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六期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禅七开示(六)
 

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禅七开示(六)

净慧

【接上期】

十四、放下 调柔 轻安 喜悦 

(2011年11月19日晚) 

各位禅友:

这几天来我们的禅堂有一种安祥、调柔的气氛,这说明大家开始进入禅修的状态;特别是出家众都精进起来,每次起香都来得很早,还有好几位都提前到禅堂里静坐。我们一定要将这种自觉修行的良好风气保持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一种传统,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形成僧团良好的道风。我们大家都要为寺院的道风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为养成僧格、融入僧团作出努力。这就是僧团学风建设、道风建设的根本要求。这样我们在禅修中就能慢慢体会到禅的特征,也就是禅的相状,也可以叫做禅相。初步的禅相大致有以下一些特征:放下、调柔、轻安、喜悦。我们在禅修中要从这些方面来检验自己每天的禅修,自问是否进入了禅的状态,是否生活在禅的状态中。

禅的第一个相状就是放下

正因为我们还有许多事情放不下,所以我们就要求放下。放下是每个修学佛法的人都必须要做到的一种修养功夫,只有放下了才能进入禅的状态,进入禅的氛围。要把所有放不下的东西都放下,不仅要放下对物质的过分追求,还要放下生活上的、思想上的、认识上的各种执著、分别、焦虑,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无形的精神锁链,不把这些东西放下,我们的心就会长期处在焦虑当中,处在渴求当中。各种人际关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产生过各不相同的作用,有积极的作用,有消极的作用,有好的作用,有坏的作用,不论它们曾产生过什么样的作用,都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要放下,放不下就会引起种种妄念。那些坏的事情对我们会产生不愉快的回忆,重一点还会引发愤怒,轻一点就会怀恨在心。不把这些东西放下,怎么能进入禅修?这些都是妄想,妄想就是记忆,一切的妄想以记忆为本。我们要从禅修的当下一念心当中,把过去的一切记忆彻底放下。只有放下了,我们才会轻松自在。放下后的身心表现就是无所求的状态,人处在无所求的状态下,自然就心安理得。放下以后我们的身心就可以轻松自在,平静安祥,惬意淡定,我们就能从渴求与焦虑中走出来。

禅的第二个相状就是调柔

通过放下,我们的身心就会变得调柔起来。“调”者调和,就是要让身心管束得住,不致散乱,听从指挥。“柔”者柔软,就是要让身心进入被动、弱化的状态。能听从安排,心平气和,而不是心烦气躁。身心调柔后,愤怒的心没有了,嗔恨的心没有了,是非人我的心淡化了。调是管理,柔是磨练。坚硬的皮革经过揉磨会变得非常柔软,那些刮磨得好的皮革制品,又柔又结实,怎么折揉都不会留下痕迹;而刮磨不到位的皮革制品则显得很硬,卷折会留下痕迹。身心调柔,既是禅修的过程,也是禅修状态的一种表现。

禅的第三个相状就是轻安

通过禅修,身心不再暴躁,意气调柔了,自然就会有轻安的表现。“轻”指身体的健康,“安”指心态的平和,身心安泰平和就是轻安。我们要训练自己过一种轻安的生活方式,做人做事要有轻安的艺术,待人接物要有轻安的心态。走路脚步要放轻放慢,说话声音要放低,语速要放慢,待人面部表情要放松,脸上要有发自内心的微笑。轻安和生活习惯有关,不暴饮暴食身体会轻安,不贪睡身体会轻安,不贪玩身体会轻安。轻安既是修禅的一种状态,也是修行人必须加强训练的禅修实践。轻安的人会长寿,轻安的人会有许多朋友,轻安的人会受人爱戴。行为粗放、脾气暴躁的人,走路急促,说话嗓门大,自然会少许多朋友。我们要在行、住、坐、卧当中训练轻安的修行方式。轻安是修行的成果,也是修行的一种训练。

禅的第四个相状就是喜悦

禅起源于微笑。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起一朵金莲花,百万人天罔措,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就在这微笑当中,产生了禅这个微妙的法门;就在这微笑当中,佛陀把正法眼藏传给迦叶尊者;就在这微笑当中,产生了传佛正法眼藏的重大使命,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要继续练习微笑,保持微笑,培养喜悦。这种喜悦不是看着顺心的事就喜悦,不是遇着好吃的就喜悦,也不是看到好友来了就喜悦。禅的喜悦是一种平等的喜悦,是无条件的喜悦,禅的喜悦是不分对象,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即使是遇到非常棘手的事,也能在微笑中淡定地处理。我们禅修的人天天都要保持喜悦的精神,保持喜悦的心态,欢喜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欢喜地面对每一分钟,欢喜地面对每一支香。能够喜悦了,这支香就会显得很短,就不会觉得腿疼,就不会觉得苦闷;有喜悦了,生活中的牢骚就会烟消云散,一切妄想执著、人我是非都会一笑了之。

