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二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及其《杂录》简介
 

《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及其《杂录》简介

(附选读八则)

兀斋

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禅师,杭州高峰原妙禅师之法嗣,俗姓孙,钱塘人。他的母亲生他前,曾梦见无门慧开禅师持着灯笼来到家中,因而生师。明本禅师一离开襁褓,即能结跏趺而坐,刚学会说话,就能歌赞梵呗,每次嬉戏,都以佛事为内容。明本禅师九岁丧母,十五岁出家,曾燃臂礼佛,誓持五戒,日诵《法华》、《圆觉》、《金刚》等经。后登灵洞山顶修习禅定。

有一天,明本禅师阅读《传灯录》,当他读至“庵摩罗女问曼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转”这一段时,忽然疑情顿起。后在沙门明山禅师的指点下,前往天目山师子院,参高峰原妙禅师。当时,原妙禅师于西天目师子岩隐修。此地壁立千仞,崖石林立。原妙禅师于中经营了一座洞室,进退丈余许,名曰“死关”。高峰原妙禅师一向以孤峻严冷著称,从不假人颜色,因此前往参学者都非常害怕他。可是,他一见到明本禅师,却非常高兴,如同故友相逢,并许诺将来为他举行落发仪式。

在高峰禅师的诱导下,明本禅师的功夫大进。一日,诵《金刚经》,至“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时,恍然开解。从此以后,凡内外典,只要一过目,即能通晓其义。当时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明本禅师才二十四岁。第二年,原妙禅师便为明本禅师剃发。

受具足戒后不久,明本禅师一直留在死关,执侍原妙禅师。白天,他尽心尽力地从事打柴、挑水、做饭等各种体力活儿,晚上,则自己修习禅定,十余年胁不至席。后来有一天,明本禅师外出,在山间行走,不经意间听到流泉的声音,恍然有省。于是他匆匆地赶回死关,请求原妙禅师印证。因担心明本禅师得少为足,原妙禅师不仅没有给他印证,反而却将他打出死关。从此以后,明本禅师用功越发精进。

当时,民间讹传,官府要选童男童女,用于治水祭神之用,当地的老百姓都人心惶惶。一日,明本禅师问原妙禅师:“忽有人来问和尚讨(寻)童男女时如何?”原妙禅师道:“我但度(递给)竹篦子与他。”明本禅师一听,终于言下大悟。经过几番勘验之后,原妙禅师于是书真赞(画像上所题诗赞),交给明本禅师,以示付法,赞云:

我相不思议,佛祖莫能视。独许不肖儿,见得半边鼻。

曾有人问及原妙禅师关于座下弟子之优劣,原妙禅师道:“如义首座,固是茎老竹,其如(无奈,奈何)七曲八曲;惟本维那(明本禅师当时为维那师),却是竿上林新篁,他日成材,未易量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原妙禅师对明本禅师非常器重。不仅如此,原妙禅师后来还令座下弟子,经常向明本禅师请益。

明本禅师悟道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居无定所,或船或庵,所住之处,皆名“幻住”。一时僧俗二众争相瞻礼,称其为“江南古佛”。大元仁宗皇帝因敬慕明本禅师之道德,曾赐金襕袈裟及“佛慈圆照广慧禅师”、“高峰佛日普明广济禅师”等称号。

明本禅师对当时丛林学者多尚言说、不求真修实证的风气,颇为不满。他说: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捨(扫除)积劫以来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心。毕竟病在于何?其实不识生死根本故也。凡见学者,辄问曰‘汝唤甚么作生死?’或者茫然无对,或者谓‘生不知来,死不知去,是生死’。师曰:‘直饶知得亦生死,所知亦生死。’或指‘一念忽起是生,一念忽灭是死’。师曰:‘离一念起灭,亦生死也。’是说皆枝叶耳,非根本也。夫根本者,性真圆明,本无生灭去来之相,良由不觉,瞥起(刹那间生起)妄心,迷失本源,虚受轮转,以故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当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阴四大,至于动不动法,皆是生死根本。若不曾向真实法中,脱然超悟,更于悟外别立生涯,不存窠臼,岂堪向生死岸畔劄脚(立足)?或纤毫不尽,未免复为胜妙境缘惑在那边,起诸异想,虽曰晓了,其实未然。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到达、接触)。直下倘存毫许善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末生矣。可不慎乎?

