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六期明尧《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九)
 

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九)

明尧

【接上期】

4、通过“正念工程”学会“正念生活”

“觉”和“转”是日常修行的两个关键。在这两者当中,觉又是第一位的。觉了之后,才能起正思维,才能转;如果没有了觉,转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培养我们当下的觉照能力是修行的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觉,又称“正念”,就是对自己的每一个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清清楚楚。

在生活中能够保持正念不失,才是有真修行的标志,而有没有神通、有没有感应则是枝末。正念的培养光靠座上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主要的功夫还得在日用中一点一点去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生处转熟,最后变成一种近乎本能的东西,也就是“事一心不乱”,到了那个时候,开悟只是因缘迟早而已。

出家人外缘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和清净,日常生活非常有规律,从上堂到过堂,从坐香到出坡,都有一整套完整的仪轨。这些仪轨非常缜密,将身口意三业都统一纳入觉照之中,只要天天能够随众而行,不断熏习,正念自然增长。在家众则不一样,要上班,要做生意,要照顾家庭生活,场景复杂,烦心的事情也格外多,可用于做佛事的成片时间太少,在这种向外驰求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仅靠偶尔才想起的次数极为有限的那点微弱的回光返照,是不足以让正念成片的。所以,在家人必须学会利用种种善巧方便,见缝插针,将无形的功夫纺织在有形的日常事务中。在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养成每天做定课的习惯。

在家人的定课,内容可以简短些,时间不必太长,但必须有,而且尽量不要间断。比如,早晨起床比普通人稍微早一点,静坐半个小时,再诵一篇短点的经文(如《心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或念十几分钟的圣号(如观音、地藏、弥陀,均可)。时间充裕,可多念一些,不充裕,就少念一些。晚上也诵一篇短经(如《金刚经》、《觉林菩萨偈》),再念十几分钟的圣号,之后静坐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不要小看这点功课,如果能够不间断地坚持几十年,其功效将是不可思议的。就当下而言,每天的早晚课,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有了这个提醒,白天要提起正念就容易多了。

二是养成正念生活的习惯。

所谓正念生活,就是做什么事情,都安住当下,处在觉照当中,不打妄想,心中闲闲无事。比如,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说话,不思考问题,注意咀嚼饭食的滋味;走路时,可以注意呼吸,或者随脚步一起一落,在心中化为佛号;说话时,注意反观,要让自己所吐出的每句话了了分明;开会的时候,别人讲话,你可以一边注意自己的呼吸,一边倾听。

经常回归和观照自己的呼吸,是一个非常方便同时又非常有效的提起正念的办法。它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合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而且不费力,也不影响他人。它可以把我们的心念从外驰的散乱中拉回当下,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体力。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像六个漏洞一样,我们生命的能量每天就是从这六个破口中不知不觉地泄漏掉,所以称“有漏色身”。回归正念的呼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暂时堵住这些漏洞。

大家都知道,净土法门中有个“十念法”,就是分别在白天十个不同的间隔大致相等的时间段里,各念十口气的佛号。这个方法,重要的不是每次念圣号有多少数量,而在于它贯穿在全天的生活当中,具有强大的提起正念的功能。虽然简单,一旦坚持下来了,在其他时间段里,要提起正念就容易多了。

为了更好地养成正念生活,我结合自己的修行体验,提出“正念工程”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工程是一个一个的,是具体可操作的;修习正念可以像做工程一样,从每一个生活场景中做起。先是一个一个的点,然后借这些点出现的机会,不断地强化它们,将它们一一扩大,连成线、变成面,最后达到“事一心不乱”。

正念工程之所以要选择从生活中的单元开始,一是任务具体明确,不空洞,二是每一个单元都有一定的时间长度,有一定的场景和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单元里,相对来说,保持正念比较容易,容易做到,不费力,能够增强我们的信心。

正念工程的具体做法是:

先把一天的生活,按照性质分成不同的单元,如早上起床、洗漱,可以作为一个单元;上厨房做早饭,是一个单元;吃饭,是一个单元;收拾碗筷、清理厨房,是一个单元;整理衣冠、准备上班,是一个单元;出门、走路、坐公交车、到单位,又是一个单元,如此等等。

然后,随时随地抓住每一个偶然出现的“修行”之念头,及时提醒自己,选取当下的生活单元,有意识地去做强化正念的练习—

(1)回归呼吸,凝神静气;

(2)安住当下,心行合一;

(3)心中无事,不起心动念;

(4)保持觉照,清清楚楚。

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在这个单元内,从开始到结束,尽量做到这四点。如果在这个单元内正念不失,那就趁正念还在,再提醒自己,把这个练习扩展到下一个单元,免得在单元转换时迷失了。

比如,早上醒来,刚一睁眼,如果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修行的念头,那就抓住它,然后提醒自己,把起床到洗漱这个单元当作强化正念的机会,并试图在这个单元内保持正念不失。如果做到了,那就趁正念尚在,再一次提醒自己,在接下来的上厨房做饭这一单元内,仍然保持正念不失。如此,一点一点地落实,一点一点地延展。

在同一个生活单元内,一般来说,当场景发生转换的时候,正念最容易丢失,所以,在转换场景之际,要趁正念尚在,特别提醒自己:“注意!准备转换场景!保持正念!”在单元与单元切换之际,也是如此。

单元练习结束后,可以反省一下:在这个单元中,失念的情况大致有多少,为什么会失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正念的力量,而评估的结果则是次要的。

