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五期“刘太保宗”诞生地——邢台天宁寺
 
河北禅宗古迹巡礼之五

“刘太保宗”诞生地

——邢台天宁寺

张志军

河北邢台,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南宫普彤寺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建筑,可谓名符其实的“神州第一佛塔”。

大教东来,至澄而盛。十六国时期,邢台称襄国,为后赵首都。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因佛图澄教化而信仰佛教,并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后赵境内建立佛寺达893所,盛况空前。因而,后赵襄国时期,是中国佛教的第一次发展高潮。

金元时期,邢台净土寺、开元寺、天宁寺三足鼎立,英才辈出,不但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华章,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一代宗师万松行秀出家于净土寺,他是中国曹洞宗中兴之祖,其佛学著述对此后的哲学有深远影响。元代大开元寺被列为皇家寺院,是曹洞宗最重要的祖庭。天宁寺僧子聪(刘秉忠),不但是元朝的开国元勋,而且是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元朝的典章官制、国号改元,乃至元上都、大都规划,皆出自他手。

天宁寺创建于唐朝初期。据清光绪三十一年《邢台县志》记载:“天宁寺,邑治西北隅,唐初建,为华池兰若。”因其与坐落在城内东北隅的开元寺保持在一条平行线上,故而民间称开元寺为“东大寺”、天宁寺为“西大寺”。华池兰若建成后,高僧驻锡,开坛讲经,佛事频繁,香火旺盛。因其环境优美,成为邢州信众礼佛、修行的好去处。为了给邢台祈安、给百姓祈福,天宁寺竖起了高4.5米的“尊胜陀罗尼经幢”。

 

邢台天宁寺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 

据刘慧达发表于《文物》1963年第5期之《河北邢台地上文物调查记》认定,邢台天宁寺陀罗尼经幢建于唐文宗大和六年至九年间(832-835),是我国有代表性的经幢建筑之一。

至北宋时期,华池兰若已经发展成邢州重要禅宗道场,香火旺盛,规模空前。政和年间(1111-1118),宋徽宗为华池兰若赐额“天宁万寿禅林”,从而,天宁寺成为邢州城内的又一座皇家敕建寺院。

中兴祖师虚照弘明 

宋金时期,河北中南部战乱不断。尤其是金朝末年,蒙古大军多次袭扰,导致邢州一带,“千里萧条,为之一空,郡城中才百余家,皆以土塞门,穴地出入”[注1]。规模宏伟、建筑精美的天宁寺也在劫难逃,在连年兵燹中备受摧残,僧众逃逸,经书散失,殿宇失修,道场荒废,“经丧乱,鞠为瓦砾”。蒙古窝阔台汗十年(1238),蒙古大军进驻了邢州城。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复杂局面,当时邢州的有识之士在“择时务所急者”治理的同时,也将重建天宁寺列为了“急务”。于是,由官方出面,请“大比丘”弘明虚照禅师来住持恢复这座禅宗道场。

弘明虚照(1195-1252),法名弘明(亦称“宏明”),自号虚照,俗姓申,辽州榆社县人(今山西榆社县)。

照禅师自幼颖悟过人,童贞入道,礼太原王山十方圆明禅院枝足禅师出家。王山枝足与万松行秀是师兄弟,皆是磁州大明寺雪岩慧满的弟子。他“授予经卷”,虚照“致力于学……日夜不息”。受具足戒后,枝足禅师鼓励他云水行脚,遍参诸方。虚照来到太行山仙岩寺,在德祥禅师座下参禅多年。仙岩德祥与王山枝足同门,亦是曹洞宗传人。一日,虚照闻敲磬之声,豁然有悟,得师印证。经过十年磨砺,仙岩德祥传法于虚照,成为曹洞宗第十五世传人。

得法后,弘明虚照云游燕京(今北京),止居于归义寺。蒙古窝阔台元年(1229),应同门之请,开法净土寺。十年(1238),奉官府之请重建邢台天宁寺。弘明虚照筚路蓝缕,多方募化,先后建起了山门、前殿、正殿、东西配殿,以及寮房库厨等附属设施。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虚照禅师修复了天宁寺“水殿”。

历史上,邢台是著名的泉城。“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邢台周围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泉竞涌,喷银吐玉,翻花斗艳。其数量之多,涌量之大,水质之佳,景色之美,冠绝北方。在古代邢州八景之中,有一半与泉水相关—达活名泉、柳溪春涨、鸳水灵井、玉泉夕照。从达活泉、野狐泉等发源的河水,注入城中洼地,形成了许多池塘。小桥流水,湖光山色,因而邢台也是一座堪与江南媲美的水城。

