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3年度第六期此生最美丽的邂逅——《法华经》导读(三)
 

此生最美丽的邂逅

——《法华经》导读(三)

宗舜

第三品《譬喻品》,是舍利弗于佛前授记。佛就为他说了火宅、四车这样一个譬喻故事,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这个道理。在这一品里,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譬喻品》一开始,描写了舍利弗当时心中的喜悦。“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 舍利弗说,从来没有听过,心中生起无限的欢喜。他解释,“所以者何?”为什么这样呢?他说,“我昔从佛闻如是法”,我过去听佛讲过众生成佛这件事情。因为成佛这事不是今天才讲的,只是佛没明说他也有份,没有讲这个而已。他说,“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我看到很多菩萨被佛授记、预言,但是我觉得与此事都没有关系,“甚自感伤”,在内心深处是很伤心的。为什么呢?“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因为我们不能够得到和如来一样平等的智慧,所以感觉这个事情很让人伤心。他说,“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不是今天才开始伤心的,我一直都感到很伤心,为什么呢?我一个人在树下打坐或者在山林经行,我心中常常会有这么一个疑虑。什么疑虑呢?“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我们都是一起跟佛学佛,同入法性,为什么佛为他们说大乘法菩萨法,偏偏只跟我说小乘法呢?他感到不能理解。但是,他自己知道:“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这是我的问题我的过错,不是世尊的原因。因为,“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要想成佛,只有学大乘。“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我们不明白佛说的方便法门,所以,他是“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佛一开始跟他说四谛十二因缘法,说阿罗汉解脱道之后,一听,立刻说:好,我就抓着不放,赶快去修,立刻证得阿罗汉。结果一下子把自己拔到一个高度之后,就很难再信受其他,因为开始就认为自己达到了极致。拼命努力,想证得小乘的极果,然后没有什么好学的了,所以叫无学。阿罗汉叫无学,什么都不需要学,每天只要安住在这个境界里面,享受法乐。出定以后,感到世间事不如意,年纪也在长大,因为阿罗汉并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分段生死已断,但是变易生死未了。所以迦叶年纪也在长大,舍利弗也在长大,慢慢他们都老了,也慢慢疲倦了,也很累。入定了他们很快乐,出定还是很困惑。所以,他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我其实从过去以来到今天每天都在自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稳。”我总算是把一块大石头放下了。今天从佛,一听说是稀有之法,我的疑问全断了,身心通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从今天开始,从相信我也能成佛开始,这才是真正的佛子。现在我们常以佛子自居,但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能成佛呢?你问他念佛求往生净土,为了什么呀?他会说,娑婆世界太苦了,不入六道轮回呀,我这才能够解脱呀,这个世间的一切让我太烦了。他并不把求生净土作为成佛的一站,而是为了生净土而生净土,只是想脱离娑婆世界的苦去生净土。这些人并不真是大乘佛子,因为他们缺乏大乘之心。所以,舍利弗说,“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只有你真肯相信自己能成佛,入一乘真实之道,这才叫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这是借用印度的梵天造人说。过去印度人认为最高贵的人是从梵天口中生出来的,其次的人是梵天腰部生的,最下贱的人是从梵天脚生出来的。这是印度的传说。“从佛口生”,这是比方。“从法化生”,因为他真正得到了法慧,而且是“得佛法分”,只有这样,才与佛法有份。过去僧人,哪怕是阿罗汉都不能说是得到了佛的真实遗产,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被写到遗嘱里了—你将来能够分到佛陀的大乘法财。否则佛的遗产跟你没有关系。这是舍利弗的真实状态。

