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一期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四)
 

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四)

明尧

[接上期]

第二部分 默照禅的修法

“无心合道”之正知正见,“一切现成、直下承当”之决定信心,“休去歇去”之用功原则和方法,这三大要义构成了默照禅的理论基础。依于此,我们可以用如下几句话来概括默照禅的修行理念,叫做“见信具足,直下承当;外息诸缘,内心无喘;离心意识,虚明自照;一念不生,返本还源;无心任运,得大自在”。

关于默照禅的具体实修,翻遍《宏智禅师广录》,我们会发现,默照禅的正式倡导者天童正觉禅师对默照禅的开示,几乎都是从能观、从见地、从般若正智、从用功原则等大处着眼,而极少从所观的对象和途次风光这个角度告诉我们,先观什么,后观什么,需要经过哪些次第,途中会出现哪些境界,如何透过它们,以及如何才算是开悟等等细节问题。

岂止是天童正觉禅师,宋以前几乎所有祖师的开示,如马祖、百丈、黄檗、临济、南泉、赵州、德山、云门等等宗门巨匠,无不是这种风格,根本不给你讲如何调身,如何调息,如何对治昏沉,如何对治散乱等细节问题;在他们看来,那些都是教下的事情。赵州和尚讲:“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会,是谁过欤?已后遇着作家汉,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问,以本分事接人。”

其实,诸如所观的对象、次第和途次风光等等细节问题,原本就是相,都是需要打破和放下的东西。虽然祖师也可以不妨方便慈悲,告诉你先观什么,后观什么,会出现什么境界,什么现象,给学人一个拐杖或找宝图,只怕学人执著于这些,不肯放下,照葫芦画瓢,反而捆绑了自己的手脚,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无相、无念、无住”的本怀,真所谓“旧锁未脱,更负新枷”,所以,“以本分事接人”的禅宗祖师,没有一个人肯这样做。打个比方,祖师教人“放下”,放下就是放下,还用得着告诉你先把手垂下来、再把五指松开这些细节吗?祖师叫你“走过来”,走过来就是走过来,已经说得非常清楚、直接了,还用告诉你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吗?如果真告诉你怎么迈脚,怎么摆手,我敢打赌,你走起路来肯定会觉得别扭和吃力。

禅宗祖师的开示以“直指心性、透彻底源”为特征,以帮助学人开启自性的金刚正眼为第一要务,旨在指导学人依“无相、无念、无住”的般若正智踏实地做去。这些开示,教导学人以无住为本,重在当下即信、即见、即观、即证,定慧等持,所以没有一句不是落在功夫上。很多人不明白禅宗祖师开示的这种不拐弯抹角,直接透彻,强调当下即信、即见、即观、即证,不落阶次的特征,于是觉得祖师们开示给人一种“恍兮惚兮”的感觉。现在教界有不少人指责和嘲笑禅宗这一法门“空对空”,没有次第、没有下手处,正是由这种不明白造成的。殊不知,这正是禅宗的殊胜所在。只是因为现代的学人没有建立起圆顿的见地和信心,没有直下承当的勇气,故观行跟不上,不能在当下落实“无住”,总希望能抓住一个东西——即特定的所观境,或者次第,所以面对祖师的本分开示,反而觉得“无下手处”了。

圣严法师认为,默照禅在明朝的时候传到了日本,形成了“只管打坐”的曹洞禅法,而在中国已经失传了,即使在曹洞宗的寺院,也很少有人知道默照禅了(见《禅意尽在不言中——默照铭解释》)。我想造成失传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一直习惯于用“教下的思维”来理解“宗门下的直指”,不能消化祖师的开示——教人“当下即信、即见、即观、即证、当下落实无住”的“圆顿”精神。

虽然如是,考虑到现代人的实际情况——既无扎实的禅定基础,又没有树立起圆顿的正知正见,真正能够会心于祖师心法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从教下的角度,结合个人的具体实修经验,来诠释祖师的开示,从禅修最基本的调五事开始,来引导学人一步一步地做功夫,恐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在谈到默照禅的理论之后,仍有必要增列“默照禅的具体修法”这一节。实际上,默照禅的具体修法已经包含在默照禅的理论中了,再谈它,终不免是“落草之谈”,但是,为了帮助初学更好地消化它,仍然少不了要在“水里困、泥里滚”一番。