在邢台城西,西护城河之水通过西城墙的水关流入城内,并在城西形成了一个偌大的水塘,这股河水又通过北城墙的水关流回城北的河濠之中。天宁寺水殿,就是将佛殿建在了水塘之中。水塘植满莲花,水光潋滟,荷叶田田;清波荡漾,花香飘溢。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妙法莲华经》就是以莲花比喻佛的正法,所以佛菩萨的塑像都是端坐或站立于莲台之上。莲花花果同时,也就是在花朵孕育之时,莲台已在花蕾中形成,所以有三大特色: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而莲花簇拥着的天宁寺水殿,宛若仙境天宫一般。

在弘明虚照禅师主持下,天宁寺主体建筑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左右均衡对称,前后高低错落,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名闻遐迩的禅宗道场。

演法高登玉几峰,宏机堪复器之风。

不因北海鹏程远,争得西丘祖脉通。

一炬自焚龙脑钵,十虚都作锦熏笼。

向来曾读宸奎记,万古光辉日月同。

据《育王山志》与《普陀山志》载,这首诗偈,是虚照禅师写给元代日本留学僧释南堂的。据明和五年(1768)版《平安人物志》记载,释南堂是日本天龙寺(原历应寺)僧人,来华参学之时,与虚照禅师有过密切的往来。
蒙哥汗二年(1252)五月八日,虚照禅师世缘已尽,沐浴更衣,对弟子们说道:“四大无常,名为幻身,罢手便行,本无生灭。汝辈善后珍重。”言毕,提笔留偈:“两处住持,无法可说,打破虚空,一轮明月。”写完,趺坐而寂。
弘明虚照禅师示寂后,“三日光相绕室,荼毗得舍利百颗”。其弟子子聪(刘秉忠)奏请皇帝忽必烈,“迁舍利于天宁,赙赠殷重为起塔之费,其于知己以云报也”。于是,在天宁寺大殿北侧建立“虚照禅师舍利塔”。

1935年梁思成考察邢台天宁寺虚照禅师舍利塔 
邢台天宁寺虚照禅师舍利塔 刘敦桢1936年摄 

这座舍利塔塔基为双层须弥座,平面呈六角形,塔身通高十多米。1935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到邢台,对邢台保留的古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和测量,他在其所著《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说:

“邢台天宁寺塔在河北邢台,其下第一层塔身以下,与其他辽塔相同,其上但出迭涩檐三重,而顶上乃以类似喇嘛之窣堵波为刹。河北房山县云居寺北塔,蓟县观音寺白塔,易县双塔庵西塔,皆属此型,亦辽代所特有之塔型也。”

据说,这座塔上曾经刻有刘秉忠(子聪)留下的几句谶语:“东一箭,西一箭,一锅金银无人见。要相见,铁牛犁地,秃妮子送饭。”因其字句隐晦,至今不知其所云。

 

赵孟頫所书《虚照禅师塔铭》拓片(现保存于台湾) 

至元二十六年(1289),翰林大学士、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了由太常博士陈庭实所撰写的《大元顺德路大天宁禅寺虚照禅师明公塔铭》。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八月,天宁寺知事僧提领友吉等人将之刻碑,立于塔前。

此碑乃是名迹,堪为重宝,甚为珍贵。然而在清道光年间,不知何因断为两截,被人遗弃在寺外的荒草之中。十余年之后,邢台县令李方仪将之移回寺内,重新竖立在原处。道光十八年(1838)十月,原南和令段坍,与天宁寺僧刻石记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河北省保安处长张省,在邢台天宁寺后的空地,看到这通“至堪宝贵”的名碑“倾欹损坏”,长此风侵雨淋,字迹将要没灭。于是将情况反映给教育厅长李琴湘。李、张二人惋惜古物之湮没,随即筹集资金,将之移置县府前院。为了更好地保护,他二人与邢台当地士绅慷慨捐款,专门为之建了一座碑亭。可惜,这一名碑还是在文革动乱中被砸毁,现仅有拓片存于台湾。

缁衣丞相刘秉忠 

虚照禅师圆寂后,有弟子作铭曰:“猗虚照师,为古佛孙,出金刚窟,入不二门,法海舟航,僧门龙象,再世慧能。”

