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9年度第三期我深深地尊敬你们
 

我深深地尊敬你们

亲贤

有一个词,它在《大藏经》中出现近一万八千次。这个词就是“恭敬”。为什么在经典中会反复的提到恭敬呢?恭敬对学佛又能起到什么帮助呢?我们可以从《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找找答案。

在这段经文中,佛陀对大势至菩萨说了这样一件事:在无量劫前,有一位行菩萨道的比丘,名叫“常不轻”,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他不论见到出家僧众或是在家居士,都对他们说“我深深地尊敬你们,不敢轻慢。因为你们都在行菩萨道,都要成佛的”。这个和尚也不诵经,只是礼拜别人。远远的见到四众就走过去礼拜人家,对人家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都要成佛的”。而这些人有讨厌他的,就骂他“你这个呆子是干什么的,说不轻慢我,还说我能作佛,我不需要你来夸我”。 如此过了很多年,这个和尚也不生气,还是见人就拜,说人家能成佛。被人家追着打时还在说“我不轻慢你们,你们都要成佛的”。就这样,大家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常不轻”。

可是当这个“常不轻”比丘要圆寂的时候,威音王佛在虚空中为他讲《法华经》,他都能够领受体解,并且得六根清净,寿命增加了无量岁,从此为人讲《法华经》。当时看不起他的那些人,见到他现在如此了不起,就都跟随他学习佛法。当他圆寂后值遇千万亿佛恭敬供养。

这位“常不轻”菩萨,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而当时轻慢他的那些人就是在佛身边听法的弟子。当时轻慢常不轻菩萨的人,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了解到,“恭敬”是皈依三宝的基础 , 是行菩萨道的先决条件,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对于修行佛道而言,“恭敬”是四种修行之一。《俱舍论》云:“尊重修——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无慢故。”

恭敬同时又是法身菩萨的三种布施之一。《大智度论》云 : “恭敬施者,信心清净,恭敬礼拜,将送迎逆,赞绕供养,如是等种种,名为恭敬施。”而常不轻菩萨也给我们示现了恭敬在三业中的体现。

《十住毗婆沙论》云 : “恭敬,名尊重礼拜,迎来送去,合掌亲侍。”这是指身业恭敬。

同论又云 : “以小乘法教化众生,名为供养;以辟支佛法教化众生,名为奉给;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名为恭敬。”这是指口业恭敬。

又同论云 : “恭敬,名念其功德,尊重其人。”这是指意业恭敬。

将“恭敬”现行于身口意三业中,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身立不轻之行,口宣不轻之教。这就是佛陀行菩萨道时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恭敬是一切善法的缘起,有恭敬和信心才能叩开解脱的大门,这也就是普贤十大愿王以礼敬诸佛为第一大愿的重要含义。没有了恭敬,善法则无从生起,也不可能获得加持和成就。所谓“本立则道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一些人同时在听一位法师开示,但是大家所收获的却不相同。有的不仅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决,还对其他不了解的佛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三宝的信心也坚固了。而有的人则觉得法师的开示晦涩难懂,毫无收获,进而越看眼前的这位法师毛病越多,甚至诽谤三宝,造下许多罪业。

同样是闻法,为什么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难道是法师对每个人的开示有所不同吗?说法者法无分别而听法者心有不同的缘故啊。

对法师恭敬的人,能举一反三,常常获得言外之法味。对法师轻慢的人,纵使如来金口宣讲,于他而言也不过是耳畔清风,百无一用。至此不得不感叹一声:心存轻慢者损失大矣!

为什么恭敬能生善法而轻慢毁失功德呢?所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看到的清净与染污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显现而已。心净则国土净,心庄严则国土庄严。所以以恭敬心看世界则无一不清净,以轻慢心看世界则万法皆染污。昔日东坡说佛印如牛粪而佛印说东坡如佛的公案即言此理。其实东坡还是东坡,佛印还是佛印,但试想东坡会从牛粪身上得到什么收获呢?而佛印则得宝无尽了。所以只有以恭敬心才能接受三宝的加持,正如只有琉璃瓶才能承装狮子乳。

从现在开始改变吧,怀着恭敬虔诚的心踏上解脱的道路。当恭敬生起的那一刻,境界开始转变!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