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2009年度第一期落日对话
 

落日对话

禅光

黄昏,我总是喜欢独自一人站在后山那块大石头上,专注地注视着西沉的落日。看着日轮渐渐地西沉,感叹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渐渐地走向死亡,中间没有停留。生命一离开母体就像脱弦的箭,直射向生命的终点——死亡。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人生也无非只是一个匆忙的过客。

今日黄昏,我仍专注地注视着那缓缓而下的落日。听见一个女生声音:“这里景色太美了,你们快看,那是落日,多么美丽,快给我照张像。”只听见咔嚓、咔嚓声,她们留下了落日。她们时而讲中文时而讲英语。“这里景色太美了,我们在这里坐一会儿吧。”“师父,你就住在这山中吗?”过了一会儿,一个声音这样问我。“是的,我就住在这山中。”我微微地扭过头去,他们共三个人,两女一男,男的是一个美国人。看衣着及气质,应当是属企业界或白领。他们礼貌地向我微笑并点点头,我也报以点头微笑。

“你们长年住在这山中习惯吗?不感到孤独和无聊吗?”他们又问我。我说:“非常习惯,从没感到孤独和无聊。”“你们一天都做些什么事?”“礼佛、参禅、诵经、看书、写字。”“就这么简单?”“那要多复杂?”“你们会到城里去吗?”“无事不往。”“喜欢城市生活吗?”“不喜欢。”“为什么?”“太热闹了。”“世界如此繁华精彩,对你们就没有一点吸引力吗?”“这个世界在你们眼中是繁华精彩,在我们眼中只不过是空花水月、梦幻泡影,一种虚无的假像而已。你们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一样东西是永远存在?哪一样东西不在变化之中?”良久,一个声音说:“师父,你的话真的是很有道理,我想了想,现实之中,什么事情都在不断地变,包括人也在变,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我笑笑说:“是的,一切都在变,但有一个东西它是永远不变的,就是你不识得它。”她说:“什么东西我不识得它?”“就是和我对话的这个东西。”“这不就是我这个人在和你对话吗,怎么会不认识呢?”“不是这个。”“不是这个,那又是什么呢?”“就是那个生时最先来投胎,死时最后离开的那个东西。”“那我就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了。”“当然,这不是普通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知道的。如果谁都知道,也很容易就能知道,那我们这些和尚也就用不着落发为僧,黄卷青灯,以生命为代价,苦苦追寻数十年了。”

“师父,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沉默了一会儿,他们又问我。我说,可以,你问吧。“听说现在的和尚可以吃肉喝酒,结婚生子,这是真的吗?”“没这回事。”“外边好多人都这么说。”“这是误会,绝对是误会,天大的误会,这是世俗人的事,永远跟我们出家人没关系。”“其实,结婚成家生子,吃吃肉喝喝酒,这又不杀又不盗的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们是僧人,为了生脱死我们才走上出家这条道路,我们追寻的是道,是那个永恒。我们不结婚成家,是为了把所有的时间、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身心修炼之上,回归本来的自我。生命是有限的,是极短暂,是稍纵即逝的。不吃肉,是因为我们同情和尊重所有的生命,任何一种或任何一个生命都好生恶死,我们尊重和同情所有的生命,不给任何一个生命带去痛苦和恐惧。同是生命,为什么要夺别的生命来生存呢?以其它的生命来生存,这是很残忍、很不人道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这种伤害它命资养自己身体的行为,最终给自己带来的唯有折福和损寿。不饮酒,是因为酒后会失去理智、会失态、会糊涂、会做出错误的事。很多错误的事都是在酒后失去理智而胆大妄为所做出的,一些车祸、斗殴打架、杀人放火大多都是与饮酒有关的,伤人又自伤,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不饮酒,时刻保持清醒,就不容易犯这类错误。”“看来你们佛教很讲道理的。”“是啊,刚才说的也不过是最简单的,还有很多高深的道理,有心了解的人就能接触感受得到的。试想,如果佛教粗俗,还能流传两千多年,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吗?”

“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过了一会儿,他们又问我。我说,可以啊。“世间到底有没有鬼?”我说,你怎么认为呢?“我认为是有的。”“那你看见了吗?”“没有。”“没看见的东西并非代表着不存在,但这种存在也是虚幻的。”“那是?”“非有非无,说有,你又看不见,无法形容;说无,却有很多灵异的人可以跟它们交谈。就像水里的微生物,我们看不见,用显微镜就能看见,他们确实存在,这是现象界的事。如果从佛法修证的角度讲,世间一切无非虚妄,并不真实。”“有道理。听你这么一说我有些明白了。你们出家人真是了不起,知道这么多,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这算不了什么,沧海一粟。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涉足佛教,去了解佛法,你将会惊叹他的博大与精深,世出世法无所不包,说理透彻无余,圆融无碍。”“我们可以学佛吗?”“当然可以,佛法是属于全人类的,谁都可以学,早该来学了。”“怎么学呢?”“先从了解开始,学佛一定是理智的,明白的。先了解、再进入、再修证,学佛就分这三步骤。”“怎样了解佛教呢?”“可以看介绍佛教的书。”“哪里有这些书?”“书店宗教专栏有卖。如果你对佛教真的有兴趣想了解、想学,我愿意无偿提供给你这些书。”“有兴趣,有兴趣,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对佛教产生了好感和兴趣,很想了解学习。很高兴能认识你,我们交个朋友可以吗?有问题还请你多指点。”“好啊,知无不言。”

太阳已经沉下,夜色已经降临,我说:“天已经黑了,你们该下山去了,一会儿就看不清山路了。”目送他们远去,我想,佛法多需要人来说啊!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愿天下的人都能了解佛法,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淡淡的夜色中,我转身走在来时的路上。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