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1年度第一期邢台玉泉寺禅七开示(一)
 

邢台玉泉寺禅七开示(一)

净慧

第一讲 将思想信仰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

(2010年8月25日晚)

各位大德:

本来热天不是打禅七最好的时间,因为这一次过了中元节,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就约了河北省佛学院的几位研究生,一起在这里坐几支香,进行修行上心得体会的交流。感谢各位居士前来随喜,成就这一期一会的禅修活动。

古人说,冬参夏学。北方的气候比南方还是要凉爽一些,基本上能够坐得住。所以,希望各位珍惜这七天的时间,安下心来,好好地观照自己的心念。把这个散乱的心收回到当下来。我们的心,在一般不用功的情况下,是散乱的,是妄想纷飞的,没有一刻停止,总在向外,不是想到过去,就是想到未来,很少能够观照当下,安住当下。

禅宗的功夫,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当下一念。当下这一念,也是一种无住的状态。当你意识到当下这一念,老早成了过去。心态是无住的,我们的观照力,也不能停留在某一个时间段。所谓当下一念,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心念的转移,能够觉照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一切的事情,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是从当下一念开始。以智慧的观照力、觉悟力,来把握当下一念,我们的心念就会沿着觉悟的方向一直向前延伸。所谓净化心灵,必须从把握当下一念开始。一念觉悟,念念觉悟;一念迷失,念念都迷失。

古人讲,用功夫要一念万年,意思就是要让我们当下觉照的这一念,形成一种无住的状态,在觉悟观照之下,让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延伸,绵绵密密,密密绵绵,任运觉照不断,才可以做到所谓一念万年。其实,就是使这种觉悟的力量、觉悟的心态不间断。

我在提倡生活禅的用功诀窍方面,首先提出,安住当下。生命是当下的,生活是当下的,觉照也必须是当下的。当下觉照,才有力量,才有意义。保持觉照与生命、生活的一致性、同步性,安住当下这种要求,才能够慢慢地得到落实。生活禅的修行理念,所谓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这个心,是什么心呢?不要管它。妄想心也好,真如心也好,佛心也好,众生心也好,只管观照。不要去分别,一起分别,妄上加妄。因为真妄同体,我们当下观照的是一念妄心,这一念妄心观照到一念不生了,自然就使妄心破除、真心显现。因为真和妄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我们在迷失的时候,真心在妄;我们觉悟的时候,就舍妄归真。二而一,一而二。不要去分别它,分别来分别去,重重妄想,妄上加妄。分别,就是我们迷失的根本。所谓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一切的烦恼,都是从分别开始。分别就是妄想,有妄想就起烦恼。有烦恼就造业,转烦恼为菩提,就是要舍十恶、修十善,都是在身口意三业的当下用功夫。

我们学习佛法,从思想层面来建立,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内在的。如何把内在的信仰,在身口意方面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信仰就得到了落实。所谓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就是要将信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上体现出来,使信仰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体,打成一片。假使说,一个有深厚佛法信仰的人,生活上杀、盗、淫、妄、酒,一条也戒不了,尽管有许多人吹嘘,说用功不在形式上,禅说得像顺口溜一样,却酒肉不断,不能够以一种清净、觉悟的生活方式,落实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上,这种讲禅的方式,首先就违背了禅的清净相、解脱相、慈悲相,因为禅的精神绝对不是杀、盗、淫、妄、酒;禅的形态是戒、定、慧,禅的形态绝对不是贪、嗔、痴。虽然说,到了究竟,烦恼即菩提,那是指的转烦恼为菩提,断除烦恼,证得菩提。历代的祖师、善知识,都是以清净相来开示修行之道,开示人生正道,开示人生的正确、清净的生活方式。只有当我们把修禅、信仰变成了生活方式,用功夫、观照此心就像一日三餐茶饭一般,修行才算有少分相应。思想信仰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生活方式可以净化我们的言行。身口意三业净化了,才是修行目标的初步实现。

我们在佛学院学习的同学们,在寺院生活的出家人,在家学佛的居士们,一定要做到使信仰与生活方式成为一体,这才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的真正体现。否则,流于空谈,无补于实际。空谈解决不了烦恼,空谈更解决不了生死。只有理解了佛法的道理,融入到生活当中来,使学习的道理变为有血有肉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改变人生,才能够以清净的生活方式和形态,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教化社会。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信仰缺失的阶段。信仰的缺失,不能仅仅责怪某一方面的人和事。信仰的缺失,我们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什么呢?信仰的缺失,有种种的表现,譬如说,言行不一致,是信仰缺失的表现之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言行不一,缺乏诚信。佛门中的事情、佛学院的种种不良倾向,都和言行不一有极大的关系。讲佛学的人讲得唾沫四溅,慷慨激昂,下了课堂,讲的什么在生活中一点影子都找不到,这样的讲课,不会有感染力、感化力、教化力。要使我们佛学院课堂的授课,真正成为改变人的一种智慧、一种力量,首先教人者,要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成为表率。这种教育,才有力量。教人者必须自己先学会做人,自己不会做人,不可能教会别人去做人。自己不修行,不会使听讲的人真正去修行。信仰的缺失,首先就是教人者的言行不一,造成不良影响,使佛教的教育不能学修一致、健康发展。

