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3年度第二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亲近善知识是修行的重要前提之一,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得到善知识的指点,尤其是在邪师说法多如牛毛的末法时代。刚入佛门的人,一般都是热情有余、冷静不足,如果自身发心不纯正,或者不具备基本的辨别邪正的能力,非常容易被外道邪师所蒙骗。类似的现象在社会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修行贵在师资道合,学生要考察老师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老师也要考察学生是不是真正的法器。师资之间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充分地观察和了解,最后再决定去留取舍,而并不是听某人说,某某大师是一位大善知识、很有修行,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拜投其门下。那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易经》中的“比”卦讲,“比于贤”才是吉利的。“比”就是亲近、依止的意思。如果所亲近的是一个邪心炽盛的人,那将是一件可伤可悯的事情—“所比匪(非)人,不亦伤乎!”

所以择师应当有择师的标准。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对“所依善知识之相”曾作过非常详细的说明:“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意思是说,真正堪当人师的善知识,必须具备戒、定、慧、多闻、通达真实、德行胜于弟子、善于说法、有大悲悯心、精进利他、诲人不倦等十种德能;尤其是前六种,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因此,在决定依止善知识之前,对将要依止的老师进行理性的观察和判断是非常必要的,这并不是对善知识不恭敬,而是为了避免盲目崇拜或者落入迷信当中。

当然,知道了这些标准,也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生活中,你一眼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知识。比如,有时候,我们一时就很难判断善知识的某种“烦恼相”,到底是属于他的善巧方便,还是他的真实习气之流露。这个时候就需要特别的理性,假以时日。

另外,了解一下社会上邪师邪说、旁门左道的一些共同特征,对于我们准确地选择善知识、避免落入旁门左道,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般说来,你所遇见的所谓“善知识”,尤其是在家居士,如果他们身上表现出下列现象之一者,你得百倍警惕:

1.轻视三宝者—认为只有自己掌握了大道,寺院里没有大道,出家人都不行,好言四众过,阻止他人亲近出家众。

2.心外求法者—离开心性,专好在事相上做功夫,误导学人步入心外求法之歧途。

3.追求神通者—喜欢显弄神通,以为有神通便是有修证,妄言前世因果、未来吉凶,吸引大众来归座下,以壮门庭。

4.不遵戒律者—以大解脱者自居,拨无因果,饮酒食肉,喜言男女双运,轻毁戒律,言行不端。

5.欲心炽盛者—贪财贪利,功名心重,一心想出人头地,好粉饰自己,渴望成为社会名人,乃至以教主自居。

6.自赞毁他者—喜欢搬弄是非,揭人短处,诋毁别人,夸耀己能。

7.好言灾异者—妄言异灾,蛊惑人心,哗众取宠,以救世主自居。

以上七端,凡犯其一者,现已或将来必定落入邪路。初入佛门者,学会用这七端来检点人事,基本上可以远离伪知识和恶知识的干扰。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