这四种禅相说起来很轻巧,做起来非常艰难。要想成为修行人,要想成为生活禅的弘扬者、实践者,不管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努力去做,把这几个方面的禅修状态变成自己的生活现实、生活状态,让自己的生活逐步成为放下的生活、调柔的生活、轻安的生活、喜悦的生活,成为禅者的生活。

十五、禅如虚空,禅像大海 

(2011年11月20日晚) 

各位禅友:

禅相就是禅修的特征。放下、调柔、轻安、喜悦就是身心安乐自在。禅的境界不分内外,突破了一切局限。禅如虚空,无有一物,却不妨碍森罗万相的存在;禅像大海含藏一切,鱼龙虾鳖,无尽宝藏,尽在其中。禅既是真空,也是妙有,不局限在某一点上,它是无住的大智慧,是无念的大修行。《四十二章经》中屡次用“无念、无作、非修、非证”来描述这种大智慧。古代禅林祖师提倡的无念、无相法门,就是依据经论修行、开悟后的切身体验。放下、调柔、轻安、喜悦是初步的禅相,直至亲见本来面目,那时的禅相就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的境界。

我们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突破执著,突破局限性。执著就是一种局限性,执著就是二元对立,此是彼非、此善彼恶。烦恼就是从种种对立情绪当中产生的,不能突破这种心理障碍,不能突破二元对立的观点,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我们的烦恼就无法转化。佛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历代祖师的谆谆教导,就是要我们破执、显理,有了执著就不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了执著,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被扭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诸法实相,实相即无相,它是不可描述的,不管说它是,还是说它非,都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因为它既非是,也非非,既非善也非恶,它就是那样,如其本来,就连说一句“如其本来”也是多余的。事物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模样,那是无法描述的,只有通过破执显理,才能洞然明白一切事物原来如此。比如说某人肚子饿了,不管说得有多么难受,听的人不会有一点肚子饥饿的感觉,只有当事人自己才会感觉到肚子饿的难受劲。古人称开悟的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杯水是冷是热,是咸是淡,旁观者只能看到它是一杯水而已,只有亲尝者才能知其冷暖咸淡。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在真理面前语言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六祖大师讲:“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一切大乘经典都只是借助语言文字来描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的实质是不可思不可议的,只有亲证才能有所体会,亲证了才有受用。对于没有亲证的人来讲,还不能完全废除语言文字,还要利用语言文字。不借助语言文字,禅也就不能交流传播,禅就会成为不被人知的神秘现象。

佛教把包括我们个体生命在内的一切事物,分为体、相、用三个层面。佛教有些宗派只讲“体”和“用”,“相”被融入“用”中。如佛有法、报、应三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应身是用,从体显相,从相起用。究竟不二的真理是体,圆满无缺的功德是相,神用无边的作用是用。用这三个层面来说明一切事物的本质、现象和作用。不可言说的是诸法的实相理体,可言说的是其功能作用。

我们刚开始学习禅修时不要好高鹜远,必须脚踏实地去亲证、受用。好高鹜远就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笼子里,永远也跳不出来,永远不会有进步,不会有突破。在思想境界上要超越,不要被某些具体的差别思想所困扰,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使自己的身心处在自在无碍的状态之中。

从这几天禅修的状况来看,大家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提高,要好好保持这种劲头。我相信经过七十天的训练,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为将来更好地学修佛法树立信心,夯实基础,养成僧格、融入僧团,一辈子受用不尽。

十六、六和敬 

(2011年11月25晚) 

各位禅友:

第三个禅七已经过了两天,我因事外出了五天,听当家师说大家都坐得很好。这说明大家都有努力修行的自觉性,也说明了禅七规矩的重要性。俗话讲:“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佛教僧团能维持二千多年,其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团体都要强,其根本原因就是僧团坚持了“以戒为师”。“戒”就是规矩,就是制度,就是章法。佛教诞生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生活习俗虽各有不同,但各个国家僧团的根本戒律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根本戒律,全世界的佛教徒都一致奉行不违。

五戒是人类道德的共同要求,五戒是一种普世的道德原则,完全符合人类和谐共存的根本要求。有真理可追求,有戒律作保证,佛教才能经受历史的考验,一直流传到今天。世界各国的法律虽各有不同,其根本精神无非是规范人们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包括不吸食一切毒品),这些原则完全符合人类繁衍生存的根本利益和合理要求。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要使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大家就必须遵守几条共同的原则。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种,比国家的法律更为严格,如在家居士的八关斋戒、沙弥的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些都是在根本五戒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戒条,其根本精神都是要护持五戒,戒除杀、盗、淫、妄、酒五种恶行,维护清净的生活方式。戒律的精神要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寺院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是根据戒律的精神而制订,都是为持戒作保证。

