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三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接上期】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保证出家人老有所养,现在也有一些比较开明的寺院,开始给常住的出家人上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一举措是非常明智的。但是,仅仅上保险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体系(包括硬件设施、专业的护工队伍建设、辅助的义工队伍培训、成熟而系统的服务内容设置)和管理制度作保障,恐怕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老病出家人的内心焦虑和恐慌。

因为,一方面,现在大多数寺院里的出家人数非常有限,而且法务活动非常繁忙,在这种情况下,要抽调出年轻出家人来长期照养老病僧人,恐怕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养老也不仅仅是一个“养老金”的问题,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保障体系,既包括物质生活上的保障,同时也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保障。目前,在我们国家,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的保障已经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精神生活方面的保障却仍然处在公众关注的视野之外。由于我们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对老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关注存在着缺失,所以很多老人退休之后,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精神上很抑郁、孤寂和空虚,没有人跟他们作心灵上的交流。

所以,在传统的丛林养老模式已经遭到了破坏的情况下,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徒自烦恼地去感慨丛林制度的衰落,或者一味谴责那些不安养老病僧人的寺院住持之失职。时代的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下来重新审视僧人的养老问题。商业时代极其发达的社会分工,或许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僧人的养老问题,属于整个社会养老问题的一部分。僧人的养老应当与普通社会公众的养老接轨,这恐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理论上讲,一对“独生子女”夫妇将来得承受至少赡养四个老人的压力,所以,越来越多的老人或正在步入老年的人们,开始对自己的晚景表示忧虑和恐惧。虽然我们的政府每年花费巨大的财力来试图建立和完善各种层次的“养老保险”,但是,这与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期待仍存在很大的距离。所以养老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作为佛教来说,在养老问题上,可以有所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佛教可以利用自身的信仰优势,依照佛法的精神,创建出一套完整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养老事业。这不仅可以解决出家人的养老需要,同时也可以帮助信众乃至普通公众解决养老问题。而且,这也是佛教回报社会、融入生活、普施教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比如,有条件的寺院,可以抽出或募集专项资金,开办专门的“佛教安养院”,招聘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护工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在安养院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护工人员原则上应当有信仰,懂专业,有爱心,安养院每月按劳付给他们薪水。

为了照顾好老人的精神生活,安养院同时要注意培养一大批具有菩萨道精神的义工队伍,鼓励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如周末、节假日、佛菩萨圣诞日),参与安养院里的心灵服务活动。

为了保证出家人的养老能落到实处、安养院的日常活动能够如理如法地进行,安养院可以由寺院直接领导。

安养院老人们的日常饮食起居、活动安排等等,都应当贯彻佛法的精神,按照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原则来组织,比如,提倡素食,每天组织诵经、抄经、念佛、经行、禅修,等等。

我相信,如果我们的佛教安养院在资金、硬件、人员队伍、管理制度、活动内容安排等等方面都有了保障,那么僧人的养老问题应该说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

更进一步,在保证出家人的养老前提下,佛教安养院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扩大服务范围,向社会延伸。比如,在家信众或者有缘的普通公众,如果他们也想进安养院的话,可以按照标准,收取相应的费用,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的子女减轻负担。

我觉得,成功的佛教安养院应该是老人的养老场所、心灵的交流场所、修行场所、临终关怀场所,同时也应该是老人的后代子孙接受再教育的场所,新发心的菩萨们行菩萨道、奉献爱心的场所。如果我们的佛教安养院能够做到这一点,让生活在里面的老人在物质和心灵上都能得到安顿,那么,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将是不可限量的。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