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10年度第三期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三]
 

 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三]

 净慧

第四讲

一花一笑

(2009年12月4日晚)

各位善知识:

禅,很奇妙,也很平常。如果只强调禅奇妙的一面,我们一般的人就难以接触;如果只讲平常的一面, 但是不去体会,不去觉察,不去观照,不去感悟,这个最平常的一件事,你也是怎么都体会不出来的,没有那个感觉。所以说,禅既平常又奇妙。

禅具有普遍意义,不是一个特殊现象。所谓:有佛出世,无佛出世,法尔如是。禅就是这件事,有佛出世,禅如是,无佛出世,禅亦如是。禅,对人类而言,不分男女相,没有 年龄的限制,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贤愚的不同,更不受文化水平的制约。

在人类的历史上,只有禅存在的时间最悠久。在释迦佛还没有出世以前,禅就存在。禅是现现成成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发现了它而已。禅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出来的,因为禅是真理,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创造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真理,因为一切可造作的东西都是有为的,无为无漏的禅是不可 造作的。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虽然处处都在显示禅机,但是并 没有真正把这件事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只是到了要入灭的时候, 才用象征的手法把禅指示出来。在一次法会上,佛拈一枝花,大 众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见佛拈花,微微一笑,释迦 牟尼佛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付嘱于汝。”禅的信息就 在这一花一笑中传递了出来。禅,作为一个法门,就从这个时刻 起诞生了。

这一花一笑,你说有多美就有多美,说有多玄妙就有多玄 妙,说有多简单也就有多简单。古来的祖师曾说,释迦佛拈起这 一枝花来,在百万人天的大会上表演一番,这是故弄玄虚。这都 是过来人的话。禅本如是,拈花不拈花,禅就是禅,禅不是花,花 不是禅,就如同月不是指,指不是月一样的道理。但是要借这朵 花,把这件事传递出来,这一枝花就是传递禅的一个载体。迦叶 尊者这一笑,是他领会了禅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我们今天的人,拿一大把鲜花走到佛前上供,旁边的人见了 以后,哈哈大笑,这是不是禅呢?应该说也没有离开禅,但是它 并不等于就是禅。因为禅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任何一件事都没有 离开禅。但是,当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禅的时候,花就是花,笑就 是笑,与禅毫无关系。我们在这一花一笑中认真去体会,为什么 这件事要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释迦佛拈起这朵花,迦叶尊者 这一笑,说明释迦佛认可了这件事,无疑在说,迦叶你算是明白 了我的意思,可以成为我的心法的继承人。迦叶尊者,也就成为 印度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从迦叶尊者一直向下传承,到了第二十八代,也就是菩提达 磨大师,他来到中国,传播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所开显的禅宗 这一法。有人形容达磨祖师是一个面貌狰狞的人。看一看我们现 在所画的达磨祖师像,如果不知道他是达磨祖师的话,简直就觉 得这个外国佬太恐怖了,眼睛鼓得那么大,怪吓人的样子。达磨 祖师为什么要现金刚怒目之相呢?那是他老人家太慈悲,太可 怜我们当时的人了。那些人不领会达磨祖师的西来意,对达磨祖 师有种种的误解,种种的排挤,种种的毒害。他老人家深慈大悲, 不得已现那种金刚怒目之相。

也有人怀疑,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个公案在 当时是不是发生过,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有人便非常巧妙地说,禅是本然的,禅的存在,是不需要历史来证明的,因为历史证明不了这件事。有没有这件事,历史是怎么说的并不重要,重 要的是,拈花一笑,确实传递了人类最美好、最究竟的禅的信息。 所以说,拈花公案奠定了禅在佛教史上最权威的地位。

也有学者怀疑菩提达磨是否真有其人。虽然是个别的学者 有这样的疑问,我想,这同释迦佛是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的公 案一样,有没有达磨这个人也并不重要。达磨的形象,达磨的思 想,起到了将印度的禅传递到中国的桥梁作用。只要这个桥梁作 用发挥了,达磨这个人有还是没有,无关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 样一个人物,把禅的精神传递给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个 启发之后,再把它和中国固有的文化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中华禅。

