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3年度第一期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七)
 

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七)

净慧

【接上期】

十七、守住道念,精进修行 

(2011年11月26日晚) 

各位禅友:

禅七已经进行了十几天,我每天都在提醒大家要观照自己的心态,要照顾自己的功夫,不要空过时日。光阴迅速,生命短暂,道业未成,人生苦短,来日无多,我们经常有这种紧迫感,修行才容易上路,容易进步。如果今天悠悠忽忽,明天还是忽忽悠悠,就不免浪费光阴。希望各位要守住道念,保持精进心,经常回顾这几天所讲的内容,让这些理念在修行中发挥作用。

五根、五力是最基本的修行条件。把“放下、调柔、轻安、喜悦”四种禅相,落实到我们的修行生活中。讲到调呼吸的方法,呼吸有风、喘、气、息四相,呼吸出入有声为风相,呼吸出入不尽为喘相,呼吸出入粗浮不细为气相,呼吸出入不声、不结、不粗,绵绵密密、若存若亡的状态就是息相,前三相为呼吸不调和的状态,只有息相才是呼吸调和的状态。要用呼吸的四相来对照自己当下的呼吸处在哪个状态,是风相、喘相、气相,还是调到了息的状态。只要我们认真地去使用这些方法,其效果立竿见影,非常明显。希望各位行香、坐香、吃饭、睡觉,二六时中不要打失了念头,不要忘记用功夫。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不知道用功,等将来有一天醒悟了,再想用功修行,就怕来不及了。

观呼吸这一法,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对初用功者来讲并不容易,如果数呼吸能从一数到十,中间不错不乱,没有妄想杂念,那就很难得了。往往初用功时,很难有一次从一数到十不打妄想,没有错乱。如果有一次十数不错乱,慢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更多。观呼吸的方法用了几千年,有无数的人用过此法,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方法。因为其他的方法,不是太高深,就是太玄妙,不是向外求,就是摸不到边际,只有观呼吸这一法,对于每一个修行人来讲,是最亲切的法门。呼吸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连,有呼吸就有生命,呼吸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把呼吸调好了,可以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更可以了脱生死,几乎所有从事心性修炼的人没有不用调息这一法门的。

一般来讲,修禅的有观色、观心、观息三种方法,所谓三门入禅。第一是色门,第二是心门,第三是息门。色即物质,主要以不净观为修行方法,即观己身不净,身体属于色法,这就是从色门入禅。心即精神,主要是观自己心念的起灭,这就是从心门入禅。息即呼吸,主要是观照自己呼吸的出入,从呼吸入禅属于息门。息门是介乎色、心之间的修行方法,我们通过肺部、气管、鼻孔进行呼吸,呼吸属于色法。我们观呼吸、数呼吸靠的是主观能动的心念,心念属于心法。观呼吸要念依于息、念不离息,这就是色息心并用的方法,所以这是个非常殊胜的法门。老修行的人一般是交替或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初入门者比较适合观呼吸,调好当下这一息,观好当下这一念心,息属于物质,心属于精神,精神与物质并用,早入禅门,早得道果。

观呼吸的方法很微细。我们静静地坐下来,把意念放在呼吸上,或数息,或随息,或是止,或是观,或是还,或是净,天台宗称此为六妙门。六妙门不是六件事,而是将观呼吸的方法分为六个步骤。先是数息,后是随息,观呼吸的同时可以用止的方法。呼吸调得纯熟了,定相现前,就用止的方法,止就是定,止住妄想杂念。止的方法用久了可能会出现昏沉,就用观的方法,观就是智慧,不断地觉照这一念心,让这一念心处于警觉的状态,驱散昏沉。还者还归于本心,净者令当下这一念心清楚明了,没有妄想杂念。这六个步骤可以一步步使用,也可以交替使用,这要根据自己禅修所处的状态,选择相应的方法,调摄这一念心。比如数息的方法用纯熟了,就改用随息的方法,这样就比较省劲。观息出入,意念随息,不快不慢,不松不紧,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若有的状态,就好像这一念心和呼吸就在面前;若无的状态,就好像呼吸在很遥远的地方,这一念心也似乎不存在了。智者大师用“妙”字来形容这六种方法,这六种方法在心地修养上其妙无穷、其乐无比,我们要用心训练,不能有所疏忽。

