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0年度第六期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一)
 

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一)

戒毓

讲禅和茶,是现代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联系在一起。“茶”和“禅”的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被赋予禅的精神,提升到文化的、精神的层面,使茶更具有魅力。“禅”和“茶”的结合,令通常认为高深的“禅”,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的当下,也可以体会得到。“禅茶一味”,不是佛教刚传入中国就有的,它发展的过程非常漫长,是对印度佛教思想的理解、吸收和消化,是中国特色佛教的缩影,也是了解汉传佛教的较好契入点,是佛教在中国生存、调整的最佳方式之一。汉传佛教,他的精神没有离开佛教的根本教义,只是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盛开出美丽的花朵,别具风韵,脱俗而不怪异。

在禅寺里,僧人喝茶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而是提升到修行的层面。禅也不是一种枯坐,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中论》中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二谛思想,中道观。吃茶是禅寺里僧人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修行之一,在许多清规中都有具体规定。当然,“茶”能引起禅师的高度重视,这和茶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同时茶也是供佛及待人接客的佳物。那么如何令现实生活中充满禅机、如何将禅的精神落实在日用事中,这才是“禅茶一味”的目的所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禅和茶之间的关系,笔者就禅寺规约中对茶的三种功用,进行简单的探讨,来认识禅寺吃茶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从戒律到清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禅宗,不但不与佛教本义相违背,而是更好的对佛教内涵的发挥。清规虽然不是佛陀制定,但其精神和佛陀的本怀没有区别,都用来规范僧众的身心。

二、从清规中看茶在禅寺中的功用,简单介绍禅寺清规中茶的三种功能。在落实这些具体事物时,茶已经融入禅的精神,吃茶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三、禅茶不二。寺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茶是生活的缩影。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禅茶的精神,迎接我们每天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完善我们的人格,这是探讨“禅茶一味”的价值与意义。笔者生活在丛林中,愿就茶禅的关系,同大家交流与分享。

一、从戒律到清规

佛陀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把自己觉悟的真理告诉大家,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到这无上的法喜。追随佛陀出家,分享佛陀生活的艺术,这样的一个群体,就是僧团。如在佛经中经常读到“僧千二百五十人”,就是那时长期追随佛陀修行的团体。由于佛教不断发展,僧团规模越来越大,僧团内部的管理制度亟需完善。僧团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精神食粮,通过听闻佛陀讲法,同修之间法益交流,以及自己努力修行来解答内心的困惑,以达到和佛陀一样的觉悟。二是物质食粮,在现实世界生活,必须要解决滋养色身的问题,僧团需要供养。印度出家僧众自己不从事生产,以托钵乞食维持色身。但僧团日益扩大,若没有足够的社会声誉,谁肯供养这个群体呢?我这里不是说僧人出家是为了供养,但是为了社会大众能认可僧团,欢喜地供养僧众,佛陀必须要制定戒律,完善僧团内部的管理和建设,令社会大众对僧团有信任感。有了戒律的保障,佛教才能健康地发展,佛法才能得到传播,僧众才能安心办道。因此印度佛教的戒律必须要符合印度文化的大背景,遵循印度世俗文化,这也是体现佛教真俗二谛圆融的思想。

佛法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最初佛教影响还不大,不但被时人误解,还遭到外道的排挤。人们会把佛教与神仙方术等视。到了魏晋时期,依靠西来圣僧和中土大德们的弘传,佛教才在中国土壤上扎下一点根。此时的佛教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因为没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只依附于上层贵族和士大夫们的护持,所以道安法师讲“不依国主,法事难立”,可以想见当时佛教势力的微薄。而到了南北朝之际,中国佛教的命运大大改观,首先从义理上能得以相对正确地理解,而且经过大德高僧的努力,在教制上也发展出一些比较符合中国佛教的制度,和印度佛教是不完全相同的。到了隋唐时期,各个宗派的建立,使汉传佛教达到顶峰。不过此时对僧众的身心规范仍是采用佛陀在印度制定的、适合印度文化特色的佛教制度(戒律),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则仅为辅助,来充实制度建设、僧团管理及政教关系。

