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0年度第五期柏林访禅——略记柏林禅寺第十七届生活禅夏令营之行
 

柏林访禅

——略记柏林禅寺第十七届生活禅夏令营之行

崇善

寺藏真际千秋塔, 门对赵州万里桥。

一塔一桥一禅寺,这里是赵州祖庭——柏林禅寺,也是第十七届生活禅夏令营的主办地。我有幸参加。

禅寺坐北朝南,中正庄严。韦陀殿、普光明殿、观音殿、禅堂(无门关)、万佛楼等殿堂沿中轴线依次展布。其中普光明殿西南侧即为真际禅师舍利塔,塔身高耸峻峭,雕饰简洁。殿前一片翠郁的柏树林中夹杂着几株沧桑的千年古柏,粗壮苍老的树干上傲立着几处新枝,这大概就是赵州和尚所指的佛性柏树子了。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和尚答:“庭前柏树子。”

僧问:“柏树子还有佛性否?”和尚答:“有。”

在寺期间,有空便来绕塔三匝,顶礼塔身,问讯柏树子,甚至妄念烦恼缠身时也来默告赵州和尚。只求一窥禅门境界,暂灭自身无明业识。

观音殿(二层为藏经楼),东西两侧各以配殿相峙合围,西有指月楼、祖师殿、愿海堂,东为会贤楼、福慧堂、伽蓝殿。禅堂为柏林禅寺的核心地带,无门关居中,东为开山楼(方丈),西为怀云楼(问禅寮)。打坐参禅,以至开悟,是禅宗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也是禅门最具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之处。

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曰:“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甚么却无?”师曰:“为伊有业识在。”

有情皆有佛性,甚至柏树子都有佛性,只不过受无明所蔽。

禅门曰:见性成佛。但为何狗子却无佛性?参!

若以佛法对治业识、无明,佛性可见否?参!

法师说,这就是话头禅,悟了就舍。这种云里雾里的禅境让人好奇、向往、也难以捉摸……

禅寺的最后一重建筑就是雄伟的万佛楼,东西两侧分别配以文殊阁、普贤阁,均是我们生活禅夏令营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早晚课在万佛楼,随僧众念经拜佛,唱诵直达本心的梵呗;禅修在普贤阁,讲座在文殊阁,一行一智,深具妙意。

殿堂外围东侧为斋堂、印经处等;西侧为寮房、云水楼等,恰好与人生的两大需求——吃、住相对应。行住坐卧是禅,吃穿用度亦是禅。所求的只不过是消除生活中的种种妄念,屏息繁杂的外缘,将心安住于当下。正如普光明殿正中楹联所记:

本分事接人,洗钵吃茶,指看庭前柏树子;

平常心是道,搬砖盖瓦,瞻依殿里法王尊。

大道至简,一句“吃茶去”,道尽了禅修的简易平常和甚深禅意。

禅寺内可谓法门龙象,济济一堂。老和尚的慈悲智慧,大和尚的睿智平易,法师们的勤修精进,不愧为戒定慧、菩提心俱全的一方庄严佛土。

寺内学修七日,所获颇多。初两日:放下万缘,行走于清净道场内,体验那份安宁,追寻自心实相;中四日:领会禅修中的轻安、讲座中的般若、普茶中的禅味,思索着寺院修行背后的种种深意,或由戒生定再生慧,或由信、解入行,再由行入证;后两日:皈依三宝,皈依自心。夏令营生活时日无多,意犹未尽,少许失落,一丝留恋。

诸法本空,缘起缘灭,缘在惜之,缘尽放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古代大德如此说,老和尚亦如此言,柏树子应也如此观。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