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二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随着信佛人数的增加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大陆佛教寺院出现了这样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方面,由于佛教人才比较匮乏,以方丈和尚为首的管理层,因为能力比较出色,往往一人多用,独当一面,由于没有替手,逐渐被繁忙的对外应酬所淹没,而没有时间修行,没有机会给自己充电,终日疲于奔命,处于一种“只耗不养”的状态;另一方面,普通僧众因为不参与寺院管理和对外应酬,除了最基本的二时课诵之外,又没有安排其他的修行活动,于是大多是无所事事,空虚无聊。这种“忙的人忙得要死,闲的人闲得要死”之局面,暴露了大陆汉传佛教寺院在人事管理、人才培养和道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失误。这种状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其后果是非常严重和深远的。

首先,对于陷入世俗应酬中的方丈和职事僧来说,这种只耗不养的做法,不仅会使他们身心疲惫,时间久了,还会磨损乃至戕害他们的道心。道心坚固、头脑清醒的,因为意识到这种只耗不养的做法势不能久,同时又不甘心自己的修行被耽误,最后只好逃之夭夭。而那些道念不甚坚固、头脑不够清醒的人,却在日复一日的人事应酬中,不知不觉地被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污染,迷失了自己当初出家的本怀,而沦落为穿着僧衣的俗汉。

其次,由于寺院平日大小事务都由方丈和尚和职事僧去应付,没有为普通清众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清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调动起来,这样,时间久了,清众就会养成一种“大树之下好乘凉”的依赖心态,对寺院发展、僧团建设乃至整个佛教的前途和命运缺乏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这种用人观念,对于人才的发现、培养和储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旦现有的管理阶层在人事上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又无后备人才来顶替,整个寺院的运行就有可能一下子陷入瘫痪之中。

再次,以方丈和尚为核心的管理阶层,由于他们实际上是一个寺院发展理念的确立者、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制度任务的执行者,所以,他们的综合素质、修行经验以及对于修道弘道的重视程度,对寺院的道风建设和未来发展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过去丛林里的住持和职事,且不说实际上是否都开悟了,但至少都住过禅堂,都有过三年五载的专业禅修经历。由于他们住过禅堂,所以他们当然知道,对于一个道场和出家人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现在中国大陆很多寺院里的方丈和尚和职事僧,由于他们一开始就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世俗的应酬当中,没有时间在禅堂里好好用功夫,对禅修缺乏真实的体验,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禅修自然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可以想见,让这样一批没有住禅堂经验的人长期住持一个道场,要让这个道场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真正成为道的修证中心、传播中心,是大可怀疑的。

所以,无论是从管理者个人的修行来说,还是从寺院人才的培养、寺院的道风建设和道场的健康持久发展来说,改变目前这种“一人多用”、“能者多劳”、“只耗不养”的人事安排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方面,江西抚州大金山寺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教界借鉴和学习的。(待 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