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六期当下好吃茶
 

当下好吃茶

心一居士

吃茶品茗,将生活的禅悦落实于这种艺术形式之中,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禅,禅之为艺。

瓦屋竹帘下,泥炉炭火,慢煮山泉,一人独酌,品四时风花雪月,赏春秋草木枯荣,感世间悲欢离合。或两三知己,气氛相投,飒飒松涛闻于釜中,忘世间思虑;涓涓渭水流自一杓,涤心中尘埃。青茗一壶,若稍加思量,便可幻化成参究当下的“促进剂”。

品茶即观心  

一盏茶,甘苦清淡而不失文化内涵,泡制简单亦不乏高雅气质,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喝茶”似乎意在解渴,颇具生活气息;“吃茶”则反映茶饮作为一种古老的饮用形式,至今仍可于禅寺中看到;“品茶”似乎更具雅致与格调——品字本身即有区别、辨别、鉴别之义。品茶,是形式与内容的融合。

品茶,不一定要有价值昂贵的茶,不一定要用珍贵的器具,也不一定要到一个特殊的环境,但一定要一份心境,一份能与茶相契合的心境。

品茶,以纯真的心去鉴别茶汤的色、香、味、韵。茶品本无高低之分,明了分辨出茶的异同与特色,须先把心沉静下来。

一款茶通过品鉴后,呈现的是品茶人心的细密与觉知。细察“三口”为品的汉字造字,从中似乎能悟到:品,不能快,要慢,要静,要细细品饮。俗话说,慢慢来,急不得。慢慢,则来,急,则不得。慢慢地品饮,心方能静下来,心静下来了,方能清楚地辨别、敏锐地觉知。品茶不仅让人心静,让人心细,让人提高觉照力,更能如实观照心在当下的状态。“以茶显心”,显出心的清明,显出心的辨察。故说茶者察也。

茶,无好坏之别,只有与自己的身心是否相契:体寒之人,再好的绿茶亦不能多饮;身有疾病之时,友人赠送再贵的茶,医生也会嘱咐你少饮为妙。

茶有多种,各有性格和等级之分。有的沉厚朴实,有的轻松飘逸,如行云流水。口味不同,对好茶标准有异,只可以体会,不可以言传。

所以,品鉴任何茶,其实是在观照内心。

品茶即参禅  

茶和禅在佛门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即通过茶去领悟禅之境,据说,提出“禅茶一味”之说的是圆悟克勤禅师。

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开禧年间,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在禅宗寺院,专门设有与茶相关的职司或术语。如,茶头—禅刹中掌茶的人,以僧或行者充当;茶鼓—禅刹于祖忌进献茶汤时,或举行茶礼时所鸣之鼓;茶汤——禅刹中每日晨间供奉在佛、祖之前的煎茶;茶礼—禅刹中以茶相款待的某些礼仪。

禅林里最有名的莫过于赵州从谂和尚“吃茶去”公案,后世茶人将茶称为“赵州茶”即源于此公案。《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为这则公案作注解者不计其数,但最基本的是告诉我们:禅是要去亲身体验的,禅是要到生活中实践的,禅是要在当下参究的。

禅刹中的茗饮方式与礼仪相融和,“礼法之茶”不只是寺院之仪规,同时也是一种修行。随着中国禅法的东渡,于镰仓时代传入日本,不久即广行于日本民间,至室町末期形成“茶道”。

南都称名寺的村田珠光被奉为日本“茶道”鼻祖,尝参禅于大德寺一休宗纯。之后,界(地名)的武野绍鸥继珠光的传承,将茶道由界传到京都。至绍鸥门下千利休时,茶道已在京都确立了根据点。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禅也主静,坐禅时的调五事(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为静心而设。

那么,究竟“禅与茶”是如何 “一味”的?要清楚“禅茶一味”的旨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禅。

要是问寺院里的僧人什么是禅,兴许你会听到“麻三斤”、“庭前柏树子”、“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也可能会像赵州和尚那样请你也“吃茶去”。对于不太了解禅门的人来说,这无疑让人不可思议。