默照禅的具体修法,分座上功夫和座下功夫两个部分。

一、默照禅的座上修法

关于默照禅的座上修法,圣严法师在系统研究祖师禅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修经验,在《内观中心演讲默照禅》和《默照禅概说》等文章中,曾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

圣严法师在海外弘传默照禅法的时候,根据现代人的根性,结合南传佛教内观的修学经验,将默照禅的修法划分为五个层次。《内观中心演讲默照禅》一文中写道:

默照禅的修行方法,分为五个层次:1.放松身心;2.观照全身;3.观照环境;4.内外无限;5.常寂常照。在这五个层次中,要经常提醒自己身心内外都有,而“我”没有。至于详细的修行方法,我是配合南传内观禅四念住的方法为基础来讲……

在《默照禅概说》中,圣严法师又把默照禅的修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用功要领,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如何开始学习,我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一、只管身体

把姿势坐好,身心放松,以有心无心地注意自己整个的身体;不是只感觉身体的某一部位,而是在同一时间内,观照整个身体的任何部位,同时要放轻松;紧张的话,很快会累。

所谓放松,是神经、头脑不要紧张,但是身体及坐姿必须正确,背及后腰不能放松,否则马上弯腰驼背,那就是懈怠了。松懈时容易打瞌睡,方法也用不上,头脑必须保持非常清醒,如果感觉有点懒,并且迷迷糊糊的,这都不是只管打坐或者默照时应有的状态。

二、把环境当作身体的一部分

清楚地知道身体在那里,但是,它并没有给你负担及感觉,虽然身体的痛还在;甚至于,痛也没有,而周遭之环境如同你身体的一部分,此时有风吹声、鸟叫声,但是,对你来讲,环境没有打搅到你的心,而是很自然地跟你的身体在一起。身体在,环境在,你的心也在;有主观的自己,客观的身体,同时被观照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没有负担,没有受到干扰。

三、以空作为观照

向内观照,内心无限地深远;向外观照,外境无穷地广大。环境在,身体在,但是自己已经不在;没有主观的自己及客观的环境,一片明朗、清净。到了这个程度,身心世界,整个宇宙,都是我自己;以为没有境界,事实上,空境即为观境。此时,是否开悟了呢?还是没有,一离开打坐,进入生活的环境中时,还会受到干扰……

默照,其实就是止观并有,止的时候,心中没有杂念,观的时候,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杂念;因此,观的时候止,止的时候观;照的时候也在默,默的时候也在照。将观用作照,将止用作默。所以虽然源出于止观,却不是止观。

基础方法刚开始用时,是观照自己身体的全部,观整体不观局部。必须要有一样对象让心有所住,然后才能无住;有所住,并不是住于不断起伏的杂念、妄念,而是住于正念,此正念便是观整个的身体,同时通过注意身体的整体,而不让自己有妄念。身体的痛、痒,腿的不舒服,一定还有,但是,你要不管。就像我们看到地板上有很多墨迹,但是,不是只看到某一点,而是意识到整个的地板上有很多的黑点。

开始时心不安没有关系,只是留意身体的全部,其他什么都不要管,慢慢就会专心在方法上。

修默照禅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经历忘身(不知有身体),忘境(身和身外一切都不存在,空境现前),觉受着无限的空明之境(虽不见身境,但有觉受在),能所双亡(忘照)等等不同的境界,面对这些境界,需要有正知正见来透过,分清正悟之境和暂时的路途风光之间的差别,切不可妄把暂时的定境当作开悟来执著。关于这一点,圣严法师在《内观中心演讲默照禅》一文中略有提及:

五月十五日,星期五,上午九时,劳瑞要求我给他一次小参。进入他的小参室,他要我确定一下他的经验,和默照禅的功能和现象,是否相同或是相应。

他首先告诉我,他在韩国寺院住过一年多,修行话头禅,总是不得要领,然后到了缅甸,跟一位长老比丘修行数年之后,觉得内观法门对他相当有用。回到美国就开始传授内观禅法,也就是用呼吸入门而进入四念住的毗婆舍那(Vipassana)。但是,他所得到的经验结果,又跟传统的内观禅不太相同,因此问我,这是否跟默照的经验相同:那就是体验呼吸,最后知道呼吸还在,但是已经不再数呼吸,没有身体的感觉,好像是进入一个非常明朗无限的空境。
我当时给他指出:真正默照禅的悟境,是在无限的空明之中,一切皆无,也可以一切都有,就是没有能观的“我”、所观的“境”。如果还有一个空旷、无限、明朗的我的感受,那不是真正的默照。