弘明虚照“嗣法门人子颜、子淇等,二十有八人,皆坚苦特立之士。洞上一宗,斯为盛焉。”[注2]其中,仲复子颜名重庙廷,被誉为一代宗匠。仲复子颜,别号虚舟,河北宁津人,俗姓杨。他在天宁寺礼虚照禅师落发,参悟得旨。元世祖忽必烈曾欲将其招之麾下,委以重任。他坚执不从,继承师父法席,开堂天宁寺。有僧来参,他退身便入,说:“外面有贼。”僧礼三拜,他回转身,顾视来僧说:“作贼人心虚,参堂去。”

仲复子颜圆寂后,元朝正奉大夫王思廉,为其撰写《天宁寺颜公提点碑》,立于天宁寺正殿之后。原邢台塔林,有颜公提点塔幢。

当然,虚照禅师最著名的弟子,乃是子聪—刘秉忠。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成吉思汗那些勇猛骠悍、崇尚武功的子孙,不但对中华文化、衣冠礼仪不甚了了,甚至不屑一顾。在那个时代,本来就生机匮乏的儒学不可避免地一蹶不振。蒙古人虽然信仰佛教,但他们崇奉的是藏传喇嘛教,流行于汉地的佛教宗派自然也陷入了低谷。故而,中华文化从唐宋辉煌步入了百年沉沦。

然而,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惨淡时代,却有一个人脱颖而出。他以高邈的道眼,独具的品格,广博的学识,飘逸的文风,融汇佛、道、儒三家,会通军事政治、宗教术数、文化艺术、天文地理……,以不可思议的智慧、无限宏阔的胸襟,赢得了忽必列的信服与尊重,进而极大影响了元朝的统治政策,为汉民族人民的生存、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元朝开国元勋、大元帝国总设计师、北京城规划建造者,著名政治家、元曲作家、诗人、建筑学家、曹洞宗传人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原名侃,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邢台县人[注3]。他自幼博览群书,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1220年邢州归降蒙古后,立都元帅府,刘秉忠的父亲刘润被推为副都统,后来升都统。武仙乱定,州帅署刘润为录事,将十三岁的刘秉忠作为人质入于帅府。他自小知书,所以很快崭露头角,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亲眷。

1236年,母亲的过世使得刘秉忠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三年丁忧期间,他对生命意义、对宇宙人生的真谛,进行了深入思索,所以他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注4]

1238年,二十三岁的刘秉忠辞去吏职,隐入武安山,草衣木食。他先入全真教,成了一名道士。然而,他随后发现,全真教之义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正当他苦闷彷徨之际,邢州天宁寺住持弘明虚照禅师派门人仲复子颜找到了他。于是,刘秉忠弃道为僧,依止虚照和尚参禅,得法名“子聪”。在虚照禅师的启发下,子聪(刘秉忠)力参有省,得到虚照禅师印可,出任天宁寺书记[注5]。

这一年秋天,邢州遭灾,虚照禅师携子聪向北就食,来到云中(今山西大同),遂留居南堂寺。在这里,子聪无书不读。因为禅修开悟而焕发出人之根本智慧,契入了宇宙人生真谛,所以他很快便精通了易学及宋代大儒邵雍的经世之书,乃至天文、地理、律历,无不通晓。这为他重新入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42年,临济宗高僧海云印简奉忽必烈之召赴漠北,路过云中,借居南堂寺,与子聪禅师相遇相识进而相知。子聪的博学、才识与慧根,都让海云印简惊叹,于是邀子聪同行。

在漠北,忽必烈向海云印简“问佛法大意”,子聪侍侧,代海云印简回答,应对称旨,“论天下事如指诸掌”,显示出博学多能,得到这位雄才大略的蒙古王子的赏识。海云南还,他被留在王府随时顾问,成为忽必烈最早的汉人谋士。

一个云游天涯的禅者,为什么要重新入世?一个慧眼通天的智者,为什么要帮异族谋取中原江山?