智者大师说:“今之六妙,前三是定,后三是慧。”“此六通言妙门者,涅槃为妙门,谓能通六法,能至真妙泥洹,故名妙门。”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息心静虑,名之为“止”;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转心返照,名之为“还”;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此六妙门是进入涅槃的通道,是为无漏禅;因修此六法,得四禅八定,故亦通有漏禅。

观呼吸是管理自心、管理自我的一种最奥妙的方法,所得到的境界也是最奇妙的。各位随着我的声音慢慢进入这种状态,感受那种奇妙无比的禅悦境界。我们在一天十几个小时当中,都能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修行天天有进步,修行的乐趣就随时存在。禅定的快乐超越世间的一切快乐,吃得好没有这种快乐,玩得好更没有这种快乐,睡多了只有痛苦没有快乐。禅定的快乐是在安静状态中的精神享受,是精神的充实、是精神的大提升、大解放。所以四禅都以乐为名,初禅离生喜乐定,二禅定生喜乐定,三禅离喜妙乐定,四禅舍念清净定。四禅八定属于世间的禅定,厌离欲界的苦而欣慕色无色界的乐,以这种欣厌之心修四禅八定,故为有漏的定。以菩提心来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就成为无漏定。菩提心就是念众生苦,为了度脱众生而修禅定。禅定能生智慧,能引发神通,神通由禅定产生。《安般守意经》讲,修安那般那法门能获得种种神通。当然我们修禅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神通,而是以获得智慧、开发自性为目标,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我们以菩提心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为指导,来修行息道观,由于修行的见地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修行分为有漏和无漏两大体系,有漏的是世间的禅定,无漏的是出世间的禅定。以欣厌之心而修禅,所得到的成果就是世间禅定,以菩提心而修禅,所得到的成果就是出世间禅定。世间禅定与出世禅定在方法上有共同之处,但在见地上是不共的。

我们的身心慢慢进入到调柔的状态,不要放逸,不要放松,天天要有进步,天天要有收获,天天要有提高,七十天下来,就会为今后的禅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八、至道无难 

(2011年11月28日) 

各位禅友:

三祖大师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古今高僧大德无数次地引用这几句法语,来开示学人在菩提道上放弃拣择之心和憎爱之念。所谓“至道”就是大道,就是至极之道,就是至高无尚之道。大道不在天边,大道就在心田。要想见到这个大道,见到这个至极之道,我们就必须去掉拣择之心。“拣择”就是分别,我们众生的迷执就是拣择的结果,就是憎爱的结果,没有拣择没有憎爱,这个至极之道就“洞然明白”了。

我们处在迷失的途中,只要有一事当前,就会以“我”为中心,产生种种分别、执著、憎爱、取舍、是非、人我之心,顷刻之间种种妄执涌上心头。我们在行住坐卧之间,在穿衣吃饭之间,在语言交流之间,处处流露的无非是拣择之心,无非是憎爱之念。拣择、憎爱之心不去掉,要想与“道”相应,那实在是南辕北辙。如果我们能在一事当前之时,不拣择、不分别,以平等心去对待,以无人无我的心去对待,那就与道冥符了。我们每天在此坐禅,训练自己的心态,其目的就是要慢慢淡化拣择之心和憎爱之念,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我们才能逐渐接近这个至极之道。不仅要在禅堂里训练此心,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此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的功夫上,把这个念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不要让它有第二念,不要有第二种想法,逐步地让我们的妄想心单纯起来。今天磨一磨,明天洗一洗,妄想心就会慢慢地收拢,收到当下这一念心上来,收到一个点上来。我们现在训练数呼吸,就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单单提起数呼吸这一念,这就是接近至道的方法,这就是接近至道的下手功夫。我们打七期间停止了所有的工作,唯独只做这一件事,朝如斯,夕如斯,其目的就是要进行一次心灵的强化训练。

