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四期信仰的力量与三皈五戒(一)
 

信仰的力量与三皈五戒(一)

(2010年7月25日下午于普贤阁)

明海

各位营员:

大家下午好!

每一次生活禅夏令营,我们都安排一个下午讲三皈五戒。三皈五戒其实是最难讲的,因为我负责组织这个夏令营,所以我就把最难讲的安排给自己讲。我希望今天下午的课能变成一种交流、一种探讨、一种互相的学习。在前面一部分,我先给大家随便讲讲,之后你们有什么疑惑可以提出来,我们讨论讨论。再到后面,你们决定要皈依的人留下来,其他人可以退出。

那天在斋堂我跟大家讲过,成为一个智慧的佛教徒,要参加一个有师父主持的三皈依的仪式。你们诸位都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你们做出这种选择都是很慎重的,经过了观察和思考,不是率尔为之的。这样的选择,实际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首先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意味着你从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变成了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从社会学的人群划分方式来看,从一边进入到另外一边了。在中国教育背景下的我们,对于宗教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力,以及信仰对我们人生的意义,了解得并不深刻。其实宗教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历史的影响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东方文明从中古世纪以来,先后出现过很多宗教,包括佛教。那么西方呢?我们都知道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基本上可以说西方世界就是神的世界和王的世界。王是政治,神是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很多国王,都要从梵蒂冈教皇那里得到他们王权的合法性。在那时候,如果得不到的话,他的政权还有问题。中世纪以后,西方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都知道,整个西方的哲学、艺术、道德伦理都跟西方的宗教分不开,都是从西方宗教发育出来的,乃至于近现代科学。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为人类贡献了两个东西,第一个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第二个就是在社会生活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民主,平等。这两个其实也离不开宗教。

宗教信仰在东方,有佛教、道教,有的人也把儒家当成一种宗教来看。还有中亚西亚这一带,像摩尼教、印度教,公元六世纪、七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对于整个亚洲的国家形态、国家制度的形成,对亚洲人的精神生活所发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近代以来,在上个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有一个时间段人们充满了信心,好像有一天我们终于能把大自然掌控了。所以在上个世纪初,曾经有人预言说,信仰宗教的人将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地减少。也有人用了很长时间做跟踪了解。到了上个世纪末90年代,1996年的时候,英国有一个组织做了一个全球宗教信仰状态调查,因为半个世纪前,他们预言过信仰宗教的人会减少,所以到上个世纪末,他们要检查一下,看看这个预言是不是实现了。他们检查以后,发现得到的结果是相反的。怎么相反呢?1996年他们调查的时候,全世界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地球总人口的82.3%,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这里插一句,在这个数据里面,好像不信仰宗教的人都在中国。中国信仰宗教的人又有多少?很少。中国不信仰宗教的人大概有十多亿,全世界不信仰宗教的人点出来大概都在这儿。那么不信仰宗教的人在中国究竟是不是个问题呢?有讨论的余地。因为中国在历史上,也未必就是信仰宗教的人占多数,为什么?如果你把儒家不当作宗教的话就可以这样讲。中国人有自己解决信仰问题的方法、途径。儒家就是一个典型,它是一个准宗教。

但是时光流转,情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看到在中国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是呈增长的趋势。最近时间的观察和调查,信仰佛教、信仰基督教的人都在增加。增加的原因是在最近的十多年来,我相信以中国的情况来说,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有关。改革开放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很多人有失落感、有压力。生活的不确定性、工作的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生活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今天我还精力充沛,明天到医院一查,癌症,癌肿瘤——生活的不确定性;今天我还在一个外资企业打工,月薪好几万,到明天突然被炒了——不确定;今天夫妻两个在一起还挺开心的,明天突然离婚了。同时,进入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过度地掠夺自然资源,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各种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使很多人产生一种末日情绪,这也会唤醒很多人的宗教信仰的需求。

从整个社会的人群来观察,通常我们可以看到,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的道德水准更高;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的生活一般相对比较稳定,因为这与他们思想情绪的稳定有关;有宗教信仰的人幸福的指数也会比较高。最近我看过一个报道,国外做过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结果发现在美国有很多佛教徒,他们发现佛教徒是最快乐的人。所以我们现在讨论这个宗教信仰的问题,因为在座的很多年轻朋友,我想,你们也许到了这个岁数,到了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就是思考信仰问题。我个人认为,信仰的需求是人类普遍的需求,信仰的问题是人生普遍的问题。解决这种需求,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也许除了宗教信仰之外,也有的人以其他的方式解决,但是以人类文化中的主流宗教信仰来解决自己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很明智的。

