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9年度第五期林泉高士——寻访陶瓷工艺大师李小骢
 

林泉高士

——寻访陶瓷工艺大师李小骢

明鉴

2007年秋,受老祖寺常住的委托,我去景德镇绘制《十八罗汉》粉彩瓷版画。“粉彩”,因其设色古雅华贵、淡雅柔丽,且富立体感,被称作瓷器中的贵族。粉彩的制作技术繁复,器型上的图画绘制、色彩窑变把握很难,因此外地人是很难掌握的。来瓷都两个多月,我还在深水摸鱼般地学习着这门技艺。

一日,南昌的方老师来看我,为往来方便,便安排住在工作室对面的旅店。午后闲暇,我去看他,他正在屋里看电视。我很少看电视,常住的寺院里也没有电视。我随意一瞥,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正在播放《粉彩大师李小骢》。我便坐了下来,静心观赏。就这样,无意中走进了李小骢的艺术世界。

李小骢从小生活在风景秀丽的文化古城——潮州。受家庭熏染和古城民俗文化的影响,自幼就对诗、书、画以及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接触陶瓷工艺以后,又潜心于传统山水画法。师承宋人,深得古法三昧。可贵的是,他并非泥古不化,而是回到大自然中收尽奇峰打草稿;在瓷画的创作上,亦不拘泥于传统手法在瓷器上的表现。他对陶瓷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不断探索、改进,使之日臻完善。其笔下的流泉之壑,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氤氲之感,莹润舒爽,令人耳目一新。瓷器上表现出来的这种感觉,可说得上是“前无古人”。取白高岭瓷土制造的器型,经高温烧后,却能留下如此湿润的气息,与艺术家所营造的幽谷林泉,合而为一,使作品美感怡人、韵味悠长。这也是他当初只身从潮州来到这享有千年盛誉的古瓷都——这块深蕴着艺术的沃土,给他的丰厚回报。

李小骢是个沉静平和、善于思索,并且胸怀宗教情感的艺术家。当他取得一定的艺术成就之后,却依旧能在这个日益浮躁、追名逐利的艺术场中,始终固守着心灵的那份安宁。因为从小生活在潮州,他会炒制茶叶,精于茶道。品茶催化了山居的清雅,笃诚的心灵超越了孤寂。怀着对大自然进一步的感悟,心灵净土得以升华。瀑涧草庐,山衔好月,艺术家默默地品味着香茗,心中浮动着对自然造化的构思。

我看到屏幕上的李小骢,在林壑秋谷中挥洒笔墨,尽抒情怀。松风涧水边,有如行者的步履;清月竹窗下,一泓清潭,一缕茶烟,生活如诗,境界如画。现实生活果真如此吗?匡庐脚下三年无声的磨砺,其中冷暖,小骢自知。

2008年夏天,我和几个九江画友,去了东林大峡谷。而后,又去了庐山脚下那个野花烂漫、细流淙淙的村子——从这里可以展望匡庐的雄姿。我突然觉得眼前的景致非常熟悉,这莫不是在电视中看到的李小骢所住的村庄?就近打听了一下,有个山民说:“我知道这个人,他住的房子离这儿不远。只是有段时间没见到他了,听说还在庐山,具体在哪里就不知道了。”真应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确有那种“访隐者不遇”的感觉。绕过潺潺涧水,跨进山民敞开的房门,我想起了那个斜倚门框、摇着蒲扇似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一般洒脱的艺术家,那份神情更像个修道之人……

2009年春,乍暖还寒时节,再次受寺院的委托,绘制一幅长32米的瓷板壁画——《千岁宝掌行化图》。如此工程,确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借此机缘,我又一次踏进了艺术瓷都。临时工作室设在生产瓷板的老鸦滩。有时趁着烧窑之隙,便去老厂画青花瓷瓶。在那儿,我结识了陶瓷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小叶,他也在此画瓷瓶。因为我们画的都是山水,彼此便有了一些交流。一天,小叶问我:“师父,您知道李小骢吗?”我先是一愣,然后连连回答:“知道!知道!”小叶说:“要不要我介绍你们认识?他就在景德镇。”哎呀,真是求之不得,亲见小骢是我几年来的心愿!

在瓷都宾馆,幽静的竹亭里,我见到了李小骢。

这位国家级的瓷画工艺大师,历经三十多个艺术春秋的磨炼,尤其在粉彩山水画的领域,有着精深的造诣。他自成一家的画派风貌所展现出来的林泉神韵,倾倒了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加之其作品芳容难露,偶一面世即成为收藏家追捧的至宝。

李小骢虽早已蜚声画坛,却也才是五十出头的年纪。面颊清癯,笑容浅淡,着装简约,不带任何饰物,从容淡定中流露出睿智和深沉。和他一起交谈,就像掠过翠竹的清风、穿过幽溪的鱼儿一般自在,平淡,安然。

“去年,我到过你在庐山脚下住的那个村子,恰巧你不在。”

“哦,我已经搬到花溪去了。我想从各个角度,山脚、山腰、山顶等不同的层次高度去体会庐山。”

“我觉得三清山和黄山也有许多景致可画,你可以去那里看看。”

“庐山我还没吃透,想再用几年去感悟她。黄山的风格比较外露,显得张扬。而庐山是难得的博大,更富有内涵。”

这一点,我颇为认同。历史上有那么多的高僧雅士钟爱庐山,如慧远、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等。甚至有许多人结庐于山中,以期终老。接着,李小骢又详尽地介绍了庐山地貌的形成,各个断层山石的纹理特点,山崖上林木的分枝特征,乃至流泉瀑涧、水边青苔的气息……轻声慢语,娓娓道来,犹如掌上观纹一般清晰明了。正因为有如此精微的观察和高深技艺,他的作品才神奇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神韵,也可称作是他“守一不移”体味庐山的悟果。

在当今急功近利、艺德堪危的艺术圈里,有多少人能像李小骢这样为了追求现实与理想、人生价值和艺术信仰,固守着一方心灵净土,创造着真正意义上属于人类的艺术珍品?亦如费孝通老先生赞许他:“爱祖先血脉,强中华魂魄。”

作为一个有信仰的艺术家,李小骢非常强调正知正见的重要性。闲暇时他也常去寺院静修,经常去云居山亲近禅德。而对于那些没有正见正信、缺少文化内涵的不伦不类的寺庙,他感到非常惋惜。这样的认知境界,不是每个享负盛名的艺术家都能体会和感悟到的。

李小骢对于绘画理念也掌握得非常清晰。除了研习宋、元两代画派,他对清代两位僧人山水画家石、弘仁也非常钟爱。石的画局幽深,弘仁的画局简约,给了他许多艺术滋养。

李小骢说,他已经选定了终南山,作为日后离开庐山的下一站。

终南山是隐者的天堂,唐代大诗人王维筑辋川精舍于终南,使其更为名声大振。宋代画家范宽尤以“望山苦不足”之精神为终南山留下了旷世千古的《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等杰作。那里的雄峰险壑吸引着更多的艺术家去探求。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当小骢吟出李白的这两句诗时,那神情仿佛就已经把我们带到了弥漫着岚烟薄霭的山色中。或是乱云飞渡,或是漫掩青山,或是空翠湿衣,或是排天云涌。那飘忽难定的迷离影像,那乍现又隐的婆娑树姿,那若有若无的空花梦影,迷乱了多少人的心智——“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而李小骢是清醒的,他看到了深藏于迷雾里面的东西。云静水不流,禅者之境也。

不知何时,或许又会在某处云水之间,再次不期而遇这位林泉高士。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