,所以叫“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

问:师父,我问一下有没有天数?比如我们做企业,如果有天数,那么我们还努力做什么呢?结果是通过努力的结果,还是天数本来就注定的结果?

答:我讲的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所谓因果,世间的一切事情是有因有果的,因果从哪里来?从人的善恶言行而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究竟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完全由自己选择。佛教以人为本,就是要激发人积极向善的一面,抑制向恶的一面。因果不是定数,它是人的言行的结果,是业报的结果。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数,一切法无常,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处在变数当中,不是静止不变的。

问:大家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这就是说命运是出生就带来的,还是出生后的努力也起作用呢?怎么来解释这种说法呢?

答:我刚才讲了,生命是无始无终的,命里所带来的果报是我们过去生中言行的积累。我们的生命是由许多生命点组成的,前一个生命点一定会影响后一个生命点,那就是所谓命里带来的东西。命里带来的东西是不是就不可改变呢?也可以改变。有特殊重大的因果事件,可能转变定业。这种转变的形式是使该发生的事情或者推迟、或者提前,但一般不会取消。命运是可以改的,如果不能改的话,人的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觉悟没有任何意义,慈悲也没有任何意义。正因为生命都是处在运动发展中、处在无常变化中,所以命运可以改变。如果命运不可以改变,众生永远成不了佛,成佛的永远都是那几个人。佛教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有佛性,有佛性者都可成佛,怎么成佛?修行。怎么样修行呢?就是我们要积极努力向上向善,那就是成佛的努力,那就是修行。向上向善,光是向上不行,还要向善。没有向善做保证,向上可能搞错方向。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佛教的伟大之处。

问:师父,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我想问一下,怎么样更真实地看到事情的本质?

答:佛教有几个规律,把这几个规律掌握了,你就能看到事情的本质。佛教的第一个规律是因果律,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掌握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第二是因缘观,因就是我们的内因,缘就是外缘,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条件和外在的条件,这也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很关键的认识。第三个,一切法无常,一切法都在变,所谓无常就是变,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有一分钟一秒钟静止不变。一切事物既然都在变,它可以朝好的方向变,也可以朝不好的方向变,那就看我们的因缘果报如何。朝好的方向、坏的方向都取决于因和缘。一切法无常,以无常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你会很积极,你会不悲观、不沮丧,困难虽然在面前,但是没有千年万载不改变的困难,只要我们努力,困难也是无常的。看清这一点,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天天向上。如果我们有一刻的满足感、有一刻的骄傲、有一刻的漫不经心,那我们的事业可能会一下子急转直下。只要人一旦产生了骄傲、产生了自满、产生了那种因循守旧、腐化堕落的思想,那么不管你有多大的企业,一年半载就会垮下去。所以中国古人说国与家,国家也好,家庭也好,勤俭就成,骄奢就败,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

我们不管有多少钱,不管是多大的老板,天天要想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受苦的人。这个事实你们天天要想啊,有很多受苦的人,这些受苦的人不一定都在农村,就在大城市、就住在高楼里,饿死在高楼里的人还有的是,也有死在高楼里几天没有人知道。所以我们每天都要用智慧来觉照自己:不要有贪心,不要有嗔心,不要有痴心。天天要以慈悲来鼓励自己、来激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天下苍生舍我其谁呢?要有这种志气,我们的事业才能真正成功,我们人生才有希望,中国才真正有希望。“悲奋”,有悲才能积极地奋发向上、奋发有为。

可惜我们现在这个问题太严重,舆论在鼓励我们奢侈,很多广告就是以鼓励奢侈来诱惑我们普通善良的人。很多在过去都是说不出口的话,现在居然成了堂而皇之、广而告之的广告词,人类的道德文明到了这样的水平,真是是非颠倒,很恐怖。你们中间有做广告的没有?如果有,请原谅我的话。你要记住不要以那种奢侈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勾引人的贪心和欲望,要大家来买你的房子,买你的奢侈品。那不是过生活,那是毁生活。

