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2年度第二期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二)
 

辛卯年老祖寺冬季禅七开示(二)

净慧

【接上期】

三、珍惜因缘,直面挑战 

(2011年11月12日早) 

各位禅友:

这次一共要打十个禅七,共七十天,是年轻出家人初入佛门修行的一个起步阶段,是一场严酷的生命挑战,你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这个挑战,一定要精进勇猛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如果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一开始就有懈怠情绪,在这个挑战中肯定是一败涂地。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挑战就是对修行生活的不适应。坐下来妄想纷飞,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什么妄想都来了,甚至对选择出家这条路也会产生动摇。思想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都是很自然的,只要我们能正确面对,有一种不得成就誓不回头的决心,就能克服这些思想障碍。

第二个挑战就是生活的不适。老祖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香客很少,供养更少,买东西都要到20公里以外的山下,条件非常艰苦。大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出家人就是要过清贫的生活,就是要过平民化的生活。老祖寺的生活条件不能与四祖寺和柏林寺相比,更不能和那些城市里的寺院相比,这是清修道场,是艰苦的道场,是贫寒的道场,我们要有长期应战的思想准备。

第三个挑战就是山区气候寒冷潮湿。紫云山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太阳难得一见,特别是冬天的早晚都有一股阴冷之气,这对我们的身体无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考验。我们要以坚强的毅力,坚固的道心来回应挑战,要经得起考验。我们要利用这种环境打下良好的修道基础。老祖寺在2005年冬天开始入住出家人,到现在已经有了六年时光,直到今年才开始在宿舍和禅堂安装电暖。这么多年来大家冬天都是在寒风苦雨、冰天雪地中度过。住在这里的人也采取种种办法来适应环境,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比如出太阳了,就把衣服被褥搬出来晒晒。居住在山里的人多在阳光下活动,既能晾干衣服上的潮气,又能驱散身体的寒气,战胜了困难,身体反而更加健壮。老祖寺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只要来过这里的人都说这里是人间仙境,远离尘嚣,耳不闻鸡犬之声,也没有车马的喧乱。无丝竹管弦之乱耳,无红男绿女之迷目。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设备,清静优雅,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各位对这个道场要有难遭难遇之心,产生认同感和回归感,住下来才会身心安乐。

我们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不要有畏惧的心理,一定要坦然地面对它。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迎接挑战,一辈子都是在适应各种环境,人类就是在适应了生存的环境后,生命才得以延续下来。各位一定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精进勇猛地战胜种种困难。

佛陀教导我们要善于面对自己,要善于面对生活,要善于面对他人,要善于面对世界;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是佛教一个总的法门,是一个大法门。在以三学为总纲的指导之下,展开无量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以三学为纲,都要体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大方向。禅宗的法门特别重视对当下一念的把握,当下一念就能总持三学,净化身口意三业、息灭贪嗔痴三毒就能一步到位。由于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才会用各种法门慢慢地消除自己的业障。消除业障不是空洞的话,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

现在宿舍都安了电暖气,就不要再用其他的取暖设备,变压器的负荷量有限,超过负荷就会跳闸,严重的还会烧断保险丝,那就必须到山下请人来修理,那时不但是高的温度没有了,连较低的温度也没有了。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过量,过量了就会适得其反,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各位在使用电暖时一定要有节制,要听常住的安排,保证电压不超负荷,否则不仅自己无法取暖,还会影响到全寺大众的取暖。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时刻想到他人,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佛门的修养是无私无畏的大境界,是一种大格局,自私自利的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更难以达到佛门无私无畏的修行要求。我们要把自己的心量打开,不仅想到自己,更要想到他人。凡事都要有限度,过量的需求不但不利于身心健康,更会在冥冥中减损自己的福报。折福就会多灾多病,折福就会折寿,要想自己健康长寿,就要从奉献中培福修慧。

这里是生活禅的专修道场,生活禅的宗旨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觉悟人生中优化自身素质,在奉献人生中和谐自他关系。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号,都是可以实际操作的指导思想,是修生活禅的实际内涵。希望各位要特别地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选择,珍惜时节因缘,珍惜在此千年古刹清修的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这一切。佛在《涅槃经》中教诫我们:“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我们能将这四个第一变成生活的内容,变成修行的目标,我们就能够在无病中安心办道,在知足中自得其乐,在善友的帮助下不断进步,在涅槃的现证中得到无上的轻安和快乐。涅槃不是等到死亡时才能实现,只要心安下来了,功夫用纯熟了,我们就能获得现法涅槃,涅槃是时时可以接近、时时可以享受的精神境界,是时时可以现前的,希望我们珍惜眼前的这一切。