他又问我第二个问题:如果是在无限的空旷明朗之中,不再有身心世界,那算不算是默照。

我说:那是“定”,而不是“慧”,所以是在默而没有照,而且,那里面明明还有个“我”。如果说,在空旷无限之中,自己的身心世界和身体所处的环境,清楚的存在,但是没有欣厌,无我我所;既不以为我在无限之中,也不觉得这无限之中有我或无我,那就是默照的悟境,真的是无我。

圣严法师所提供的上述禅修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实用的入门参考指南。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默照禅的具体用功方法:一是用功过程,一是用功要诀。

(一)用功过程

座上用功之初,宜先依天台小止观,调好五事。五事是指调节饮食、睡眠,此二种属定外之外调,调身、调息、调心,此三种乃入定时之内调。

调饮食,意指当慎饮食,不饥、不饱,以舒适为度。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坐念不安;食若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食秽浊物,则心识惛迷;食不宜于身,则引发宿疾。

调睡眠,意指睡眠有节度,不恣睡,不节睡,以神清为度。眠若不全,则心神虚恍;眠若过多,则废修行,空丧功夫,沉没善根。

调身,意指身体坐姿要正,无论半跏趺坐、全跏趺坐,当顺小止观所教法式调稳身体,不宽、不紧,不俯、不仰,自然挺直,安稳舒适。

调息,意指调和气息,远离风、喘、气三种不调相,绵绵微细,若存若亡,不涩不滑。调息过程中,以自然放松、不作意为要领。

息相既调,心中即无粗重妄想。相反,息相若乱,或有喘滞,心必烦乱。所以调心、调息在坐禅之初始阶段是同步进行的。

五事调好之后,胃中安和,精神清爽,身体松直,气息调柔,无粗妄想,则身心自然安稳宁静,即可做进一步的观照功夫。若心浮气躁,身心紧张,功夫即无法进行。

身心初步入静之后,即可开始做默照的功夫。

默照时,或以呼吸为所观境,或以觉受为所观境,或以耳根为所观境,或以心中的佛号为所观境,或以心念为所观境,没有一定,随各人习惯。不管是以什么为所观境,以无心无事、包容平等、不取不舍、默然旁观、不起心动念(于见闻觉知而离见闻觉知)、背尘合觉、反观自性为用功要点,此时的不起心动念便是返观自性,不必再起心动念说“我要返观自性”了,因为一起心动念,即落内外之尘境,背觉合尘矣。

就普遍性而言,修默照禅最宜依于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之法而修。《大佛顶首楞严经》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此段经文虽短,却把整个用功过程和方法,包括悟道之关节,都一一指明了。且耳根圆通一法,最宜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修行。所以,依这段经文,来修默照禅,最稳妥不过。憨山大师在《楞严通议》一书中对这段经文有专门的开示,另外,黄念祖老居士在他的《心声集》中对这段经文也做过精练的讲解, 可以参考。

初时,可借助随息,以整个身体的觉受为所观之境,作为旁观者,有意无意而照之。之所以借助随息,一则可以进一步放松身心,二则可以令心不驰散。之所以要以整个觉受而不是某个部位的觉受为所观境,意在平等无分别,破除执著。因为心一执著,即取舍斗争随起,宁静全无,身心将不知不觉滑向紧张不安。之所以要有意无意,是为了更好地趋向无心。因为太作意必将不知不觉地滑入分别取舍执著当中;若不作意,即有可能散乱外驰,失去正念。此有意无意,大慧宗杲谓之“忘怀管带”,其分寸唯当人慢慢体会、灵活把握。

此一步功夫,当身心完全放松和安稳之后,即可有意无意借助随息,把整个外境之动静,当作自己的大身体,作为所观之境,此时小身体的觉受只是这个大身体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当以涵盖乾坤、无欠无余的广大自足的心量,不将不拒、不取不舍之旁观者的心态,默而照之,不起动念。久之,境界越来越广大,越来越深邃,内心越来越平静,渐渐地,融身于外境,乃至不知身之所在,然仍有主观的能觉受的我在,有深邃无边的外境在,动静二相了然于心。

