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9年度第六期海德格尔思想的东方渊源
 

海德格尔思想的东方渊源

冯·赫尔曼口述∕李西木编译

【译者按】:2009年6月24日,在德国黑森林“阳光庭院”刚刚主持完禅修的明海方丈携明杰法师、道智法师、持顺法师一行访问了弗莱堡大学。神学系乌德(BernhardUhde)教授和哲学系冯·赫尔曼(Friedrich-WilhelmvonHerrmann)教授接待了方丈一行。当时在场的有JefBoeckmans先生、WillgisJger先生及其弟子AlexanderPoraj、DorisZlls、FriederZlls、BerndGroschupp诸人。下文是冯·赫尔曼教授在其办公室为我们作的一个简短报告,概述了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思想的东方渊源。

明海方丈阁下、乌德教授、尊敬的法师们,以及其他尊敬的客人:

今天你们能来到这个我曾经工作过的小房间,我感到十分荣幸。尤其是明海阁下的莅临,更使蓬荜生辉。(乌德教授补充说:冯·赫尔曼教授不仅曾是海德格尔的助手,他自身也是弗莱堡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于1999年退休。因此,他说这是他曾经工作过的房间。)

弗莱堡与亚洲文明、与东亚思想的相遇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1921年,日本人周造伯爵①来到了弗莱堡,为了亲聆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他是首位来自东亚的代表。在这里,他很快结识了当时为弗莱堡大学编外讲师的海德格尔,且旁听了他的讲课,随即从胡塞尔转向了海德格尔。

在随后的数十年中,弗莱堡与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思想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其中不仅仅有日本人,还有中国人,泰国人,韩国人。在所有这些接触中,有两次特别引人注目。

其中一次是在四十年代,海德格尔与一位来自泰国的比丘Mahamani的接触。1947年,在弗莱堡的家中,海德格尔和这位Mahamani比丘进行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谈话。

海因里希·比采特(HeinrichWiegandPetzet)教授当时在场,他是海德格尔的亲密朋友。他亲历了这场谈话,偶尔也参与到谈话中。谈话是用英语进行的,因这个泰国和尚说的是英语。海因里希·比采特还现场为这次谈话做了翻译。后来在他一本很精彩的书《走向星辰》中,他以《来自曼谷的和尚》为题回忆了这场对话。

比采特写到:Mahamani比丘,大约35岁左右,是一位泰国农民的儿子。作为出家人,他是曼谷四百座寺庙中最为古老的一座的教授师,也是当地一所佛教大学的哲学和心理学老师。

当海德格尔谈到“对于物的泰然处之”,谈到“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时,他向这位佛教和尚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使这次谈话达到了高潮。“静修(Meditation)②对西方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海德格尔问到。因此,最终静修的本质成了谈话的主题。这位和尚简单地回答说:“静修意味着聚精会神,一个人越是能够毫不刻意的聚精会神,这个人的我执就会越少;‘自我'消解了,到最后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无',然而‘无'不等于一无所有,而是某种完全另外的东西,是一种‘丰沛'。语言无法为此命名。这种状态同时是‘虚无'和‘万有',是一种充实。”对此,海德格尔紧跟着说:“这正是我毕生一直想要说的。”

1929年7月24日,当海德格尔从马堡回到弗莱堡后,在这所大学的大礼堂里,在他著名的就职演说《什么是形而上学》中,海德格尔第一次提出了“无”的本质问题:“无”的本质与存在的本质息息相关。在这场演说中,海德格尔最终对“无”本质的追问,是在其与存在的本质息息相关这一深刻洞见下进行的。海德格尔总是在这种相关性中追问“无”,“无”是存在之本质中特殊的一面。

我想把这本探讨“无之无化”(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书呈献给您,我已经写下了献词。请收纳,阁下!

弗莱堡与东方思想的第二次较为突出的接触发生在海德格尔和一位中国博士,说得更确切些,是和一位中国教授之间。这位中国教授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不久来到了弗莱堡。他姓萧,在弗莱堡生活了很多年。他的全名是保罗·萧师毅③,我不懂为什么他自称为保罗,或许是因为他作为基督徒受过洗礼的缘故吧。他有位德国太太。海德格尔于1976年逝世,为此,当时已经返回中国的萧写了一篇纪念性的文章——《我们相遇在霍尔茨集市》,收录在文集《回忆马丁·海德格尔》中。我很乐意从中选录一部分朗读给您听。(乌德教授紧接着补充:这个霍尔茨集市是弗莱堡城中一个很小的集市。)