四、敬畏心和感恩心 

(2011年11月12日晚) 

各位禅友:

我们生存在宇宙大化之中,为人做事一要有敬畏之心,二要有感恩之心,这关系到我们个体生命的升华与群体生命的和谐。

所谓感恩心者,人生在世,从投胎到出生那刻起,我们的生命都是仗因托缘而存在,仗因托缘而成长,仗因托缘而成就,仗因托缘而分享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些财富或资源经过千万年的积累才形成,我们不仅要用感恩的心来分享,还要有回报的心,不仅自己享用,还要让子孙后代也能分享,因为这些财富或资源有的可再生,但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因缘法,因缘法产生一切,因缘法也消失一切,消失后再产生,产生后再消失,因果循环生生灭灭。在因缘法中,人的作用是关键,离开了人的生命,离开了人的劳动,离开了人的智慧,不仅因缘法的法则无从发现和认识,就连因缘法的存在是否有意义,也有待重新评价。佛陀发现了因缘法,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谛,这就是宇宙人生的大法则。因此我们要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同时更要感恩一切因缘的本身。

所谓敬畏心者,古人讲要敬天地畏鬼神。天地者就是生存的环境,鬼神者就是佛教讲的护法神。没有敬畏之心,没有秩序和规矩,这个世界就不能存在,国家就不能存在,民族就不能存在,寺院就不能存在,个人更不能存在,这一切的存在都是由于人类还有这一份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我们穿衣吃饭,睡觉洗漱,举足下脚,每时每刻都要心存敬畏。饮水时想到:“佛观一杯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拿起一杯水要有敬畏之心。兴足下步时想到:“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脚底下的众生是未来之佛,我们不可以伤害它,每一步都要走得踏踏实实,每一步都要想到足下有生命,举足下足都轻提轻放,轻轻的脚步不但是个人的文明修养,更充满对足下生命的敬畏之心。

有一本《毗尼日用》的书,根据出家人从早上睁眼起床,到晚上上床入睡一天的生活起居,配上《华严经·净行品》和其他经书的有关偈语和秘咒,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是每一个出家人都必须学习的一本书。“毗尼”者律仪,“日用”者就是把戒律的精神、敬畏的精神、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度众生的精神、成佛道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当中。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都与众生联系起来,都与自己度生成佛的愿望联系起来,将日常生活与菩提心结合起来,与慈悲之心结合起来,与敬畏之心结合起来,与感恩之心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修行的理念,在生活中具体修行,这就是生活禅。用生活禅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修行,指导我们的发心,那就是禅生活。修行不能离开了生活的日用事,离开了生活的修行是空泛的,是不着边际的空言。

今年冬天我将柏林寺、玉泉寺、四祖寺、开元寺所有的沙弥和行者都集中到老祖寺来打禅七,就是想要通过七十天的训练,让大家的身心真正调柔起来,真正像一个出家人,将来受完比丘大戒,五夏依师学习经律论,实践生活禅,再经过若干年的学习修持,就能担当弘法利生的重任。我们一定要时时提起敬畏和感恩之心,这样,做每一件事会一丝不苟,走路就是走路,不会东张西望打妄想。敲法器、打楗槌要有敬畏之心,还要有神圣之心,这一阵叫香打下去,不仅是大众的号令,提醒大家进禅堂,也是召集十方护法神王前来听闻佛法,护持修行者。护法神最清楚谁迟到谁早退,都一一登在各人的生死簿上和功过格上,做得好的人身体就会健康,做得差的就会像我这样,一年到头都生病。我们要向身体健康有道心的人学习,要向有敬畏心、感恩心和精进心的人学习。此时此刻护法神王就在我们身边执行任务,就在冥冥之中发挥作用。大家不要对此有怀疑,这是千经万论反复强调的事,在每部佛经的结尾,天龙八部一切鬼神都在佛陀面前发下宏誓大愿,只要是佛经所在之处,一定护持此经的流通,一定有护法神王护持读诵此经修持此经的人。凡是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这是每部佛经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国的每座寺院兴了又废,废了又兴,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这都是因为天龙八部护法神王在佛陀面前发下了大愿,要护持佛法永远流通,要护持佛法久住世间,要保护流传佛法的道场和寺院。不论在家出家,毁佛有罪过,赞佛有功德,恭敬三宝有大功德,轻慢三宝有罪过。佛菩萨是慈悲的,是没有分别心的,你骂他也好,批判他也好,都不会起嗔恨心。但护法神王有分别心,你要是辱骂三宝破坏佛法,恐怕就难得有好日子过,你要是恭敬三宝护持佛法,就万事吉祥。这些道理不是吓唬人的,是警告我们不要犯错误,要保护佛法。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经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寺院是传承佛教文化的场所,寺院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我们要知道培福修慧,要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知道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天龙八部、护法神王的护持和监督之下,千万不要放逸,千万不要随便,时时心存敬畏与感恩,否则的话护法神王一槌子砸下来,肯定是头破血流,粉身碎骨的。

