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三期人生的七种功德法财(四)
 

人生的七种功德法财(四)

明海

七、慧财

第七是“慧财”。“慧财”放到最后,事实上也是最重要的,叫智慧的财富。佛教里面,把智慧分成了闻、思、修三种。佛教有个词叫“般若智慧”,“般若”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在汉语里没有对应的词,勉强译为“大智慧”。佛教里讲的智慧,是指一定要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得有效率,把事情做好,而且还要给我们自己和别人都带来快乐和幸福。

佛教里把这种智慧分成三种:第一叫文字般若,第二叫观照般若,第三叫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前面所讲的闻——听闻,理论的、文字的。观照般若,观照什么?在自己的心中观照佛法的道理,观照自己的心。实相般若,什么叫实相?实相就是超越了一切对待,契入了宇宙人生的圆满。在这种圆满里面,没有对待,没有二边,超越了语言,那是一种契合,这叫实相。我们要由文字经过观照,最后体证到实相。我们看禅宗的很多书里,讲禅师们之间,往往一言半语,如赵州和尚说“吃茶去”,就开悟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体悟到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即实相智慧。在实相智慧这个层面,文字被超越了,因此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有学历的人,也不一定是有地位的人,也不一定是有钱的人。体悟到实相般若,人生就得到自在,得到解放。这是佛教的最后落脚点。佛教的最后落脚点就是让每个人自己体悟到实相智慧,成为一个自在、自由、独立的人,这个人其实也就是佛。他是明白的人,明白的人就是佛。佛是已经明白了的人,人是还没有明白的佛。佛教就是让我们做一个明白人,让我们活得明白,活得有意义。活的明白就要静观。活的有意义就要行动、要奉献,要奉献自己的生命,让他去燃烧,去发光,为社会、为他人。佛法的核心就是这些,由静观产生智慧,由行动产生福德,最后福慧圆满就是佛。

总 结

下面我们再重温一下这七种法财: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戒;第三个、第四个是惭和愧;第五个是闻;第六个是施;第七个是慧。我这个顺序是按照教科书上的顺序。我注意到了,这个顺序很有意思,头和尾,第一个是信,最后一个是智慧,以信开头,以智慧来结束。当你最后达到了实相智慧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其实就是一种信心,是一种完全信心的生活。所以证悟了实相智慧的人,有这样的对话:“师父,你还修行吗?”“修行啊。”“怎么修啊?”“饥来吃饭困来眠哪!”你看,就这样,他的生活就这样的,完全是自在的,完全没有造作的,超越一切对待的,完全是放松的。所以真正有了智慧的时候,表现出来就是一种信心。但是这种信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崇拜的迷信,而是一个见道了的证信、自信、智信。

打比方说,现在有个人跟你讲,南方有一个城市叫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特区。这个人是你朋友,你很相信他,说:“哦,我相信有。”接着他又拿一张图给你看,说过了这儿是广州,再过广州是深圳。你看了想:“哦,确实如此。”这相当于文字,有根据了嘛!那么深圳究竟什么样呢?你也不知道,也得去走哇。于是你从石家庄出发,坐火车,一路走过来,这相当于在观照过程中。最后到达深圳,确定深圳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时候,比较朋友跟你讲的,比较看地图时所得到的那个“信”,虽然同样是“信”,但是最后这个“信”不一样。也可以说,没有“信”了,“信”被超越了。也可以说是最高的“信”,你的心和你“信”的对象融为一体了。这时的“信”,它同时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明白!到了深圳以后就明白了,哦,深圳是这样的。信心、明白——你看,佛教就是这些,并不神秘。好,七种功德法财就讲到这儿,希望大家慢慢地去积累。 (全文完)

附:答疑

学员: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包括一些法师,非常重视《弟子规》,认为现在的佛教需要靠儒家的《弟子规》来落实。我想听听大和尚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明海大和尚: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也有很多关于做人的教导。因为佛教传到中国来,那时中国人的文化典章制度、哲学思想、人伦道德等等,都已非常成熟,特别是中国人有儒家思想作社会指导,“仁、义、理、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做人的思想都非常完备。所以,译到中国来的佛教典籍中,虽然也有关于做人的丰富理论,但是中国人却把它忽略了,而更重视出世间的成佛、求解脱那一部分。昨天我还动过念头,想给各位讲一部经,关于如何做人的,怎么交朋友等等,很精彩。在经典中,佛陀讲过应该怎样做丈夫,怎么做妻子,佛陀甚至也讲过:“你爱你老婆吗?”“爱!”“你想永远跟她在一起吗?”“是,生生世世。”“好!我告诉你怎么做,你们俩人才能永远在一起。”像这些内容,佛经里都有。这一部分内容,在汉传佛教中,因为有儒家,所以过去的人们没有太重视。现在我们也要重视这一部分。当然,《弟子规》等儒家的东西也是我们的资源。历史上,佛教跟儒家有些资源也是互通的。我们佛学院还讲过《弟子规》呢。这些都不是问题。

学员:刚才您说到心灵的无序是最大的浪费,佛有一颗有序的心。我想请大和尚,这个无序与有序,能不能深入地讲一下?谢谢。

明海大和尚:众生是颠倒的,是无序的。佛把众生的颠倒颠倒过来,扶正了,是有序的。佛教心理学里面对这些问题都有展开。如果有时间,你可以深入地学一学唯识宗的经典。比如,讲心理现象的《百法明门论》就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里面讲到的烦恼心所,就是指那些暗中损耗我们生命资源的诸多消极心理,如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毒素。佛教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消极的心理慢慢地转化过来。刚才讲的惭愧,则是我们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属于善心所。而无惭无愧、老子天下第一、“我总是对的”,等等,则是消极心理。把消极的心态转化成积极的心态,这就是修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行就是调整我们的心理秩序,从浅层到深层,从世界观到价值观。通过这种根本调整,可以把我们本有的智慧能量释放出来。

学员:我是一个对佛教了解很少的人,以前感觉很神秘,但是今天听到您这样一讲之后,尤其是您讲了行动这个内容以后,好像这个佛教跟世俗又很近。我想问的是,您讲的这些内容,是佛教本身就有的呢,还是您给它的一个发展?第二个,在我的印象里,有成就的大师,好像他们都是离现实世界很远的。如果要按照您刚才讲的要行动这一点,过去这些大师他们是不是没有行动?怎么解释他们的“行动”?