其实,这与禅的滥觞“拈花微笑”有关。经典记载,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起一支金色波罗花示众。百万人天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此公案为禅的源头,禅的特色—“以心传心”之据也源于此。

禅,非能用语言表达得出来,它已离开了文字层面,是“离言绝相”的;禅本体,亦复如是。但是,综观禅宗史,关于禅的典籍汗牛充栋。禅虽 “不立文字”,但亦 “不离文字”。倘若说,禅是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那么,这些文字便是标示月亮的那个指头;文字是指头,不是月亮。所以,经上云“因指见月,得月亡指”。

那么,究竟什么是禅,抑或禅是什么?这时,不妨泡上一杯澄碧清香的赵州茶,让心灵归于沉静,自得一份沁人心脾,一份意境开阔,一份禅悦感悟。

当代“生活禅”倡导者净慧长老说过,禅,首先是一种境界。既然是境界,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杯茶汤,泡茶的人,再用心泡,再如何讲述这款茶的韵味,也要品茶的人亲自去品尝,在细细的品尝之中,体会茶汤的色香味以及韵致,从品茶的形式中感受一种意境—无法用语言完全准确地表达,但它却落实在当下。

其次,禅又是一种受用、是一种体验。画饼不能充饥,慕鱼不如结网,禅的受用与体验,唯行者有、证者得。终日喝茶的人,不能只品尝他人泡的茶,要泡出自己适口的茶,唯自己动手。品茶与泡茶同是体验,却有不同的受用,经过自己亲手执壶冲瀹,真正能体会泡茶中的奥妙。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的弟子丰臣秀吉作一诗云:“触汲心深处,方知为茶道。”唐朝一位尼师有一首偈语:“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倘若没有尽日寻春的体验,是不会有春在枝头的感悟。

第三,禅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佛教有一句话叫“黄叶止啼”,如来为度众生之方便言说:“如婴儿啼哭时,父母以杨树之黄叶为金,予小儿以止其啼哭;然黄叶实非真金,乃父母之权便引设。”从本质上看,品茶参禅亦是方便之法。可是,大多数人不敢当下承担,不敢承认自己本来就是佛。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便让我们自己觉悟,找回迷失的佛性。

在吃茶品茗中让心回归本来灵明的清寂;让心回归当下,洞见我们原本具足的那个与佛一样的灵明觉性。吃饭的时候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喝茶,活在当下;每一刻都在当下,都活得非常饱满,活得非常有力量。

第四,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基本上谈不上具有禅的超然性、超脱性,大部分时光是在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中纠缠,谈不上生活的艺术。

然而,禅者的生活,那真是一种艺术。有一次探访终南山中一位隐居禅修者,我问他,你还有儿女之情么?他找来一张废报纸,用火点燃,然后宛然一笑。那种淡然的潇洒,令人真是难忘。

翻开禅门公案,哪个禅师不是潇洒自在的“行为艺术家”?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茶室的院子种满牵牛花,当丰臣秀吉慕名前来欣赏时,他却拔掉了所有的牵牛花,只在茶室里插上一朵,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艺术。如此禅意的生活,在品茶中都可以得到随性发挥,关键要看懂不懂禅。日本的茶道精神便是“以禅为魂”。

自古禅林有“茶具三德”之说:

其一,坐禅时可提神醒脑,令人通夜不眠;其二,满腹时可助人消食化腻;第三,不发(即抑制欲望),令人清心寡欲、心平气和。茶本身具有“降火、提神、解毒、消食、不发”等功效,正有助于禅人摄心入定,令参禅人静虑专注,达到心一境性。

历代禅寺均以茶为修身助道之佳品,也以品茶为修道悟道的一种方法。

在茶池盏畔面对世界时,提醒自己:要有感恩的心;

在面对不同的茶品、不同口味的茶客时,提醒自己:要有包容的心;

当我们有一泡好茶时,提醒自己:要有分享的心;

当我们以茶来成就事业时,提醒自己:要有结缘的心。

最后,以自己品茶参禅的一点体会与各位茶友分享——

皆说禅茶味,四字寻所宗。 

若欲得消息,举杯意自空。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