同学们已经是研究生,“研究”二字,放在修行上,就是要针对自己的烦恼习气一点一点地去剖析、去断除,那才是真正的佛家的研究。只是在文字上研究,究来究去,妄想纷飞,没有实际的受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习的关键是要照着圣人所说的言教去不断地实行,不断地把它贯彻到行为当中去。《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菩萨在行深般若的时候,针对的问题,是组成我们身心性命的五蕴,要照见五蕴的空相和空性。五蕴是缘起法,缘起法是空,要真正从骨子里体会这个道理,得到这个受用,才能度一切苦厄。得不到这个受用,越学越迷失,越学越痛苦。

我们七天的禅修,就是把我们平常学到的许多佛法知见中那些最切合身心性命、最关键的言教,做认真地实修。哪怕得到一点点受用,七天当中即使有半小时能够安住当下,功夫与身心性命打成一片都好。有一点相应了,就建立起了对用功夫的信心和兴趣。对学佛的信心和兴趣从受用中来;对我们人生的前途,有希望还是没有希望,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来讲,就是从你是否把信仰与身心性命融为一体,使佛法人格化、生活化、具体化。光夸夸其谈,说得天花乱坠,和身心性命结合不起来,始终不会有实际的效果,也不会有实际的感染力。希望我们僧俗二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七天,好好地放松,好好地投入,在这七天当中,得一点受用。

第二讲 把握当下

(2010年8月26日晚)

各位大德:

我们人的生命是活在当下的,生存在当下的。生命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连续起来的。所谓当下,就是生命的此时此地,是生命的时间、空间同在一个点上的一个具体的生命环节,也可以叫做一个生命点。

人不是生活在过去,也不是生活在未来,而是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才能有生命真正的现实意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不可触摸。我们的这一念心,我们的妄想,往往不是滞后就是超前。滞后,就是想过去的,想已经发生的事,想要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拽回来,不让它流逝;超前,就是想未来的事,幻想明天会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如果不从当下去努力,明天有再好的计划,都是幻想、空想、妄想。

修行,就是要把握生命在此时此地的活动状态。怎么把握呢?用观照的功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就是照当下,“五蕴”——就是我们生命的组合体,是当下的。“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般若观照力所起的作用。这种功夫,仅仅用观照的力量,往往力不从心,达不到那种守一不移的状态。

达不到这种状态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妄想,坐不住。身心实际总是生灭,不在一个点上。所以佛菩萨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观呼吸是一个方法,念佛号是一个方法,持咒是一个方法,观心也是一个方法。这些方法,无非是要我们把握生命的当下,达到身心合一、一心不乱。因为仅仅用观照,观来观去,念头还是不能统一,还是妄想纷飞。用一个方法,将生命的整体都和这个方法结合起来,打成一片,妄想就会慢慢少起来,最后达到妄想止息,正念现前。正念是不是妄想呢?正念还是一个妄想,所谓以妄止妄,目的是要达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有两个意思:初步的是妄想不生;进一步地就是正念邪念、善念恶念,所有的这些对立面,全部都消失了。生命的整体就是一面大圆镜智,没有妄想,只有智慧光明。到这种境界时,就进入到如如不动、灵光独耀的状态。这些殊胜的境界,都是从把握当下做起。

我们在做这个功夫的时候,一定不要空空洞洞地去坐,一定要找到一个方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根机、适合自己习性的方法。根机是属于先天的,所谓慧根,那是多生累劫的积累。习性和根机有关,但主要还是后天的熏习,这种熏习和平常接触的法门有关。譬如说我们一开始学佛,一开始接触佛法,就是接触的念阿弥陀佛,这种习性渐染渐深,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在选择方法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念佛号这一法。这一法对于制止妄念、安住当下非常有效。念一句佛号,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念观世音菩萨,念其他的佛号也可以,目的就是要制止妄想,使我们当下的心,能够定得下来,能够安住。在每一个当下,用佛号来把握我们的生命点。

念佛号,不等于是修净土。念佛号与开悟联系起来,与见性联系起来,就是禅的入门方法;念佛号与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联系起来,那就是净土宗入门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有通有别。通者,都是通向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别者,各有侧重,各有殊胜。所以不要在方法上多计较,善于把握,善于利用,法法都可以开悟,法法都可以了生死。

说到了生死,我们一般学佛的人,总是把生死这件事看做是遥远未来的事情,实际上,生与死是同时存在的。了生死不是明天的事,了生死是今天的事,是当下的事。当下正念现前,不为一切的凡情圣境所牵挂,就是了生死的功夫。