为什么说信仰是人生普遍的需求呢?这里就涉及到人生,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基本处境。信仰的需求是人类的终极需求。我们人有什么需求,我们有生物的需求,我们要吃饭、要喝水、要睡觉,要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需求;我们还有社会价值需求,我们要实现我们的价值,要安全,要得到承认,得到尊重;人还有一个比这些更深刻的需求——要找到生活最终的意义。这个最终的意义是可以回过头来回答前面那些需求的意义,它可以为前面的那些需求提供意义,可以回答前面那些活动所发出的为什么。我们通常会问:你为什么到柏林禅寺来呀?你为什么在学校好好学习呀?因为想找到好工作。为什么想找好工作呀?因为想有很好的收入。为什么想有很好的收入呀?为了生活物质上有保证,而且能找一个跟我匹配的人结婚成家。再问为什么,一直问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最后还缺一个东西,就是你做这一切事情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现在我给你们讲的时候好像蛮抽象的,也许你以为这个师父以前是学哲学的,现在在这里卖。其实并不抽象。当你去注意那些自杀的人,你就会发现我讲的不抽象。很多自杀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意义了,觉得活着没意思;再有当你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你就知道我说的不抽象。抑郁症患者其实是生命的动力系统出了问题,不过抑郁症的这个动力系统已经超出了精神范围,进入到神经范围,神经就是生理的,不光是心理的了,已经上升为脑部或者神经性的损伤、疾病了,这是比较严重的抑郁症;轻度的应该只是在认知系统上找不到意义,导致他生命的动力系统没有了,不想吃饭,甚至也不想睡觉,电话响了也不想接。为什么要接呀?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想理,为什么要理呢?去上班吧,为什么?这挺可怕的。你不要以为这是个思想问题,这个思想问题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会变成生理问题,会变成神经系统——我们有些人的生命活动离开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了。所以说虽然我没有什么调查数据,但我相信有正确宗教信仰的人得抑郁症的概率很小。为什么?因为他的生命动力系统,有一个心脏——我们的身体有心脏,我们的精神系统也要有个心脏,有个泵。信仰就成了我们精神系统一个强大的心脏,一个泵,动力泵,向我们的四肢输血。这里就是讲宗教信仰的力量。关于这一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昨天我们在大佛寺,很多人围着我问,今天有问题你们也可以问,可以讨论。

 

营员:对刚刚您讲的我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您说,如果有信仰,他的思想、情绪和生活都会比较稳定,但是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的话,社会上还有很多问题,如果社会上极大一部分人的思想都满足于社会的现状,对于这个社会的进步和一些改良、改革,还有国家的民主建设等等问题是不是会起不到积极作用?

第二个问题,我们大家都能感觉到大多数中国人对因果并不否认,都有所顾忌,但是又没有像一个宗教徒一样,把这当做一种信仰,大多数人都对这在思想上有疑惑,对这样的大多数人,大和尚有什么样的建议?

第三个问题刚刚您也提到,就是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对这一点一直都有很大争议,刚才您说儒家是一个准宗教,我想问一下,在您看来或者在佛教看来,怎样可以算是一个宗教,宗教最本质的东西应该如何定义?

 

明海大和尚:从第三个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讨论太多,因为这是有点学术性的。我们现在所讲的宗教概念,实际上是西方人划分的,儒家如果从宗教的功用角度来说,它就是宗教。功用的意思就是它解决了一些问题,解决人生在世的终极价值,价值的实现。但是从形态来说,我说它是准宗教,这还是有点西方思维的,就是按西方人归纳宗教的那几个基本元素来看,它不是十分具足的。但这不要紧,说它是或者不是都不要紧。

第一个问题,我总觉得好像我得到的结论跟你是相反的,就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的这种稳定性不仅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相反地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情绪暴躁,情绪失控,没有理性的思考,是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所以不要把这种稳定性理解为懒惰,什么都不干了,天天念阿弥陀佛,不上班。他以一种稳定的状态去生活工作,积极地作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社会才能真正进步。社会进步不是靠掀起一些争斗——造反,闹事,能够进步的。在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每一个个体的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总觉得你的那个因果关系好像正好可以相反的来看。

第二个问题我没听懂问题之所在,或者没觉得那是什么问题。

好了,我们现在进入到第二个题目,讲佛教信仰。

 

佛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宗教,今天它已经是世界性的宗教了,世界五大洲都有佛教徒,世界上的各种人种都有信佛的人,它已经从亚洲走向了全世界。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它有它的一些特性。在上个世纪中叶,中国就发生过有关佛教是什么的讨论。有一些知识分子说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学;有些人就说佛教不是哲学是宗教;有些人说佛教既是哲学也是宗教。像梁启超他们都参与过讨论。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帮助大家认识佛教。

佛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它。这四个方面就是信、解、行、证。信是信仰,解是理解,行是行动的行,证是证明的证。

