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五期《黄檗禅师语录》导读(下)
 

《黄檗禅师语录》导读(下)

兀斋

【接上期】

二、无心合道 

(一)无心才能合道

由于即心即佛的心是指我们的圆觉心,从体上看,它离一切相,从它作为本觉的这一妙用来看,它是无为觉,平等觉,圆觉,所以,作为后天修行观照的始觉,也必须是无为的、平等的、包揽一切而不住一切的。无心合道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这就是“借位明功”。

即心即佛的心,生佛共具,犹如“水”,因迷悟不同,而有佛与众生的区别,犹如同样是水,而有清净的止水与咆哮的浊水、清澈的流水与坚硬的冰块之形式不同。前者从智的角度,有智与识的区别,后者从悲的角度,有无我与有我的区别。

从智与识的角度看佛心与众生心(表) 

佛 心 
众 生 心 
清净的止水(四智)
咆哮的浊水(八识)
能无为地如实照鉴万物
不能如实照鉴万物
对境不分别、不取舍,故无境风吹动

1、被内心分别攀缘外境所产生的境风吹动。分别执著就是使心水动荡咆哮的狂风。这个狂风来自内心。分别执著越强,风力越大,心水越混浊。

2、对外境不再分别取舍攀缘,保持无心而照、照而无心,境风自止,浊水自清。

3、水虽然不是一下子能静止下来,但只要风变小乃至停止,水自然而然就会静止。功夫就体现在这里:先是由频繁起风到偶尔起风,风由大变小,最后无风。功不唐捐,既要有信心,又要有长远心。

从无我与有我的角度看佛心与众生心(表)

佛 心 
众 生 心 
清澈流动的水
(无我的心,无碍的心)
冰块(有我的心,有碍的心)
能止渴和滋润万物
不能止渴和滋润万物
常处在无分别之慧日之光照中,不会结冰

1、念念处在分别取舍执著的冰冻的低温下,逐渐结成冰块。分别执著就是使本来流动的心水结成冰块的冰冻天气。这个冰冻的天气也来自内心。

2、通过无心觉照的慧日不断地温煦,冰块一点点地消融,终于也成为清澈流动的水。

3、冰块虽然不是一下子消融,但功夫在其中,先是让结冰的速度变慢,接着是融化的速度大于结冰的速度,接着是停止结冰,只融化,最后完全化成水。功不唐捐,既要有信心,又要有长远心。

上述两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无心合道、无心用功的奥妙。

(二)在日用中离一切分别取舍

大道(又称妙明真心)虽然是离一切相,超越二边,不可捉摸、不可言说,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它的妙用来体证它,这就是所谓的“借功明位”。

1、从宗门的角度来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待人接物,都是真心的妙用。

师(沩山)摘茶次,谓仰山云:“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山撼茶树。师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山云:“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山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云:“放子三十棒。”仰山云:“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阿谁吃?”师云:“放子三十棒。”

师(百丈)与沩山作务次,师问:“有火也无?”沩山云:“有。”师云:“在什么处?”沩山把一茎柴,吹过,与师。师接过云:“如虫蚀(咬蛀)木(如虫蛀木,自然成文,非虫子有意蛀成文字,乃无心而为也)。”

2、日用中,面对这一切,我们只要保持一颗不动的心,也就是“无心”,当下就已经与大道相应了。这就是黄檗禅师所提倡的“无心合道”之用功原则。

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长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虚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不用别求,有求皆苦。

黄檗禅师所说的“无心”有多方面的含义。

1、无心者不向外驰求寻觅

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按:凡夫易犯之过失),认境为心(按:修行人易犯之过失),是认贼为子。

只教你莫觅,觅便失却。如痴人山上叫一声,响从谷出,便走下山趁。及乎觅不得,又叫一声,山上响又应,亦走上山趁。如是千生万劫,只是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汝若无声,即无响。涅槃者无闻、无知、无声,绝迹、绝踪。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邻房也。

2、无心者无欣厌之心

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3、无心者于见闻觉知而不起心动念

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4、无心者不落思维知见

如今但识自心,息却思惟妄想,尘劳自然不生。净名云:“唯置一床,寝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缘都息,妄想歇灭,即是菩提。如今若心里纷纷不定,任你学到三乘四果、十地诸位,合杀只向凡圣中坐,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却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

此一心法体尽虚空、遍法界,名为诸佛理论。者(这)个法,岂是汝于言句上解得他!亦不是于一机一境上见得他。此意唯是默契得。者(这)一门名为无为法门,若欲会得,但知无心忽悟即得。若用心拟学取,即转远去。若无歧路心、一切取舍心,心如木石,始有学道分。

只教汝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无见,不落无边。不作凡见,不落凡边。不作圣见,不落圣边。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外道者,乐于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5、无心者二六时中任运无住,如痴兀人相似

如今但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亦无分别,亦无依倚,亦无住著,终日任运腾腾,如痴人相似。世人尽不识你,你亦不用教人识。不识之心如顽石头,都无缝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无著,如此始有少分相应。透得三界境过,名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为无漏智。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只是随意而生。经云“菩萨有意生身”是也。

但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无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