这一段话,既指出了普通人参禅易犯的毛病,同时又指出在参禅过程中,悟明生死根本的重要性。真是字字掷地有声,参禅学道者当反复咀嚼。

关于生死的问题,明本禅师特别强调,要在当下一念心性之中去体悟,而不要等到肉体迁凋时才考虑。他说:

心不迷,不坠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盖因迷起妄,由妄生执;顺其所执,则爱之之念纷然而兴;逆其所执,则憎之之习勃然而起。爱憎之情作,则死生之迹动转迁流,新新不住,念念相续,以至一刹那间具八百生灭,岂待百年气泯、然后为生死者哉?

关于儒释、禅教、禅净之间的关系,明本禅师力倡圆融不二之说:

儒之道,治心者也,修心者也。佛之道,明心者也,悟心者也。治与修,渐之之谓也。明与悟,顿之之谓也。

禅即离文字之教,教即有文字之禅,觅一毫同相了不可得,复何别之有耶?

净土外别有禅耶?使果有之,则佛法二字自相矛盾,安有会入圆融之理哉?……净土,心也;禅,亦心也,体一而名二也。

儒释不二、禅教不二、禅净不二,不仅明本禅师是这样主张的,比他早的,如明教契嵩禅师,比他晚的,如明末四大高僧,都是如此。应该说这代表了宋以后中国佛教界的一个主流意识。

英宗至治三年(1323),明本禅师临终示疾。有人前来探望,明本禅师语笑如平常,说道:“幻住庵,上漏旁穿(屋顶漏水,墙壁破穿),篱坍壁倒,不可久住矣!”八月十四日,明本禅师书辞众偈云:

我有一句,分付大众。

更问如何,本无可据。

写完置笔,安坐而逝。春秋六十一岁。

明本禅师生前留下的语录、著作不少,圆寂后,经参学门人北庭慈寂等人编集,凡三十卷,后被收在《大藏经补编》第二十五册、《禅宗全书》第四十八册。该书收录的内容卷次如下:

卷一,示众;卷二,小参;卷三,拈古、颂古;卷四、卷五,法语;卷六,书问;卷七,佛事;卷八,佛祖赞;卷九,自赞;卷十,题跋;卷十一,山房夜话;卷十二,信心铭辟义解;卷十三,楞严征心辩见或问;卷十四,别传觉心;卷十五,金刚般若略义;卷十六,幻住家训;卷十七,拟寒山诗;卷十八至二十,东语西话;卷二十一,赋;卷二十二,记;卷二十三,箴、铭;卷二十四,序;卷二十五,说;卷二十六,文、疏、杂著;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偈颂。卷末附有行录、塔铭、道行碑及“入藏并封号国师表”。

除《广录》之外,另有日本人刊行的《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三卷,又称《中峰和尚杂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载录中峰和尚广录所未记之示众、法语、偈颂、头陀苦行歌、托钵歌、怀净土诗等。本录约成书于日本后樱町天皇明和六年(1769)。

《中峰广录》和《杂录》内容非常丰富。在其语录著作中,明本禅师广引各经要义,例如《华严》、《法华》、《圆觉》、《维摩》、《楞伽》等,以及达磨、慧能、临济、黄檗、百丈、沩山、洞山等诸大祖师之话头、公案,极力融合诸说,主张禅净合一、教禅不二,实为中国元代佛教之中兴者,有“佛法中兴本中峰”之赞。

