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二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最近在整理《高庵善悟禅师语录》的时候,深为高庵禅师的衲子情怀和高尚德行所感动,尤其是他对老病僧人的关怀,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亟需的。《禅林宝训》卷二记载:

高庵住云居,闻衲子病,移延寿堂,咨嗟叹息,如出诸己。朝夕问候,以至躬自煎煮,不尝不与食。或遇天气稍寒,拊其背曰:“衣不单乎?”或值时暑,察其色曰:“莫太热乎?”不幸不救,不问彼之有无,常住尽礼津送(安葬)。知事或他辞(借故推卸责任),师叱之曰:“昔百丈为老病者立常住。尔不病不死也?!”四方识者高其为人。及退云居,过天台,衲子相从者仅五十辈,间有不能往者,涕泣而别。盖其德感人如此。

针对当时少数丛林中存在着不照顾老病僧人的可悲现象,高庵禅师写了一篇《劝安老病僧文》,以警示天下的丛林住持,当不忘祖师立常住之初衷,其文如下:

贫道尝阅藏教,谛审佛意,不许比丘坐受无功之食,生懒堕心,起吾我见。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钵乞食,不择贵贱,心无高下,俾得福者一切均溥。后所称常住者,本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设,非少壮之徒可得而食。逮佛灭后,正法世中亦复如是。像季以来,中国禅林不废乞食,但推能者为之,所得利养,聚为招提,以安广众,遂辍逐日行乞之规也。今闻数刹住持,不识因果,不安老僧,背戾佛旨,削弱法门。苟不住院,老将安归?更不返思常住财物本为谁置,当推何心以合佛心,当推何行以合佛行。昔佛在日,或不赴请,留身精舍,遍巡僧房,看视老病,一一致问,一一办置,仍劝请诸比丘递相恭敬,随顺方便,去其嗔嫌。此调御师统理大众之楷模也。今之当代,恣用常住,资给口体,结托权贵,仍隔绝老者病者,众僧之物,掩为己有,佛心佛行浑无一也。悲夫!悲夫!古德云,“老僧乃山门之标榜也”。今之禅林,百僧之中无一老者,老而不纳;益之寿考之无补,反不如夭死。愿今当代,各遵佛语,绍隆祖位,安抚老病,常住有无,随宜供给,无使愚昧专权灭裂,致招来世短促之报。切宜加察!

过去,我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养老问题只是普通公众的问题,出家人中不存在这个问题。实际上,出家人也同样面临养老问题。高庵禅师生活在宋代,那个时候丛林中尚且存在着弃养老病僧人的现象,可以想见,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商业时代,就更不用说了。

过去寺院里的老病僧人之归养问题,依照“丛林清规”,全部由寺院常住来负责。高庵禅师认为,寺院常住之设,最初就是为了解决老病僧人的归养问题,后来随着乞食制度的废止,遂演变成为僧人修行办道和弘法利生的专用场所。不过,寺院作为僧人的养老道所的这一角色始终没有改变。所以,过去的丛林,一般都设有“延寿堂”、“安养堂”、“无常院”、“涅槃堂”等类似的堂口,专门负责老病僧人的生活起居和临终关怀。

但是,随着丛林制度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十方丛林”演变成了某一门某一派的“子孙庙”,加上僧团整体上戒律松驰、道风日下,丛林清规中有关安养老病僧人的制度在落实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明清以来,不少寺院干脆明目张胆地拒绝老病僧人挂单。另外,类似“某某寺院,某某僧人死了,直到尸体发臭,才被人发现”,这样的传闻也不少。这种摒弃老病僧人的现象,在众生福薄的末法时代,只怕会越来越严重。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