明海大和尚:第一个问题,我讲的并没有发展,那是佛教的本意。不过呢,就跟你到茶馆去喝茶一样,有的人爱喝普洱茶,有的人爱喝绿茶,有的人爱喝大红袍……都是茶,但是因为人们的口味不一样,所以有这个茶、那个茶,但是它们都是茶。佛法从释迦牟尼佛流出来,由于众生的根性、价值取向不一样,所以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小乘是偏于静观的,大乘是重于行动的。由于行动,所以它一定是开放性的、参与性的,它一定是面向众生的、面向社会的,它一定是担当的,这是大乘佛教的精神。行动,并不是我们发明的,只不过是用了这个词而已,都是佛教原来的那些意思,我只不过换了一个表述方式。

至于你所提到的历史上的高僧的情况,可分两点来看:

第一点,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高僧的行动咱们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是有很多行动的。如果他们没有行动的话,可能就没我们今天的文化了。以佛教文化来说,这么多的寺院,这么多的佛像,这么多的文献,它们是怎么来的呀?一定要有人写、有人创造啊。寺院要修建,需要募集社会资源,要组织,这些实际上都是大量的艰苦工作。谁出面做这些工作?一定是那些高僧在幕后组织。当然也有的高僧直接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战争的时候,他去化解战乱。甚至儒家有很多工作,都有和尚参与帮助,像宋明理学,因为和尚看得透啊。但是和尚看得透,却又不去取而代之,他知道儒家有他的不可替代性。这些高僧们的行动是默默无言的,有时候他不大说,做而不说。现在中国人脑子里的高僧,都是坐在那里把眼睛闭上。实际上,我们更提倡睁眼的佛教,行动的佛教。实际上很多高僧的眼睛可能是闭着的,但是他们比咱们看得还清楚。这是一个理解的问题,是智慧高低的问题。

第二点,也确实有一些高僧在深山里隐居。我相信这是一种职能的分工。有的偏于静观,偏于静观的人会让行动的人更有信心。而行动的人又会让静观的人更有成就感。“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深山里面静观的大师们、高僧们,虽然他们远离尘俗,但实际上,人间生活都围着他们在转,他们是社会的轴心!你看那个车轮的轴心,你看它动吗?它不动,它要是动的话,完了!但是轮子围着它转。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高僧,他们曾经是很多世间英雄豪杰的参谋和老师。所以,静观也是行动,它是行动的基础;它离不开行动,行动围绕它转。

学员:从您刚才的讲课当中,我才感悟到,概念的“信”和证悟到的“信”,是完全不同的。我现在,从概念上,我很信。但是,自我观照,好像又不是百分之百的信,因为偶尔还会冒出一些疑问:真的是这样吗?现在,我好像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应该通过行动去证,我应该做的就是这个。我想问一下大和尚,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给我?
明海大和尚:你的状态是正常的,我也在你的状态中。佛教里,你的这种疑是建设性的,这种疑恰恰推动了你去信。疑有破坏性的疑,破坏性的疑就是不了解、拒绝了解,出于封闭的心态。建设性的疑就是问为什么?就是为了求证。所以你的这个疑是对的,这正是佛教提倡的。而且这个疑的力量越大,未来你明白的越大、越深刻。所以佛教提倡疑。疑有建设性的功能,类似孔子讲的“困而知之”。孔子还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怕的是,人家一说什么,他就说“我懂了、我懂了”,其实他没有懂。你知道说,“这个我懂了,这个我没有懂,为什么是这样?我还要进一步了解。”这个样子最好,一旦你突破这些疑问,那时候你的明白就是真明白。

学员:《六祖坛经》里面有两句话,“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个“心平”和“行直”跟儒家的君子之美德是否有同样的道理?就是《大学》里面讲的“心正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吗?是不是有相通之处?
明海大和尚:六祖大师他是用一种生活语言在讲“心平行直”。“心平行直”是一个很生活化的语言,但是要落实到心态上,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他讲的是无分别心。这个无分别心可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的思维活动,都是建立在对立之上,比如说唯心唯物、是非、有无、对错、美丑,生死,等等。实际上,我们人的精神层面,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往下深入、深入、深入,就跟大海一样,先是波涛汹涌,你再往下深、深、深……,深到最下一个层面,在那个层面里,心和物的对立不存在了,到了那儿,才是无分别,才是心平,没有波浪了。从那种“心平”去行动,自然就是“行直”了。所以他讲的,虽然是很生活化的,但是实际上,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

学员:第一个问题就是佛学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第二问题,您刚才说有很多做人的经验,关于做人的经验,能不能讲深入一点?

明海大和尚:做人的经验是要去做。这个佛教,过去讨论过,是宗教啊,还是哲学呀,这些都是名词。讲到佛教的一些智慧,在表述上很像哲学;但是你要去体验它、去信它、去行动,那就是宗教;而在转化自己的心理、净化心灵呢,又很像心理学。其实你说它是什么不重要。它就是它,这正是佛教对现代社会的一种适应力,或说生命力。

(2008年4月10日上午9:00对深圳国学班学员讲于河北省佛学院礼堂,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