为什么说了生死是当下的事呢?因为死亡随时都可以发生。死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不可预料,阎王老子也不事先发一个通知书给我们,所以不要把死亡看做是遥远未来的事情。从有生命的那一刻,有生就有死。如果说死亡是遥远的事,死亡的时间还没有到,那么我们的生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有失命因缘的时候,当可以避免死亡。但是实际上,生命是无常的,生命是很危脆的,是经不起任何致命打击的,失命的因缘随时都存在。所以,了生死的心,每时每刻都要放在当下,都要随时做好告别这个世界的准备,所谓生死心切,就是这个道理。生死心切者,就是随时准备要告别这个世界。想到这里,自然我们用功夫的心就会很恳切;想不到这一点,我们用功夫的心、了生死的心发不起来,断烦恼的心也发不起来。有了念生死苦、念众生苦、念国土危脆、念生命脆弱的心,我们就能发起菩提心,发起大悲心,发起度人度己的心。这些心,这些行为,都只能在当下去落实,都不是明天的事,更不是后天的事。学习佛法,把握当下,这是关键的关键。

如果我们想到一个人在这个世界,有灵性修养、智慧开发这一重要工作要做,同时也还有许多世间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们人生在世,要靠清净的佛法来滋养我们的慧命,还要靠健康的食品来维持我们的生命,维持这个肉体不受疾病的侵袭,不受外在恶劣环境的侵袭。这两种资粮,一个是出世解脱的精神资粮,一个是通过诚实的劳动,正业正命,获得物质生活的资粮,只有这两种资粮都具备,我们人类社会才有存在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两种资粮,不管朝哪个方面倾斜过度了,都会出问题。朝精神生活方面倾斜过度了,会出问题;朝物质生活方面倾斜过度了,更会出问题。只有这两者平衡发展,才能够做到相得益彰,稳定发展,和谐发展。

佛教好像不大讲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在佛教的教义当中,对于物质生活是从来没有忽视过的,因为任何一位大德,更不要说像佛陀这样大智大慧的觉者,他们看问题、处理问题一定是圆融无碍的。佛教讲智慧与慈悲,智慧既包括了生脱死的这种出世间的智慧,也包括从事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世间智慧,这种智慧在佛教里叫做工巧明,明就是智慧。这个明、这个智慧分五大类,有因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内明。所以菩萨要学习佛法,要济度众生,当从五明处入手,要学习这五种智慧。五种智慧当中,只有内明才是专讲人生觉悟、了生脱死方面的,其他都是有关治理社会、解决人类生存的资源方面和身体健康方面的。佛教讲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拔苦与乐也有两个方面:拔生死苦,那是解决根本痛苦;除了生死苦以外,没有饭吃肚子饿了也是一种痛苦,这两种苦都要拔济。与乐,与涅槃乐,这是究竟乐;与世间的健康的物质生活资源,也是一种乐,这种乐,虽然不究竟,但不可缺少。所以六祖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是什么?世间就是生死,就是烦恼,就是我们人类的众生见,佛法就在这里,不能离开世间去找佛法。离开世间,离开一切现实的人生问题,可以说不需要佛法。众生没有问题了,要佛法还有什么用呢? 因为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众生没有苦难,也就不需要菩萨;众生没有苦难,菩萨也就失业了。而实际上,芸芸众生,苦难重重啊。菩萨永远不能停止他拔苦与乐这种崇高伟大的事业。这些问题,这些工作,拔苦与乐,救苦救难,自觉觉他,都在什么时候去做呢?不是明天的事,是当下的事。所以我经常强调,觉悟在当下,度众生在当下,成佛也在当下。我们只有把成佛、了生死、度众生这些事情,都放在当下来处理来思考,这样才能有紧迫感,否则我们每天悠悠忽忽的,无所事事,精神空虚,萎靡不振,这就是空过时光的一种表现,就是我们对佛法没有真正从根本上去把握的一个盲点。学佛要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清明觉悟的状态中,不能有盲点,更不能老在盲点里出不来。

安住当下,从开始做功夫,一直到大彻大悟成佛作祖度众生,都不能离开当下。也可以说生命只有当下,觉悟在当下,众生的痛苦同样在当下。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当下”二字的意义。当下就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点,我们的生命,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一百年也好,都是由无数的当下组成。这是从我们个体来说,要是从社会群体生命来说也是同样的。不管是一部佛教史,一部国家史,一部世界史,还是一部人类史,无不是对已经发生的无数当下事件的记录。虽然历史是追寻过去,然而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它也是由当时的那个当下所产生的,跟当时的那个当下紧密联系起来的。不管是过去、未来,只有当下最实在。所以希望我们在这几天的禅修中,首先从制止妄心这个角度,从修行用功这个角度,好好地把握当下,使我们的心能够得到一个基本的训练和调伏,能够坐得住,静得下来,不要辜负这一期一会。 (待 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