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五期在生活中修行——明一法师带禅修后的分享
 

在生活中修行

——明一法师带禅修后的分享

牟木

明一师说:“缘分就是配额。缘,是条件;分,是额度。这额度都是有尽的,不是没完没了的。”

现在明一师一来北京,我就会尽量跟明一师争取点儿“配额”给归零瑜伽馆。每次明一师来归零带禅修结束后,我心里都是满载欢喜感恩,好像在最闷热的天气冲了个凉,身心都是通透、痛快的!修行的信心更坚定了。明一师说“胆大心细脸皮厚,精进勇猛不退却”,我们真不怕脸皮厚,但怕不精进。我们在慢慢把这一切融化成信心、愿力和行动,落实在生活里。

明一师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谈何容易?但这么坚持修行几年下来,终于明白:只管去做。当然不能完全做到,但纠结的时候,会有个警觉升起来。随着这些年自己练习瑜伽,开瑜伽馆,学习佛学,皈依三宝,禅修打坐,生活工作,面对困扰和烦恼,在每件事里多看自己的问题,多修整自己,多感恩别人,从身体到习气,确实是日渐好转呐!这修半天不见自己好,那谁愿意坚持呀!肯定是得利益,才会这么日复一日坚持下去。而且这利益还并非只是眼前的,随着时间的延续,这利益就一点一点发生在生活里。这几年不断对自己下功夫,从对信仰的怀疑到学习、省思和实践,在身边每位老师的引导下,慢慢明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道理。我今天不得不发自肺腑地说:学佛,简直是太靠谱的事儿啦!

明一师说:“其实戒律是在保护你。”从起初对佛教戒律的抵触和把戒律当成负担,慢慢地真正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并且受益。自然而然地遵守一些戒律,成为我们生活中自然的原则和行为方式,慢慢替换掉了陈年累月的旧习气。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没有被戒律所限制,反而更加顺利和谐了,自己的面相、心态在变平和,为人处事更多为对方着想,于是身边的人,慢慢也在改变,变得和善、开心、知足。几年下来,越来越感慨:学佛的利益真是太大啦。他在保护我们,不做不该做的事,少生烦恼,不结恶缘,不与人为怨,与人多点方便,多反思自己,多调整自己的心态。

佛教的智慧,教给我们如何如法的生活。他让我们知道了因果。有些事情,你会知道要怎么做,因为本该如此;有些事情知道不该做,因为本不该如此。当然,有时候管不住自己还是做了,那就自讨苦吃,自食其果,这是逃不掉的。我们谁没吃过这苦头呢?也正是在这其中,我们懂得了忏悔和反思,明白了道理,先苦后甜,也是好的。现在我明白了:佛教的戒律“五戒十善”不是在限制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制造不便,而是帮助我们提起正念和警觉,让我们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实麻烦真的都是自找的,谁都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只有你自己。

我越来越明白:原来所有的事儿,都是好事儿,即使痛苦和烦恼,也都是好事儿,都是一面镜子,照见了自己的贪恋、嗔恨和执著。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逆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才能去修正去改进,更加精进地修炼自心。

这样,生活能不好嘛!越来越和谐的景象,就是这么修来的。明白道理,就去实践;出了问题,就去反思和忏悔。修行,就是修整自己;修整自己,就是把多余的减去,露出本心。找回自己“觉的能力”。几次听明一师讲“觉的能力—佛教与科学”,这些年学习的那么多概念,好像一下子清晰了,原来没那么复杂!觉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每个生命都有。我们需要信仰,需要如法地依信仰去实修,才能把知识真正转化为智慧,鲜活地生活。

到底什么是学佛?明一师说:“把当下的每件事专注地做好,就是学佛。你要先把家务做好了,把家人照顾好了,把工作做好了,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再去打坐诵经,烧香拜佛。”我们豁然开朗,开始明白正确的知见和信念,有多重要!几次禅修后,归零瑜伽馆的很多伙伴开始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佛,想要皈依三宝。持一个正知见,真正做到净慧老和尚说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我们不仅需要活下来,更需要智慧地活着。禅修,起初是靠坚持的心,现在,已是生命本然的需要!感恩师父!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