我们一定要有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追求。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迷惑。人我是非之心让我们迷惑,因为执著有个“我”,就产生了人我是非之心。只有把“我”的观念逐步淡化,时刻有大公无我之心,时刻有众生平等之心,时刻有善恶平等之心,我们的取舍之念就会逐步淡化,憎爱之心就会逐步淡化。但是我们很难放下对“我”的执著,“我执”是无始以来生死的根本。实际上这个“我”是不存在的。佛教讲“我”包含有自在、自由、主宰的含义,以此标准来检查,这样的“我”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现实中的“我”既不自在,更不自由,想用功修行,身体支持不了;想每支香都如如不动,腿子吃不消;想要精进不懈地修行,妄想又多得不得了;想要身体健康,偏偏会生病;想要永葆青春,但人却要老化、要死亡。一切都是事与愿违,“我”在什么地方呢?“主宰”在什么地方呢?“自在”又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在生死轮回中,要想做得了主,是万万办不到的。上穷碧落下黄泉,根本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我”、自在的“我”、自由的“我”。所谓的“我”只是一个在因缘法中不停地变化的概念而已,所谓的“张三”,他并不是张三,他之所以成为“张三”,只是由于有了“李四”才会有“张三”这个相待的假名而已。如果我们在这个假名上起了分别,起了执著,起了追求,那我们就上当受骗了。由于我们无始劫以来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直都在上当受骗,在迷惑中轮回生死,流浪三界。所谓的“我”,所谓的“自在”,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在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能独立存在的事物,一切的事物包括所谓的“我”在内,都是条件的存在,都没有主宰,也不能自在的。

我们能在“我执”上参一参,悟一悟,就能放下许多的执著,就能更好地随顺因缘;能随顺因缘就能契入缘起性空的真理。佛法讲凡是有为有漏的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包括“我”在内。“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在不断地变化,在不断地迁流,找不到一个不变的“因”,也找不到一个不变的“缘”。正因为因缘是变化无常的,才能成就如幻的万事万物。我们能把一切万事万物看成是如幻的,就能契入缘起性空的道理,就能获得如幻三昧。我们在一言一动的修行用功过程中,都要从淡化我执开始,我执不能淡化,越努力用功,反而会越强化我执。因为一切都是从我执出发,“我”能打坐,“我”能坐几个小时,“我”能如如不动,都是“我”在作祟。只有进入到无我的状态,修行才能逐步与道相应。我们要按照《金刚经》的教导来修行,要从破除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入手,如果紧紧抓住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不放,一切从强化我执为出发点,修行就不会相应,即使能出现一点静境,最终也会走到误区。

禅七期间,大家和谐共修,要练习淡化我执的方法,要练习放弃憎爱取舍之心的方法,不要把一切的事情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件事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人生也是如此。《安般守意经》讲,我们一弹指顷有九百六十个意念在生灭,一日一夜之间有十三亿念头在生灭,如果有“我”,在这十三亿念头中哪一念是“我”呢?在这一弹指的九百六十个意念当中,哪一意念是“我”呢?人生就像是长江的流水一般,后浪推着前浪,永远都在不停地流逝。看透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把许多东西看得淡薄一点,不会死死地执著某个观点不放。“是非成败转头空”,那就是指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是非成败虽然空了,但因果不空,业力不空。我们人生在业力之流当中,随着善恶业力的迁流轮回六道。在迷失的状态下,“我”不得自在,“我”不能主宰,“我”不得不轮回生死。我们只有解脱了生死,才能有自由的份;把握了缘生缘灭的根本规律,就能解脱生死,就不会被五光十色的现象所迷惑。

我们每天都在坐禅,每天都在行禅,到底是谁在行呢?谁在坐呢?可能回答很简单:是“我”在行,是“我”在坐。究竟坐的是你呢,还是行的是你呢?这就搞不明白了。实际上是因缘法在行,是因缘法在坐,“假我”随着因缘法在运动、在变化。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开了悟的人才能有这个境界,没有开悟的人总是在因缘生灭中随业迁流,轮回不息。我们要体会佛教缘起性空的道理,契入空性。当我们的生命与空性融为一体时,那就与至道、与大道合而为一了。要达到“至道”,首先要放下我执,还要放下法执。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