中华禅是吸收了印度文化、印度佛教最精华的部分,把它和 中国文化最精彩的部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禅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历史大事。这件事改变了整个中国文化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的心灵,直到今天,影响了全世界。达磨的桥梁作用,达磨对禅的贡献,就是再过一万年也没有人能够磨灭得了的。

从达磨传到六祖慧能,中国禅才真正走上了高峰。我们现在 有很多禅的语言,智慧的语言,都是六祖说出来的。六祖是一个 不识字的人,但他能够参透心地法门,能够领悟最上乘禅,说明 禅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能够摒息诸缘,不生一 念,心如虚空,你就能进入到禅的境界。妨碍我们进入禅的最大 障碍,就是我们的心有执著、有分别,时时处在分别中,时时处在 执著中,我们与禅就拉开距离了。讲一个很小的例子:我们在禅 堂行香,大家一边走一边观照,非常投入。这个时候,走进来一位 自认为是应该被尊敬的人,就马上停止脚步,要让那个可尊敬的 人走在前头。这个举动,在世俗层面来讲,可以理解,但是在禅的 层面、在修行的层面来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为什么呢?你在 让路的一瞬间,就起心动念了,你的功夫本来可能会成片,但由 于这一念分别心的干扰,就失去了觉照,就起了执著。

有一个公案,是讲牛头见四祖的情景。牛头见四祖,并不是 牛头禅师到四祖的道场来问道,而是四祖到牛头禅师的道场去 点化他。四祖到了牛头禅师的住处,就问:你修行的地方在哪里 呢?牛头禅师就领着四祖往山里慢慢走,走了一段路以后,突然 看见虎豹成群,四祖就故意现了一个动作,表现出看到这群虎豹 的恐惧感。四祖的这个动作,无疑被牛头发现,牛头就说:“你还 有这个在。”四祖不作声,继续跟着他走,到了牛头住的地方,没 有桌子,也没有板凳,就有几块大石头。四祖就在这几块大石头 上都写一个“佛”字,写完以后,就坐在石上。牛头就说:“这上面 有‘佛’字,你怎么可以坐呢?”四祖说:“你还有这个在!”

真正达到了禅的平等无差别的境界,佛见、众生见都要扫荡 干净,因为有佛见、有众生见,就是分别见。见了众生漫不经心, 见了佛就磕头礼拜,这就是在分别,在执著,从禅宗的功夫上来讲,这就是生死的根本。因为分别心还没有断掉,执著心还没有 扫荡干净,你要了生死,就必须要把分别心、执著心扫荡得一干 二净,才能有了生死的份。

古代有一位丹霞禅师。有一年冬天,他到一个寺院挂单,天气大寒,冷不可耐,他在一个佛殿里坐着,实在是冷得顶不住了,就把供台上的木佛搬两尊下来,劈成小块,点着了用来取暖。寺院管事的人看到了,很是吃惊,就问:“你怎么把佛像劈了烧火?”丹霞禅师说:“不是的,我是在烧取舍利。”管事的人说: “哎呀,你怎么这么糊涂,这是木头佛,怎么会有舍利? ”丹霞禅 师就说:“既然没有舍利,那我就再烧几尊。”说着就又搬了一尊 下来,放在火里烧。要知道,这是在说法,各位可不能照此效仿。 禅师是在教人破除佛见、法见、众生见、烦恼见。所谓“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是在破相,是以这个具体的烧佛像的作略,来开示那 些佛见、法见非常深的人,不破掉这种见,就与真理无缘。从理上 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从事上讲,平等中有差别,要做到二谛圆 融,那必须是开悟以后的事。佛经和祖师的语录处处教导我们不 要存佛见,不要存法见,不要存众生见,“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 别”,平等平等,如是如是。禅宗就是这样的奇妙,禅宗的作略就 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我们学禅的人一定要有丈夫气概,尽管我们在座的巾帼英雄占多数,须眉丈夫占少数,但是在佛性上,在见真理上,在开悟上是没有男女相的。人有男女,佛性没有男女,就像六祖所说的:“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人有男女相,佛性是平等的,没有男女之别。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丈夫作略,从本质上来领 会禅。