在舍利弗讲完这些之后,佛明确地跟他说:我告诉你,你并不是今天才跟我修行,你也并不是今天才从我入法,你自己忘记了。“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佛说,我在过去已经经历了两万亿尊佛,两万亿尊佛出世的时候,我都是你的老师,是你的师父,我一直在教导你。“汝亦长夜随我受学。”“长夜”,表示时间漫长,你也跟我学了这么久。“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是我的慈悲,所以,生生世世你都没有离开过我。你以为你在六道里生死轮转离开我了,其实没有,我从来没让你离开我。这是佛的慈悲。“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佛从两万亿尊佛出世以来,都在以各种方法把他引导在身边,始终没有放弃过他。所以你才能够生在我这法中。你这次又遇到我了。“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我过去也教你、劝你发菩提心,成无上道,“汝今悉忘”。你到今天完全忘掉了,一个都不记得了,“而便自谓已得灭度”。你认为已经证得阿罗汉,达到灭度了,已经证得佛法的真实受用。“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佛说,就是为了让你们声闻人回忆起忘掉的菩萨誓愿,所以,读到这部经,你就能明白菩萨戒。你不知道过去哪一生中受过菩萨戒,是你自己忘掉了。你发过菩提心,受过菩萨戒,修过菩萨行,但是你忘记了。所以,我们今天再受菩萨戒的时候,只是把我们蒙尘的那面明镜找出来,把上面的污垢擦干净。这叫开显,不叫新得。这是菩萨戒的一个核心。没有新得菩萨戒。然后呢,“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最后四个字“佛所护念”,就是佛在护念我们,护就是保护,念就是忆念。他就像我们的慈父慈母,念念之中不离开我们。就像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旦超出自己的视线范围,立刻把他揪回来,怕他走丢。佛一直在保护我们,一直在忆念我们,这就叫做“护念”。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我们与佛结甚深法缘之后,佛就一直在护念我们。即使我们离开他一段时间去流浪,佛也一定会把我们找回来。所以,这叫“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然后,佛就为他授记。佛说,“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若干,没有数字,还有很多,要千万亿尊佛出世,才能够“具足菩萨所行之道”,最后成佛,叫华光如来。然后,佛就为他说了华光如来住世多少佛土名字。这个地方注意时间,是多少时候成就。过去已经学了两万亿佛这么久的时间,而今天,舍利弗要成佛,还要供养若干千万亿佛,还要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什么意思呢?成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福德资粮智慧圆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想今生成就,比如说我想修什么法,就能立刻成佛,圆满法、报、化三身。(这个成佛的概念很清楚,是法、报、化三身圆满,不是单圆满法身,或者圆满什么其他,是三身圆满的成果。)连舍利弗还有这么远呢!当然,等到证得大菩萨的境界之后,时间概念已经不能束缚他了,他一念超越三大阿僧祇劫都可以,他不受时间的约束。但对我们凡夫来说,还有时间概念。他可能证得大菩萨的境界之后,一念就能福德智慧圆满,一念成佛。所以龙女献珠,你们看我,把一个宝珠献给佛,佛接受,快不快啊?你看我成佛比这个还快,果然成佛了。那是大菩萨,等觉!不要拿这个去比,不要说我可以修,今天是个凡夫,明天就能成佛,这怎么可能呢?几乎这部经里授记的没有一个快的。第一个授记的舍利弗还要这么久,不要说提婆达多他们。所以说,这部经妙义无穷,它能够解决我们今天很多问题和很多困惑。有人说:我这个禅还是密修的很快,一学就能怎么怎么着。肯定一学能怎么着,但是想要成佛,肯定还有距离。除非你一修,立刻初地,再一修,二地,再修,马上三地四地五地、八地、十地……顿超,立刻成就。如果一开始还修不来个一地,还要修个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都还到不了初地,到十地还好远呢!当然,我们可能比舍利弗还要高明,但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好莫作是想。不要觉得自己善根福德因缘比舍利弗还要高明,这好像不大可能。舍利弗能生在有佛之世,亲闻佛授记,我们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就算有,可能我们又忘掉了。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记得,反正我是不记得。估计跟这个求名菩萨差不多,可能还没有他高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况,就要告诉自己,佛道长远哪!

为什么后面讲《化城喻品》?原因就是怕我们退心。因为佛道太远了。为什么要说今生成就呀?因为你一听这么远,不修了,退心!我就变一个化城,告诉你:不要紧不要紧,一修就成就。因为一修你的境界就提高了,就不会像今天这么认识了,你的忍耐性就强了。堪忍,你就能够忍了。我这时再告诉你:后面的路还远呢。你已经歇息得差不多了,就不会畏难。但如果我一开始就告诉你佛道长远,你肯定不学。这就是《化城喻品》解决的问题。所以哪一品都是奥妙无穷啊!都能给我们的修行起作用。不要认为它仅仅是说理的。说理都是把我们修行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不再有什么疑惑。所以后面又讲了火宅、四车等等譬喻。

接着进入到第四品《信解品》。须菩提、摩诃迦叶,闻佛说法,欢喜踊跃。然后又说了一个“长者穷子喻”,表示我已经领会佛说的法,深心信解。当年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九十天时间只讲了一个“妙”字,称为“九旬谈妙”。你们可以知道这部经如何了不得。这部经真的是妙义无穷,细细体会它的每一句话,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深的启发。(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