在《广录》和《杂录》中,其法语部分,乃明本禅师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弟子们的开示,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针对性、实用性很强,对如何树立正知正见,如何参话头、如何起疑情以及如何对治昏沉等等,讲得非常系统而透彻,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选读】
一、《示逸禅人》
疑情无大小,但疑之重是谓大疑,疑之轻是谓小疑。何谓重?但说着个生死事大,便自顿在胸中,要放下也放不得,如大饥之人要求食相似,自然放不过,虽欲不举,不自由而举之也,是谓重,故名大疑。此大疑之下,自然废寝忘餐,身心一如,亦不知是大疑,自然疑之不休息也。如古人看“无”字,立庭中,急雨至身上皆湿,亦不知身上有雨湿,因傍僧唤醒,乃知身上为雨湿。此是工夫纯熟,忘境忘缘。此便是大疑。当大疑之时,你胸中方有一念子知道是大疑,早是错了也,不成大疑。
此大疑之境界,不属你要得,直须是你心中为生死大事之正念真切,无一点安排计较,日久月深,都无间断,自然现前。直是无你着力处。你做工夫都无方便,也无商量处。只要你一个为生死底正念真切,久久自然超越。你晓不得做工夫,以至生出许多知解;如今都不要生一切解会,亦不要说道我根性微劣,亦不要言我于般若缘浅,亦不要问人求善巧方便、委曲开示,但有一点异见都属魔外。十二时中,单单靠取个赵州因甚道个无字话头,今日参不得今日靠取,明日参不得明日靠取,乃至今年明年今生明生,亦都不要问久远,但是参不透时只与么靠将去,除了你自办长远身心、做工夫去底正念,便是释迦达磨倾吐禅道入你心腹,也救你不得。记取!记取!(《杂录》卷二)

二、《示荣藏主》
提撕话头时,言无味。你拟唤甚么作味?言味且置,你又向何处进取一步要求味?及要进步,皆是根本妄想。你拟存此心,要做工夫,究明死生,展转没交涉。你如今要知味么?但于所参话上绵绵密密去,不要别求方便。做得做不得只么参到头去,即此便是滋味,即此便是进步底道理。除此别要求味求进步,总是颠倒妄想,万劫无你了处。古人学道,但只为个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也无话头得参,更问如何、更觅如何,劈脊便棒,拦腮便掌,已是老婆心,更有甚较量分?亦有甚语话分?今时人自信不及,不奈你何,把个无义味话与你参究;更嫌没滋味,更要讨进步处,大似开眼说梦。荣藏主随众双径,向道之心坚笃,出纸求语警策,乃直笔以示之云尔。(《杂录》卷二)

三、《示澄禅人》
心本澄湛,元无污染,工夫亦无做不做之异。一切施为只要悟明自心耳。此心不属一切安排,须是悟始得。或未由正悟,任你万般玄解、千种思惟,如人以手撮摩太虚,安得太虚之体遭你摩撮?一切时,提起所参话,密密无间断参取;正当参时,都不要作一切计较抟量,只如个枯木死灰绝气息守将去,守到情消识尽处,忽尔开悟。那时澄湛不澄湛,如哑子得梦,惟自知耳。更须和此所知之念同时扫荡,始庆快也。澄禅人求语警策,幻住(某甲)书。(《杂录》卷二)

四、《示海东空上人》
佛祖不耐见你有一种生死情识,如灯焰、似水涓,无暂停时。其所不停处,不著声便著色,不著空便著有,不著功用便著无为,不著圣便著凡,念念不停,随处取著。以其所著处,便是刀斫不断、锯解不开底生死。当知此生死情识,是于毕竟无中成究竟有,自缠自缚,未尝有斯须少间。如今真个要了此一段不少间断底生死,直下便发起一片真正决定不间断底心,提起古人话头,密密地与之究竟将去。此一段工夫,真实无你凑泊处,无你驰求处,无你和会处,亦无你躲避处。惟有此真实信心者乃能趣入。
近代尊宿多是不本生死大事为学者之要务,往往只欲其速会禅道,未免将个单头浅近之语,诱其自知解而入。纵使知得十成,解得明白,若不曾于生死情识上独脱一回,总是痴狂外边走。而况学者又自无决定志气,每每先向工夫上做几时,久无趣入,不知不觉瞥起异心,随人落草,但觉口里水漉漉,说得花簇簇,只是与道全乖,俱无是处。今古之下,只要求一人三十年二十年不变不异,不动不摇,乃至呼唤不回,罗笼不住,不著此不著彼,不著圣不著凡,虽曰不著一切,而亦不作不著一切想,孤迥迥、峭巍巍。前念也与么,后念也与么,单单只有一个要决了生死无常底心,孜孜尔,兀兀尔,趁之不去,撼之不摇。提起个“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只就此话下,逼起疑情,决定要知安身立命处着落。正与么做时,忽若有人将百千禅道佛法灌注入你心中,也须直下便与呕出,宁可尽此一报身不悟,决不肯于未悟时染习他禅道佛法知见解会一毫发许,亦不于未悟时起一毫发许心念要会禅道佛法。盖禅道佛法无你会处,见闻知觉无你避处,虚妄情识无你断处,生死无常无你了处。你若拟起一毫发心念要会、要避、要断、要了,愈不相应去也。所以此事,古人喻之如大火聚,除非是个真实猛利大丈夫,不顾性命奋身直入,更不拟议,亦无一点异见。单单只要决了生死无常,久久纯熟,不觉不知打成一片,等闲豁开正眼,洞见本源,方知禅道佛法不待会而会,见闻知觉不待忘而忘,虚妄情识不待断而断,生死无常不待了而了矣。即此谓之参学事毕、撒手到家底时节。到此,更要你掀翻见网,打破法窟,抹过那边,扬身物外,方堪为克家种草。你若悟了,更只坐在悟处,一切处粘手缀脚,无你大解脱分。然古人一生取办,岂肯徇缘徇境,含藏偷心,暗摇识海而虚延岁月者哉!说则词繁。记得古人道,“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余殃”,斯言尽之矣。予复何言!海东空上人出纸觅语,为进道之径,乃忘其多言,以笔之云。(《杂录》卷二)