五、打开神秘世界的大门 

(2011年11月13日早) 

各位禅友:

修行一定要趁年轻力壮的时候,年轻人精力充沛,气血旺盛,身体健康,这些都是修行的基础条件。我们身体有能量,修行才有基础,才有保证。古代印度的外道认为有身就有累,只有在身体上来折磨自己,使身体消失了,精神才会得到解脱。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以前,按照外道的法门六年修苦行没有什么结果,这才发现一味强调苦行是片面的观点,单纯吃苦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佛教讲身体与精神不二,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精神提不起来,精神的力量也发挥不出来。内在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正报的身心以依报的世界为依托,人的生命离开了外在的世界,就不能生存。佛家特别强调依正庄严,就是个体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都要庄严起来,庄严就是建设、美化、优化的意思,我们内在的身心世界要不断地优化、美化,外在的环境也要不断地优化、美化,依报和正报相互发生作用,相互地影响。大而至于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小而至于一个单位,乃至自己生活的小空间,都是和我们个体的生命紧密联系的外在环境,都是依报的范围。

外在的大环境要优化美化,我们居住的房间也要优化美化,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能促进我们的道心和修行。个人的房间一定要保持整洁卫生,衣物被褥一切用具都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我们要以敬畏之心、神圣之感来对待个人的房间,使它成为一个真正修行人居住的地方。个人居住的房间,不仅是个人的生活空间,同时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和我们住在一起,在护持和监督我们。不要以为私人的房间是私密的地方,对于有形有相的众生,个人的小房间可能是私密的,但对无形无相的护法神王来说,任何空间都不具有私密性。护法神王的身形是变化身,他们的活动是意识的活动,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的能量。个人的小房间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个道场,就是一个坛场,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缩影。实际上,在佛法的意义来说,任何宏观与微观的空间,都是如此,既是道场,也是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能体会到生命伟大的意义,体会到生命力量的不可思议,我们的修行就能进入到更深的层次,进入到每时每刻都与修行并存的状态。能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我们就能和无穷无尽的无形无相的生命力量融合在一起,我们就能和十方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法身融为一体,我们就不会孤立,就有力量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妄显真,去惑证真。我们时刻都有这种体会,修行本身就是一个神圣的过程,我们尽管还是肉眼凡胎,但在精神上已经得到提升,已经和神秘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心存敬畏,想到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法身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会有力量,就不会有在苦海中孤独地漂流的感觉,诸佛菩萨慈悲援救的手已经向我们伸出来,诸佛菩萨所驾的渡船就在身边,只要我们一念相应,就能坐上那条苦海慈航。

我们要和这些神秘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我们的个体生命投入到无穷无尽的神秘力量之中,我们的敬畏之情和感恩之心就会随时生起,这是千经万论告诉我们的修行经验,是一个修道人活生生的现实。当我们进入到这个神秘的世界时,生命就会有力量,就会从微不足道的一介凡愚变成与诸佛菩萨同在,具有无穷无尽力量的菩萨行者。修行就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发现自己的能量,发现自己无限的创造力,发现自己有无量无边的神通妙用。当我们进入到这个神秘的世界,你就再也不会孤独了,你就再也不会自卑了,你就再也不会痛苦了,你永远是一个面带微笑的人,永远是一个喜悦的人,永远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人。神秘的世界并不在遥远的地方,它就在当下,就在这一念之中,就在自己内心这方寸之地。《楞严经》云:“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世界,在一毫端上涌现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在一微尘之中常转无上妙法的轮子,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世界了,我们就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只是我们不能觉知而已,我们一旦回归本心,就能明明白白地看到这个世界。希望大家努力用功,就用这一呼一吸的方法,打开这个神秘世界的大门。

六、把握生命的当下 

(2011年11月13日晚) 