当时,蒙古、金国、南宋三大统治集团相互征伐,混战一团,人民长期遭受战争蹂躏,生灵涂炭。唯有结束南北之间的纷争与血战,尽快实现大一统,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使得“其父兄子弟,脱颠沛而就休养”[注6]。在这三股势力中,蒙古实力最强;而蒙古诸王,唯忽必烈“聪明神圣,才不世出,虚己受言,可大有为”[注7]。子聪是一位开悟的禅者,能洞悉其时节因缘,为了帮助忽必列接受汉文化改造,更为了减少杀戮,他毅然决然重返红尘,为忽必烈“捐身驰驱宣力”,实现国家大统一。

于是,学兼儒、释、道三家的子聪禅师,上“万言书”,提出借鉴中原封建王朝统治经验的建议。忽必烈对子聪禅师非常赏识,他的建言几乎全部“嘉纳”。

由于连年天灾人祸,子聪的故乡邢州民不聊生,百姓逃散。刘秉忠与张文谦一起向忽必烈推荐熟悉邢州情况的燕赵名士张耕和刘肃,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在邢州设立安抚司,派近侍脱兀脱带张耕和刘肃前往。从此,邢州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那时,凡忽必烈出征,必请子聪禅师随军参谋,“潜赞神机,孜孜匪懈”。1253年,忽必烈攻大理。大理城破后,发现了遣往大理招降的三位使者的尸体。按照蒙古统治者“祖宗之法,杀诏使者,城破必屠”[注8],子聪禅师反复劝勉,晓以利害,终于说服忽必烈下达了止杀令,大理人民赖以全活。此后,忽必烈渡江攻鄂,子聪每次都赞以不杀为德。忽必烈“各遣儒士相其役,禁戢军士,毋肆杀戮,毋焚烧庐舍”[注9]。无数中原军民因此而得以幸免于难。同时,子聪禅师的神机妙算,大政谋略,对尽快实现南北大统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256年,忽必烈为方便于统治中原地区,命子聪禅师在恒州东、滦河北岸的龙岗(今内蒙古多伦附近)兴建王城,三年竣工,命名开平。由于开平是忽必烈的“龙飞之地”,子聪又以精于占卜、术数著称,其术能“通神明”,故元代流传着他“借地于龙”、立铁幡竿以镇之的传说。果然,1257年7月,蒙哥汗死于攻宋战争中。诸王角逐大位,形势诡异,忽必烈正是利用开平城的地理优势,在子聪等谋士的严密策划下,即皇帝位。

《元史》本传说子聪禅师“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据《元史》记载,子聪“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他与世祖的关系是“情好日密,话必夜阑,如鱼得水,如虎在山”[注10]。甚至,连皇后向忽必烈进谏,也要借助子聪之言。

子聪禅师自从入忽必烈王府,二十多年来,一直以僧人的身份参谋军事政务,人们仍旧以他在邢台天宁寺掌书记的旧职,称他“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翰林承旨王鹗上疏,建议“还其衣冠,崇以显秩”。元世祖忽必烈欣然嘉纳,即日命有司备礼册,授为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诏命还俗,赐名“秉忠”。

从此,子聪禅师改名为“刘秉忠”。他虽然位极人臣,但仍然斋居素食,外穿官服,内著僧衣。至元六年(1269),刘秉忠奉旨与许衡等议定官制,其后元朝历代君主就以此为准。接着,刘秉忠又主持制定朝仪。他“稽诸古典,参以时宜”,主要参照唐《开元礼》斟酌损益,定为新制。这是对蒙古朝廷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蒙古人接受汉文化、保护汉文化、延续汉文化,意义重大。

至元八年(1271),刘秉忠等奏请建国号。自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蒙古”为国号,忽必烈即位后,其统治中心已经从大漠深处转移到了汉地,随着具有中原特色的新皇朝体制的逐步建立,需要一个与之相应的国号。刘秉忠认为,前代皇朝中,秦、汉是以兴起之地为名,隋、唐乃用始封之爵邑为号,而这样都不足以表示本朝之地域广阔,于是,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议国号为“大元”。忽必烈欣然采纳。

刘秉忠兼通儒、官、释、道四门,世间包罗万象的技艺,他无所不通。比如,他曾在邢台县西部紫金山书院专门培训人才,元代的大学者郭守敬、张易、王恂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他因材施教,使得这些人各自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农学家、天文学水利学家,他们对中国的天文、数学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姚枢曾经说刘秉忠“学际天人,道冠儒释”。忽必烈曾经对群臣说:“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刘秉忠不愧为伟大的设计师,他不但为元王朝设计了一系列的政治典章制度,而且还主持设计、建设了元大都——北京城。