五、《示伟禅人》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你本来面目?只个说话,无你解处,无你会处,无你一切用心处。惟有信得及,切切以死生大事为己重任,不惮三十年二十年,脚踏实地,孜孜地向三根椽下,的的地参取。正于参时都无方便,亦无程限。但有昏沉散乱现前,亦不要顾它。参得也如此参,参不得也如此参,久远不退转。一旦情识泯,伎俩都尽,不觉不知忽然开悟,便是你心空及第底时节。惟有为生死大事切于正念者能行之。你乡里人教人参禅,只要令人向意根下卜度,以心识领略、相似语言为解会,决定不了生死。伟禅人当信予言,决不相赚。(《杂录》卷三)

六、《示恩禅人(因受戒)》
不杀生,杀生则断慈悲种。不偷盗,偷盗则断喜舍种。不淫欲,淫欲则断解脱种。不妄语,妄语则断真实种。不饮酒,饮酒则断智慧种。不嗔斗,嗔斗则断忍辱种。不退菩提心,退失菩提心则断灭佛种。如上七戒,或缺漏破犯,断此七种清净出世间种子。或保护圆满,则超越三界,现优昙花,续佛寿命。(《杂录》卷三)

七、《示养直蒙首座》
初祖少林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言直指之直,离言说,有言说则不直也;绝思惟,才思惟则不直也;无造作,拟造作则不直也;泯修证,微涉修证则不直也。于是六传至曹溪,说个直指早已迂曲了也。此说之下,更容得个甚么道理?古人不得已,教你放下休歇,又教你一念不生,乃至善恶都莫思量等语,与么商量总不直了也。蒙首座号养直,若有志要养直指之直,但将个“赵州因甚道个无字”顿在方寸中,莫问它一念生与不生,道理直而不直,立定丁字脚头,拼取一生真实身心,立决定志,但恁么参取。或疑不去时、参不上时、把不定时、靠不稳时,都不要别起第二念,于做不得处做取,行不得处行取,但一个真实痛为生死大事底正念不变不异,说甚三十年二十年,壁立万仞,尽形毕命参去,参到情妄消、知解泯,不知不觉豁尔开悟,如醉醒梦觉,出身白汗,便见老维摩谓“直心为道场,离诸委曲故”。上而诸佛下而众生,大而虚空,小而微尘,更无有一点不直之理。谓养直之号,须恁么一回,直不待养即自直矣。如不神悟,任你千般闻见,只益其曲耳。宜勉之!(《杂录》卷三)

8、《示运禅人》
参禅只要痛为死生大事,单提所参话,于动静闲忙中体取。决不可执坐为工夫,你若执个坐底、执个静底,更妄认四大身中轻安寂静境界,久之则生百千种禅病,佛也莫救你。不见它古人素不曾向蒲团上,惟以动用诸缘,与之作对。但是此个要究明生死之正念,孜孜不舍,兀兀无休时。不知不觉向不奈何处独脱,便是心空及第之时也。除此别无方便,运禅人但恁么体取。(《杂录》卷三)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