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 / 2012年度第四期 /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陈兵 |
佛学总结佛教徒修行的经验,具体阐述了修禅入定的心路历程、身心变化、定心的层次和种类以及检验标准,描绘了定心迥异于散心的奇妙功用,论述了修习禅定路途中的种种问题。这些内容,是佛教徒建立信仰的重要依据,修行的必要指针,对研究现代心理学甚少涉足的超常心理,及开发人类潜能,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一般说来,各种三昧的证得,必须循序渐进,经历由散而定、定心逐渐加深的进程,这一进程依各人的根器、机缘和修习的勤惰,长短千差,然不论迟速,所历路径皆有一致性。 一、由散入定的初步进程 关于初学修定,由散心渐入定境的阶梯,《六门教授习定论》依《阿含经》分为九个住心(心的状态): 1、初住(内住)。定少散多,乱心难制。修习者自觉杂念纷涌,有如奔腾的洪流,难以遏止,心所专注的境界,每每被杂念打断,或则昏沉瞌睡,难以振作。杂念的涌现,或由所专注的对象及周围的境物、声音的干扰而引起联想,或因心理上的不安或事务、工作的负担而自然生起,或因阿赖耶识中的积习而无端生起。这是多数人修禅定时必然遇到的困扰。然能自觉到杂念纷涌和昏沉沉没,不似常人虽然时常杂念纷涌而不自觉察,已经是自觉摄心的一种表现。 2、正念住(续住、等住)。杂念掉举逐渐被制服,系心于一境的正念成为主人,能数分钟乃至二三十分钟专注所缘境而不散不沉。但杂念仍然不时露头,此时定心,喻如涧溪流水,时隐时现。 3、覆审住(安住)。定力增长,专注所缘境片段入定的时间较前延长,虽然仍有散乱、沉没现起,而现起时能较快觉察,运用技巧及时对治,摄心还住所缘境。此时心态定多动少,基本安定,较前放松。 4、后别住(近住)。定力更增,接近于寂定,虽然仍有掉举、沉没生起,但较前能更快地觉察,及时摄心住所缘境。修习者自觉心如潭中之水,多时寂定不动,但有时还是会被散乱、昏沉之风吹动,不能离对治沉、散的干扰。 5、调柔住(调伏住、调顺)。散乱、调举、昏沉、沉没的干扰逐渐减少,可以在较长时间(半小时以上)专注所缘境而安然不动,尝到入定的甜头,因而自然形成修定的习惯,乐于打坐。 6、寂静住。沉、散已不再干扰定心,此时若贪著禅定所生喜乐而起分别,会由之生起散乱掉举,灭除对禅定喜乐的贪著分别,其心寂静不动。 7、降伏住(最极寂静住)。定力继续增长,能自主情绪,降伏所有已生、未生之烦恼妄念的干扰,定心更为寂静。 8、功用住(专注一境)。入座之初用意摄心,便能很快入定,于一座之中专注所缘,不令沉、散间断定心。 9、第九任运住(平等住、等引)。定力纯熟,入座后不须着意摄心,便能自然进入定境,心如止水无波,明净、寂静、恒久不动。这时已接近真正的正定,梵语曰三摩呬多(samāhita),意译“等引”,谓能引导心到达平等不动的定境。《成实论》名为“欲界定”或“电光定”、“欲心一境”。 天台宗依《成实论》等,将初禅正定之前的进程分为四位: 1、粗住。《摩诃止观》卷九描述说: 身端心摄,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然澄静,怗怗安隐,蹑蹑而入,其心在缘而不驰散。 随着心意的渐趋寂静,有“护身法”(一种自动调摄身体的力量)起,使身体自然端直,不仰不偻,不觉疼痛疲倦。 2、细住。定心泯泯转细,较前更为明净寂静。 3、欲界定。细住功夫增进,自觉心更深细,“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身如云如影,昭然明净,与定法相应,持心不动,怀抱净除,爽爽清冷,虽复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没有正定的诸功德。住此心中,可以连日不出,身体也不觉僵痛疲倦。 4、初禅未到地定。欲界定功夫增长,“泯然一转虚豁,不见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冏冏安隐”,即是接近于初禅的未到地定之相。此定超出了欲界,而尚未进入初禅。 初禅未到地定为证入初禅以上正定的基础,也是修观而发无漏慧所依的最低定心,属正奢摩他。《瑜伽师地论》卷三二说,证入正奢摩他时,“能引强盛易可觉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身轻安者,由风大(内气)来入,遍满充溢身中,除遣身粗重性,使身体轻健爽快。身轻安生起的先兆,是似乎感到头顶上沉重,然非不适。此盖相当于道教内丹所言“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的境界。心轻安,谓自觉轻松、安适、愉悦,自控情绪的力量大大增强,心不被烦恼、不安所扰乱。身心轻安初起时,令心踊跃、悦豫、欢喜,此后渐渐舒缓。 二、四禅八定 堪称为禅那的正定,是超越欲界的四色界禅、四无色界定,合称四禅四定或四禅八定。四禅八定是八个渐次升进的阶梯,八个阶梯之间又各有未到地定或中间定,八个阶梯的升进各自又可分为南传佛学所说遍作定、近行定、安止定三定。对证入四禅八定的身心变化、境界、标准,佛书中有相当详悉的描述,说法基本相同。 初禅未到地定定力增长,进入初禅的明显标志,是身体上发生的动、痒、凉、暖、涩、滑、轻、重等感觉,称“禅触”。