问:听了师父的教化,学了很多。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有关发心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都会有一个好的发心,有了好的发心,我们也希望把事情能做得圆满,包括我们自己、包括我们团队。我想请师父开示一下,我们这种好的发心和菩提心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答:佛教讲的发菩提心,出发点就是看到自他的痛苦—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首先自己看到有痛苦,然后对一切众生的痛苦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你发心要改变这种现实,并付诸实践,这就叫菩提心。因为觉悟到自他有痛苦,所以我们要做事业,来解除自他的痛苦。讲菩提心高了一点,讲善心就可以了。因为菩提心是要引导大家觉悟、成佛,这样的发心才可以叫菩提心。我们先发菩提心,然后从做善业出发、做善事出发,逐步引导大家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天天用这八个字来指导做事,这就是菩提心最根本的标志、最根本的要求、最根本的动力。以慈悲心来奉献人生,以智慧心来觉悟人生,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都是从菩提心中流露出来。佛教思想的总纲,就是这两个字:悲、智。从这两个字出发,演绎出三藏十二部教典,演绎出几亿言的佛教文献。几亿言的佛教文献无非就是从每一个具体的角度来表达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所以你要掌握了智与悲这个核心,再来看佛教,再来看每天的生活,你就找到了根本,你就找到了核心,万变不离其宗,那么发心就有动力、就有方向。发心就是立志,发心就是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有目标。所以发心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是很关键的一件事。何以叫发菩提心?菩提心者,就是觉悟的心,就是慈悲的心。

问:我们现在正在忙国际化。我想问您一下,我们怎么样与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的这些国际友人相处?包括有一些宗教把佛教徒看作异教徒,持一种排斥的态度。我们怎么样去发心,怎么样与他们和平相处?

答:当今社会是主张对话的社会、交流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宗教的和谐在当今世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环顾当今世界的一切国际问题,无不与各种宗教有关,所以宗教的和谐、宗教的平等交流,在我们的一切交流当中是最重要的。我们从哪里出发呢?我想我们首先就从我要尊重对方出发,不要求相互尊重,首先尊重对方,融入到他的文化当中、生活当中。你到伊斯兰教那里去,你是佛教徒,见了他们的主,他们在做这个姿势(以手抚胸),你不要做这个姿势(合十),你也做这个姿势(以手抚胸)。相互尊重嘛,这个无所谓。到了道教那里,他是这个样(两手抱拳),我们也可以这个样(两手抱拳),入乡随俗。只要我们内心信仰不动摇,这些表达方式都是次要的。所以一定要有相互尊重的心态,才能做到彼此融洽、彼此对话、彼此和谐相处。现在世界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交流活动。宗教交流活动实际上就是彼此对话—我们的共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我们不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共产党对待宗教有两句话,我们可以用到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上:在信仰上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在国际上走到不同的宗教文化圈里,我们应该有这种心态,用这种方法对待。不要排斥,不要说我的好,你的不好。大家都好,好什么呢?和谐、和平、感恩。用这些话来说,这都是共同语言。世界有很多共同语言,正因为人类有共同语言,才能够基本上彼此和谐相处。之所以有战争,就是因为没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语言。世界太复杂了,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只能尽到我们普通人的职责,不惹麻烦不添乱就好了。

问:师父,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都知道要惜缘,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有很多攀缘的情况,在惜缘和攀缘之间如何去把握这个尺度?

答:我们可以“惜缘”,然后把“攀缘”改变一下,改变成“结缘”。攀缘者,有所求;结缘者,无所求,就是一点点区别而已。我的主张是广结四缘:广结人缘、广结善缘、广结法缘、广结佛缘。结缘而不攀缘,攀缘是什么意思呢?你有不良的动机,那就是攀缘。结缘,给一个笑容、给一个握手、给一个合掌,这都是结缘。

(据净慧长老与北京爱国者联盟企业家团队成员的座谈录音整理)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