燕京旧城经多年战乱,早已破败不堪。于是至元三年(1266),世祖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建造新都城。他选定旧城东北空旷之地为新城址,以《周礼·考工记》关于都城建设为指导思想,作了全面规划。次年动工,城垣、宗庙、衙署、坊市相继兴建。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城池由外城、皇城、宫城三套方城组成,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宫殿巍峨,寺庙雄伟,园圃美丽,街道宽敞,规模宏大,规划整齐。给水、排水系统科学,使漕运能直达大都城内。这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的首例。当时的元大都,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并奠立了近代北京城的雏形。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自此,中国元明清三代皆建都于此。

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大都宫阙建成。同年八月,刘秉忠去世。临终前,他索笔书偈曰:

吾不负世,世不负我。

吾之于世,如水中月,如空中花。

花沉月落,是个什么?咄。[注11]

刘秉忠死后,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有元一代,汉人有这样尊贵荣誉的,仅刘秉忠一人。

刘秉忠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杰出的禅宗大师,而且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元曲作家。他一生在天文、卜筮、数学、文学等方面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

刘太保宗 

根据《缁门世谱》载,曹洞宗第十五世传人弘明虚照,在中兴天宁寺之后别开生面,为自己的后世法系演派十六字:

弘子友可 福缘善庆

定慧圆明 永宗觉性

后来,因弘明虚照之徒子聪(刘秉忠)为元朝开国元勋,被封为太子太保,影响巨大,所以世人将曹洞宗这一支脉称之为“刘太保宗”。刘太保宗至无极明信禅师,复续一枝。派曰:

性能广达 妙用无方

蕴空实际 祖道崇昌

 

邢台开元寺、天宁寺塔林 

自从弘明虚照复建中兴,加之刘秉忠在朝野的重大影响,有元一代,邢台天宁寺如日中天,被尊为“大天宁寺”。邢台县悟思村云寿寺,即是天宁寺的下院之一。其后,天宁寺代有才俊,高僧辈出,仅圆寂高僧所建舍利塔,就有数十座,占地十数亩。

 

邢台天宁寺前殿 元代建筑 

明清两代,天宁寺都曾广集善资,大兴土木,但基本是在元代规模的基础上维持旧制。直至民国期间,天宁寺的建筑仍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院、虚照禅师舍利塔和陀罗尼经幢等建筑。然而,1949年之后,天宁寺僧人被遣散,建筑被土产公司占用。1963年,邢台从天宁寺移来白象塔,又从西门里搬来72座大菩萨像,建纳凉园公园(今历史文化公园)。民谣所谓“无影寺,白象塔,七十二座大菩萨”,即是指此。1966年,白象塔和72座大菩萨像被红卫兵破坏。

与此同时,天宁寺的虚照禅师舍利塔被拆,赵孟頫所书塔碑被砸,经幢被毁,塔林被炸,《重修水殿功德记》等众多碑刻也不知去向。1970年,天宁寺山门、正殿等被占用单位拆毁……

而今的天宁寺,仅余一座残破的前殿。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布置疏朗,普柏枋出头刻成海棠瓣式,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筑的特点。殿后门两侧抱鼓石,亦为元代遗物。这座佛殿是邢台仅存的一座元代建筑,其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在邢台绝无仅有。同时,这也是河北省目前仅存的元代建筑。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宁寺代表了邢台的历史,浓缩着邢台的辉煌,而且是广大邢台民众的精神寄托。随着人们对天宁寺文化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入,1989年邢台市政府批准天宁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前殿维修工程,也于2012年正式启动。

————————————————————————————————————————————————

注释:

[注1]元·宋子贞:《改邢州为顺德府记》,《古今图书集成》卷117《顺德道·艺文》。

[注2]《续指月录》卷八。

[注3]刘秉忠行状,见《续指月录》卷九、《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一、《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一、《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中国通史》第八卷。

[注4]《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

[注5]见《续指月录》卷八《顺德天宁弘明虚照禅师》,《卍续藏》第143册。有学者认为,刘秉忠乃海云印简法孙,嗣法临济宗。但据此记载以及邢台天宁寺的相关史料,其出家于曹洞宗祖庭天宁寺,剃度并得法于曹洞宗禅师弘明虚照,实为曹洞宗传人。

[注6]《元朝名臣事略》卷7《平章廉文正王》。

[注7]《牧庵集》卷15《姚枢神道碑》。

[注8]《牧庵集》卷18《提举太原盐使司徐君神道碑》。

[注9]《元文类》卷58《张文谦神道碑》。

[注10]姚枢:《祭文》,《藏春诗集》卷六《附录》。

[注11]《续指月录》卷九。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