随着功夫的深入,接着就会进入一种不闻外在声音之动相的寂静境界中,此境界只是寂静,没有光明(因为色阴区宇中的坚固妄想未破),且不稳定,但稍一动念,声音之动相又历然于耳。此时,不可有“守住”、“怖失”(害怕失去这种寂静之境)之念,当继续做“彻底放下、心中无事”的静观功夫,即可进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空静光明之境。有相的境界没有了,但是犹有空明之境在(因为受阴区宇中的虚明妄想未破),犹有能觉在,犹有主观的我在。此乃定中的路途风光,非是正悟,故不可生“守住”、“怖失”之念,不能住在上面,需要继续做“彻底放下、心中无事”的静观功夫,功夫纯熟,渐渐进入无心的状态,时节因缘到了,或在某个外缘的激荡下,能观的觉和所观的空明之境之二边对待突然被打破,那时便没有了能观的我,根尘迥脱,能所双亡,初证人空,此是初关景象。

然功夫到此并没有完成,还没有证得法空,更有悟后起修、圆满功德、转身向上等过程在。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文《默照禅的用功阶次》中略加展开。

(二)用功要诀

关于默照禅的用功要诀,我们先看天童正觉禅师的两段开示:

学佛究宗家之妙,须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法源,无芥蒂纤毫作障碍。廓然亡像,如水涵秋;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正恁么也,昭昭不昏,湛湛无垢,本来如如,常寂常耀。其寂也非断灭所因,其耀也无影事所触,虚白圆净,旷劫不移,不动不昧,能默能知。(《宏智禅师广录》卷六)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独照,照中还妙……妙存默处,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理圆,莲开梦觉……默照至得,输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顶透底……(《宏智禅师广录》卷八《默照铭》)

这两段文字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天童正觉禅师关于默照禅的修行思想。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默照禅的所谓“上路”的状态。这种状态,与永嘉大师所说的“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同一意趣。

文中所说的“清心潜神”、“廓然亡像,如水涵秋”、“湛湛无垢”,讲的是寂、是默,而“默游内观”、“皎然莹明,如月夺夜”、“昭昭不昏”,讲的是惺、是照。“寂”和“默”就是一念不生,就是无心,这种一念不生和无心,不是枯木般的没有生机的不动和死寂,也不是断灭见所说的空无,而是寂中有惺,默中有照,寂中虚灵不昧,默中了了常明,也就是“无心而照,照而无心”。

寂中有惺,默中有照,惺寂不二,默照同时。这是默照禅最基本的用功要诀,也是修习默照禅功夫上路的标志。
默和照必须同步,不能偏废。默而失照,即落入昏沉;照而不默,即心浮气躁,妄想纷飞。关于这一点,《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六种料简,讲得非常详细,可以加深我们对“默照不二”的理解。

复次若一念相应之时,须识六种料简: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四识过生(按:即过度而生病),五识是非,六识正助。

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念也,虽复差殊,俱非解脱,是故总束名为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此二种名为病。

第二药者,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
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彼二病,故名对治。

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因药发病,故云过生。

第五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后一句是,故云识是非也。

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必先息缘虑,令心寂寂,次当惺惺,不致昏沉,令心历历。历历寂寂,二名一体,更不异时。譬夫病者欲行,阙杖不可,正行之时,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复如是。历历寂寂,不得异时,虽有二名,其体不别。

又曰:乱想是病,无记亦病。寂寂是药,惺惺亦药。寂寂破乱想,惺惺治无记。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惺惺虽能治无记,而复还生乱想。故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寂寂为助,惺惺为正。思之。

虽然在理论上我们很容易就明白“寂惺不二”、“默照同时”就是“无心而照、照而无心”,但是,在具体实修的过程中,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感觉的,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功夫反反复复、进进退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记持“惺惺寂寂”、“默照不二”等文字语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我们前面“默照禅的理论”这一部分中所谈到的三大要义——“无心合道”、“一切现成”、“休去歇去”之精神,融会于心中,将它们变为活泼泼的观照般若。一旦我们确立了“无心合道”之决定正知见,发起了“一切现成、直下承当”之坚定信心,把握了“休去歇去”之用功原则和方法,要做到“惺寂不二”、“默照同时”并不是一件难事。相反,如果二边之见不能彻底打破,当下即是、直下承当的信心不能真正发起,心里还存有各种各样的分别执著和邪知邪见,那么,我们的心将永远处于向外驰求和不断斗争的状态,永远也无法与默照禅法相应,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无心”。(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