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六期生命之花 悦然开放
 

生命之花 悦然开放

褚亚玲

一、物欲如心头烈火  

我一直以为好强是一种好的品格,这意味着从小的时候,你就得努力让自己更强,更刻苦,更优秀。那么,更优秀意味着什么呢?年轻的时候是这样的标准:在单位里更成功一点,比别人多挣一点奖金,早点得到一个职位上的提升;做生意时,比别人多拿几个单子,年底盘账,就能发现账户上的数字更大一些;有出国机会的时候,能比别人更早争取到;能比别人买到更大的房子,比如别墅;能比别人拥有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比如名牌……我和人世中的一大群人曾经以为这是人生最大价值的实现。若干代人,若干人群,包括我,把自己丢入这个追求的过程中,犹如踏入一股洪流并被这洪流裹挟,从一开始的自愿加入到后来的身不由己,脚步沓沓,匆忙着,疲惫着,甚至有时委屈自己“装孙子”,为名为利为无尽头的物欲,焦灼,压力,心里不平静,在意别人的评价,为了所谓的“价值”放弃享受清风明月……把心变成物欲的乐土,快乐的牢狱,煎之熬之,苦之炼之。

就这样,二十年。回首看下来,所有这些,与自己的付出相比,竟然如此不值。我问自己,就这样一直下去吗?生命的光彩在哪里?内力外力纠结缠绕,永远没有尽头?许多原来那么在意的,原来是这么微小的事,而为了这一些小利,把自己的心灵烧灼成炭?

古语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永不满足——色、声、香、味、触,人希求物欲,物欲是直往无前的,不断地希求,苦恼就由此而生。如金钱,愈多愈好,希望成千上万的,真的有了百万千万,还是不满足,到底要怎样才满足呢?连自己也说不出来(自己以为多少就满足,到了多少,又不够了)。如事业,愈来愈发展,还要更发展,永远地想扩展。如学问,愈研究愈觉得不够。如权势,行政级别上,永远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人类的欲望,如口渴而饮盐水,愈渴愈饮,愈饮愈渴,永不能止。人心如奔马,前蹄才到地,后蹄又提起。脱缰之马,何时能停?世间的进步,可说靠了这股力量;可是这么一来,男女、老幼、贫富、智愚,在不断的渴望中,也在永久的忧苦中。

《新周刊》杂志曾做过一期有关成功的专题,指出现代社会的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在我看来,这里的三粒毒药实际上是两粒。如果将成功学与消费主义合二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症”,请自问,此症你有患否?

二、现代人的贪婪渊薮   

《佛说譬喻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著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烧燃此树。”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尔时世尊告言:“大王,旷野者,喻于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于异生;象喻无常;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于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尔时世尊重说颂曰:“旷野无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无常,井喻生死岸,树根喻于命,二鼠昼夜同,啮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蜂螫比邪思,火同于老病,毒龙方死苦。智者观斯事,象可厌生津,五欲心无著,方名解脱人。镇处无明海,常为死王驱,宁知恋声色,不乐离凡夫。”尔时胜光大王闻佛为说生死过患,得未曾有,深生厌离,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法义,我今顶戴!”佛言:“善哉善哉!大王,当如说行,勿为放逸。”

大象比喻无常,无常大鬼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我们只是暂时还没有被它抓到而已。井比喻生死,井边的树根比喻我们的命根;人人都想求生存,但人的命根是非常脆弱的,任何人的生命都不能长久,终究要死亡。白黑两只老鼠比喻白天和黑夜;老鼠一刻不停地啮咬树根,比喻生命在一念一念地损减;世间有说“天增岁月人增寿”,实际上,与其说人的寿命天天在增长,不如说天天在减少,无情的岁月正在不断地销蚀着生命。井边的四条毒蛇,比喻地、水、火、风四大;身体是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不调时就会生病,若四大分离人就会死亡。火比喻老、病,就像火烧掉树一样,衰老和疾病最终会摧毁生命。蜂蜜比喻五欲,蜂螫比喻邪思;人对于五欲的追求最终都会产生痛苦,就像被蜂螫一样。如果不断贪食这些“蜂蜜”,不知不觉地就会往下堕落,坠入痛苦的深渊。井底毒龙比喻死亡的结局,人人最终无法逃脱。

人们的贪欲和憎恨心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戾气,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到。你自己呢?为了物欲,你错过了什么?错过了和孩子一起长大,错过了和家人言笑晏晏的时光,错过了让心灵轻灵地飞翔,错过了嗅一嗅花香,错过了掬一把月光,错过了与良友煮一壶清茶,清谈,享受时光。

我曾经错过这些美好。我不想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命的温润与光华。

三、静享清风与明月  

1. 佛法是心之良药

佛法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通过戒定慧的修习,逐步净化烦恼,最终破除无明,就可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如《毗婆尸佛经》说:“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一大苦蕴而自不生。”佛法让我们拥有智慧、安祥、慈悲、忍辱、宽恕、无恨、精进、信心、惭愧。拥有了这些,就拥有了一切。