6、无心者不是枯木无记而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祖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若应缘之时,不可言其有无,正应之时,亦无踪迹。既知如此,如今但向无中栖泊,即是行诸佛路。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开示“即心即佛”和“无心合道”的过程中,黄檗禅师还谈到了与之相关的其他一些观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1、避免逃境安心

见地不透、功夫不上路的人,在面对心境互侵的现象时,往往会采取“逃境安心”的做法。实际上,这种用功方法仍然落在二边当中,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心,因而其心也不可能真正地得到安顿。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

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

2、不可把清净境界当作佛来执著

对于修禅的人而言,知见是悟道的一个最大也最难破除的障碍。知见一起,功夫即落入对境界的分别取舍当中,即落入有为当中。我们很多人对佛和解脱等等的理解,都是从清净境界上着眼的,认为清净的境界是佛,染浊的境界是凡夫,光明的境界是佛,暗昧的境界是凡夫,法喜充满的境界是佛,痛苦烦恼的境界是凡夫。实际上,从宗门的角度来看,佛和解脱不是某种特殊的清净境界,而是一种对待一切差别境界的态度,即能够透视诸法之虚幻性、平等无分别、无依无住、不动不摇的态度。在境界上起善恶、好坏、染净、是非之分别,全是心的妄想、心的妄动、心的迷失。关于这一点,黄檗禅师讲得很清楚:

本源清净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

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暗,但欲求悟,不爱烦恼无明,便道佛是觉、众生是妄;若作如是见解,百劫千生轮回六道,更无断绝。何以故?为谤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众生不暗,法无明暗故;佛且不强,众生且不弱,法无强弱故;佛且不智,众生且不愚,法无愚智故。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与众生,尽是汝作妄见。只为不识本心,谩作见解。才作佛见,便被佛障。才作众生见,便被众生障。作凡作圣、作净作秽等见,尽成其障,障汝心故,总成轮转,犹如漩猴放一捉一,无有歇期。一等是学直须无学,无凡无圣、无净无垢、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听汝学得三乘十二分教,有一切见解,总须舍却。……只是不起诸见,无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脱三界凡圣境域,始得名为出世佛。

3、何为真精进

一般人很容易把“精进”与“苦行”混为一谈。宗门下所说的“精进”,更强调心的无所求、无所得,无所住、无所守。

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才起心向外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外游,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无,即是佛道。问:若无心行此道,得否?师云:无心即便是行此道,更说什么得与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无一念,便是境忘心自灭,无复可追寻。

4、如何出三界

一般人把出三界理解为死后往生极乐世界。实际上,这是从事相上来说的。若从心性上讲,出三界就是当下于一切法不住不取。

问:如何是出三界?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如来出世,为破三有。若无一切心,三界亦非有。如一微尘破为百分,九十九分是无,一分是有,摩诃衍不能胜出;百分俱无,摩诃衍始能胜出。

5、触目是道

前面说过,一般人都习惯于用二边分别之思维来理解佛法,把佛与“清净境界”划上了等号。实际上,大道的根本在于“无住”,与六尘境界之染净、是非、善恶是没有关系的。换言之,对于一个悟道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大道之妙用,一切都是妙明真心,所谓“触目是道”就是这个意思。

如言前念是凡,后念是圣,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极也。据我禅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后念且不是圣;前念不是佛,后念不是众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举着一理,一切理皆然。见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

若见性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总是我之性净明体。故云:见色便见心,色心不异故。只为取相,作见闻觉知,去却前物始拟得见者,即堕二乘人中依通见解也。

6、无心与六度万行

黄檗禅师讲,悟道之要在于无心,其目的就是要证法身佛。而六度万行则属于教化利生方面的方便施设,成就的是圆满报身佛和应化身。对宗门而言,悟道见性,成就法身佛,是修行的首要任务。这是宗门与教下在当下修行目标上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悟在于心,非关六度万行。六度万行,尽是化门、接物、度生边事。设使菩提真如实际解脱法身,直至十地四果圣位,尽是度门,非关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诸度门中佛心第一。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从佛至祖,并不论别事,唯论一心,亦云一乘。……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但无生心动念、有无长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虚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不用别求,有求皆苦。设使恒沙劫数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所以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但识自心,无我无人,本来是佛。

虽然悟道之本在于无心,但无心并不是无所事事,也不是否定传统的礼佛念诵,个中的关键就是要贯彻《金刚经》所说的“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行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精神。《宛陵录》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师(黄檗禅师)在盐官会里,大中帝为沙弥。师于佛殿上礼佛,沙弥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师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常礼如是事。”沙弥云:“用礼何为?”师便掌。沙弥云:“太粗生!”师云:“者(这)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沙弥便走。

很显然,大中沙弥对无心无求的理解是落在二边当中,认为既然是无心无求,佛也就不用礼了,而黄檗禅师则超越于二边之外,无心与礼佛是圆融一体的,并没有任何矛盾。

证法身的关键在于无心而悟道。但是,当我们无心而行六度的时候,它不仅是在圆满报化身,同时也是在体证法身。所以,在因地修行中,六度万行也可以成为落实“无心合道”的福德因缘和实践方法。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