另外各宗义理过于繁琐,对修行阶次作出繁杂细密的规定,使人感到真正达到解脱遥遥无期,即使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及时间,也无法阅读大量的佛经,所以此时的佛教只停留在少数士大夫和有地位的僧人之间。禅宗的诞生,可以说是对这种状况的突破,是一次革命。我们知道,佛教不是一般的世间学问,很多僧人不满足于知识,而是怀着很强的出离心和慈悲心,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学习佛法是为解答他们的困惑。禅宗的创始,就是本着这个理念,对佛法真义的一次回归。本着佛陀四依的精神,不拘泥于教条和带有宗教色彩的框框,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印心”,打破已有的常规,创立禅寺。终于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爱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令中国佛教的命运得以延续。这么多出家僧众要生活,同时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复制佛陀根据印度文化背景所制定的戒律,是行不通的。因此,随着禅宗的诞生及不断发展,在不脱离戒律和佛法的精神之下,清规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土的出家僧众身心有了恰当的规范,佛教才能在中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佛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及外护的努力,到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时,才产生出一套较完善的符合禅寺的规章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清规”。

百丈立“清规”原因及意义,《宋高僧传》卷十载曰:

后檀信请居新吴界,有山峻极可千尺许,号百丈屿。海(怀海)既居之,禅客无远不至,堂室隘矣!且曰:吾行大乘法,岂宜以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邪!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乎?海曰:吾于大小乘中,博约折中,设规务归于善焉。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

宋翰林学士杨亿《古清规序》也记云:

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列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故常尔介怀。乃曰:佛祖之道,欲延布化元,冀来际不泯者,岂当与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耶。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哉?师曰: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于是创意,别立禅居。

别立禅居,是因为禅宗居于律院之中,禅宗的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从达磨大师少室山传禅开始,到六祖慧能大师的时候,禅宗已经蔚为壮观了。最初,禅者虽则依寺而住,但实际多是离寺而居,达磨大师即是在山洞之中面壁修禅,其他如佛窟惟则开始是在天台山的岩洞里修行,鸟窠道林则是在一棵大树上修行,石头希迁则是在寺院外面的一块大石头上结庵而住。随着国家对僧团的管理加强以及律宗的迅速发展,禅僧一度被要求在律寺之中居住。然而,律宗的修行生活,对于禅者的心性来说,似乎成了一种障碍,因此禅师们有必要在律寺之外,另建立符合禅者修行说法的道场。

清规的建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百丈清规的创制是承六祖慧能“若欲修行,不由在寺”的主张,由栖息山林、岩石、阿兰若而别立禅居,既而独创禅规的结果;第二,百丈清规的创制也意在检束僧人德行,改变丛林龙蛇混迹、凡圣同居的局面;第三,百丈清规的创制是中国僧众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演化的结果;第四,清规的建立精神,不拘泥于大小乘,但吸收大小乘戒律精神,又超越大小乘,符合当时的时节因缘,契理契机。 

“清规”是指禅寺的组织规程及寺众(清众)日常生活之规则。即禅门中关于大众行、住、坐、卧等威仪所定之僧制,为丛林众僧所必须遵守的仪则。清,清净大海众之略称;规,规矩准绳之意。又以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众,故称清规。禅宗自达磨东来后三百年中,禅僧多依住律院或岩穴、树下,尚未营建禅院,因此也没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制度。到四祖道信禅师时,禅僧才开始有自己固定的修道场所。至百丈怀海禅师,依大小乘经律,制定丛林规矩,撰《清规》二卷,广为流行,世称《古规》、《古清规》、《百丈清规》,此为禅家清规之始。此后,天下丛林皆依此清规为寺院生活之仪则。 (待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