各种禅触都使人感到愉快。初禅有五种功德(特性): 1、寻(觉),对所缘的境相和定中所生的感受有所思察。 2、伺(观),对所缘境及禅定觉受持续的、深度的思察。 3、喜(巴piti),因得禅定的快乐而欢喜。 4、乐(巴sukha),禅定使全身产生快感。 5、一心(巴ekaggata 心一境性、定),专注之境明现,无沉、散间断夹杂。 初禅定心中,鼻、舌二识不起,唯存眼、耳、触、意四识。此禅因有寻、伺的意识活动,有粗显的领受观察,故名“有寻有伺三昧”或“有觉有观三昧”。 超越初禅,进入初、二禅之间的未到地定,此定离寻,无粗显领受观察,但有微细的光明心领受观察,称“无寻有伺三昧”或“无觉有观三昧”。 二禅及其以上正定,眼、耳、触三识亦不生起,仅余意识,于一切法相无作意领受观察,从此以上,称“无寻无伺三昧”或“无觉无观三昧”。 二禅有四支功德:1、内净,止息了寻、伺的扰动,离语言概念的分别,心更为纯粹寂静,名为“默然”。2、喜,深心喜乐,这是二禅最显著的特征,故此禅又名“喜俱禅”。3、乐,绵绵常乐,此乐犹如泉水,从内心自然流出。4、一心,随着心的寂静,呼吸亦极其细微,若有若无,进入道教所说“胎息”,故曰“二禅息住”。 三禅有四支功德:1、舍,舍离二禅中喜心的扰动。2、念,谓能自然地牢记修习的要领,自觉调心,不沉不散,不贪著禅乐。3、乐,谓深心自然不断涌出极大的快乐,此乐为三界中乐之极致,为三禅最显著的特征,三禅因而名“乐俱禅”。4、一心(定),谓虽然受乐而不贪著,乐不能干扰寂然不动的定心。 四禅有四支功德:1、舍,谓舍离三禅中乐的扰动。2、念清净,谓舍尽乐等一切扰动,心纯净、清明至极。3、不苦不乐,谓远离苦乐等诸受的扰动。4、一心(定),谓定心湛然不动,犹如明镜无尘、止水无波。随意念的寂止,呼吸也完全停息。此禅被认为是最为寂静清明的定心,称“世间真实禅定”,是修习五神通及出世间慧观的最佳基础。 在四禅的基础上,继续进修,灭却身体存在的知觉,可进入四无色定。第一空无边处(空处)定,定中唯以意识见无边虚空,心摆脱了从来的物质身体束缚,有如笼破鸟飞,自在翱翔。 第二识无边处(识处)定,舍离前定中对无边虚空的分别,只见心识无量无边,过去、现在、未来的心识念念生灭不住。 第三无所有处(不用处)定,定中不见一切,心空无所依,诸念不起。随心识之极其寂静,身中诸脉及心脏之跳动也都停息。 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世间禅定的顶峰,故称“有(三界存在)顶定”。非(有)想,谓定中没有无所有处定以下的诸想;非无想,谓非如无想定、灭尽定,灭一切想,还有余一点能知之心似存非存,若有若无。 四禅八定的共同特征,是心识恒久专注于一境而不散动,即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也仍然有个“非想”为所缘境,既有所缘,便必有能缘的六、七二识,落入能缘所缘的二元对立,不能打破烦恼的根本我执尤其是第七末那识的俱生我执,不能超出有生灭、有生死的世间,故佛学将四禅八定皆判为“世间禅”。释迦牟尼出家后,先依从外道师修习世间禅,证入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发现“此中无有解脱之道”,于是舍弃世间禅而另辟蹊径。现代西方有人依印度教的禅法,证入各级禅定,其结论与当年的释迦牟尼一致。 三、出世间禅定的修证 佛教独擅的出世间禅,是由如实的正见为导,在世间禅定的基础上修观(毗婆舍那),或者直观心性而臻,也有多种境界、多个层次。 小乘佛学的出世间三昧,有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和受想灭尽定。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由以佛法正见观无常、苦、空、无我而证得。空三昧又名“空心三昧”,谓由观空而与空的本性相应,住于与空相应的定中。《杂阿含》卷二一第567经佛言: 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 无相三昧,又名“无相心三昧”,是观一切感知所得相的虚妄不实,舍离对一切相的分别忆念,住于与无相的本性相应的心中。前经佛言: 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 《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说由不思惟一切相及正思惟无相界,亦不执著无相界,而入无相三昧,“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 无作三昧又作“无愿三昧”,由观苦、空、无我,息灭心意的趋求、愿求,住于无所愿求、无所作为的心中。《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谓应先观无我而入空三昧,才能进入无愿三昧,“即所观空,无所希望,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 由修空、无相、无作三三昧,能获得空、无相、无作三种解脱,三三昧因称“三解脱门”。由三三昧的智慧力,可以安住于从初禅至灭尽定的任何一级定中而不执著于定,是为“定慧双运”或“奢摩他毗婆舍那双运转道”。
