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9年度第一期编者小语
 

编者小语

今年是虚云老和尚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重温一下老和尚不平凡的行履,认真总结学习他老人家一生在建设道场和个人修行方面的经验思想。在诸多的纪念活动中,这也许是我们表达对他老人家无限感恩和怀念的最好方式。

众所周知,明清以来,中国佛教整体上是在走向衰落,到了清末、民国年间,这种衰落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挽救垂死的中国佛教,一大批佛菩萨纷纷化现于世间,为病危的中国佛教把脉开方。大体说来,可分为四类:

一部分大德主张通过老实念佛来拯救佛教,这一派主要以印光法师为代表,它抓住了维系佛教这棵大树得以生存的“实修之根’:一部分大德则试图通过弘扬戒律、整顿僧纲来挽救佛教,这一派主要以弘一法师为代表,它抓住了维系佛教生存的“戒律之根”,一部分大德则认为,要振兴佛教,必须从研习经教、弘扬经教开始,这一派主要以谛闲、圆瑛法师为代表,它抓住了佛教的“经教之根”,另外,还有一批人则主张,佛教要兴盛,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走人间佛教的道路,这一派以太虚大师为代表,抓住了佛教生存的“现实之根”。

克实而论,这四路大德,在合演一出拯救中国佛教的大戏,他们的道德并无高下之别,他们针对中国佛教所患的四大弊病而开的四个方剂,亦无优劣之分。与上述四类代表所不同的是,虚云老和尚并不是单用某一剂方药,而是将这四剂方药,倒进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这一殊胜的药鼎中,一锅煮了。换言之,虚云老和尚将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四条大根,深植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禅宗祖庭这样一个肥沃的土壤中。

为什么要选择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作为弘禅之地呢?虚云老和尚说过,他一生不住现成的寺院,不住没有祖师住持过的、没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寺院。他一生修复和住持的,全是禅宗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因为,这样的道场土壤^巴沃——人杰地灵,有文化底蕴,有修行传统,护法有力,向外辐射力量强大,向后代传承的力量持久。

借助祖师道场的历史文化优势,全面培护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条大根——修证之根、戒律之根、经教之根、现实之根,这就是为什么虚云老和尚和他的法嗣们,能够支撑起中国汉传佛教大半边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为了保护和培育佛教的这四个大根本,虚云老和尚在修复祖庭、培育道场方面,特别注重如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恢复丛林制度,订立寺院规约,将寺院日常管理纳入戒律的范围之内。

2、重视传戒、讲戒,引导出家众诵戒、学戒,从而达到知戒、守戒的目的。

3、设立禅堂、念佛堂,将坐香、念佛日常制度化,令僧众身心安稳。

4、组织和鼓励出家众学习经教,树立正知正见,明白修行理路,饱餐法味。

5、注意保护、整理寺院文化遗产。

6、注意和谐寺院常住与地方民众的关系,尤其是在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始终以教化摄受一方众生、树立出家众良好形象为第一要务,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常住的眼前物质利益。

就目前中国大陆各地寺院的实际情况而言,这六个方面,恐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仍将是我们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和道场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将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了,作为修行之本的戒定慧三学才能落到实处,寺院的生存和发展才能有一个可靠而坚实的内在支持,及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否则,中国的汉传佛教将是死路一条。

作为一个道场的负责人,夜静更深的时候,不妨对照虚云老和尚所关注的这六个方面问题,扪心削司一下——

我所住持的寺院是否拥有名副其实的禅堂?是否坚持早晚坐香?作为道场,如果既没有禅堂、又不提倡坐香,三学中的定学又体现在哪里?

我所住持的寺院是否经常性地组织诵戒、学戒、讲戒活动?是否已经针对各部门、各寮口,制订了一整套完备的规约?作为道场,如果既不学戒,又没有订立规约,三学中的戒学又体现在哪里?寺院管理的律制化又如何落实?

我所住持的寺院是否拥有名副其实的图书馆?是否经常性地举办讲经活动?作为道场,如果既不读书,又不讲经,三学中的慧学又从何谈起?

我所住持的寺院是否敢说,我们成功地化解了寺院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利益矛盾,令双方皆大欢喜?是否敢说,我们的寺院与当地民众的关系非常融洽、已经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是否敢说,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局部的社会骚乱),我们能保证我们寺院里面的一块砖,不在第一时间内被地方民众撬走?

如果我们不能硬气地正面回答这些问题,那我们就得好好反省、好好校正方向才是,得格外小心才是,万不可因一时的辉煌或者得到某几位有力护法的支持而忘乎所以。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