禅,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品,禅是大众的,懂得禅以后,悟到禅 以后,表现禅的方法,千姿百态,一人一个样。中国历史上的大祖师,像南北朝的傅大士、志公和尚,那都是大禅师。像唐朝的寒 山、拾得,那更是了不起的大禅师。寒山、拾得现的什么相呢? 现的是窝囊相,天天穿着破衣服,跑到国清寺的厨房去烤火。吃的是什么呢?寺里和尚吃剩下的馊饭馊菜,他们拿一个竹筒打回去,慢慢吃,过着一种岩居穴处、潇洒自在的生活。一面在山洞住,一面吟诗作对,所吟的诗都歪七歪八地写在石头、树干和墙壁上,无非是讽喻世间的种种不平等,发挥自己内在的喜悦与禅机,奉劝世人,止诸恶,修众善。一本《寒山拾得诗》,流传千古,近 世以来,译成了西方文字,流传到欧美各国,感染了一代又一代 人,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信条,寒山、拾得,也成了他们的偶像。

表现禅最典型的,是两宋之间杭州的济公和尚。各位对济公 和尚可能印象最为深刻,因为电视剧经常会播放,不断地宣传济 公这个形象。济公是一个大彻大悟、潇洒自在的和尚,是一个悟 透了禅机的和尚。我们只要有济公和尚当初那一念心,那种信 念,那种决心,我们每个人就都有可能达到济公和尚的境界。

只要悟透了,禅机千姿百态,禅风多种多样,禅的生活就是 艺术化的生活。禅表现在生活当中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说是生活 禅。生活禅本意就是,禅在生活中,多彩多姿,离开了生活,就找 不到表现禅的方法。释迦佛拈一朵花是什么呢?是生活。达磨大 师东来指示梁武帝,指示二祖慧可,都没有离开过生活。古往今 来,历代禅师都是在生活中表现禅法,体现禅风,开示禅道,悟透 禅机。所以,禅在生活中。

第五讲

将禅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9年12月5日晚)

各位善知识:

关于禅修,在古代是讲究如何在日用中落实,在日用中转化自己的习性,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从现代意义来讲,禅修,就是 要把禅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点点滴滴,就是方方面面,也就是时时刻刻,每一个当下。这需要有很好的禅修基础和体验,要功夫很深的人才能做得到,要老参上座才能做得到。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的存在,是以生活为依托。生 命离不开生活,生活的本质就是生命。生者,生命;活者,活动。不 但修禅不能离开生活,做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公 事还是私事,国事还是家事,天下事还是一己之事,都与生活息 息相关。如果没有了生活,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了生活, 人类所拥有的一切也都将烟消云散。

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呢?在过禅修的生活。用现行的法律 语言来表述,就是我们在过宗教生活;用宗教的语言来讲,我们 在过灵修的生活。这些都是指精神层面的生命活动状态。从物质 层面来讲,我们在进行禅修。过禅修生活的同时,也不能离开物 质生活,这两种生活几乎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因为任何高 尚、清净的生活,修行的生活,灵修的生活,都要以物质为基础, 以物质为条件和依托。我们在此禅修,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能 够在露天进行的时候毕竟很少,即使是在露天进行,也要以物质 为基础。更何况我们还要辟一间静室,夏天要有降温设备,冬天 要有取暖设备,坐下来要有比较松软的垫子,还要用保温的小被 褥把腿捂住,以防受风;要饮食,要睡眠,要经行,这一切都是以 物质为依托的。