各位禅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一期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个阶段本身就是苦,在整个生命流程中,环境的改变,人事的迁流,感情的变化,内在身心与外在环境的种种逼恼煎熬,这些都是痛苦,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王侯将相,一辈子都处在无限的渴求当中,现实与希望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是求不得苦。人际交往中有种种好坏顺逆的因缘,不想见到的人总是冤家路窄,处处都能碰到,这就是怨憎会苦。自己情投意合的人,自己的父母、兄弟、儿女等,希望能团聚,却常常分离,分离时哭哭啼啼,满怀惆怅,这就是爱别离苦。我们内在的身心有种种的因缘变化,所生存的环境同样如此,春夏秋冬,暑往寒来,刚适应了春天的温暖,炎热的夏天又到了,秋高气爽正是赏月吟花的季节,可惜寒冷的冬天又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使自己不断地调整生活节奏,调整生活步伐。我们内在的身心感受到外在世界的生住异灭,刹那变化,影响到色受想行识五阴不断地交替变化,常常处于一种焦虑之中,就像火在燃烧一样,精神与物质的不停变化让身心如同焦灼一般,这就是五阴炽盛苦。

人生的现实无非就是这八苦交煎,总在逼恼着我们的生命,交替着使我们的生命受到熬煎。佛陀说法归纳了世出世间的四条真理,那就是四谛法门。世间两条真理就是有漏的苦果苦因,叫苦集二谛,出世间的两条真理就是无漏果无漏因,叫灭道二谛。“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佛法的基础,是佛法的支柱,大乘、小乘、如来禅、祖师禅、净土法门、密宗法门,一切佛法都离不开四圣谛。世间的两重因果中,苦是果,苦果从苦因而来,苦因就是集谛,由于业力所集而感受到这个苦果。出世间的两重因果中,灭就是涅槃,是出世间的果,道就是八正道,是出世间的因,要得到涅槃的圣果,必须修出世的八圣道。佛陀用四圣谛提醒我们认识世间的苦果苦因,知道出世间的乐果乐因,了解了苦果就要断掉苦因,这就叫知苦断集;知道涅槃的清凉自在,就要勤修八正道,到达涅槃的彼岸,这就叫慕灭修道。
渐教与顿教的差别就在于渐教的修行有次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一步步地走过来。顿教则在当下这一念中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一念相应一步到位,这是大善根、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得到的。过去的苦因感得现在的苦果,现在精进修道感得未来的涅槃圣果,要在当下这一念心当中圆满实现。顿教的法门不问过去,也不问未来,过去未来都是影子,不必去追问它研究它,重要的是当下一念。我们当下就生活在八苦交煎中,与其慢吞吞地研究来研究去,不如一步就跨出这个苦海。禅宗要我们当机立断,一步就跳出火坑,到达清凉的圣地。

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三世因果在当下一念之中,十方诸佛也在当下一念之中,个人的前身后世同样取决于当下这一念。我们生命的发展有四圣六凡十种选择,这是生命发展的十个方向,也是现实生命的十种存在的状态。我们现在身处在十法界中最关键的人法界,往上就是朝着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提升,往下就是朝着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六凡法界坠落。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取决于当下一念是怎样面对自己生命的选择,怎样面对生命当下的取舍,这是我们人道众生生命发展的两极。

我们懂得了当下一念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就要紧紧抓住当下这一念,不要悠悠忽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要漫不经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存在很脆弱也很宝贵,很短暂,人生在世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坐在家里也不见得安全。许多失命因缘并不提前打招呼,就在刹那之间发生,坐在家里也有天灾人祸,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顷刻之间就有可能被掩没在沙石巨浪之中。出门在外危险更大,开汽车、坐火车、乘飞机,甚至连步行都会遇到种种意外,在刹那之间可能发生生死两重天的悲剧。

希望各位重视生命存在的这一刻,也许下一刻失命因缘就到了,我们就与这个世界告别了,与佛法告别了,与一切善法善友告别了,不知道下辈子有没有因缘听闻佛法,有没有福德修行佛法。珍惜生命的当下,是修行路上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修行观察呼吸,呼吸就是生命的当下,呼吸的存在是生命当下的具体表现,呼吸不存在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我们利用作为生命特征的呼吸观照生命,来觉知呼吸,是最容易把握的一种修行法门,也是最亲切的一个法门。大家一定要在观察呼吸上下功夫,用这一法敲开神秘之门,敲开解脱之门,敲开佛国之门。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