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9年度第三期灵鹫山外山
 

灵鹫山外山

李阳泉

春节刚过,领导安排我陪同去台湾。两岸刚刚实现三通,从北京直飞台北。在台北办完事情之后,有了一天的空闲,我于是和灵鹫山的法用法师取得联系,希望去山上参访。法师刚好在永和,距离我住的宾馆非常近。第二天一早,维珍居土开车载着法用师来接我。没有太多寒喧,彼此双手合十致意,往灵鹫山方向驶去。

法师说,我们走的是台湾最东北角的海岸线,一般的游客很难来到。灵鹫山座落于台北县东北角海岸的福隆与贡寮山区,车行一个多小时,不觉间,灵鹫山出现在眼前。

阿兰若处,一切尽在自然

盘旋上山,山上随处可见巨石如鹫首,美不胜收。此间兰若处当与印度灵山有同工之妙,开山者心道法师当是最早会心的人。这位大和尚,早年于宜兰礁溪苦行“冢间修”,至1983年为寻找合适的断食闭关场所,辗转来到太平洋海滨的福隆山区,1985年创建灵鹫山无生道场,以菩萨道六度万行的决志,于出关后开始灵鹫山佛教教团弘法利生的事业。法用师是心道大和尚的得意弟子,每次法用师谈起大和尚,都充满了敬意。她说,大和尚是三乘传人。这一点我素有耳闻,平素见到大和尚总是穿着南传佛教徒的僧衣,绛紫色,庄严而肃穆。但他在大乘佛教尤其是禅宗方面见地很深。同时,大和尚在密乘方面亦有传承。

记得那次在北京见他,正赶上他六十大寿,我在宾馆等他,向他祝寿。一见他,竟然呆住——哪里是六十岁的人?分明是个英俊的中年人!他很入时地和我握手,化解了我的尴尬……

灵鹫山的山门是由两根大柱子和两只灵鹫的眼睛组成的,这是天眼门。柱子上是各大宗教的图腾,让人立刻联想到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进入山门之后,有一小块空地,立着四大天王的塑像和圆形十二因缘图。四大天王站在同一侧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我猛然领悟到,东西南北共同围起来的世界是无限大的——真是了不起的创意!十二因缘被放置于同一张图中,这是伟大的佛法和伟大的数学的联姻,当然,还有伟大的美学的精神。

山势继续上升,盘旋的小路,突兀的大石,在法用师的眼中都是禅修的圣地。最有意味的是心道法师的“丈室”一蒙古包一样的白色建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需要或心灵需要?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没好当场发问。法用师说,师父昨天刚刚回来,不忍前去打扰,我面向“蒙古包’深深施礼,赞叹心道师父的胸怀。膜拜了黑面金身观音像,参观了舍利塔林、闻喜堂、客堂、华藏海、佛祖殿,我为灵鹫山的每一个细节而感动。

法用师引我们来到了灵鹫山展厅。这里记载着灵鹫山多年的历史,在最后一间展厅,除了精美的展品,更吸引我的是展厅中横陈的巨石——石头如同拥有穿墙术,一半在墙外,一半在屋子里。法用师说,灵鹫山的房子都是在山崖上建立的,打好地基之后,并没有把周围的山石拆除,而是很自然地为它们安置了空间,把它们“修”进了屋子里。如此一来,房子在山上,山在房子里,充满禅趣,又坚固无比。尊重自然,自然也会回报我们,我相信。

在山上,不觉间呆了两个小时,我的朋友说,我们一直在行走。我很抱歉地对法用师连连道辛苦,她笑笑说,不辛苦。我下意识地松弛了一下脚掌,没有任何劳顿的感觉,轻轻提了下呼吸,一吸到底的感觉。太平洋的海风迎面吹来,弥天一味清凉。

你看,那像不像大鹏鸟?法用师指着一块岩石问我。

巨石被她一语道破,仿佛具有了生命,张开双翅要飞越太平洋,飞向灵鹫山外山。而我,刚好站在石头上。

灵鹫山外山,风光无限

下山。

无比依恋地回头看。

多少个日夜的魂牵梦绕,与这座山终于相遇,却只有两个小时的因缘,心下隐隐生起一丝惆怅。

古老的印度有一座灵山,佛祖曾在那里默然拈花,一个叫迦叶的弟子笑了,成为佛教史上永恒的笑颜。中国的台湾也有一座灵山,它在太平洋的岸边,向我们轻轻讲述着佛陀的追随者在今天修行的故事。

海岸柔软的风从车窗飘进来,让人陶醉。

大约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馆。我想像中的博物馆似乎应该是独门独户的,然而,世界宗教博物馆却位于一座写字楼上,于闹市中显得颇不起眼。法师亲自担当导游,从一入门开始——

刚出电梯,便是朝圣步道。墙上有八个大字——“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偈语。道边有水幕墙,我很欣喜地把手伸进水里,清凉无比。水是生命的源泉,同时也是信仰的源泉,法师介绍说——耶稣基督在约旦河中受洗:锡克教祖师那纳克是在沐浴时受到启发而创立该教,印度人出生,死亡以及日常生活的净化行为均依赖恒河之水:观世音菩萨手持杨柳枝,遍洒净水度化人间……

这种讲述让我豁然开朗,我以前固执地认为,各种宗教之间是很难相融的,从未想到它们在一个“水”字上就有如此多的共通之处。更不会想到,今天我所在的空间,竟然是有史以来世界各种宗教的聚会地。我是因一种怎样的因缘走进这里呢?

在步道尽头,有一面特别设计的热感应墙,我像其他的参访者一样,伸出手来,在热感应墙上留下掌印,掌印在墙上停留了很长时间才渐渐淡去,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在宗教仪式中,双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手印手势、祈祷祝愿、疗疾施予、触身赐福等。

金色大厅展场以人的灵魂之窗——眼睛为设计基础,寄寓参观者张开双眼、打开心门。大厅地板上可以看到象征各宗教的环宇图腾,大厅中央则有两根镶嵌金色马赛克的大柱,其上以14种语言呈现“爱是我们共同的真理、和平是我们永恒的渴望”的句子,揭示宗博馆的创馆理念。

尤为精彩的是各宗教的展示区。设计者藉由宗教文物、图文以及多媒体影音设备,呈现各宗教传统的历史、教义、文化与美感,包括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锡克教、埃及、玛雅与中国台湾居民的信仰等。大厅中央展示的十座维妙维肖的“宗教建筑模型”,让人在欣赏赞叹之余,有置身圣境的感觉。

在另一层的博物馆展区,我看到了博物馆的开创者为我们精心设计的深度宗教体验大厅。一共分为四个厅,分别为生命之旅厅、宇宙创世厅、‘生命觉醒厅、灵修学习厅。透过不同的角度,对宗教和生命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而直观的展现。精妙绝伦的画面、富有魅力的解说,让人感受到宗教的深遂与神圣,感受到爱与和平的力量。

法用法师送我一本《灵鹫山外山》,是两位作家对灵鹫山和灵鹫山道场开创者们的整体描述。

我问法师,山外山是什么山。

法师说,你的心有多大,灵鹫山外的山就有多大。

我若有所悟。

中国台湾的灵鹫山是印度灵山的延伸,是佛陀智慧的延续。世界宗教博物馆是台湾灵鹫山的延伸,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道法师和他的同修们博大的胸怀和卓越的智慧。

作为一个朝圣者,我所感受到的远远不仅是这些文字所能表达的,有些感受只能化为文字之外的况味,慢慢去领悟。

灵鹫山外山,风光无限……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