在这篇回忆性的文章里,萧师毅写到:“我在1942年结识了海德格尔。作为旁听生,我可以参加海德格尔的研讨课。借此机会,我呈送给他一本我所翻译的老子《道德经》的意大利文样本,此书的出版受助于克罗齐(BenedettoCroce)④。……海德格尔邀请我与他合作将《老子》翻译成德文,我欣然同意了。”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他们在一整年的时间里,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会在托特瑙山区的小木屋里相见。这一年,海德格尔很少呆在弗莱堡的家中,而更多的是住在托特瑙山区的那间小木屋里。(赫尔曼教授转身指着身后墙上一幅巨大的图片,图片中海德格尔的小木屋簇拥在雪中,他说道:“这是在冬天!”乌德教授也很激动地把手指向对面的墙壁,说:“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接下来的几个小段落是关于合作方式的,非常有趣。他写道:“我们依据蒋锡昌的校勘本研读老子,这个本子是在对比八十四种不同古本的基础上产生的。中文之外的翻译和评注我们暂时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合作是这样进行的:萧师毅先诵读一遍中文,然后按自己的理解加以翻译,接着呢,海德格尔就开始追问萧所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萧接着写道:“我们首先研读关于‘道'的章节,显然,这是最难且最重要的。海德格尔的沉思方式是如此缜密而彻底,以至于我们在1946年夏天结束的时候,才仅仅讨论了《老子》八十一章格言中的八章。由此推算,我们大约得在十年后才能完成此项工作。不过可能也用不了那么久,因为其他的章节并没有如此的隐晦难解。”

现在的这一小段是关于讨论方式的:“在老子文本中神秘而晦涩的象征性关联中,海德格尔总是追问,坚持不懈、不厌其烦、甚至不容拒绝地反复询问其可以想象、有迹可寻的语境。只有在理清了所有可能的语意之后,海德格尔才敢初步尝试去界定一种思想的形式,由此汉语文本中复杂多样的语意在西方语言的重述中才变得清晰可解。”

萧师毅接着说:“可惜,海德格尔并没有将任何尝试性的翻译交托于我。现在仅存的希望是,在我的有生之年,使这些笔记从他的遗物中重现于世。而1947年夏天之后,我们就《老子》文本的翻译合作就不再继续了。”

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核心用语是“道路(Weg)”,他关于“道路”的沉思是其独有的关于方法的沉思,为此,他很乐意接纳并采用了“道”这个中文词,而没有选择希腊文的“hodos(道路)”,也没选用“方法(Methode)”⑤这个词。在许多不同的关于“道”的演说中,他都引用一些老子有关“道”的格言。这意味着,通过和中国人萧师毅的合作,其中一些因素已经融进了他后来的工作,而且海德格尔一直很乐意于沉思中回溯到老子。

正如您看到的,这里挂着各种各样来自东亚的卷轴,这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从许许多多东亚的学生和学者那里收到的,其中有些是我的博士生。我想您更能欣赏这些挂在墙上,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礼物。明海阁下,我刚刚给您做了一个关于“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的简短报告,现在,我想赠送您一本美妙的画册,这本画册记录了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区小木屋里的生活。我也在上面题写了献词。

如果您乐意,我想带您参观三个特别的地方,这些地方与在这所古老大学长期工作过的海德格尔密切相关。首先我们去参观老哲学系,埃德蒙德·胡塞尔还有随后的海德格尔都曾在里面工作过。老哲学系很近,就在左边,不过这已经是过去的历史了,现在那里已经不再是哲学系。然后,我们去古老的一号阶梯教室看看,自1928年以来,海德格尔所有的讲课都在那里举行。第三个地方是大学礼堂,海德格尔的演说《什么是形而上学》,即对“无”的追问,就发生在那里。

译者按:随后,冯·赫尔曼教授同乌德教授带领我们一行人,参观了这三处留有海德格尔足迹的地方。午餐之后,明海方丈在乌德教授的陪同下,在海德格尔曾长期讲过课的一号阶梯教室里,做了关于“中国禅宗史和柏林禅寺”的演讲。

【译者注】:

①即九鬼周造(1888-1941),九鬼的正确头衔是男爵,海德格尔及冯·赫尔曼都误以其为伯爵,况且九鬼是其姓,所以正确的称号应该是九鬼男爵。他是海德格尔在其名篇《关于语言的对话》中频繁提及的日本哲学家,1921至1928年期间留学欧洲。他在德国跟随李凯尔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学习,在法国曾追随柏格森。他的代表作《粹的结构》于1926年在巴黎完成,1930年出版于日本。1933年,九鬼出版了日文著作《海德格尔的哲学》,这是第一部研究海德格尔的专著。

②德语中Meditation一词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宗教学、心理学和哲学概念,可以译为冥想、沉思、默念等。西方本有静修的传统,比如天主教的本笃会就有Kontemplation的修行方式,其涵意与Meditation近似。自禅学在西方勃兴以来,学人往往直接用Meditation一词来译“禅修”。

③萧师毅:天主教神甫,曾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哲学和心理学,意大利米兰大学哲学博士。1941年出版了老子《道德经》的意大利文译本。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任教于弗莱堡大学,教授汉语和哲学,在德国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从1974年起,直到1986年逝世,他任教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

④BenedettoCroce(1886-1952),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

⑤德语词“Methode”来自希腊文“Methodos”,由两个词根组成:“meta”意为“经过”;“hodos”意为道路。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