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四期田向利在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2年5月19日)

河北省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

尊敬的传印长老、净慧长老, 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诸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齐聚牛城,出席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研讨会,旨在通过对禅文化的深入研讨和发掘,弘扬佛教义理、凝聚信众力量,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贡献力量。我应邀而来,赞叹随喜。首先,我代表省委统战部,向此次研讨会的隆重开幕,表示诚挚的祝贺!向传印长老和各位嘉宾莅临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

佛教虽兴起于印度,但在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会通融合,在教理、戒律、组织和仪轨等方面,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相适应,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就是佛法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奇葩,是“震旦有大乘气象”的最好印证。佛教,特别是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表明,无论宗教也好,文化也好,只有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民族、文化相融相通,随顺因缘、与时俱进,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也是佛法“缘起”理论所阐述的深刻道理。我们今天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主流价值有机结合,从而保证宗教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步。

禅文化是河北佛教的特色,在我国佛教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净慧长老的带领垂范下,河北佛教僧才荟萃、道风日臻,扶贫济困、弘法利生,悲智双运、发展喜人。特别是净慧长老提倡的生活禅,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生活与修行“不一不异”、“不落两边”、“打成一片”。我觉得,这是对人间佛教思想的伟大实践,既深深地契入佛陀的本怀,又探索出一条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

佛教是开放、包容的宗教,佛陀创教即以众生平等、和谐和睦为伦理主张。我们衷心地希望,河北佛教界在净慧长老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心态,奉献人生、觉悟人生,为经济建设凝心聚力、为社会和谐奉献智慧、为文化发展添砖加瓦、为对外开放广结善缘,纯洁道风,刻苦精进,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间佛教,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最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心康泰、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