一,信的层面,就是佛教作为宗教的一般性特征。这个一般性特征的信,在佛教这里仍然有它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首先是信任和信赖。我们知道佛教的历史是由释迦牟尼佛开创的,释迦牟尼佛是二千六百多年前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所讲的教导也是真实的记载,从佛陀时代到现在,追随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出家人和在家信徒两千多年来代代相延,代代相传没有间断,所以它有历史的真实性。在佛教这里,我们还能够看到作为宗教,它有很多信仰的符号,就是信仰要表达,需要有载体,信仰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要借助于一些媒介。两千多年前,佛教在印度,两千多年后到了中国、到了日本、到了欧洲,时间、空间上都有传播的问题。这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就需要载体。我们看到在佛教这里,信仰的符号、信仰的载体特别多。比如说汉地看到的佛教,大家第一个反应——寺院,就是那种建筑。有人跟我提议,说我们现在修寺院干嘛非要建成古代那样子的,不换一种建筑模式呢?他觉得不可思议。他讲得非常对,我也这样想,现在修寺院为什么像古代,不修成像21世纪的风格呢?但是在佛教这里,在宗教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它有一种历史的延续,历史相传的连续性。在这种延续性里面,你对一个符号做一种改变特别难。比如说在你家里有三个人,你们三个人之间见面问候举一下手,如果有一天你跟其他两个人说下次问候不举手,我们合掌,容易吗?很容易,因为只有三个人。但如果是一个大学几万人,大学里面流行一种见面举一下手的方式,有一天你突然说,以后我们见面都合掌,那就难了,那比三个人要难很多。对于宗教信仰载体的符号性的东西要改革的话,往往难度很大。这是寺院建筑,然后佛像,佛像在寺院里面,就是佛的符号化的表达,是我们信仰的表达,当然还有佛教的壁画,雕塑,各种法器。佛教有另外一个词叫像教,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佛教很重视运用各种媒介、各种外在的形像、载体来表达宗教的信仰内涵。在西藏,我们发现藏传佛教的符号更多,像更多,它就是一种表达的系统,它的各种像都有内涵的。在信仰的这个领域,我们看到有人在寺院里烧香、礼拜、还有祷告、许愿,这都属于信。在信的这一点上,佛教和其他宗教是一样的。

第二个就是解,到了解的这一层面,佛教就开始跟其他宗教不一样了。佛教不仅仅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佛教认为,信只是个门,由这个门进去以后,必须要改造我们的世界观,改变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世界观,就是理解层面、思维层面的。佛教的经典很多,乃是因为佛教是一个智慧的宗教。佛教的终极核心是智慧,智慧首先是建立在我们普通凡夫的学习认知能力上。注意啊,智慧并不神秘,你不要把智慧搞得很神秘,很玄妙。佛教讲的智慧是通过闻思修,闻就是听闻,学习、看书、听讲。思是思维、消化。修,只有到修这里才有点神秘性,那就是自己的体验了——解。净因法师做了一个比喻:佛教像个药铺,里面有治感冒的药、治头痛的药、治胃病的药,什么药都有。所以佛教的经典很多,这些经典里面广泛地讨论了涉及宇宙人生、涉及人生的幸福、快乐和痛苦的种种规律、修行的方法,这就是解。所以佛教是一个思想方法的宗教。佛教经典主要有三种文本,第一种是汉语系的文本,第二种是藏语系的文本,第三种是巴利语系的文本。巴利语系主要是在东南亚半岛,藏语系主要是在中国的藏区,现在也传播到西方。

在解的这个层面,我们会发现佛教经典中所讨论涉及的问题非常接近哲学,乃至于它所运用的一些语言名词很像哲学。为什么有人把佛教当成哲学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佛教跟一般的哲学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佛教的兴趣不在理论也不在哲学的见地,佛教的兴趣在于生命的体验、在于智慧的开发。所以理论只是工具,经典里面所讲的种种道理都只是工具,关键是让我们明白,让我们在明白的前提下去行动、去做。所以佛教在解的层面上,它的文化包容性就很大。佛教到了汉地以后,它在表述上能够吸收汉地本土文化的一些营养,像儒家的、道家的。

第三个是行,佛教里有一系列的修行方法,所有这些修行方法的根本点在于要转化我们的身心,提升我们的素质,开发我们内在的智慧。现在有一位高僧净空法师说佛教是教育,这样说也很正确,佛教很多方法都是自我教育或者教育其他人的方法。我们在寺院里拜佛其实也是一种教育、一种训练。经常拜佛的人,他的气质自然很柔和,他会有谦卑心,彬彬有礼,守规矩,这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还有,在寺院里,大家已经体验到过堂吃饭的方式,早晚念经等等,其实都是一些教育方法。你不要把佛教的教育方法搞得很神秘,其实你可以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佛教还有更系统的、可操作的训练心智的方法,比如这几天学的坐禅就是。这是行。佛教的行包括宗教的行持,也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持。佛教很重视把解和行统一起来,如果你只停留在解,那就是口头禅,是属于思想的,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身心的转化上。

第四个叫证,证明的证,证就是体验。体验有我们觉得很高深的,比如说开悟,高僧大德的高尚境界。其实每一个人学佛,每走一步都是体验,你每一天都离不开体验。到一定时候,那种高深的体验让我们证实了佛所讲话的真实性,所以叫证。

从信、解、行、证四方面,我们就能了解到佛教既重视信,也重视智慧,它是信和智统一的宗教;佛教重视解,解就是理论,更重视行,行就是实践,它是解和行并重的宗教;佛教有解和行的历史传承,也有修正体验的历史传承。这就在僧团中,有出家人这个专业的团队,在理论上研究,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体证,而这种体证的经验代代相传,有传承的连续性。(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