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4年度第一期《六祖坛经》中的自性观、般若观以及禅宗三关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对照发明(上)
 

《六祖坛经》中的自性观、般若观以及禅宗三关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对照发明(上)

明尧

【作者按】在2012年冬季湖北黄梅第三届禅文化高峰论坛上,作者曾提交了一篇名为《修行过程中关于“自性”的种种“见刺”—对《六祖坛经》“自性”概念的重新解读》一文。2013年春,作者应江西抚州大金山禅寺常住邀请,为江西尼众佛学院学生,作《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系列导读,其中涉及到禅宗三关的问题,于是,在借鉴前文的基础上,写作此文。与前文相比,其中某些观点,可能在理解和叙述方面,更准确、更符合实际一些。

一、《六祖坛经》中的般若自性观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整部《六祖坛经》,可以说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在展开:

一是“什么是自性?”,也就是“什么是道?”

二是“如何顿悟见性?”,也就是“如何悟道证道?”

关于什么是自性,讲的是修行的理论基础,相当于本体论;关于如何顿悟见性,讲的是修行的用功方法,相当于方法论。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合在一起,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心合道。道就是自性。无心就是般若。只有般若才能与自性相应。

(一)自性观—什么是道—借功明位

自性之体,本来是无形无相、迥绝名言、不可说不可说的,但是,为了接引学人,又不得不说,所以,不得已,古来的明眼善知识只能勉强从其“相、用”的角度来对它进行描述。古人把这种开示方法称之为“借功明位”。功,就是功能、妙用。位,就是本体、体性。

1. 自性的三个层面—体大、相大、用大

关于什么是自性,《般若品》中讲得最充分,大体说来,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大致相当于《起信论》中的“三大”和天台宗的“三谛”。

首先,自性是无形无相的,其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这是自性真空的一面,属于“体大”,相当于“空谛”。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其次,自性又是包罗万象的,无一法不在其中,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这是自性的假有的一面,属于“相大”,相当于“假谛”。

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第三,自性虽然能生一切法、能含一切法、周遍一切处,但是,它于一切法自在无染,去住自由,不落二边。这是自性的本觉妙用的一面,属于“用大”,相当于“中谛”。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可见,六祖在谈“自性”的时候,是兼顾了体相用三大,圆融了空假中三谛,举一即三,举三即一;而并不是单纯地强调其“无有一法”的空性这一面,也不是简单地把自性作为“本觉”的平等不二之觉照当作自性的全部。六祖所说的“见性成佛”,就是要如实地证得自性的这个“圆融的三谛”,而不是停留在因地功夫上的“无分别之觉照”,或者“空无一物”的境界上面。

2. 自性是圆融不二的

根据上述自性三个层面的含义,我们确信,自性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垢非净,非常非无常,“说似一物即不中”,我们只能勉强用“圆融不二”这个词来描述它。在《坛经》中,六祖反复强调了自性的这种超越于二边的“不二”之特性。如:

(1) 印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行由品》)

(2)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忏悔品》)

(3)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顿渐品》)

(4)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护法品》)

总之,自性并不等于内外二分中的内(内在的主观的心)、自他二分中的自、色心二分中的心、能所二分中的能、善恶二分中的善、染净二分中的净、常与无常二分中的常、动与不动二分中的不动,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内外、自他、色心、善恶、能所乃至主客观的二边分别,是一个内容无限丰富的“宝藏”,故又称“如来藏”。华严宗则称它为“一真法界”,并用四法界、十玄门等义理之开合,来揭示它的圆融无碍的丰富内涵。

3. 自性不等于灵魂

谈到“自性佛”或“即心即佛”的时候,受习惯性的二边思维之影响,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把“自性”(或说“真心”)看作是暂时寄居在我们肉体中的某种看不见的灵体,即所谓的“灵魂”。

一般而言,人们在理解灵魂的时候,大多是从肉与灵相对待的角度出发:肉体是无常的,有生灭的,灵魂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肉体是灵魂的暂时舍宅或衣服,是灵魂的外壳,灵魂才是内在真正的主人;灵魂是某种精神的灵体,而肉体则是物质的(色法)。

所以,当我们这样来理解自性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落在了内外、色心、生灭与不生不灭等二边当中。

实际上,人们所说的灵魂,就是第八识,而第八识恰恰是自性常住真心的迷的状态(见相二分已立,已然执见分为内自我,执部分相分为我的身体)。古人认为这恰恰是生死轮回的根本。长沙景岑禅师有一首偈子,就是针对这种观点的: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另外,前面所引六祖“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以及自性“不在中间及其内外”等说法,也是对这种观点的破斥:五蕴身心和包括山河大地在内的十八界,这一切全是自性的产物,都是幻生幻灭的,与自性是一体不二的,犹如波之与水的关系,非波外有水,亦非水外有波。

4. 梦幻喻

自性的这种“不二”性,其实从教下来理解,并不困难。教下讲,我们的常住真心因最初一念妄动,产生了见相二分,因为不觉的缘故,妄执见分为实有的内自我,执相分为实有的我体及实有的外在山河大地,并由此而进一步产生自他、内外、色心、心境、能所、善恶、染净等二边分别,重又迷上加迷,分别取舍,爱憎烦恼由是而生,辗转无尽,这就是所谓的生死轮回。

凡圣的区别仅在于迷悟之间。犹如做梦,凡夫在做梦的时候,不知身在梦中,执梦中之我为实有,执梦中的山河大地为实有,执梦中的内外、自他、色心、心境、能所、善恶、染净等二边也是实有的,而等到醒来之后,反观梦中的一切,才发现,原来梦中的我是假的,梦中的山河大地也是假的,梦中所现的内外、自他、色心、心境、能所、善恶、染净等二边分别,也全是假的,都是唯心所现。

所以,修行人中,凡是不能够从不二的角度来理解自性,落在空有、色心、自他、内外、善恶、染净等二边对立当中的,宗门中一概称之为“瞌睡汉”、“尿床鬼子”,又称“担板汉”。

(二)《六祖坛经》中的般若观——如何合道——借位明功

自性既然如此玄妙,不可思议,那我们后天该如何“用功”,才能顿悟见性呢?在这里,古人所用的开示方法就是“借位明功”,就是从体性的特征入手,开示与体性特征相应的后天观行之方法。

既然自性是不二的,借用天台宗的说法,就是三谛圆融,很显然,后天的观法也必须是不二的,借用天台宗的说法,就是一心三观。这个观法就是般若。

般若以自性为体,自性以般若为用。自性须借后天的般若观照才能得到开显。

那么,究竟什么是般若呢?

六祖在《坛经》中,反复提到“无相、无念、无住”,以及“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等概念,其实,这些都是般若的代名词,或者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般若之含义所作的展开。

从六祖的开示中可以看出,与自性观相应,般若观亦有三个方面:

1. 无念——证体大——般若三昧;

2. 无相——证相大—一相三昧;

3. 无住——证用大—一行三昧;

这三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般若之描述:无念是从能观智的角度讲般若;无相是从所观境的角度讲般若;无住是从智境一如的角度讲般若。故三者名异而实同,皆为圆融不二,一中有三,三中有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就究竟所破而言:破人我空称之为无念;破法我空称之为无相;空有不二、妙用自在称之为无住。

下面,我们来看看六祖是如何开示上述“三无”和“三三昧”的:

(1)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2)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3)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4)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以上引文皆是《六祖坛经》中读者耳熟能详的段落,文字虽然浅显,但是,它们对自性般若之真精神的把握是非常透彻和圆满的。此处就不再啰嗦了。(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