2. 约束我们的贪婪

人的物欲无穷无尽,但是可能满足人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当满足不了的时候,心中便产生不安及不愉快,出现心理问题,又影响身体的健康。要脱离欲望的痛苦,不是不断努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把欲望尽量减低,清除贪念。

“少欲知足”是一剂良药。得到时要能感到满足。凭自己的福力,合法的求得生活,不存过分的欲望,能够随遇而安。合法的得到什么,就是什么;多也好,少也好,不失望,不贪求。

从前释尊在世时,对佳肴珍馐的供养,固然欣然接受;三个月以马麦充饥,也照样恬然。外出时,在荒郊野外,席地而宿;到祇园,住庄严精舍,亦无分别心。佛的随缘而安,才是“少欲知足”的榜样。

在层层加码、步步升高的物质占有欲的驱使下,人们心力日益交瘁,沦为外物的奴隶,像吸毒上瘾一样难以摆脱。尤其当今时代,大多数人从幼年时代直到死亡,一直都处于这种外境的诱惑之中。无贪则清凉,众生往往会由于贪,因小失大。当你内心无贪时,就会感到清凉。

3. 何必执著虚幻物

人的生命是无常的,因此也更加稀有宝贵。在六道轮回的无限中,这一人身是非常稀有和珍贵的,应该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如同偈颂所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经讲:“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智慧的核心是通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只有将人自身身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重缘起观察清楚、洞达无余,我们的邪见才会破除,正知正见才能建立。反过来说,人之所以有邪见,就是因为不能深入缘起性空,仅仅看眼前的表象,不能看到背后的因缘。实际上,许多人往往不想去看,也不想去了解、接受和面对,而只计较些非常渺小的、甚至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事情。只有智慧才能解决内在的三毒,将“空”充实为智慧、清明的生命,赋生命以意义,赋生命以光辉。

4. 布施付出最快乐

近些年,听闻佛法后,物欲真的淡了。检视自己周围,才发现,有许多物,已经放置多年而从未碰过,它们只是以物的形式存在,蒙着寂寞,而毫无光彩。那么,我为什么不分享给需要它们的人呢?以欢喜的布施,广结善缘,把合适的物赠送给合适的、需要它的人,与人共享,与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我把衣物与书籍打包,寄到遥远的青海灾区;去采访赞皇县春蕾女童时,给她一些帮助;与朋友分享物质与精神的愉悦。遇到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与弱者,不旁观而施以援手。把自己感悟到的佛法的欢喜,传播给别人。在布施与付出的过程中,慢慢快乐起来。

生命的意义在觉醒。因此,我们应该猛然警醒,开始觉悟:你所执著的色身,不是永恒的。你所执著的爱人,不是永恒的。你所执著的金钱,也不是永恒的。你所执著的权势,不是永恒的。你所执著的得失,只是短暂的。你所执著的名利,只是过眼烟云。那么,世间何者方为我们真正的生命呢?智慧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安祥才是我们真正要寻找的,解脱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布施可使贫富不致于过份悬殊;穷困者得到救济,也不致陷于苦难,或引起诤乱。而布施者能养成损己利人的品格,就会减少物欲的过分追求。

5、保持心灵的轻安

保持内在的安祥,你就拥有真正的生命内核了,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

释迦太子成佛后,和所有沙门一样,都不可蓄留身外的财物,唯留三衣一钵,以行乞托钵为生。佛陀是以戒行代言教,无非是希望借比丘的生活,让众生明白欲望的深坑是根本无法用有形的物质所能填满的。快乐不是外来的享受能保持的,那只不过是心理的不平衡,如果是一个知足的人,甚至只要仲夏午后的一阵小雨,也会领受到满足的滋味,看到路旁一朵小花,也能捕捉到一份心旷神怡。吃一餐清洁的饭,也会珍惜生活的美好。帮别人消除一些烦恼,也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大乐大慧。这么多快乐,原来从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被我们无休无止的物欲遮盖了呵!

一粒尚未发芽的种子,会以为外壳与它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一旦其挣脱外壳而从泥土中钻出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它只是一间牢房罢了。同样,一个未开悟的人,就如同在睡梦无知中,懵懂不觉,在乱茫茫的众生里茫然行走,而不知下一步到哪里去,诱人的物欲,是生命的桎梏与束缚。正如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所讲过的:

有一头羊就有一头羊的痛苦,甚至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摆脱物欲的诱惑,放下身上太多的包袱,让生命轻轻松松地活一回,简单才自在。

禅家把生命看成一朵花。这在佛陀灵山法会“拈花微笑”的传法中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旨意就是每一个人要如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朵花开了一样。生活的本质不在与别人比较,争多争少,争高争低,不在于自己身边围拥了多少沉重而无知的物,这些物,偷走了我们的快乐与自在,还在那里嘲笑我们,嘲笑我们的愚痴与沉迷。让每一个人都像一朵花一样,开到明媚,在风中淡然摇曳,享受风与月,雨与露,享受鸟声啁啾与淙淙水流,体会生的悦乐。

人生至此,我才幡然领悟,当年那么在意的,至今想来是可笑的,在无谓的争夺上,我空度了多少年华,时光之花因之凋萎。如今,开启自己生命中本来就蕴藏的智慧,让生命的花温润地开放,自在地开放。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