在诸多的单元中,人际之间的交谈和应酬,最容易走失正念。我们可以把这个单元当作“特级工程”来对待。事先可以反复地提醒自己,要抓住眼下这个难得的“正念工程”,并观照自己的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接下来,在见面、打招呼、交谈、说话和倾听的整个过程,及每一个切换处,都要经常有意识地回归呼吸,借助呼吸之势,安住当下,保持观照。以后,每次遇到人际应酬的时候,都这样去做,久了,正念的力量自然增强。

修习“正念工程”的原则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充分把握住每一个不经意间冒出来的“修行”念头,这些念头就像黑暗中偶尔出现的一个一个的“亮点”,我们可以称它为“正念之点”。这些偶然出现的正念之点,开始的时候虽然力量非常弱小,稍纵即逝,但是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抓住每个正念之点出现的机会,在意念中提醒自己,把当下的生活单元作为强化正念的“正念工程”来利用,回归呼吸,安住当下,尽量把当下这个生活单元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一纳入觉照当中。如果走失了,说明工程暂时停止。一旦“正念之点”再次出现,就抓住它,接着做强化正念的练习。

“正念工程”一开始时,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指望自己一整天都能处在正念当中。开始时,只是要求自己把握住每一个自然出现的“正念之点”,然后借助这个亮点,在意念中提醒自己,把当下的生活单元当作强化正念的好机会。一般说来,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天当中偶然出现的正念之点是非常稀少的。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了这些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充分地做强化正念的练习,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发现:正念之点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且间隔也越来越短,与之相应的,我们中标的“正念工程”也越来越多。这样,慢慢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正念工程越多,正念之点出现得越频繁;正念之点出现得越频繁,相应的中标的“正念工程”也越多,正念的强化也越充分。这样一来,越提越频繁,越提越有力量,越提越自然,最好完全可以达到类似于本能的“无心”状态。那时,要把正念贯穿到整个日常生活当中去,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开悟见道的机率也会大大地提高。

以上是日常修行的四个要点。对于默照禅而言,这四个要点中,“安住当下,无心而照”是主,其他三个方面是伴,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设的方便。

三、略论默照禅的用功阶次

关于禅宗用功的阶次,明清以后有“三关”之说,所谓初关、重关、牢关。在此前,则有“黄龙三关”(黄龙常以三问拶人,曰:人人有个生缘,如何是汝生缘?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脚何似驴脚?)、“云门三句”(“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涵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若辩得出,有参学分;若辩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直得如此,更须知有全提时节。”)、洞山“三路”(鸟道、玄路、展手)、“四借”(借功明位,借位明功,借借不借借,全超不借借),等等说法。这些都是讲功夫的阶次。至于说三关和四位,究竟孰是孰非,我认为,只是开合不同,实质则是一致的。

关于禅修功夫的阶次,天童正觉禅师多有开示,如:

元元之本,冲而无像,动而有应。当须彻底觑破,孤峭峭,露堂堂,独灵灵,明历历,都未带一点子外缘,唤作单明时节。至如与万像同出同没,诸尘三昧起处,净如海印,转若盘珠,落落地遍一切,钉钉地非异缘,可谓独耀无私底时节。夜月出而水明,春风吹而花发,不假功用,自然圆具,因因缘缘,果果报报,在其间无分外底。更须知道,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宏智禅师广录》卷六)

仔细研读这些开示,不难发现,个中大体呈现为四个阶段,我把它总结为:单明一色,独脱照忘,转身起用,向上全超。

这种四分法,阶次比较明朗,既与华严四法界相应,同时又便于学人在功夫上把握。

“单明一色”,指观照的功夫纯熟,进入空明一色之境,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然不断能所,言思犹在,我见尚存。相当于事一心。

“独脱照忘”,是能所双亡,前后际断,言思路绝,照体独立,幽灵绝待,一切不染,无心而照,照而无心。相当于理一心。

“转身起用”,是不住空寂之体,转身入世,历境炼心,广修六度,随缘接引,圆满功德,偏正回互,如珠走盘,机转灵妙。相当于理事无碍。

“向上全超”,指不堕尊贵,异类中行,住无住处。相当于事事无碍。

与功夫的这四个阶次相应,其中隐藏着四种歧路或误区,修行人当避免落入:

单明一色之前,忌落在黑山鬼窟中,即落在色阴区宇,被坚固妄想所束缚,默多照少,或者弄光影、玩知见、扯葛藤。

单明一色之后,忌落在万里无云、青天白日处,即落在受阴区宇,被虚明妄想所束缚,耽著禅悦,不肯放舍。

(以上二病,最迷惑人,也最难打破。古人谓“巨龙常怖碧潭清”,又谓“莫守寒岩异草青,坐断白云宗不妙”,又谓“今人多抱不哭孩儿,打净洁球子,把缆放船,抱桥柱澡洗”等等,皆指此二病。)

透脱之后,忌坐在法身边,不能起大用,不能回到现实中来。

转身起用时,忌落在尊贵位中,不能忘功,不能“归无所得”,不能向异类中行,佛见、解脱见、涅槃见尚在。

关于这四个误区,云门文偃禅师也曾谈到过。他说:

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按:黑山鬼窟,住在色阴区宇,坚固妄想未破,黑漆桶,失照,弄光影),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按:单明一色,住在受阴区宇,虚明妄想未破,空无一物的光明境界)。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按:证得空性法身之后,执著于有所得,凡圣二边之见未断,不知向上一路),是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仔细点检来,有什么气息,亦是病(按:证得空性法身之后,不能起用,死水不藏龙)。(《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二)

这四种病虽然表现不同,但病根却是一个:皆因定慧不能等持、默照不能同步、定多慧少、默多照少所致。面对诸般禅病,我们不必另谋对治,只须以金刚慧剑挥之,“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金刚经》中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些都是我们治病的妙药、避免落入误区的良导。 (全文完)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