佛教的修学总纲是戒、定、慧三学,“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由此衍生出八万四千法门。戒、定、慧三学是通向无漏圣果的阶梯和道路,依此修行就能证得涅槃圣果,出离生死轮回。虽然佛教的内容很丰富,有许许多多的宗派和法门,但都是以三学为总纲,三学中又以戒律为基础。古德以人体的三个主要部分比喻三学:戒为足、定为身、慧为目。戒为足,如人有两足能支撑身体行走;定为身,如人有身体方能有所依托,成就一切事业;慧为目,如人有双目能明了努力的方向。俗话讲“慧眼识英才”,我们的眼睛不仅是看别人是不是英才,最重要的是看准自己要走的方向,要走光明大道,不要走黑暗的路。三学是一个整体,方向要靠智慧来掌握,智慧要从禅定中产生,禅定要靠戒律来保证;有戒就会产生禅定,有禅定就会产生无漏的智慧,有无漏的智慧就可以证得涅槃。虽证涅槃而不住于涅槃,虽了生死而往返于生死途中,继续教化众生,这就是要长期地行菩萨道,救度众生,庄严福慧。
僧为众意,和合安居守戒,是为僧团,僧团以“六和敬”为共同生活的原则。六和敬者,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从和同敬爱出发,维护僧团的庄严道风,令正法久住,是“六和敬”的意义所在。六和者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六和敬是僧团组织的六条根本原则,能令僧团历久弥新,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自从佛陀时代制订了“六和敬”原则以来,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今天的僧团仍然依照六和敬的原则在运转。实际上,这六条原则对于社会团体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身、口、意、戒、见、利六个方面是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要素,其中既有精神方面的因素,也有物质方面的因素,所有社会团体的基本要素无非就是这些。

身和同住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居住的问题,就是说所有的人在地球上要各安其份,和合共住。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团体之间都要各守本份,都要和睦相处。我们的身体要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在过去,一个窑洞,几间茅蓬,几间小瓦房,就能遮风挡雨,人人各得其所;现在一栋大楼能住上几百户人家,如果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摩擦,那就不和合,不和合就难以共住。即使彼此之间互不往来,但许多公共设施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公共的制度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制度,都不爱护公共设施,大家就无法同居。所以身要和,我们才能居住在同一个空间,才能彼此相安无事。

口和无诤彼此之间出语不能伤人,都要说礼貌的语言、诚实的语言、信任的语言,要讲诚信,有承诺就要兑现,口和才能无诤。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有和乐诚信的语言,才会有和谐欢悦的人际关系。

意和同悦身口能否和合是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所以意要和。意就指思想,思想指挥行动。意和就是大家要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共住,故称为悦,大家有喜悦的心情才能和合,彼此相见都不高兴,内心里没有“和合”的要求,在行为、言语、观点、利益上就会有摩擦。意和就会喜悦,彼此从内心里欣赏对方、包容对方、感恩对方。意和是推动身、口、戒、见、利五和的根本。

戒和同修就是要遵守公共的法律和制度,在僧团中就是守持戒律。戒分止持和作持两个方面。对于善法我们要积极行动,称为作持;对于恶法我们要努力制止,称为止持。戒为一切善法所依,共同遵守戒规,创造和乐的团体组织,个体净化、社会和谐才有保障。

见和同解所谓见和同解者指和而不同,相互理解,彼此尊重。见者指观点,观点虽有分歧,但彼此相互尊重就能和合,也就是中国文化所说的求同存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于观点的分歧,要让实践来检验,让时间来见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知道谁对谁错。如果不能求同存异,争执不休,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众生根据自己的根性,选择相应的法门来断烦恼求解脱,十个人可能会有十个法门,并不能说哪个法门最究竟。“法无高下,对机者善;药无贵贱,对症者良。”人参最贵,不宜热症;甘草片虽贱,乃止咳良药。

利和同均这一项牵涉到物质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佛教针对当时印度社会物质条件、生活条件尚不丰富的情况,提出“利和同均”的分配原则,用平均的办法来处理物质利益问题。儒家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利益上不怕贫穷,就怕不平均,贫穷没有关系,如果贫富差距太大,就会产生社会矛盾,这与佛陀“利和同均”的主张很接近。今天社会的经济非常发达,物资非常丰富,我们僧团仍维持平民的生活水平,维持清贫的生活方式,沿袭着六和敬的精神,要求利和同均。“同均”并非指在分配上每个人所得的生活资源的份额完全相等,而是指根据各人的奉献和需求,安排适当的物资待遇,不应有特权阶层和特殊利益。比如大家都统一在斋堂用斋,有人只吃一个馒头就饱了,有人却要吃三四个馒头,数量虽然不等,但并不意味着不均。我们都在一堂吃饭,吃着同样的饭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食量和喜好各取所需,落实“利和同均”的原则。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僧团,必须遵守僧团的规章制度,其目的就是要贯彻同见、同行、同修、同证的原则。现在是第三个禅七,未来的时间还很长,我们一定要遵守禅堂坐香的作息时间,在一团和气之下,在法喜充满之中,圆满实现预期的禅七共修目的:提升信仰,巩固道心,养成僧格,融入僧团,振兴禅风,庄严道场。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