人类的生活从总体上来划分,可能就是这两大类:精神生活 与物质生活。这两大类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如何使这两种相 互交叉的生活,都能有禅的意境、禅的味道、禅的喜悦,这就是禅 修的必要之处。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是有距离、有矛盾 的。客观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我们的主观愿望有着无 限的能量。人们往往都是想入非非,得不到的东西想要得到;不 能随便讲的话,非要讲出来不可,一吐为快;不能做的事,非要去 做。这样就会给我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造成各 种各样的矛盾。有了矛盾也就有了烦恼,这些烦恼怎么解决呢? 想让社会无限制地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这根本办不到。想要改 变外在的世界,想让现实存在来符合个人的主观愿望,这种想法 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可能。

西方有一位传教士,他在生前就为自己的墓碑写了一段铭 文,大意是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想改变社会。当这个梦 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就想改变家庭,改变自己的亲属。结果临到 八十岁时,他一生的梦想终成泡影,想要改变他人的计划也落空 了。就在这个时候,他觉悟了:一个人要想改变他人,这本身就 不是一种智慧的抉择;如果是智慧的抉择,就要放弃改变他人 的计划,转而坚决彻底地改变自己。这个墓志铭非常经典。作为 一个传教士,应该说他也是有一定觉悟,有深刻而丰富的人生经 历的,因此才能够讲出如此坦率而深刻的话。但是,能够有这样 觉悟的人,在一万人当中也难找一个,几乎每个人都是想改变他 人,改变外在的东西,从来没有想要改变自己,这几乎是所有人 的一个常态,一个理所当然的愿望。

从禅的角度来讲,想要改变他人,这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只有改变自己,你才稍微有一点点主动权;要想改变他人,那是连一点点主动权都没有,连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用什么来改变我们自己呢?佛教提供了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法门呢?就是因为根尘相接,我们的主观与客观相接触的时候,有种种烦恼。烦恼之多,可以用八万四千来形容,要对治这么多的烦恼,就要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各种不同的 法门,八万四千烦恼就要用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

禅,是其中最究竟、最彻底、最便当的一个法门。它随时可 以修,随地可以修,任何人也都可以修。昨天我讲过,不分男女 老少、贫富贵贱,这个法门可以适用于每个人。简便到什么程度 呢?只要你关注当下,把你的心从金钱那里拉回来,从想要得到地位那里拉回来,从想要满足种种不合理的需求那里拉回来。拉回到什么地方?拉回到当下这一念。你就紧紧地盯住当下的念头,清醒地、轻安明净地觉知当下的念头。朝如是,夕如是,不要 让它跑掉,长久地训练,这个念头自自然然就听你使唤了。这就 是改变我们自己的方法。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 ”不要忘记, 每一句话前面都加了一个“自”,这个“自”就是自己的“自”。总体来讲,就是要我们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来调控、调整自 己的心态,不要向外驰求,不要想得到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这不 仅包括金钱、地位、美色……甚至于想对方给你一个笑容,给你 一句鼓励的话,都不要抱有希望。因为一个人要布施一点东西出去,那是很困难的。每个人对自己的东西,包括语言、笑容和金钱,都是非常吝啬的。特别是笑容和鼓励的话,要想把这些东西 随便布施出去,很不容易。

各位可以仔细想一想,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一些事实:有时候,希望得到一个安慰,得到一 点笑容,得到一句鼓励的话,比想要得到金钱更苦恼。现在的人, 生活基本上得到了改善,金钱的匮乏感已经不是很严重,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事。在这些现实面前,我们有烦恼怎么办?自己来消化,自己用禅的方法来解决,一切法皆空。

我们的念头,我们想要得到那些难以得到的利益的念头,必 须要自己来克服它,用另外一种念头来代替它。你时时关注当 下,除了当下这一念清明自在以外,其他的念头就不会生起。如 果生起了,冒出来了怎么办呢?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时时觉照, 一切妄念、邪念,当生即灭。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像虚空一样,包 容一切,化解一切,人生智慧的光芒就会从虚空中显现出来。

生活是如此的残酷,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将禅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去,让禅来占领我们整个心灵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会到处随缘,到处自在,到处喜悦,到处清凉。 (待 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