佛陀禅定像 受想灭尽定(梵nirodha-samāpatti),略称“灭尽定”、“灭定”、“灭受想定”、“灭正受”、“灭尽三昧”,一般说唯有依佛法修行至阿那含果及大乘六地菩萨以上的圣者方能入此定。据《清净道论》及《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证入灭尽定,须先入世间禅,一级级升进,至无所有处定或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出定,深观空、无相、无我,停息六识及其所属心所的一切活动,停息末那识的俱生我执,故名“灭尽”。《成唯识论》卷四引佛经云: 住灭尽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 这种定大概只有一与空性相应的第六识现量无分别心及阿赖耶识执持根身不死的作用,别无其它心识活动,与深度睡眠和四禅八定都不同。 从初禅起逐级升进,到证得灭尽定,凡历九级阶梯,称“九次第定”。证得九次第定的圣者反复练习,直到进退自如,能一摄心便很快由初禅一级级升进至灭尽定,从灭尽定一级级下降回初禅,有如狮子进退自如,称“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意谓反复练习而致。功夫更深,能超越九级阶梯直进直退,名“超越三昧”,又称“修禅”。《华严经·十地品》说,菩萨从第六地起能入灭尽定,第七地菩萨能念念入灭尽定,“亦念念起而不作证”,不住于灭尽定中“灰身灭智”,而从定中起心,发挥心性妙用,利乐众生。 由直接修观或参禅而悟实相,见到实相或心性之后,保任所见不乱不失,即是渐修、修定,这种定属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是渐进的进程,也可建立次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说,依观月轮而见心性的次第,为五种三昧: 1、刹那三昧,于刹那之间乃至短时间内观见满月之相,“譬如猕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止住”。 2、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虚蜜到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修习者初尝修定的甜头,得见实相之极少分,故名。 3、白缕三昧,谓凡夫的心自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所污染,黑暗不明,通过修定,“于多劫生死黑暗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喻如染黑布,于黑色中见一缕白线。 4、起伏三昧,定力未至纯熟,时进时退,起伏不定。 5、安住三昧,自如、恒久地安住于定中,“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定力与智慧不断增长,喻如有人在沙漠中跋涉,备受炎热焦渴之苦,其心渴乏,殆不能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及天酥陀等妙味食物,顿除热恼,身心泰然。于此定中远离障惑,发生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十地。 《占察善恶业报经》说,由思惟心性、离一切分别而修真如三昧,渐渐能超过四无色定境界,得“相似空三昧”;继续升进,灭受想行识的粗分别,入“心寂三昧”;继续用功,能入一行三昧,见佛无数,发相似无生法忍,住坚信住(当于菩萨初地)。《大日经疏》卷六说,在世间三昧的基础上,观察如梦幻等“十缘生句”,净除一切妄想戏论,与本来之空寂相应时,所入出世间三昧名“空三昧”。进而深观心性,观心不住相亦不住空,照见空与不空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斯时所入名“大空三昧”,住于此三昧,即得佛陀之无碍智,名为成佛。空三昧,当是证得人无我,大空三昧,当是证得法无我。 大乘菩萨所修的禅定名目极多,最为推尊的三昧是《大般若经》所举百八三昧中的首楞严(sura·gama)三昧,意译“健行三昧”、“勇健定”。《首楞严三昧经》称此定为十地菩萨及佛所入,列举其境界有修治心犹如虚空、观察现在众生之诸心、分别众生诸根之利钝、决定了知众生之因果等一百项,谓此三昧能摄一切禅定、神通、智慧,能伏一切魔,能断一切微细烦恼。《华严经·十定品》列举普光大三昧等十种大菩萨所修三昧,这十种大三昧,皆由与真如相应,在禅定中不仅现真如之体,而且现真如的相用,现法界所涵的无量世界、无量诸佛,得无量遍知一切的智慧和上事诸佛、下度众生的不思议功用。法界本具缘起无尽之理,在此大三昧中现为现实的事。这种大定,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境界,很难找到地球人类瑜伽行者能进入的记述。 |
|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
准印证号:JL01-0173 |
《禅》网络版/电子版
|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